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多 王文军 +2 位作者 熊彬 郑俊兰 范贤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治疗价值。方法 8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予以抗感染、扩张气道、祛痰和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治疗价值。方法 8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予以抗感染、扩张气道、祛痰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吸痰管吸痰治疗,观察组40例加用便携式纤支镜经气管导管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两天1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患者的血清PCT、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后PCT、hs-CRP、WBC、N、PaO_2和Pa CO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可使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清PCT和hs-CRP明显下降,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纤支镜 老年人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冬琼 李多 +3 位作者 王文军 熊彬 郑俊兰 范贤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胸膜病变形态、胸水颜色及并发症。结果 180例患者成功接受局麻下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目的研究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胸膜病变形态、胸水颜色及并发症。结果 180例患者成功接受局麻下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165例,诊断率为91.7%(165/180)。良性胸腔积液患者112例,占62.2%(112/180),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09例,肺吸虫感染胸水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3例,占29.4%(53/180),其中肺癌胸膜转移50例(肺腺癌47例),胸膜间皮瘤2例,淋巴瘤1例;未能明确病理诊断15例(8.3%)。165例确诊患者胸水颜色:血性胸水42例(恶性胸水38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草黄色胸水123例(结核性胸膜炎105例、肺吸虫感染3例、恶性胸水15例)。恶性胸水组血性胸水比例与良性胸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P<0.01)。胸膜病变形态:胸膜充血水肿52例,胸膜多发结节68例,胸膜肿块18例,胸膜粘连56例,胸膜瓷片状增厚12例。良性胸水组胸膜充血水肿、胸膜粘连、胸膜肿块、胸膜瓷片状增厚比例与恶性胸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胸水组胸膜结节比例与恶性胸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术前皮下气肿4例,检查后发热4例,术后皮下气肿16例,术中活检时胸痛6例,术后切口疼痛13例,术后交通性气胸1例。结论应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渗出性胸腔积液具有微创、操作简单、诊断率高的优点,可作为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渗出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赖蓉 李多 +1 位作者 兰四友 邓述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予以抗感染、吸氧、扩张气道及祛痰等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在...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予以抗感染、吸氧、扩张气道及祛痰等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肺动脉压力(PASP)、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pH、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观察组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CO_2、RR、HR、PASP、ET-1、hs-CRP及NT-proBN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PASP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降低肺动脉压力及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肯定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与双腔气囊尿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4
作者 舒泸莹 李多 夏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对比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双腔气囊尿管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应用双腔气囊... 目的对比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双腔气囊尿管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应用双腔气囊尿管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出血量、置管时疼痛发生率、置管后皮下气肿发生率、置管后脱管发生例数、置管后引流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置管操作,观察组治疗成功37例(治愈35例、好转2例),对照组治疗成功36例(治愈30例、好转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出血量、置管时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引流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后皮下气肿及脱管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和双腔气囊尿管置管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置管引流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双腔气囊尿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漆勇 王文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CS)等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性反应有关的疾病,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是信号转导途径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CS)等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性反应有关的疾病,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是信号转导途径中体内多条信号途径的汇集点,与细胞增殖、应激反应、凋亡等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气道重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 被引量:5
6
作者 原淑莉 钟萍 +4 位作者 范贤明 黄成亮 王文军 湛晓勤 何小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及其与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哮喘模型组(AS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8只。卵清蛋白(OVA... 目的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及其与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哮喘模型组(AS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小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蛋白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7、BATF、RORγ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示AS组小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较NS组多,以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PMN)及淋巴细胞为主,DEX组小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AS组轻。AS组、DEX组BALF中白细胞(WBC)总数、EOS及PMN均较NS组多(P<0.05),DEX组上述细胞数较AS组少(P<0.05)。BALF中IL-17蛋白浓度及肺组织IL-17、BATF、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为AS组>DEX组>NS组(P<0.05)。小鼠肺组织BATF与IL-17、RORγt mRNA表达及BALF中WBC、EOS、PMN计数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在急性哮喘小鼠支气管肺组织中存在BATF、RORγt、IL-17表达的上调;BATF可能通过与RORγt的协同作用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分泌功能发挥对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17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气道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