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化硅酸钙早强剂的晶种诱导高效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峰 蒋勇 +3 位作者 吴茂杰 罗率 蒋赟 王国敏 《四川水泥》 2022年第8期1-4,7,共5页
水化硅酸钙早强剂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超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克服现有合成方法存在的合成周期长、工艺复杂的缺点,文章采用“晶种诱导合成法”,在合成过程中引入少量“晶种”,以促进水化硅酸钙的快速... 水化硅酸钙早强剂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超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克服现有合成方法存在的合成周期长、工艺复杂的缺点,文章采用“晶种诱导合成法”,在合成过程中引入少量“晶种”,以促进水化硅酸钙的快速生成,并将合成产物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检测其增强效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水化硅酸钙的生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系统研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钙硅比2.0,合成温度50~70℃,反应时间4h。实际应用发现,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早强剂具有优异的早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晶种 合成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葛好升 孙振平 +6 位作者 董璐欣 杨海静 冀言亮 舒豆豆 唐峰 马跃飞 王志立 《混凝土世界》 2023年第8期72-81,共10页
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工程的主流趋势。简要介绍了机制砂及其性能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机制砂的母岩岩性、颗粒形貌及级配、石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以及絮凝剂残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混凝土性能... 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工程的主流趋势。简要介绍了机制砂及其性能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机制砂的母岩岩性、颗粒形貌及级配、石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以及絮凝剂残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基于当前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就机制砂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希望能进一步加快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岩性 石粉 絮凝剂 混凝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适应性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万甜明 舒豆豆 +1 位作者 何年 杨志飞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2,108,共6页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丙酯(HP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原料,采用双氧水(H_2O_2)-过硫酸铵(APS)/维生素C(VC)-硫酸亚铁(FeSO_4)复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自由基...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丙酯(HP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原料,采用双氧水(H_2O_2)-过硫酸铵(APS)/维生素C(VC)-硫酸亚铁(FeSO_4)复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常温制得一种高适应性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别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温度2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为6.5,酸醚比为3.0,n(HEA)∶n(HPA)=0.5∶1.5,链转移剂和AMPS用量分别为TPEG质量的0.5%、0.8%,滴加时间2.5 h。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当减水剂折固掺量为0.16%时,减水率达32.2%,与其他同类减水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初始分散性能和缓释保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常温合成 高适应性 缓释保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万甜明 舒豆豆 +2 位作者 罗率 杨志飞 赵元松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为基础组分,通过添加改性剂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碱铝摩尔比为1.4,水玻璃、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速... 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为基础组分,通过添加改性剂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碱铝摩尔比为1.4,水玻璃、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速凝剂质量的2.0%、2.0%、0.2%,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1lO℃所制得的低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进行测试,掺量为6%时,水泥初凝时间均小于3min、终凝均小于8min,同时该速凝剂1d抗压强度均大于10MPa,28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符合JC477—2005规定的一等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盐 低碱液体速凝剂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引发体系常温合成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万甜明 舒豆豆 +2 位作者 何年 罗率 杨志飞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3,共6页
以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马来酸二甲酯(DMM)为主要单体,通过引发体系对比,选取双氧水(H_2O_2)-过硫酸铵(APS)/维生素C(VC)-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为多元复合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常温制备了一种高减水型聚... 以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马来酸二甲酯(DMM)为主要单体,通过引发体系对比,选取双氧水(H_2O_2)-过硫酸铵(APS)/维生素C(VC)-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为多元复合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常温制备了一种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PCE)。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比为5.5,酸醚比为4.25,链转移剂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0.5%,初始反应温度25℃,滴加时间2 h,酯醚比为0.3。混凝土试验表明,当减水剂折固掺量为0.12%时,减水率达34.5%,与其他减水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 常温合成 多元复合引发体系 高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合成工艺参数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万甜明 杨志飞 +1 位作者 舒豆豆 罗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8-191,共4页
以氢氧化铝、氢氟酸和硫酸铝为基础成分,通过添加醇胺、稳定剂和高分子增粘剂加温合成出一种新型无碱液态速凝剂。研究了各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HF和Al(OH)_(3)摩尔比值为3.25,硫酸铝用量为3... 以氢氧化铝、氢氟酸和硫酸铝为基础成分,通过添加醇胺、稳定剂和高分子增粘剂加温合成出一种新型无碱液态速凝剂。研究了各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HF和Al(OH)_(3)摩尔比值为3.25,硫酸铝用量为35%,醇胺用量为4%,稳定剂用量为0.4%,反应温度为50℃。所制得的无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测试,掺量均为6%时,水泥凝结时间均小于3 min,终凝均小于8 min,同时该速凝剂1 d抗压强度均大于12 MPa,28 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5%,能达到JC477-2005中一等品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速凝剂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泌水高和易性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万甜明 凌超 杨志飞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2期18-22,共5页
采用新型2+2结构大单体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原料,在水溶液中采用低温引发体系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得一种低敏感高和易性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探究了减水... 采用新型2+2结构大单体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原料,在水溶液中采用低温引发体系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得一种低敏感高和易性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探究了减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反应温度为20℃,酸醚比为2.95,酯醚比为2.25,底料片碱用量为0.75%,链转移剂用量为1.2%,AMPS用量为0.9%,A料滴加时间为60 min时,合成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最佳,与常规市售TPEG型和HPEG型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相比,和易性更好、不易泌水,坍落度保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EG 聚羧酸减水剂 低敏感 高和易性 低温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合成LPEG型聚羧酸减水剂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思扬 杨志飞 +2 位作者 何年 罗率 舒豆豆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3,104,共5页
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LPEG)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单体,具有比普通聚羧酸大单体更高的反应活性,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以L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聚合单体,在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PCE,并研... 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LPEG)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单体,具有比普通聚羧酸大单体更高的反应活性,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以LPEG、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聚合单体,在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PCE,并研究了反应温度、FeSO4用量、酸醚比、还原剂及链转移剂用量等对PC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合成的新型PCE与由传统大单体合成的PCE相比,具有更好的保坍性与混凝土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 聚羧酸减水剂 反应条件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9
作者 万甜明 舒豆豆 +2 位作者 何年 罗率 李义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8期20-24,共5页
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链转移剂,共聚合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为:酸醚比n(AA)∶n(APEG)=... 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链转移剂,共聚合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为:酸醚比n(AA)∶n(APEG)=3.5∶1,MAH与APEG摩尔比n(MAH)∶n(APEG)=1.25∶1,链转移剂用量m(SMAS)∶m(APEG)=2.0%,引发剂用量为m(APS)∶m(APEG)=1.0%,反应温度为80℃。混凝土测试结果表明,与同类产品相比,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低,分散性好,坍落度损失小,抗压强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马来酸酐 聚羧酸减水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