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某页岩气管线环焊缝的失效原因
1
作者 陶诗平 范宇 +3 位作者 张小涛 朱文旭 周长林 文杰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四川某在役页岩气集气管线T接处发现多处焊缝裂纹。采用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失效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硫化物应力开裂、氢致延迟裂纹和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性并运用慢应变速率试验验证焊缝在含杀菌缓... 四川某在役页岩气集气管线T接处发现多处焊缝裂纹。采用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失效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硫化物应力开裂、氢致延迟裂纹和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性并运用慢应变速率试验验证焊缝在含杀菌缓蚀剂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显示:由于不同程度的焊接余高超标、焊瘤等缺陷和不等厚焊接,受腐蚀介质影响,该管线环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应力腐蚀,同时部分焊缝存在氢致延迟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管线钢 环焊缝 失效分析 应力腐蚀开裂 氢致延迟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精细控压生产技术可行性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学忠 郑健 +5 位作者 刘梦云 陈满 杨海 陈超 肖红纱 于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3,共5页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能够延缓裂缝闭合,提高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北美页岩气开发已进入精细控压生产成熟阶段,而川渝页岩气控压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控压生产工艺的研究。文章从控压生产发展进程、产层特征、单井最终可采...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能够延缓裂缝闭合,提高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北美页岩气开发已进入精细控压生产成熟阶段,而川渝页岩气控压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控压生产工艺的研究。文章从控压生产发展进程、产层特征、单井最终可采储量和单井产量等方面对比北美页岩气和川渝页岩气,并在国内首次进行井筒内控压并配合可调式油嘴精细控压生产试验(4口不同生产方式的试验井),验证精细控压现场实施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川渝页岩气实施可调式油嘴精细控压生产工艺潜力较大,目前川渝页岩气开采情况同北美早期页岩气开采情况较为接近,产量递减快,增产空间较大。通过现场精细控压试验,并结合预测单井最终可采储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初期下油管配合可调式油嘴的精细控压生产工艺能有效降低压力衰减速率并平稳生产,在保护储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单井最终可采储量。该技术有助于推进国内页岩气井精细控压生产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页岩气 井筒内控压 精细控压生产 可调试油嘴 最终可采储量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增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洪玉奎 《化工管理》 2017年第16期221-221,共1页
页岩气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特殊的天然气,现阶段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具备有非常成熟的页岩气开发技术,我国由于对页岩气的研究比较晚,现阶段并不具备非常成熟的页岩气技术,页岩气的地质环境以及储藏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岩气智... 页岩气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特殊的天然气,现阶段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具备有非常成熟的页岩气开发技术,我国由于对页岩气的研究比较晚,现阶段并不具备非常成熟的页岩气技术,页岩气的地质环境以及储藏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岩气智能借用储层改造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增产目的,其中增产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压裂技术进行应用。本文对页岩气的分布情况,并且就页岩气压裂增产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增产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长林 陆峰 +5 位作者 钟萍萍 敖科 谢俊杰 杨敏 郭璐璐 王艺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贴片示踪剂使用。由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该工具主要由锚卡、护罩及连接短节组成,配套生产管柱使用,能实现长期监测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设计及制造,并结合国内首次应用的案例,阐述了装载工具进行产能剖面监测的安装过程及工艺流程。现场应用表明,装载工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满足智能贴片示踪剂监测需求,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贴片示踪剂 装载工具 产能剖面 水平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水合物生成及防治综述
5
作者 杨永韬 周长林 +5 位作者 王际晓 何威利 黄军 谭战胜 刘晓东 程纯勇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56-161,共6页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气井水合物的生成将带来起下管柱中遇阻遇卡、密封件失效、堵塞器下放不到位、影响采气等诸多难以处理的工程问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水合物的生成机理、生成条件和生成位置,归纳总结了水合物生成预测方法,以及常用的水...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气井水合物的生成将带来起下管柱中遇阻遇卡、密封件失效、堵塞器下放不到位、影响采气等诸多难以处理的工程问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水合物的生成机理、生成条件和生成位置,归纳总结了水合物生成预测方法,以及常用的水合物化学抑制剂和物理加热的防治措施,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就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几点综合性建议,旨在提高气井水合物防治技术,保障天然气资源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水合物 生成机理 生成条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生产中产酸菌的腐蚀危害研究
6
作者 周长林 王宇 +4 位作者 钟海峰 谢波 刘晓东 陈飞虎 廖毅 《生物化工》 2024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对页岩气生产中的产酸菌进行腐蚀机理研究,讨论产酸菌的腐蚀危害性。方法:通过对现场水样细菌的分离和培养,获得产酸菌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腐蚀失重和电化学分析进行产酸菌对油管钢N80的腐蚀机理研究并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结果... 目的:对页岩气生产中的产酸菌进行腐蚀机理研究,讨论产酸菌的腐蚀危害性。方法:通过对现场水样细菌的分离和培养,获得产酸菌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腐蚀失重和电化学分析进行产酸菌对油管钢N80的腐蚀机理研究并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结果做对比。结果:产酸菌体系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无菌组的9倍,其腐蚀电位低于无菌体系;产酸菌体系的腐蚀失重和腐蚀电流密度皆明显大于硫酸盐还原菌的对照数据。结论:产酸菌在相同条件下对油管钢的腐蚀速率高于硫酸盐还原菌,其在油气田中对管道的腐蚀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菌 硫酸盐还原菌 页岩气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井筒积液流动规律研究——以C01井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彦庆 陈青 +4 位作者 吴婷婷 曾琳娟 王玉婷 罗鑫 杨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C01井区页岩气井开采中后期,天然能量不足,井筒积液普遍,准确实时识别积液位置困难,导致排水采气工艺实施效果欠佳,故需针对井筒积液流动进行研究。方法基于C01井区积液现状,在Beggs持液率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生产数据及井筒流型对持... 目的C01井区页岩气井开采中后期,天然能量不足,井筒积液普遍,准确实时识别积液位置困难,导致排水采气工艺实施效果欠佳,故需针对井筒积液流动进行研究。方法基于C01井区积液现状,在Beggs持液率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生产数据及井筒流型对持液率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可以准确地实时识别积液位置,与生产测井剖面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实际页岩气井钻井数据建立了页岩气井的全井段几何模型,实现了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分析了井型对积液位置的影响。结果修正的持液率模型在页岩气井中应用时,其平均相对误差为6.66%,可以为现场提供较为准确的积液位置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倾型和上倾型页岩气水平井由于能量衰减导致造斜段易形成积液。结论应用修正的持液率模型计算积液位置显示,页岩气水平井造斜段易形成积液;数值模拟结果与修正的持液率模型应用计算结果符合,通过使用预测的生产数据可以对井筒积液位置进行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水平井 井筒积液 积液流动规律 持液率模型 积液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封堵剂NanoZJS-1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黎然 刘玉娥 +3 位作者 张军 黄坤 林强 王俊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4-939,共6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吸附单体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纳米封堵剂NanoZJS-1。利用FTIR、SEM、TG和粒径分析等方法表征了NanoZJS-1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NanoZJS-1呈球形,粒径分布20~300 nm,热稳定性好。对NanoZJS-1进行了...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吸附单体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纳米封堵剂NanoZJS-1。利用FTIR、SEM、TG和粒径分析等方法表征了NanoZJS-1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NanoZJS-1呈球形,粒径分布20~300 nm,热稳定性好。对NanoZJS-1进行了封堵性能和吸附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0%(w)NanoZJS-1的油基钻井液破乳电压基本不变,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NanoZJS-1可封堵微孔隙及微裂缝。在NanoZJS-1溶液中热滚后,龙马溪岩心表面从亲水变为疏水,可阻止滤液等进入地层,有利于解决页岩井壁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壁稳定 纳米封堵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桥塞镶齿卡瓦研制及实验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辉 喻冰 +2 位作者 杨海 李明 严俊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78,129,130,共5页
可溶桥塞的锚定卡瓦有异于常见的铸铁卡瓦和复合材料卡瓦,除了需要提供可靠的套管锚定力和胶筒锁紧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溶解性能及返排能力。为了满足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用可溶桥塞现场施工各项指标要求,设计了可溶材料镶齿卡瓦结构,... 可溶桥塞的锚定卡瓦有异于常见的铸铁卡瓦和复合材料卡瓦,除了需要提供可靠的套管锚定力和胶筒锁紧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溶解性能及返排能力。为了满足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用可溶桥塞现场施工各项指标要求,设计了可溶材料镶齿卡瓦结构,并对其锚定性能和溶解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溶材料镶齿卡瓦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型合理,在套管内壁锚定承载性能可靠,溶解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现场压裂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溶桥塞 镶齿卡瓦 结构设计 实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三角图版法判别井筒积液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鑫 王玉婷 +5 位作者 王学强 赵国军 陈满 曾琳娟 杨海 闫长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174,共7页
针对四川盆地页岩气田CN201井区大部分气井进入生产中后期,产能降低,携液能量不足,井底积液严重,气井采收率降低的问题,根据该区块生产特征,综合考虑积液敏感的井口压力、日产气量、水气比3个生产参数,对实际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极值化处... 针对四川盆地页岩气田CN201井区大部分气井进入生产中后期,产能降低,携液能量不足,井底积液严重,气井采收率降低的问题,根据该区块生产特征,综合考虑积液敏感的井口压力、日产气量、水气比3个生产参数,对实际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极值化处理以消除参数单位及数量级影响,绘制三角图版,分析散点分布规律,确定井筒积液区域。结果表明:井口压力占比为42.38%~76.39%、日产气量占比为0.0~51.5%、水气比占比为0.0~52.7%为CN201井区页岩气井积液判别区。流压测试结果显示三角图版准确程度为84.3%,证明该方法判别页岩气井积液可靠性高。该研究对确定气田现场排液时机、排液工艺类型及排液效果评价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筒积液 三角图版 井口压力 日产气量 水气比 判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作业可通过式堵塞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庚 雷清龙 +5 位作者 洪玉奎 李斌 董亮亮 张文 赖宁 王梓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6,I0006,共4页
带压作业作为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气井稳产率起到关键作用。但带压作业在斜井或水平井作业过程中,至少需要下入两次及以上堵塞器才能完成整个不压井起管柱作业,且第二次下堵塞器作业必须通过第一个堵塞器工作筒,... 带压作业作为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气井稳产率起到关键作用。但带压作业在斜井或水平井作业过程中,至少需要下入两次及以上堵塞器才能完成整个不压井起管柱作业,且第二次下堵塞器作业必须通过第一个堵塞器工作筒,然而,现有的堵塞器并不具备可通过性功能。因此,为解决带压作业管内压力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式堵塞器。为满足工具的使用要求,对可通过式堵塞器主要部件进行了材料筛选对卡瓦牙、卡瓦牙本体进行了强度校核。最后通过室内试验对可通过式堵塞器的可通过性、可坐封性以及密封性均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工具及配套工作筒的可行性,为可通过式堵塞器国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通过式堵塞器 强度校核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井非均质碳酸盐储层自转向酸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超 赵林 +2 位作者 杨海 周超 张珂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4-608,615,共6页
针对高石19井区西北部气井温度高、常规自转向酸高温降黏导致酸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含芥酸酰胺羟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转向剂、抗高温酸化缓蚀剂、阳离子低聚物抗温剂等为原料制得自转向酸。评价了自转向酸的抗温性、缓蚀性、缓... 针对高石19井区西北部气井温度高、常规自转向酸高温降黏导致酸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含芥酸酰胺羟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转向剂、抗高温酸化缓蚀剂、阳离子低聚物抗温剂等为原料制得自转向酸。评价了自转向酸的抗温性、缓蚀性、缓速性能和自转向性能,并在天东110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转向酸适宜的配方为20%HCl+8%转向剂EP-306B+2%铁离子稳定剂TYL+2%酸液缓蚀剂GSY+1%酸液缓蚀增效ZXJ+1%阳离子低聚物DJW+6%有机酸YJS。自转向酸的抗温性和缓蚀性能较好,在150℃下与岩屑反应后的最高黏度为48 mPa·s,对钢片的腐蚀速率为49.8 g/(m^2·h)。自转向酸的缓速性能良好,与岩屑反应40 min后酸液质量分数仅降低3%。对高110井渗透率倍数为21.4的2块岩心进行酸化,对低渗透率岩心的改造率为72.2%,具有良好的自转向性能。在天东110井自转向酸酸化中取得预定的酸化效果,残酸返排率达到70%,实现储层有效均匀改造。该自转向酸体系在高温气井非均质地层具有良好的酸化效果。图5表2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井 自转向酸 两性表面活性剂 非均质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驱压缩机循环气举工艺在威远页岩气平台井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昭云 郑莉 +2 位作者 程玲 张鑫 荣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3,共5页
威远区块某页岩气平台井受邻井压窜、井区地质条件的影响,页岩气井产量持续下降,采用常规气举、泡排、柱塞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已无法实现气井连续携液生产,井筒内积液严重,不同程度影响了气井最终采收率。综合当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 威远区块某页岩气平台井受邻井压窜、井区地质条件的影响,页岩气井产量持续下降,采用常规气举、泡排、柱塞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已无法实现气井连续携液生产,井筒内积液严重,不同程度影响了气井最终采收率。综合当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选电驱高压压缩机配合油管下深至水平段对积液平台进行连续气举,达到提高气井排液效率、解除积液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具有“能耗低、噪音小、排量大、效率高”等优点,有效实现了平台井4口水淹井的复产,填补了常规页岩气二次采气技术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排水采气 电驱 压缩机 气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推广SY/T 6125-2013行业标准促进天然气安全高效开发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宏伟 陈奎 +4 位作者 杨万忠 武建通 杨涛 罗伟 罗虹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于2014年4月实施以来,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SY/T 6125-2013行业标准的技术发展轨迹、适用范围、重要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于2014年4月实施以来,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SY/T 6125-2013行业标准的技术发展轨迹、适用范围、重要作用、主要创新点、技术进步、现场应用与应用效果分析;并针对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不同类型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确保我国不同类型气井的安全、科学、高效开采进一步加快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试气 动态监测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健康 安全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站队HSE管理体系优化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覃芳 刘燕烟 +1 位作者 吴珂 赖宁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6期46-49,共4页
在进行充分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站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合公司现有三基工作、五型班组创建、HSE标准化等活动,对安全、生产、经营等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探究了基层站队HSE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 在进行充分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站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合公司现有三基工作、五型班组创建、HSE标准化等活动,对安全、生产、经营等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探究了基层站队HSE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着“继承融合,精简优化,统一规范”的原则,以科学安全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提出HSE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建立更为完善、高效的HSE管理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减少了繁杂的管理过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站队 HSE管理体系 优化 管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微泡沫修井液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16
作者 杨扬 陈智 +4 位作者 刘丙晓 刘垒 钟成 廖毅 龚邦宏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作业过程存在高漏失、携砂难、摩阻大等技术问题,亟需开发一种配套修井液体系及工艺技术,以满足目前越来越多的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需求。通过开展刚性起泡剂、稳泡增粘剂、树脂类滤失控制剂等添加剂筛选,进行不同浓... 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作业过程存在高漏失、携砂难、摩阻大等技术问题,亟需开发一种配套修井液体系及工艺技术,以满足目前越来越多的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需求。通过开展刚性起泡剂、稳泡增粘剂、树脂类滤失控制剂等添加剂筛选,进行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添加剂体系优化评价实验;采用激光粒度衍射仪、高温高压滤失仪、抗磨试验机、极压润滑仪进行修井液体系评价。形成了一种满足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作业的新型刚性微泡沫修井液体系,具有密度调节范围大、暂堵能力强、抗磨性能好及携砂能力高效等技术特点。通过现场应用试验,顺利辅助完成页岩气低压老井冲砂和打捞等修井作业,为页岩气低压老井修井作业顺利实施、恢复气井产能提供了可行可靠的工艺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修井液 暂堵承压 抗磨润滑 高效携砂
原文传递
宁201井区页岩气柱塞举升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
17
作者 陈学忠 陈满 +3 位作者 覃芳 杨海 钟华 董亮亮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13期2-5,共4页
近年来,国内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获得了重大突破,宁201井区是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主力产气井区,柱塞举升工艺技术是一种经济、环保、操作维护简单方便的排水采气工艺,可实现产水气井恢复生产的目的.本文开展了柱塞主要地面设备、井下... 近年来,国内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获得了重大突破,宁201井区是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主力产气井区,柱塞举升工艺技术是一种经济、环保、操作维护简单方便的排水采气工艺,可实现产水气井恢复生产的目的.本文开展了柱塞主要地面设备、井下工具及现场试验,探讨了长宁区块实施柱塞工艺后气井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试验 页岩气 井下工具 柱塞举升 排水采气工艺 产水气井 产气井 地面设备
原文传递
非常规气藏经济效益开发“杀手锏”技术——天然气井不压井作业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成果介绍
18
作者 郑有成 +6 位作者 唐庚 唐诗国 陈学忠 董亮亮 覃芳 童华 杨海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17期70-71,共2页
不压井作业是保证气田绿色高效开发的革命性井下作业技术,具有“储层零伤害、环境零污染、液体零排放、高时效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四川盆地坐拥39.9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占全国天然气储量的50%以上,根据四川省建设中国“气大庆”的... 不压井作业是保证气田绿色高效开发的革命性井下作业技术,具有“储层零伤害、环境零污染、液体零排放、高时效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四川盆地坐拥39.9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占全国天然气储量的50%以上,根据四川省建设中国“气大庆”的能源发展规划,2025年天然气产能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应用 天然气储量 天然气资源 成果介绍 能源安全 能源发展规划 零污染 非常规气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