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评估方案:引导我国制药工程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被引量:4
1
作者 承强 马丽芳 +1 位作者 宋航 沈永嘉 《化工高等教育》 2008年第4期71-74,共4页
本文对《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评估方案》(讨论稿)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比了化学、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三个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方案中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等类别的定量指标及其对国内各有关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教... 本文对《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评估方案》(讨论稿)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比了化学、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三个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方案中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等类别的定量指标及其对国内各有关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教育建设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制药工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鲁 左之利 +2 位作者 苏怡 赵蔡斌 夏昆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确定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联关系 ,以得到一种能够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 ,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预测。方法 计算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 ,并用神经网络对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与药物... 目的 确定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联关系 ,以得到一种能够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 ,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预测。方法 计算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 ,并用神经网络对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关联。结果 利用得到的关联关系预测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预测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根据所用的方法 ,利用药物分子的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生物利用度 分析结构 定量构动关系 参数计算 神经网络 苯骈吡喃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池糟醅原核微生物区系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文学 向文良 +2 位作者 乔宗伟 胡承 王忠彦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2-25,共4页
为了探讨中国传统白酒窖池糟醅中的原核微生物区系的构成及变化,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糟醅中原核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窖池糟醅中原核微生物的... 为了探讨中国传统白酒窖池糟醅中的原核微生物区系的构成及变化,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糟醅中原核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窖池糟醅中原核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区系分布。结果发现,发酵60d的浓香型白酒糟醅中,真细菌主要分为6个菌群:低G+Cmol%革兰氏阳性菌、高G+Cmol%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革兰氏阴性拟杆菌群、革兰氏阴性变形杆菌群、革兰氏阳性纤毛菌群和TM7门,其中β-变形杆菌群约占窖池糟醅中原核微生物的80%;古菌主要为产甲烷古细菌,包括Methanoculleus群和Methanospirillum群。通过不同窖池的比较分析得出,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窖池微生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池糟醅 原核微生物 16S RDNA序列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茶多酚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苏怡 周鲁 +1 位作者 左之利 赵蔡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9-21,共3页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研究了不同结构茶多酚 (Greenteapolyphenol,GTP)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计算结果表明 ,茶多酚类的抗氧化活性与其释放活泼氢生成苯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活性大小与O H间的Mulliken集居数、前线轨...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研究了不同结构茶多酚 (Greenteapolyphenol,GTP)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计算结果表明 ,茶多酚类的抗氧化活性与其释放活泼氢生成苯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活性大小与O H间的Mulliken集居数、前线轨道能量、反应终态能量下降量及苯氧自由基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茶多酚 抗氧化剂 自由基 量子化学方法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鲁 左之利 +2 位作者 苏怡 赵蔡斌 夏昆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目的 确定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的QSPR关系,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预测。方法 计算药物分 子的理化、量化参数,并用神经网络对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关联。结果 利用得到的QSPR关 系预测了药... 目的 确定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的QSPR关系,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预测。方法 计算药物分 子的理化、量化参数,并用神经网络对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关联。结果 利用得到的QSPR关 系预测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预测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可以根据本文所建议QSPR关系来预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动关系 生物利用度 神经网络 药物分子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丽芬 周鲁 李钢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研究一类新合成的抗流感嗜血杆菌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和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果 系统计算了4 8个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的1 8个分子描述符,从中筛选出7个描述符。随机挑选4 3... 目的 研究一类新合成的抗流感嗜血杆菌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和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果 系统计算了4 8个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的1 8个分子描述符,从中筛选出7个描述符。随机挑选4 3个化合物作为训练样本集,5个化合物作为测试样本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检验样本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 %)。结论 头孢菌素化合物的LUMO能量、疏水性、C8原子及C3 位取代基的净电荷是影响其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所建立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体外抗流感嗜血杆菌活性与头孢菌素类化合物分子描述符的相关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衍生物 量子化学 神经网络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药物及其发酵工程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明 肖泽仪 王娜 《四川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基因重组药物基础领域及其发酵工程上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基因重组药物 发酵工程 肿瘤 免疫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重组药物 研究进展 基因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课程过程考核改革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坤 李德富 +3 位作者 吴重德 李永红 田永强 刘文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通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报告、综述小论文、自学及分组讨论等,全面检查教学内容的阶段完成情... 通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报告、综述小论文、自学及分组讨论等,全面检查教学内容的阶段完成情况,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考核改革 过程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性 被引量:80
9
作者 张文学 岳元媛 +6 位作者 向文良 杨瑞 胡承 王忠彦 沈才洪 张良 应鸿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建立浓香型白酒窖池资源数据库,论文采用白酒行业实用分析方法,对酒醅不同空间位置水分、酸度、还原糖、粗淀粉、乙醇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实验发现,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层酒醅水分饱和后保持在63%左右;产酸期... 为建立浓香型白酒窖池资源数据库,论文采用白酒行业实用分析方法,对酒醅不同空间位置水分、酸度、还原糖、粗淀粉、乙醇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实验发现,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层酒醅水分饱和后保持在63%左右;产酸期后酒醅pH值缓慢下降至约pH3.2,酒醅的总酸共升高40度左右;酒醅的粗淀粉下降至27d后趋于平衡,还原糖则表现为波动式下降;主发酵结束后,3层酒醅的乙醇浓度均达到5.2%~5.5%的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代谢变化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且随微生物类群的生长变化而波动,代谢曲线可为白酒发酵过程在线监控及窖池微生态的人工模拟提供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物质代谢 窖池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5
10
作者 周礼 张永奎 +2 位作者 陈晓 李万全 徐绍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4-588,共5页
从某自来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基优化,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从81.3%提高到95%.实验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g·L-1葡... 从某自来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基优化,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从81.3%提高到95%.实验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g·L-1葡萄糖;(2)复合碳源效果优于单一碳源,适宜的复合碳源为蔗糖5g·L-1,葡萄糖20g·L-1;(3)无机氮不利于该菌生长,适宜的氮源为单一有机氮,为1.5g·L-1蛋白胨;(4)0.2g·L-1的MgSO4有利于菌生长,但不利于絮凝剂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和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陈国和 刘玉鑫 +1 位作者 张新申 蒋小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本文从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提纯和分析等方面对其作综合评述 。
关键词 芦荟 分离 提纯 分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量构动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鲁 苏怡 +2 位作者 左之利 赵蔡斌 夏昆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 6 1种抗生素进行药物分子结构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量结构 -药物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QSPR)。方法 建立了含一个隐含层的反传神经网络 ,输出层为实验获得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输入层为计算获得的药... 目的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 6 1种抗生素进行药物分子结构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量结构 -药物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QSPR)。方法 建立了含一个隐含层的反传神经网络 ,输出层为实验获得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输入层为计算获得的药物分子的理化参数 ,量化参数和分子连接性指数等药物分子结构参数。为了验证网络训练结果 ,随机挑选 5 1个药物为训练集 ,进行了leave-one -out分析。结果 最后利用挑选剩下的 10个药物进行预测 ,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预测值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结论 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药物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同时也证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功能强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分子结构 参数计算 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动力学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RGD序列多肽构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左之利 周鲁 +2 位作者 苏怡 赵蔡斌 陈小全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含RGD多肽的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对某些含RGD序列多肽的化学结构进行分子模拟和量化计算。结果 优化了各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得到了优势构象和优势构象的能量 ,研究了分子的电荷分布 ,前线轨道能量等... 目的 探讨含RGD多肽的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对某些含RGD序列多肽的化学结构进行分子模拟和量化计算。结果 优化了各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得到了优势构象和优势构象的能量 ,研究了分子的电荷分布 ,前线轨道能量等。结论 借助于理论计算可解释含RGD(Arg -Gly -Asp)序列多肽的构效关系 ,确定了多肽与受体结合时的活性位点 ,对其活性差异给予较好的分析 ,可望为合成具有更高活性的含RGD序列多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 序列多肽 构效关系 研究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夏昆华 周鲁 左之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 ,研究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方法 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 3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 ,还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 目的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 ,研究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方法 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 3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 ,还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和类醌化合物的能量变化和电子羟基键级及电荷差。结果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为培儿茶素 >儿茶素 >阿福豆素。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的能力与酚羟基的脱氢活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醇类化合物 抗氧化性 构效关系 分子力学 量子化学 阿福豆素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制备生物香草醛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明 汤晓玉 +2 位作者 石尔 张慧敏 肖泽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用以硅橡胶复合膜为核心的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物香草醛进行了生产分离耦合化的研究。与摇瓶实验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产物的抑制和香草醛的氧化损失,丁香油转化率从0.45%提高到1.04%,香草醛在下游萃取液中的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13... 用以硅橡胶复合膜为核心的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物香草醛进行了生产分离耦合化的研究。与摇瓶实验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产物的抑制和香草醛的氧化损失,丁香油转化率从0.45%提高到1.04%,香草醛在下游萃取液中的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130.10 mg/L,远高于摇瓶实验的11.13 mg/L;活性炭优化后的转化率为1.09%,下游萃取液最高质量浓度为136.48 mg/L,香草醛的HPLC峰面积比为9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香草醛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 渗透萃取 耦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勇 钟裕国 +1 位作者 沈怡 刘绍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0-264,共5页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物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 ECV30 4 )增殖有显著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序列 沙利度胺 1 3-二氢-1 3-二氧-2H-异吲哚 衍生物 合成 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小晨 王忠彦 +2 位作者 胡永松 门芸 汪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淀粉酶同工酶染色,分析不同发酵期曲样以及从中分离的菌株的淀粉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淀粉酶的R_f值不同。细菌淀粉酶分子量一般大于霉菌和酵母淀粉酶。曲心酶谱较稳定,只含霉菌淀粉酶。曲皮含有霉菌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淀粉酶同工酶染色,分析不同发酵期曲样以及从中分离的菌株的淀粉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淀粉酶的R_f值不同。细菌淀粉酶分子量一般大于霉菌和酵母淀粉酶。曲心酶谱较稳定,只含霉菌淀粉酶。曲皮含有霉菌和细菌两类淀粉酶。成品曲中以霉菌淀粉酶为主。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同功酶 大曲发酵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苹果原汁发酵研究(I)——微生物与膜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世文 肖泽仪 +2 位作者 汤晓玉 汤明 张慧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6,共6页
基于细胞生长更新和产物原位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套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进行苹果原汁的发酵实验,对2种自然选育的苹果酒酵母和一种工业化的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驯化,筛选出了一株较为理想的发酵菌株2401(驯化糖度为13%)。发酵-渗透蒸发... 基于细胞生长更新和产物原位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套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进行苹果原汁的发酵实验,对2种自然选育的苹果酒酵母和一种工业化的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驯化,筛选出了一株较为理想的发酵菌株2401(驯化糖度为13%)。发酵-渗透蒸发耦合实验表明,25℃时细胞密度24 h即可达到108个/ml,经过渗透气化分离出产物后,细胞浓度有所提高;发酵96 h,残糖浓度下降到4%以下;膜渗透蒸发分离出的渗透液中轻组分浓度w(当量乙醇)最高可达28%,渗透通量超过1000 g/(m2.h)。改变膜器结构和扩大膜面积后进行了发酵实验。自制的硅橡胶复合膜表现出优良的性能。结果表明,该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于苹果原汁发酵在产物原位分离和发酵液封闭循环及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在苹果加工制造苹果白兰地和发酵苹果汁软饮料方面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 发酵 渗透蒸发 苹果原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及其衍生物的手性固定相法直接拆分机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琴 陈先勇 宋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用不同的酰氯化合物与萘普生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萘普生衍生物。在正相色谱条件下,对萘普生及其衍生物系列在(R,R)-Whelk-O 1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上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研究。实验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分离温度等因素对手... 用不同的酰氯化合物与萘普生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萘普生衍生物。在正相色谱条件下,对萘普生及其衍生物系列在(R,R)-Whelk-O 1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上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研究。实验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分离温度等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根据相应热力学参数对萘普生及其衍生物在该手性固定相上的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萘普生及其衍生物在Whelk-O 1 CSP上的对映体分离有着与一般正相色谱明显不同的特征,其分离因子α值与流动相组成关系曲线出现了峰值,且分离因子极大值所对应的流动相组成分别为极性较大的20%(V/V,下同)异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和40%异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衍生物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拆分 识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曲剑波 褚良银 +2 位作者 陈文梅 谢锐 李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7-760,共4页
综述了交联水凝胶、微囊、纳米球和脂质体等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控释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pH感应 水凝胶 微囊 纳米球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