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5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浩 陈兢 +4 位作者 惠旭辉 胡志 游潮 蔡博文 魏于全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技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肿瘤在MRI上的表现可分为囊肿型和实体型:囊肿型4例,实体型11例。15例患者病... 目的:探讨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技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肿瘤在MRI上的表现可分为囊肿型和实体型:囊肿型4例,实体型11例。15例患者病灶均于显微镜下全切,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8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4例症状加重,3例术后1周左右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脑干功能障碍。结论:MRI对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技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氢-1,3-二酮-2-氢-异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跃 向东 +4 位作者 郭举 郑永胜 叶斌 杨金亮 成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47,共3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沙利度胺的衍生物。方法氨基酸苄酯氨解N-邻苯二甲酰基-L-谷氨酸酐,所得产物经氢化脱苄后再与氨气成铵盐即得1,3-二氢-1,3-二酮-2H-异吲哚衍生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目的设计并合成沙利度胺的衍生物。方法氨基酸苄酯氨解N-邻苯二甲酰基-L-谷氨酸酐,所得产物经氢化脱苄后再与氨气成铵盐即得1,3-二氢-1,3-二酮-2H-异吲哚衍生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利用本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较高产率的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合成 1 3-二氢-1 3-二酮-2-氢-异吲哚衍生物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stane诱导BALB/c狼疮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广梅 刘钢 +3 位作者 刘渭 阚兵 毛咏秋 魏于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2,共4页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探讨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两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Pristane0.5mL,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定期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探讨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两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Pristane0.5mL,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定期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随机尿蛋白定量,8个月时处死动物,观察肾脏HE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镜下变化。结果造模组ANA和抗dsDNA抗体分别于造模3个月和4个月时开始出现;8个月时,阳性率分别为87.5%和47.8%;62.5%的小鼠出现≥+(300mg/L)蛋白尿;肾脏组织HE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见肾小球肾炎表现。对照组中各有1只小鼠分别为ANA、抗dsDNA抗体低滴度阳性;随机尿蛋白定量均≤+;肾脏组织未见病理改变。抗dsDNA抗体与蛋白尿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0.538,P=0.003)。结论Pristane成功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PRISTANE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秋 文艳君 +2 位作者 吴扬 罗彦 卢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9-3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生存素在调控细胞凋亡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分化的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极低,而在胚胎组织和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而这一特点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靶标。本研究制备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 背景与目的:生存素在调控细胞凋亡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分化的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极低,而在胚胎组织和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而这一特点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靶标。本研究制备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重组生存素腺病毒和甘露聚糖在氧化条件下偶联,同时建立小鼠结肠癌和Lewis肺癌模型,以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治疗荷瘤小鼠,观察肿瘤体积和小鼠生存时间。对小鼠肿瘤组织作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凋亡。为了检测疫苗的保护作用,预先以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免疫接种小鼠,或合用抗CD4、CD8和NK单克隆抗体阻断相应的淋巴细胞亚群,再接种肿瘤,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同时,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这一免疫反应依赖于CD4和CD8淋巴细胞,也部分依赖于NK细胞。结论:糖化重组生存素腺病毒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主动免疫反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疫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MMP-2 DNA疫苗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兢 王伟 +5 位作者 游潮 魏于全 李浩 朱彬 李鹏 李杨 《西部医学》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荷瘤裸小鼠进行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结肠腺癌,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纯化异种MMP-2 DNA疫苗,裸鼠腋下注入大鼠CT26结肠腺癌细胞株1×106/只,建立BALB/C裸小鼠结肠腺癌动物模型,待肿瘤长至约1 ... 目的通过对荷瘤裸小鼠进行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结肠腺癌,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纯化异种MMP-2 DNA疫苗,裸鼠腋下注入大鼠CT26结肠腺癌细胞株1×106/只,建立BALB/C裸小鼠结肠腺癌动物模型,待肿瘤长至约1 cm(接种后第16天)开始治疗。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组小鼠自荷瘤后次日开始后肢肌肉注射c-MMP-2 DNA疫苗(1 mg/ml),100μl/次,每周一次,连续4周。观察瘤体大小、测量肿瘤重量;免疫组化法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HE染色观察重要器官组织坏死情况。结果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结肠腺癌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Tunel法显示凋亡指数明显增多;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明显增多。结论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一种独特的抗肿瘤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MMP-2 DNA疫苗 结肠腺癌 转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亚利 邓洪新 魏于全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5年第2期98-101,共4页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包括肿瘤细胞疫苗、免疫细胞疫苗、多肽疫苗、病毒细菌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等。构建新型载体、提高治疗的靶向性、寻找新的靶基因、正确评价临床疗效及简化疫苗的制备过程是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免疫基因治疗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NF-α、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丽娜 谢席胜 +1 位作者 左川 樊均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71,共6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人参皂甙Rg1治疗组、厄贝沙坦(ARB)治疗组...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人参皂甙Rg1治疗组、厄贝沙坦(ARB)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动物处死前1d测血糖,用代谢笼收集24h尿液,记录尿量行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MCP-1、血及肾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 me PCR)检测肾脏组织中MCP-1、TNF-α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镜下见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及系膜物质增多,足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两治疗组与模型组分别比较,肾小球基底膜未见明显增宽,足细胞数增加(P<0.05)。两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ELISA和real-ti me 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CP-1、TNF-α的表达增加(P<0.05),两治疗组MCP-1、TNF-α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但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提示MCP-1、TNF-α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r=0.7802,0.6963)、肾小球硬化指数(r=0.8296,0.7413)、足细胞基底膜厚度(r=0.7678,0.6701)成正相关(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能降低TNF-α、MCP-1的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及肾脏的病理损害,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7A1基因-204位点A/C变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玉娟 张思仲 +5 位作者 肖翠英 陶大昌 何国平 王英成 刘运强 马用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0-453,共4页
CYP7A1(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在胆固醇向胆汁酸代谢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该基因启动子区-204位点A/C多态性是否影响基因表达,利用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将含有A或C等位基因的启动子区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不含启动... CYP7A1(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在胆固醇向胆汁酸代谢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该基因启动子区-204位点A/C多态性是否影响基因表达,利用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将含有A或C等位基因的启动子区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不含启动子的pGL3-basic质粒载体中,再以重组体转染4种细胞株,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酶活性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种基因型的正向序列启动子活性均高于相应的反向序列,含有A等位基因的启动子片段活性比含有C等位基因的片段低约1/3.TRANSFAC数据库分析显示,当-204位点等位基因为C时,可能存在1个Zic3结合位点.研究结果提示,CYP7A1基因启动子区-204位点A/C变异可减少启动子活性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其原因可能为1个潜在的Zic3结合位点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7A1 胆固醇代谢 单核苷酸多态性 转录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谢席胜 刘衡川 +1 位作者 李会娟 樊均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136-2141,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EMT)的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空白对照组,10 mg.L-1TGF-β1刺激组及不同剂量的Rg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EMT)的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空白对照组,10 mg.L-1TGF-β1刺激组及不同剂量的Rg1干预组(10,20,40 mg.L-1)。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Western蛋白印迹等观察Rg1对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对ECM主要成分胶原Ⅰ(Col-Ⅰ)和纤维粘连蛋白(FN)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RK52E培养3 d后,TGF-β1刺激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而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示α-SMA,Col-Ⅰ和FN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Col-Ⅰ和FN的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与TGF-β1刺激组相比,各Rg1干预组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TGF-β1刺激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有效抑制了α-SMA的表达,部分恢复了E-cadherin的下调(P<0.05);Col-Ⅰ和FN的含量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TGF-β1可以诱导大鼠TEMT,刺激ECM成分Col-Ⅰ和FN的升高。Rg1呈剂量依赖性地明显地抑制TGF-β1刺激的NRK52E细胞的转分化和ECM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转分化 肌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TP酶β_1亚基与肿瘤细胞生长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竹娟 林苹 +6 位作者 张洁 王修杰 王琪 任婧婧 杨洪亮 王静 吴亚英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Na+,K+-ATP酶β1亚基(ATP1B1)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外源性ATP1B1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以及经脂多糖(LPS)促进细胞增殖、二甲亚砜(DMSO)诱导肿... [目的]探讨Na+,K+-ATP酶β1亚基(ATP1B1)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外源性ATP1B1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以及经脂多糖(LPS)促进细胞增殖、二甲亚砜(DMSO)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后ATP1B1的mRNA水平变化,并观察通过转染技术增加肿瘤细胞中ATP1B1表达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肿瘤细胞株中ATP1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单核细胞(P<0.05),促进细胞增殖后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增高(P<0.05),诱导分化后降低(P<0.05),导入外源性ATP1B1使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5)。[结论]Na+,K+-ATP酶β1亚基可以成为反映细胞功能状态特别是肿瘤细胞增殖代谢的重要指标,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策略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ATP酶β1亚基 肿瘤细胞 增殖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牛挺 刘霆 +6 位作者 贾永前 杨莉 田聆 刘继彦 胡兵 吴扬 魏于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构建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质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首先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 x V... 目的 构建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质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首先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 x VEGF和p ET- m VEGF。筛选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等证实正确性后,再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BL 2 1(DE3) ,经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表达产物经Ni- NTA亲合层析及肠激酶特异性酶切进行分离纯化,最后用SDS- 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测定等显示目的基因片段和阅读框架正确无误,表明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x VEGF和p ET- m VEGF构建成功。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稳定表达,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x VEGF和m VEGF 的纯度达到95 %以上,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抗小鼠VEGF抗体可特异性识别x VEGF和m VEGF。结论 重组非洲爪蟾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及鉴定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异种VEGF蛋白质疫苗抗小鼠肿瘤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蛋白质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SD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和平 谢席胜 +1 位作者 张蕾 樊均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3-457,47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RK49F细胞SDF-1表达及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TGF-β1刺激对SDF-1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NRK49F细胞低表达SDF-1 mRNA,TGF-β1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其表达,在24 h表达最高,为刺激前(2.924±0.2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剂量反应曲线上,5 ng/mL TGF-β1刺激作用最强,为未刺激组的(2.113±0.3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DF-1 mRNA表达一致,正常NRK49F细胞SDF-1蛋白低表达,5 ng/mL TGF-β1呈时间依赖性的增加SDF-1蛋白表达,24 h已非常明显,36 h达高峰,为刺激前的(2.572±0.23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TGF-β1中和抗体后,SDF-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正常NRK49F细胞有SDF-1低表达。TGF-β1以剂量依赖及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NRK49F细胞表达SDF-1。SDF-1作为一个炎症趋化因子,可能参与了肾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慧 刘霆 +5 位作者 杨金亮 黄欣 柳斌 宋鑫 赵霞 魏于全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832,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蛋白质组学以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水平及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本实验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整体比较维甲酸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蛋白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以期...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蛋白质组学以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水平及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本实验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整体比较维甲酸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蛋白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以期获得维甲酸耐药相关蛋白。方法:提取维甲酸耐药细胞株MR2及维甲酸敏感细胞株NB4的总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获得二者高质量的蛋白表达谱,经PDQuestv7.1软件比较分析,筛选出二者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通过质谱仪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结果: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APL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v7.1软件分析结果表明,MR2细胞及NB4细胞的pH4~7双向凝胶电泳所展示的蛋白点分别有(890±45)个和(912±56)个。二者间有57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23个在MR2细胞中上调,34个下调。经质谱鉴定了10个蛋白,鉴定成功率达70%,鉴定的蛋白涉及癌蛋白、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结论: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整体展示了维甲酸耐药细胞株MR2及敏感细胞株NB4的蛋白表达谱,并分析、鉴定、筛选出与维甲酸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从多因素角度研究认识维甲酸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差异表达蛋白 维甲酸耐药 MR2细胞株 NB4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亮氨酸拉链修饰的可溶性CD40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小波 田聆 +3 位作者 王永生 刁鹏 王国庆 魏于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4-847,共4页
为了获得异亮氨酸拉链修饰的可溶性CD 40L(IZ-sCD 40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首先用PCR和重叠PCR的方法得到了IZ-sCD 40L基因片段,然后构建了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 ICZαA-IZ-sCD 40L,核酸测序分析表明IZ-sCD 40L的基因片... 为了获得异亮氨酸拉链修饰的可溶性CD 40L(IZ-sCD 40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首先用PCR和重叠PCR的方法得到了IZ-sCD 40L基因片段,然后构建了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 ICZαA-IZ-sCD 40L,核酸测序分析表明IZ-sCD 40L的基因片段正确克隆到pP ICZαA质粒中,将其线性化后,电转化到巴斯德毕赤酵母G S115中,PCR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经表型鉴定后,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 estern b lot印迹杂交结果证实了表达产物为重组IZ-sCD 40L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L 异亮氨酸拉链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畅 王立 +6 位作者 谢席胜 谢林伸 李飞燕 王丰平 张蕾 张和平 樊均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8-452,共5页
目的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分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组及TGF-β1和LIF共处理组... 目的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分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组及TGF-β1和LIF共处理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改变,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细胞上清Ⅰ型胶原。结果 TGF-β1引起成纤维细胞激活,产生形态学改变,α-SMA表达增高(P<0.01),Ⅰ型胶原产生增加(P<0.01)。与TGF-β1处理组相比,LIF干预组形态学改变不明显,LIF能干预TGF-β1引起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和Ⅰ型胶原产生。结论 LIF可以抑制TGF-β1引起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促进MRC-5细胞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颖 董碧蓉 +2 位作者 林苹 张洁 海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了解HSP70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方法设正义组、反义组,在转染后12,24 h,3,5 d,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SP70蛋白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在转染后第2、4、6天,分别收集正义组、反义组... 目的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了解HSP70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方法设正义组、反义组,在转染后12,24 h,3,5 d,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SP70蛋白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在转染后第2、4、6天,分别收集正义组、反义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爬片进行SA-β-Gal染色。结果各时间点反义组蛋白表达均低于正义组(P<0.05),凋亡细胞比例均高于正义组(P<0.05)。随观察期延长,处于G1期的细胞数逐渐增多,但反义组均高于正义组(P<0.05)。相同时间点反义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蓝染细胞)数均较正义组和空白对照组多,随观察期延长,各组蓝染细胞均增多。结论HSP70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下调MRC-5细胞HSP70的表达,使细胞出现G1期阻滞,促进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衰老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A在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令军 黄鹤 +3 位作者 潘平喜 刘小菁 吴文超 付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激活素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羟自由基(.OH)、乳酸脱氢酶(LDH)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激活素A表达变化有关。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及... 目的观察激活素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羟自由基(.OH)、乳酸脱氢酶(LDH)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激活素A表达变化有关。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及后适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为分离冠状动脉降支(LAD),但不阻断;缺血组为阻断LAD30min;缺血/再灌注组为阻断LAD30min后再灌注1h;后适应组为阻断LAD30min后,接着复流30s/阻断LAD30s,重复3次,再灌注1h。实验完毕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组织蛋白,分别采用ELISA法、Fenton反应及生化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水平、抑制.OH能力及LDH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后适应组心肌组织的激活素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尤以缺血/再灌注组为最;而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后适应处理可明显下调激活素A的表达水平〔(343.05±25.8)μg/mg蛋白vs(470.61±33.1)μg/mg蛋白,P<0.05〕。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表达水平与抑制.OH能力及LDH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1,P<0.001;r=-0.915,P<0.001)。结论激活素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而缺血后适应抑制激活素A的表达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A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适应 羟自由基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晓琳 潘平喜 +2 位作者 杨丽 刘小菁 付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2,267,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探讨缺氧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增生性疾病中引起动脉壁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VSMCs细胞株A7r5细胞分别在缺氧(37℃、5%CO2、1%O2)及常氧(37℃5、%CO2... 目的观察缺氧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探讨缺氧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增生性疾病中引起动脉壁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VSMCs细胞株A7r5细胞分别在缺氧(37℃、5%CO2、1%O2)及常氧(37℃5、%CO2、20%O2)条件下培养不同的时间(2 h4、h1、2 h2、4 h、48h),在相应时间点收集细胞总RNA及培养上清液。用半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MIFmRNA的表达及VSMCs MIF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常氧培养的对照组相比,缺氧不同时间的大鼠VSMCs的MIF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合成MIF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缺氧能诱导VSMCsMIF的表达,MI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缺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增生性疾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相关基因新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红波 赵美英 +2 位作者 李建华 魏于全 文艳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与肾母细胞瘤相关的基因和染色体位点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包括WT1、WT2、染色体16q FWT1和FWT2、P53、βcatenin和1p和7p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对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其与肾母细胞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肾母细胞瘤 基因突变 杂合子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Quek1胞外段第2~4区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鉴定
20
作者 刁鹏 文艳君 +3 位作者 王永生 杜小波 周行 魏于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0,167,共5页
以PCR法从携带有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quekl(qVEGFR)的质粒中扩增获得qVEFR胞外段第2~4区cDNA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qVEGFR2。然后将用SacⅠ酶线性化的pPICZαA-qVEGFR2质... 以PCR法从携带有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quekl(qVEGFR)的质粒中扩增获得qVEFR胞外段第2~4区cDNA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qVEGFR2。然后将用SacⅠ酶线性化的pPICZαA-qVEGFR2质粒电转化到毕赤酵母菌GS115中,经Zeocin抗性和PCR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菌株。重组菌株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蛋白表达产物,结果证实qVEGFR2胞外段第2~4区cDNA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分泌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备肿瘤蛋白疫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毕赤酵母 蛋白表达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