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制备及其生长因子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袁南兵 王椿 +4 位作者 王艳 余婷婷 龙洋 张翔迅 冉兴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的方法,通过改变离心速度比较不同的离心力对PLT富集的影响;分析全血和APG中5种生长因子浓度。方法对13例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行APG治疗。取11例自身...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的方法,通过改变离心速度比较不同的离心力对PLT富集的影响;分析全血和APG中5种生长因子浓度。方法对13例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行APG治疗。取11例自身外周静脉血,分别用3种离心速度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A组(n=6):先以529×g离心4min,再以854×g离心6min;B组(n=5):先以313×g离心4min,再以1252×g离心6min;C组(n=5):先以176×g离心5min,再以1252×g离心5min。将离心后制得的PRP与凝血酶-钙剂以10∶1混合凝固后制备APG,用于患者皮肤溃疡的治疗。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各组全血和PRP中PLT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APG中PDGF-BB、VEGF、IGF-1、EGF和TGF-β15种生长因子浓度。结果A组PRP中PLT数量为(779.67±352.39)×109/L,较全血的(263.50±76.63)×109/L提高(2.98±1.4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回收率为51.5%±22.2%。B组PRP中PLT数量最高,为(1363.80±919.74)×109/L,较全血的(232.80±127.99)×109/L提高(5.91±2.0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回收率为75.2%±21.0%,明显高于A组(P<0.05)。全血和APG中PDGF-BB、EGF、IGF-1以及TGF-β1浓度分别为:(145.94±133.24)、(503.81±197.86)pg/mL,(160.73±71.10)、(265.95±138.43)pg/mL,(14.54±35.34)、(110.56±84.36)ng/mL,(3.31±2.27)、(5.67±4.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浓度升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转换后的PLT数量与PDGF-BB、TGF-β1浓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7和0.437(P<0.05)。13例患者共行18次APG治疗,其中9例治疗12周溃疡愈合,愈合率为69.2%;10例窦道愈合,愈合率为83.3%。结论以313×g离心4min,再以1252×g离心6min是制备PRP的最佳方法;APG中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全血;PLT数量与PDGF-BB、TGF-β1浓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LT浓度 生长因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袁南兵 龙洋 +1 位作者 张祥迅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APG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5d取溃疡局部肉芽组织并观察溃疡面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组织中PDGF-BB、VEGF、...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APG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5d取溃疡局部肉芽组织并观察溃疡面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组织中PDGF-BB、VEGF、IGF-1、EGF和TGF-β,5种生长因子浓度。结果溃疡面积在APG治疗后第3d及第9~15d缩小明显(P〈0.05),5种生长因子浓度均在治疗后第3d开始升高,PDGF-BB浓度在第3d达高峰,较治疗前升高1.89倍(P〈0.05);VEGF、IGF-1和TGF-β1在第9d达高峰,分别较治疗前升高2.10、1.95、1.67倍(P〈0.05);EGF也在第9d达高峰,较治疗前升高1.75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G治疗难治性溃疡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APG中血小板激活后逐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导致溃疡组织局部生长因子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生长因子 糖尿病 难治性皮肤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者血糖水平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利平 王椿 +9 位作者 钟莉 杨阎峙 龙洋 张祥迅 舒世清 喻红玲 余婷婷 王维萍 王煜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三餐PPGE的均值(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波动的时间百分比。结果受试者血糖水平呈波动性变化,夜间及3餐前是血糖较低时段,日内血糖高峰多于餐后1~2h显现,尤以中、晚餐后为甚,且老年人群午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最大;本组NGT者MBG(5.9±1.2)mmol/L,MAGE(1.7±0.7)mmol/L,LAGE(4.4±1.9)mmol/L,PPG(8.7±1.7)mmol/L,MPPGE(2.3±1.6)mmol/L,MODD(0.75±0.79)mmol/L;78%(39例)的受试者血糖波动>7.8mmol/L,10%(5例)的血糖波动<2.8mmol/L,血糖波动于4.1~8.8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为95%(77%~100%)。结论成都地区NGT受试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有助于观察血糖波动并及时发现高血糖和无症状的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粉雾剂与注射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IAA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椿 张祥迅 +5 位作者 余婷婷 袁南兵 喻红玲 龙洋 田浩明 冉兴无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评价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发生情况。方法保持原口服降糖药不变,试验组加吸入型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加sc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3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IAA,并在... 目的评价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发生情况。方法保持原口服降糖药不变,试验组加吸入型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加sc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3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IAA,并在试验结束后6个月随访复查IAA。结果两组的HbA1c分别下降了0.73%、1.19%,两组均未发现呼吸道的不良反应;试验组较对照组IAA阳性率更高(28.5%比18.2%),但停止使用吸入胰岛素后6个月,所有患者抗体滴度明显下降,1例抗体转阴,2/3的患者抗体滴度降至接近正常。试验组抗体滴度与吸入剂量和使用疗程相关,但与疗效无关。结论胰岛素粉雾剂与sc胰岛素的降糖疗效相当,但吸入胰岛素后产生胰岛素抗体的几率更高,所产生的抗体与吸入的剂量、疗程相关。因此,长期使用吸入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监测是否有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吸入 2型糖尿病 胰岛素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抗氧化性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政 田丽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研究探讨黄芩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不同黄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以此考察其抗氧化性能;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不同黄芩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 本研究探讨黄芩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不同黄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以此考察其抗氧化性能;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不同黄芩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生长影响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3种不同的黄芩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并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正丁醇部分、黄芩乙酸乙酯部分及黄芩石油醚部分对肝癌细胞作用72h后,对HepG-2细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57.2%、51.8%和35.2%。3种黄芩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抗氧化 肝癌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减肥手术谈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6
作者 肖竹 程中 田浩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作用不足和(或)胰岛素分泌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复杂代谢性疾病。目前,限制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的方案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和长期治愈,胃肠外科的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在肥胖症的外科治疗中意外发...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作用不足和(或)胰岛素分泌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复杂代谢性疾病。目前,限制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的方案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和长期治愈,胃肠外科的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在肥胖症的外科治疗中意外发现,经Roux-en-Y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治疗后,糖尿病患者中91%的血糖得到了逆转,高血压患者中86%的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目前,减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已成为热点问题,受到内外科医师共同关注。现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手术 型糖尿病 外科治疗 type 手术治疗 胰岛素作用 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 代谢性疾病 ROUX-EN-Y 治愈 药物治疗 胃旁路术 胃肠外科 外科医师 热点问题 肥胖症 饮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较不同糖耐量汉族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岳瑜 何华 +5 位作者 杨晓洁 张祥迅 陈大伟 王椿 刘关键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0-795,共6页
目的 比较汉族人群中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PD)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newly-diagnosed type 2diabetes mellitus,NDDM)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 目的 比较汉族人群中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PD)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newly-diagnosed type 2diabetes mellitus,NDDM)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所计算出的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 of glucose,AUC-G)用于描述胰岛β细胞功能的意义。方法 从普通汉族人群中筛选出未诊断糖尿病者,给予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共169例受试者最终纳入研究(男72例,女97例,年龄20~75周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28.0kg/m2,按照WHO1999诊断标准,分为NGT(n=87)、PD(n=52)、NDDM(n=30)3个组,检测3组受试者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等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采用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值计算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cell function,HOMA-B)、基础分泌、早相分泌、二相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用CGMS所测值计算AUC-G,并用多元逐步回归预测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子。结果 与NGT比较,PD、NDDM的年龄、BMI、HOMA-IR、HOMA-B、基础分泌、早相分泌、二相分泌及AUC-G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与NDDM比较,基础分泌、早相分泌、AU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HOMA-IR、HOMA-B及二相分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AUC-G明显影响HOMA-B(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44,P=0.001)、胰岛素基础分泌(β=-0.355,P〈0.001)及HbA1c(β=0.638,P〈0.001)。结论 P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低,早期主要表现在二相分泌功能减退。从PD发展至NDDM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减退较躯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更明显。AUC-G可作为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动态血糖监测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PPARGC1A基因Thr394Thr位点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洁 刘圆圆 +7 位作者 龙洋 田浩明 刘瑞 李秀钧 陈涛 张翔迅 喻红玲 任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oactivator 1 alpha,PPARGC1A;又名PGC-1α)Thr394Thr位核苷酸G/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多态性与... 目的 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oactivator 1 alpha,PPARGC1A;又名PGC-1α)Thr394Thr位核苷酸G/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1例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和156名糖耐量正常对照者PPARGC1A基因Thr394Thr位核苷酸G/A多态性.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2DM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2.5%、18.6%,A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分别为43.7%、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DM组中,AA+AG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e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腰围明显高于GG基因型,HDL-C显著低于GG基因型(P<0.05).无论T2DM和正常对照,A等位基因携带者HOMA-IR明显高于GG者.结论 PPARGC1A基因Thr394Thr位核苷酸G/A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并可能与T2DM患者中心性肥胖及低HDL-C水平相关,其与T2DM发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GC1A基因 Thr394Thr多态性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不同糖耐量水平人群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样多肽水平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邬云红 田浩明 +1 位作者 张祥讯 陈香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人群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餐后胰高血糖素样态-1(GLP-1)和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态(GIP)水平。方法将受试者根据OGTT结果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组(NGT,n=61例),糖耐量受损... 目的了解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人群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餐后胰高血糖素样态-1(GLP-1)和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态(GIP)水平。方法将受试者根据OGTT结果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组(NGT,n=61例),糖耐量受损组(IGT,n=53)和2型糖尿病组(T2DM,n=66)。采空腹及糖餐后2h静脉血检测GLP-1和GIP水平。结果 T2DM组空腹GLP-1水平低于NGT和IGT组(P<0.05)。NGT和IGT的空腹GL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GLP-1水平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及餐后GIP水平在NGT、IGT和T2DM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同OGTT-0h和OGTT-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84,0.426;P<0.05)。结论不同的GLP-1和GIP水平也许是IGT和T2DM胰岛素分泌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原文传递
线粒体ND1基因nt3434A→G突变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曦 任艳 +5 位作者 王雯 宋洁 龙洋 田浩明 喻红玲 张祥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NADH脱氢酶1(ND1)基因nt3434A→G突变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在糖尿病组(216例)和正常对照组(203例)中筛查线粒体ND1基因nt3434A→G突变,并分析其家系的突变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在糖尿病组中发现1例nt3434... 目的探讨线粒体NADH脱氢酶1(ND1)基因nt3434A→G突变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在糖尿病组(216例)和正常对照组(203例)中筛查线粒体ND1基因nt3434A→G突变,并分析其家系的突变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在糖尿病组中发现1例nt3434A→G突变者,而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两组间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携带nt3434A→G突变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稍低,体质量指数低,伴高乳酸血症,家系中其妹和女儿携带nt3434位点突变且伴高乳酸血症,但糖耐量正常。结论线粒体ND1基因nt3434A→G突变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高是否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糖尿病 nt3434A→G 突变
原文传递
两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雯 刘宋芳 +7 位作者 宋洁 龚媛 王曦 龙洋 张祥迅 喻红玲 田浩明 任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2-677,共6页
目的对两个疑似线粒体糖尿病(MDM)的家系行线粒体基因组扫描,以期发现与MDM发病有关的新致病位点。方法对疑似MDM家系所有成员行除D-环区外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并对发现的新突变位点在200例正常对照及100例早发糖尿病患者中的突变频率进... 目的对两个疑似线粒体糖尿病(MDM)的家系行线粒体基因组扫描,以期发现与MDM发病有关的新致病位点。方法对疑似MDM家系所有成员行除D-环区外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并对发现的新突变位点在200例正常对照及100例早发糖尿病患者中的突变频率进行筛查。结果家系1未发现有意义突变,家系2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兄弟发现14319T→C突变。该突变位于ND6区,编码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变为天冬氨酸(D),目前尚未见报道。该位点突变在100例早发糖尿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中突变频率分别为6%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系1未发现致病性突变,可能与线粒体基因的异质性有关。家系2中3例糖尿病患者均发现14319T→C突变,推测该突变可能是该糖尿病家系的主要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糖尿病家系 早发糖尿病
原文传递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和促生长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涛 任艳 +3 位作者 马虹 刘宋芳 张祥迅 喻红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与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标准餐试验中的分泌状况。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其中糖耐量正常对照组(NGT)32例,初诊T2DM组7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与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标准餐试验中的分泌状况。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其中糖耐量正常对照组(NGT)32例,初诊T2DM组7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测定空腹血脂及标准餐试验0h、1/2h、2h血浆葡萄糖、胰岛素(INS)、GLP-1,血清PYY及Ghrelin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早期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I30/△G30)、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TG)、HOMA-IR高于NGT组(P<0.05);而INS(30)、HOMA-B、ISI、△I30/△G30较NGT组低(P<0.05)。此外,T2DM组标准餐0h、1/2h、2h血浆GLP-1水平及0~2h曲线下面积,标准餐0h、1/2h、2h血清PYY水平及0~2h曲线下面积(PYYAUC)较NGT组降低(P<0.05),且GLP-1和PYY分泌峰值消失;标准餐0h、1/2h、2h血清Ghrelin水平及0~2h曲线下面积(GhrelinAUC)较NGT组升高(P<0.05)。T2DM组PYYAUC与TG呈负相关,空腹Ghrelin水平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GhrelinAU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PG呈负相关,与HOMA-B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空腹及标准餐后血GLP-1和PYY分泌水平降低,且分泌模式改变,而Ghrelin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酪酪肽 促生长素
原文传递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利娜 余婷婷 +5 位作者 王椿 钟莉 张祥迅 龙洋 喻红玲 冉兴无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影响。方法 2007年7~12月,研究纳入连续使用胰岛素治疗至少3个月但血糖控制欠佳[6.5%≤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1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影响。方法 2007年7~12月,研究纳入连续使用胰岛素治疗至少3个月但血糖控制欠佳[6.5%≤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11.0%]的T2DM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9~69岁;平均诊断T2DM病史11年。治疗方案为进行16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8mmol/L。分别于强化治疗前、强化治疗4周后及强化治疗16周后测定HbA1c以及血清APN水平。结果与强化治疗前相比,胰岛素治疗4周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但HbA1c和血清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16周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水平高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在强化治疗16周后明显增加且与强化治疗前和强化治疗后4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空腹血糖(b=-0.225,P=0.013)、早餐后2h血糖(b=-0.229,P=0.012)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提高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胰岛素强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