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19专家建议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维 +9 位作者 窦科峰 王贵强 程颖 赵家军 罗敏华 陆燕蓉 贺争鸣 易受南 石炳毅 刘永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2-677,共6页
为了顺利推进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总则、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对供体的要求、伦理要求,临床研究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标准、生物安全性标准、项目的实施、... 为了顺利推进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总则、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对供体的要求、伦理要求,临床研究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标准、生物安全性标准、项目的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19专家建议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胰岛移植 供体猪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标准操作程序 质量控制标准 生物安全 设备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GM和BG抗原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淑英 刘霆 +1 位作者 孟文彤 陈又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评价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和(1→3)-β-D葡聚糖(BG)抗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在监测抗真菌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5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当体温超过38 ℃,持续48 h以上,经广谱抗生... 目的 评价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和(1→3)-β-D葡聚糖(BG)抗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在监测抗真菌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5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当体温超过38 ℃,持续48 h以上,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或起初有效但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时被纳入本研究.第1周采集患者静脉血2次,以后每周采血1次,至少监测4周.分别采用ELISA法和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GM和BG值.GM实验阳性定义为连续两次不同时点检测GM值>0.5或单次>0.8,G实验阳性定义为BG值>80 pg/ml.患者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非真菌感染四组,21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51例患者共收集240份血清标本.其中确诊IFI2例,临床诊断26例,拟诊17例,非真菌感染6例.以确诊及临床诊断为真阳性组,以非真菌感染为真阴性组.GM实验在真阳性组28例中21例阳性,真阴性组6例中1例阳性,敏感性75%,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41.7%;G实验在真阳性组28例中全部阳性,真阴性组6例中4例阳性,敏感性100%,特异性33.3%,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100%.G实验的敏感性高于GM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GM实验阳性的21例患者中抗真菌治疗有效19例,GM值渐转阴性,2例无效的患者GM值持续阳性,有效组GM平均值两周后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实验阳性的患者中治疗有效者BG值逐渐下降,但未转阴;治疗无效组BG值变化无规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时间点BG值监测对疗效无明显判断意义.结论 血清GM和BG抗原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FI提供有力证据,联合检测BG和GM两种抗原,可提高对曲霉菌诊断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治疗中监测GM和BG值的动态变化,GM实验用于评价疗效的价值优于G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1→3)-β-D葡聚糖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