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放疗技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何垠波 孙愚 彭星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174-177,共4页
文章从国内放疗技术专业设置较少和放疗技师缺乏专业培训的现实出发,以带教老师的视角,从临床理论与操作、放疗质控、科研能力培养、多学科工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参与、人文教育、考核制度等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2007年以... 文章从国内放疗技术专业设置较少和放疗技师缺乏专业培训的现实出发,以带教老师的视角,从临床理论与操作、放疗质控、科研能力培养、多学科工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参与、人文教育、考核制度等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2007年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物理技术中心对本科专业不尽相同的放疗学员开展规范化培训的探索实践,分享了机房轮转、扩大规范化培训工作范围、“引进来、走出去”、参与放疗质控、定期开展小讲课与肿瘤时讯、建立科研兴趣小组、将放疗技师带入MDT团队、模拟医疗场景进行早期人文培养等规范化培训经验,并简要说明了培训所达到的良好效果,对国内相关医院做好肿瘤放疗技师规范化培训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放疗技师 肿瘤人才培养 学科素养 带教体会 医学教育 放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肿瘤与表面相对距离预估调强放射治疗皮肤表面的剂量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超 傅玉川 +1 位作者 肖江洪 姜庆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使用调强技术治疗某些部位的肿瘤时,皮肤的急性毒性反应比传统的治疗方式严重,而治疗另外一些部位的肿瘤时却得到相反的结果。为了探讨调强技术治疗不同部位肿瘤引起不同皮肤反应的原因,本工作利用一个固体水体模,设计了一系列的调强... 在使用调强技术治疗某些部位的肿瘤时,皮肤的急性毒性反应比传统的治疗方式严重,而治疗另外一些部位的肿瘤时却得到相反的结果。为了探讨调强技术治疗不同部位肿瘤引起不同皮肤反应的原因,本工作利用一个固体水体模,设计了一系列的调强治疗计划研究肿瘤与表面相对距离对皮肤表面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肿瘤部位与表面的相对距离是一个明显的影响表面剂量分布的参数。使用调强治疗技术,肿瘤的部位越浅,需要的机器跳数(Monitorunit,MU)就越多,表面的剂量也越高,越有可能对皮肤造成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肿瘤部位 表面剂量 皮肤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伦科夫发光机制及肿瘤放射治疗相关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大双 宋莹 +1 位作者 李光俊 柏森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切伦科夫发光(Cerenkov Luminescence,CL)是一种光谱谱峰位于蓝紫光附近的发光现象,自发现以来已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研究。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基于CL的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远程、无创和高效等特点,并有望成为临床放疗中可靠的剂量... 切伦科夫发光(Cerenkov Luminescence,CL)是一种光谱谱峰位于蓝紫光附近的发光现象,自发现以来已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研究。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基于CL的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远程、无创和高效等特点,并有望成为临床放疗中可靠的剂量评估工具。本文以阐述CL现象的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对肿瘤放疗中相关应用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放疗的监测、评估和质量保证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伦科夫发光成像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体表成像设备Catalyst的故障维修案例及日常保养方法
4
作者 彭旭东 张俞 +1 位作者 何垠波 李光俊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169-173,18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光学体表成像设备Catalyst HD的工作原理,以及处理常见的硬件和软件故障的方法,并提供了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其中,对于硬件故障,利用Catalyst HD系统的MutilZsn软件来判断Catalyst投影器和摄像头故障,对于软件故障方面,探讨了C... 本文介绍了光学体表成像设备Catalyst HD的工作原理,以及处理常见的硬件和软件故障的方法,并提供了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其中,对于硬件故障,利用Catalyst HD系统的MutilZsn软件来判断Catalyst投影器和摄像头故障,对于软件故障方面,探讨了Catalyst HD系统在医用直线加速器上常见的Authorization Pending联锁问题的触发原因。本文为科室更好地开展光学体表引导放疗技术,高效地运用好设备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引导放射治疗 CATALYST 故障维修 维护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谱库的自动轮廓勾画软件(ABAS)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晓芹 段宝风 +4 位作者 艾平 谢利 李涛 姜庆丰 柏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3997-4000,4035,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患者图谱库的自动轮廓勾画软件(ABAS)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勾画危及器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已使用调强治疗的10例鼻咽癌患者,将每例患者的定位CT图像及医生手动勾画的调强计划中关注的13种(20个)危及... 目的:评估基于患者图谱库的自动轮廓勾画软件(ABAS)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勾画危及器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已使用调强治疗的10例鼻咽癌患者,将每例患者的定位CT图像及医生手动勾画的调强计划中关注的13种(20个)危及器官传人ABAS软件作为数据库模板。本研究选取22例新患者应用ABAS进行自动勾画.其结果传回计划系统并由各主管医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动修改。对ABAS自动勾画结果与医生在此基础上修改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使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ABAS自动勾画与医生修改勾画的形状相似性系数(DSC)平均值超过0.9的为下颌骨(0.97±0.02),颞叶(左0.97±0.03,右0.97±0.03),脑干(0.94±0.04),喉(0.94±0.06),脊髓(0.93±0.05),腮腺(左0.91±0.07,右0.91±0.08),眼球(左0.90±0.13,右0.96±0.13);DSC系数低于0.9的为颞颌关节(左0.89±0.10,右0.87±0.14),内耳(左O.86±0.14,右0.83±0.16),垂体(0.83±0.10),视交叉(0.70±0.14),晶体(左0.69±0.11,右0.70±0.14),视神经(左0.65±0.25。右0.64±0.14)。使用ABAS自动产生所有危及器官的时间约10分钟/每患者;医生在自动勾画基础上修改时间为6~25min/每患者,平均约15min/每患者。以前完全手动勾画以上危及器官估计需90min到120min,使用ABAS自动勾画则明显的缩短了时间。结论:基于患者图谱库的ABAS自动勾画软件,对目前鼻咽癌患者调强计划关注的大部分危及器官能够达到满意的自动勾画结果,临床应用表明能明显的节约医生勾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S自动勾画软件 危及器官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辐射变色凝胶的紫外辐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鹏 胡娟 +4 位作者 傅玉川 李磊 王潇 黄玮 蒋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2-277,共6页
将类丁二炔化合物自组装成纳米囊泡后,均匀分散于凝胶载体中,研制出-种新型的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用电镜观测了囊泡形貌,采用CL-1000型紫外交联仪对凝胶进行辐照,测试并研究了凝胶对紫外辐照的变色响应、辐射后效应、扩散效应等剂量学性... 将类丁二炔化合物自组装成纳米囊泡后,均匀分散于凝胶载体中,研制出-种新型的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用电镜观测了囊泡形貌,采用CL-1000型紫外交联仪对凝胶进行辐照,测试并研究了凝胶对紫外辐照的变色响应、辐射后效应、扩散效应等剂量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辐射变色凝胶在5~150mJ/cm2 能量密度范围内对紫外线辐照具有良好的响应线性,同时克服了扩散效应、辐射后效应、成型能力差等现有凝胶剂量计的不足.该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适于光学扫描方式测量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变色凝胶 纳米囊泡 紫外辐照 辐射后效应 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体大小对CBCT图像剂量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晓芹 李涛 +2 位作者 钟仁明 彭光 柏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5160-5168,共9页
目的:锥形束CT(CBCT)使用宽束X-射线,探测板获取的信号受散射线的影响很大。该文对扫描模体大小及散射体积对CBCT重建图像HU值及剂量计算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在Elekta Synergy-XVICBCT系统中对不同深度及散射体积的均匀水模和非均匀... 目的:锥形束CT(CBCT)使用宽束X-射线,探测板获取的信号受散射线的影响很大。该文对扫描模体大小及散射体积对CBCT重建图像HU值及剂量计算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在Elekta Synergy-XVICBCT系统中对不同深度及散射体积的均匀水模和非均匀密度参考模体扫描,并测量感兴趣区域的HU值;建立考虑和不考虑散射的两组HU-物理密度曲线应用于水模及头颈部仿真模体CB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与常规CT图像(FBCT)计算结果比较。结果:均匀水模CBCT图像的HU值随水模深度增加先增大后略有减少,随纵轴散射长度增加而减少,变化幅度最大均接近10%。随散射长度增加,非均匀密度参考模体CBCT图像的高密度组织的HU值减少而低密度组织HU值增加,对1.609 g/cm3致密度骨最大减少约1422 HU。均匀水模和头颈部仿真模体CBCT图像使用考虑散射的HU-物理密度修正曲线计算与FBCT图像比较结果为:点绝对剂量(cGy/MU)最大偏差小于1.5%,等剂量线偏差小于2 mm^3 mm,2%/2 mm DTA指数的通过率平均大于97%,明显优于不做散射修正的结果。结论:Elekta Synergy-XVI系统获取CBCT图像的HU值受扫描模体的几何大小及散射体积影响很大,应选择与扫描患者近似几何大小及人体组织等效的HU-密度校准模体。考虑模体大小及散射修正的头颈部模体CBCT图像用于剂量计算能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CBCT HU值 模体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非均整模式的光子束软化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蕾 李长虎 +1 位作者 傅玉川 韩纪锋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不同能量、不同射野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 FFF)光子束的软化特性.基于本院的Varian Edge加速器的组件参数和测量数据,利用通用蒙卡程序EGSnrc/BEAMnrc构建6 MV均整模式(Flat... 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不同能量、不同射野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 FFF)光子束的软化特性.基于本院的Varian Edge加速器的组件参数和测量数据,利用通用蒙卡程序EGSnrc/BEAMnrc构建6 MV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F)、6 MV FFF和10 MV FFF下的机头模型,使用EGSnrc/DOSXYZnrc程序模拟获得5 cm×5 cm和10 cm×10 cm射野下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ose Depth, PDD)和横向剂量离轴比(Off Axis Ratio, OAR),与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不同模式的源参数;在此基础上模拟三种光子束模型在上述两种射野射野条件下非均匀模体(水-骨-肺-水)内的PDD,并对其相空间文件进行能谱分析,评估FFF光子束的软化特性.三种光子束模式在非均匀模体内的PDD趋势相似,但在小野时扰动更大,FFF模式相较于FF模式,包含更多的低能光子和更少的机头散射;在低能、小野时,6 MV FFF模式的光子束软化特性带来的剂量影响与6 MV FF模式相比并不明显,但在高能、大野时,光子束软化特性逐渐明显.相对于FF模式,FFF光子束具有更陡峭的剂量跌落,尤其在小野、低能时,使其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大野、高能时,FFF光子束出现明显的软化特性,尤其是在低密度区,需要谨慎考虑临床计划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线 蒙特卡罗模拟 非均整模式 EGSNRC 能谱 射束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轫致辐射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钦佩 唐斌 +1 位作者 傅玉川 何小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37-340,共4页
应用低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加工需要采用自屏蔽结构来达到辐射防护的要求。自屏蔽防护层的功能是屏蔽由轫致辐射产生的光子。本工作利用蒙特卡罗应用程序EGSnrcMP模拟了低能电子束轰击钢和聚乙烯两种靶材的轫致辐射过程,比较和分析了轫致... 应用低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加工需要采用自屏蔽结构来达到辐射防护的要求。自屏蔽防护层的功能是屏蔽由轫致辐射产生的光子。本工作利用蒙特卡罗应用程序EGSnrcMP模拟了低能电子束轰击钢和聚乙烯两种靶材的轫致辐射过程,比较和分析了轫致辐射反射光子的能谱及角分布与靶材料种类、靶材料厚度之间的关系,为优化设计自屏蔽结构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电子 轫致辐射 EGSnrcMP 自屏蔽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过程控制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械性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兰 肖青 +3 位作者 张翔宇 宋莹 李光俊 柏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长期过程表现,监测加速器状态变化趋势,并评估加速器各项指标性能状态。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测(MPC)数据。绘制每个机械指标的单值控制图,分析各指标过程特... 目的: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长期过程表现,监测加速器状态变化趋势,并评估加速器各项指标性能状态。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测(MPC)数据。绘制每个机械指标的单值控制图,分析各指标过程特征,并使用过程能力指数C_(pk)及C_(p)评估加速器各项机械指标的过程质量。结果:加速器机械精度明显优于当前厂商推荐的规格限值,但控制图监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程漂移。过程能力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指标的C_(pk)及C_(p)均大于1.33,过程质量优秀。结论:加速器在满足当前MPC规格限的情况下依然可能发生过程失控。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可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改变,过程能力指数可有效评估过程质量,为质量管理及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统计过程控制 机器性能检测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黄精TM片缓解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豪 孙愚 +4 位作者 何军 刘洁薇 谢可 郑于珠 朱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紫黄精TM片用于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项临床研究设计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计划纳入至少接受过一个周期化疗,且存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得分≥4分)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 目的初步探究紫黄精TM片用于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项临床研究设计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计划纳入至少接受过一个周期化疗,且存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得分≥4分)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将在接下来的两个化疗周期中每日按时口服紫黄精TM片(2.1 g,一天两次)并接受随访。期间入组患者分别于基线、第二周期化疗前(第21天)及第三周期化疗前(第42天)独立完成Piper疲乏量表、EORTC QLQC30量表的填写及部分生化免疫指标的测量。主要研究终点为从基线到第42天的Piper疲乏调查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最终47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在第三周期化疗前(第42天)评估Piper疲乏量表平均得分为(3.21±1.67)分,较基线时[(5.89±1.36)分]下降(P=0.000),癌因性疲乏得到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症状管理方面,患者的疲劳、恶心呕吐、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实验过程中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余轻微不良反应经评估后认为与化疗相关,与紫黄精TM片无关。结论经初步研究,紫黄精TM片使用安全,具有可以改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潜在治疗作用。但将来需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紫黄精TM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黄精TM片 癌因性疲乏 化学疗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单双部分弧有无均整器模式VMAT与IMRT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首鹏 赖佳路 +3 位作者 周阳 刘登洪 姜筱璇 钟仁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0-456,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双部分弧有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食管癌放疗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9月... 目的比较分析单双部分弧有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食管癌放疗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5例,在RayStation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4组放疗计划:非均整模式双弧间断出束VMAT(VMAT-3F2A)、均整模式双弧间断出束VMAT(VMAT-2F2A)、非均整模式单弧间断出束VMAT(VMAT-3F1A)和非均整模式IMRT(IMRT-3F)。IMRT-3F为临床治疗计划。比较分析4组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分析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及治疗效率。结果VMAT-3F1A计划在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剂量最大值(maximum dose,D_(max))方面均差于VMAT-3F2A和VMAT-2F2A计划(均P<0.05)。IMRT-3F计划的HI和D_(max)均高于VMAT-3F2A计划(均P<0.05)。VMAT-2F2A计划双肺V_(5)均高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IMRT-3F计划双肺V_(20)均高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VMAT-3F2A计划双肺的V_(20)均低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VMAT-3F2A计划双肺和心脏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_(mean))均低于VMAT-2F2A和VMAT-3F1A计划(均P<0.05)。VMAT-3F2A计划的脊髓D_(max)较VMAT-3F1A和IMRT-3F分别降低0.93 Gy和0.62 Gy(均P<0.05)。4个计划间双肺V_(30)和心脏V_(30)与V_(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RT-3F、VMAT-3F2A、VMAT-3F1A和VMAT-2F2A计划MU比较,依次减少(均P<0.05)。IMRT-3F计划治疗时间高于其他计划,VMAT-3F1A计划低于其他计划(均P<0.05)。结论VMAT-3F1A与临床治疗计划IMRT-3F比较能减少肺低剂量受照体积(V_(5))及肺高剂量受照体积(V_(20)),且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VMAT-3F2A计划与其他3个计划比较,能进一步降低双肺、脊髓和心脏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均整器 放疗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整模式与均整模式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华南 王磊 +2 位作者 傅玉川 周莉 付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比较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和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FF)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皮肤受照剂量。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保乳... 目的比较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和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FF)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皮肤受照剂量。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设计IMRT-FFF和IMRT-FF计划。在满足临床要求的情况下,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和感兴趣区的剂量学参数、计划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和出束时间。结果左侧乳腺癌计划中,IMRT-FFF模式下靶区的V_(95%)和适形指数优于IMRT-FF模式(P<0.05);右侧乳腺癌计划中,IMRT-FFF模式下靶区的V_(95%)优于IMRT-FF模式(P<0.05),其他靶区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FFF模式下心脏、左前降支、健侧乳腺、肝脏的D_(mean)以及患侧肺的V5均低于IMRT-FF模式(P<0.05),皮下0~2 mm、2~5 mm区域的D_(50)、D_(95)、D_(mean)以及5~8 mm区域的D_(50)、D_(mean)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FFF模式的MU较IMRT-FF模式明显增加(P<0.001),但治疗时间(实际出束时间)显著低于IMRT-FF模式(P<0.001)。结论IMRT-FFF和IMRT-FF两组计划靶区结果相似,IMRT-FFF模式下皮肤受照剂量明显较低,且在保护危及器官、提高治疗效率方面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非均整模式 均整模式 剂量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比较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均整模式和非均整模式下光子束的半影分布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华南 陈蕾 +2 位作者 傅玉川 李长虎 韩纪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对比分析不同能量条件下光子均整(FF)射束和非均整(FFF)射束的半影分布特性。方法:利用BEAMnrc程序构建医科达Versa HD加速器FF模式和FFF模式下的机头模型,同时使用DOSXYZnrc程序建立标准水箱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模... 目的: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对比分析不同能量条件下光子均整(FF)射束和非均整(FFF)射束的半影分布特性。方法:利用BEAMnrc程序构建医科达Versa HD加速器FF模式和FFF模式下的机头模型,同时使用DOSXYZnrc程序建立标准水箱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模式、不同打靶电子能量下的光子束在标准水模中的百分深度剂量(PDD)和射野离轴比(OAR),并与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不同模式下光子束的打靶电子能量。对FF射束采用射束中心轴剂量20%~80%之间的宽度计算半影,对FFF射束采用Ponisch方法计算半影,比较不同射束的半影宽度。结果:相同打靶电子能量条件下,6 MV FFF射束的半影相较于6 MV FF射束更锐利,但随着射野尺寸的增大,FFF射束的半影优势逐渐消失。当打靶电子能量提高到7.0 MeV时,6 MV FFF射束的半影与6 MV FF射束的半影趋于一致。对于10 MV FF和10 MV FFF射束,小野时FFF射束半影有明显优势。结论:打靶电子能量是决定不同射束半影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整模式 非均整模式 蒙特卡罗模拟 医用直线加速器 半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的放射治疗安全事件人为因素分析及事故链探究
15
作者 贺海萍 彭旭东 +3 位作者 罗大双 肖青 李光俊 柏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安全事件中的人为因素并确定这些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放疗安全事件的潜在事故链。方法基于放射肿瘤事件学习系统纳入60例放疗安全事件,利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HFACS)进行致因识别及频率统计分析,基于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安全事件中的人为因素并确定这些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放疗安全事件的潜在事故链。方法基于放射肿瘤事件学习系统纳入60例放疗安全事件,利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HFACS)进行致因识别及频率统计分析,基于分析结果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对事故致因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计划设计阶段的错误是最常见的事件类型,占比35%,组织氛围、监督不充分以及人员因素分别是HFACS各个层级中最主要的事件致因,其频率指数分别为4.66%、15.68%和16.20%。LCA分析确定了3条常见放疗事故链,其中两条事故链起源于组织氛围问题,一条事故链起源于组织过程问题,并通过不同的人为因素“漏洞”向下传递。结论HFACS可帮助溯源导致放射治疗安全事件的各层级人为因素,本研究发现了放疗安全事件的高频致因和3条事故链,可为建立针对性的安全防御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 潜在类别分析 人为因素 放疗事件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对心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16
作者 贺海萍 王光宇 +5 位作者 肖青 罗大双 魏维阁 李京 李光俊 柏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究心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SBRT)中复杂心肺联合运动带来的剂量学影响。方法:使用心脏运动模体模拟10例患者特异性心肺运动,将模体运动状态下的测量剂量与患者临床放疗计划计算剂量进行比较。此外再模拟18组基于设计的心肺运动,... 目的:探究心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SBRT)中复杂心肺联合运动带来的剂量学影响。方法:使用心脏运动模体模拟10例患者特异性心肺运动,将模体运动状态下的测量剂量与患者临床放疗计划计算剂量进行比较。此外再模拟18组基于设计的心肺运动,用胶片测量并比较模体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辐射剂量。结果:在患者特异性心肺运动组别中,测量剂量与计算剂量间的3%/2 mm标准γ通过率为90.0%±7.0%,头脚方向的呼吸运动幅度与γ通过率的相关性系数为-0.86(P=0.01)。基于设计的心肺运动组别中,心肺运动幅度增大会导致动态剂量和静态参考剂量间的一致性降低,其中呼吸运动幅度带来的影响最明显,随其增大,呼吸运动方向90%等剂量宽度减小,平均斜率为-1.6;半影增加,平均斜率为1.4。结论:呼吸运动幅度是影响CBSRT剂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心肺运动特征及其产生的剂量学影响具有患者间特异性,有必要在CSB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肺运动特征评估,个性化地使用运动管理技术以提高治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心肺运动 运动模体 γ通过率
原文传递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估TrueBeam加速器6 MV非均整模式下相空间文件的通用性
17
作者 陈蕾 唐华南 +2 位作者 傅玉川 李长虎 韩纪锋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9期64-68,共5页
目的探究Varian 6 MV光子束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相空间文件(Phase Space File,PSF)对同类加速器的通用性。方法基于我院的Varian Edge加速器头中的组件参数,利用EGSnrc/BEAMnrc分别模拟了完整的加速器头模型(完整... 目的探究Varian 6 MV光子束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相空间文件(Phase Space File,PSF)对同类加速器的通用性。方法基于我院的Varian Edge加速器头中的组件参数,利用EGSnrc/BEAMnrc分别模拟了完整的加速器头模型(完整FFF模型)和使用Varian提供的6 MV FFF模式PSF输入源的部分加速器头模型(部分FFF模型),使用EGSnrc/DOSXYZnrc模拟两种模型条件下水模体中的剂量分布,得到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DoseDepth,PDD)和横向剂量离轴比(Off Axis Ratio,OAR),并与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对在射野大小10 cm×10 cm下二者在离开加速器头后获得的PSF进行能谱和能量注量的分析。结果Varian提供的6 MV FFF的PSF存在对入射能量和离轴平均能量的低估倾向,从而使其PDD相对测量数据偏低,在OAR跌落区存在较大的偏差。完整FFF模型和部分FFF模型之间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两个模型的PDD和OAR数据,发现部分FFF模型的结果略差于完整FFF模型。此外,能谱分析也表明,部分FFF模型的较低入射电子能量会对低能光子占比和离轴平均能量产生影响。结论本研究使用蒙特卡洛软件对利用Varian提供的TrueBeam的6 MV FFF的PSF构建部分FFF模型和完整FFF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不同射野下水模体的三维剂量分布,结果表明,采用PSF构建的模型存在PDD偏低、OAR偏差大、离轴平均能量低估等问题,建议采用该PSF时,应与实际的水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降低不确定度,若差异较大时,应构建完整的加速器机头模拟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eBeam加速器 蒙特卡洛 非均整模式 Varian Edge加速器 能谱 相空间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放射治疗中锥形束CT与MOSAIQ系统中电子射野影像的图像配准精度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晓玉 钟仁明 +2 位作者 安卫军 何垠波 罗彩怡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锥形束CT(CBCT)与MOSAIQ两系统用于测量胸部放射治疗(放疗)摆位误差情况。方法 2011年2月-9月,随机选择21例用热塑模固定的胸部调强治疗患者,进行同次摆位的CBCT图像采集和电子射野影像(EPID)正侧位图像采集。将CBCT图像与... 目的分析比较锥形束CT(CBCT)与MOSAIQ两系统用于测量胸部放射治疗(放疗)摆位误差情况。方法 2011年2月-9月,随机选择21例用热塑模固定的胸部调强治疗患者,进行同次摆位的CBCT图像采集和电子射野影像(EPID)正侧位图像采集。将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图像经iViewGT系统传输至MOSAIQ系统图像处理模块中与计划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DRR)正侧位片进行匹配,分别记录两套系统图像匹配结果在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前后)方向的平移误差及CBCT的旋转误差值,计算其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共获取图像106组,每组内包含一次CBCT图像和EPID图像。CBCT和MOSAIQ系统下EPID匹配结果平移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103±0.240)cm、(0.086±0.342)cm、(0.017±0184)cm和(0.005±0.214)cm、(0.004±0.0.315)cm、(0.113±0.239)cm;旋转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792±1.173)°、(0.130±1.407)°、(0.793±0.960)°,其中≤3°的概率分别为98.2%、97.2%、99.1%,最大绝对值分别为5°、3.4°、3.3°。两套系统在X、Y、Z三个方向的平移误差经配对样本检验,在Y方向P>0.05,在X和Z方向上P值均<0.05,两系统的测量差值有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 CBCT和EPID在测量胸部放疗靶区中心的平移误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议在做胸部放疗时有CBCT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MOSAIQ系统 图像配准
原文传递
放疗患者不同预约方案的等待时间和治疗时间固定性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刘首鹏 赖佳路 +6 位作者 周灵慧 黄洋 胡娟 曾祥华 薛志红 曾贵林 何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约方案对放疗患者每日等待时间、治疗时间固定性及迟到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一直线加速器上接受放疗的332例患者的5488次治疗记录。基于MOSAIQ肿瘤信息管理系统的放疗信息整合平... 目的比较不同预约方案对放疗患者每日等待时间、治疗时间固定性及迟到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一直线加速器上接受放疗的332例患者的5488次治疗记录。基于MOSAIQ肿瘤信息管理系统的放疗信息整合平台,按直线加速器剩余工作时间将患者分配到上午班、下午班和晚班,上午班采用传统人工预约方案,下午班采用30 min预约方案,晚班采用15 min预约方案。比较不同预约方案下,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治疗时间固定性(即治疗时间的标准差,标准差越小,固定性越好)以及迟到率的差异。等待时间和治疗时间固定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迟到率采用2×3卡方检验。结果15 min预约组、30 min预约组和人工预约组患者的等待时间分别为(27.08±17.21)、(34.57±19.12)、(41.50±20.94)min,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97,P<0.001),其中15 min预约组等待时间最短,30 min预约组次之,人工预约组最长(两两组间比较均P<0.001)。在治疗时间固定性方面,15 min预约组、30 min预约组和人工预约组分别为(15.60±7.87)、(18.69±8.94)、(24.30±15.10)min,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3,P<0.001),其中15 min预约组的治疗时间最为固定,30 min预约组次之,人工预约组最差(均P<0.001)。在迟到率方面,15 min预约组、30 min预约组和人工预约组的迟到率分别为5.7%、6.2%、9.6%。其中,人工组的迟到率高于15 min预约组和30 min预约组(χ^(2)=19.24、14.90,均P<0.001),而15 min组和30 min组之间的迟到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9,P=0.535)。结论在常规直线加速器开展常规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实践中,采用15 min预约方案可以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每日放疗时间的固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预约方案 等待时间 预约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网络管理对肿瘤放疗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垠波 周莉 +2 位作者 徐庆丰 柏森 钟仁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放射治疗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治疗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由过去以X射线治疗机、60Co远距离治疗机为主,发展到今天以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机为主要治疗机,辅以模拟定位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放射治疗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治疗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由过去以X射线治疗机、60Co远距离治疗机为主,发展到今天以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机为主要治疗机,辅以模拟定位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图像引导装置、多种体位固定方式等的系列设备系统。随着分工的细化,逐步形成了以放疗医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护士等为一体的人员结构。如何将放射治疗中各部门有机的结合并协同有效的管理,确保肿瘤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提高肿瘤放疗疗效,是近年来一直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该文通过讲述引进MOSAIQ系统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总结了使用MOSAIQ系统对优化肿瘤放疗管理流程的经验,认为MOSAIQ系统的运行模式优化了肿瘤放疗流程,加强了人员及信息管理、放疗质量控制,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质量控制 MOSAIQ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