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在胆道外科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瑞华 曾翠芳 +1 位作者 冯缓 秦俊春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791-793,共3页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采取医护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病人,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病人住院的全程。以该模式的医疗...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采取医护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病人,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病人住院的全程。以该模式的医疗组为实验组(收治病人389例),以传统模式管理的医疗组为对照组(收治病人401例),调查两个组病人、医生和护士的反馈意见,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8.5%~100%,平均99.82%,对照组的病人的满意度95.5%~100%,平均96.82%,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利拓展护士职业生涯的新型的良好的临床工作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扩一体化 临床 工作模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不留置胃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俊春 许瑞华 +2 位作者 叶辉 冯缓 高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胆道手术术前不置胃管及早期拔出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6月行胆道手术的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例为观察组,术前不置胃管;62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常规安置胃管,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胆道手术术前不置胃管及早期拔出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6月行胆道手术的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例为观察组,术前不置胃管;62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常规安置胃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腹围变化的差异;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比较对照组中术后一天拔除胃管的34例和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的28例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腹围变化、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中术后一天拔出胃管的34例病人和待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的28例病人相比,腹围术前术后变化、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胆道手术患者不置胃管或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胆道手术 留置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外科患者核心体温围术期全流程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雨薇 许瑞华 +3 位作者 安晶晶 曾翠芳 李争华 龚仁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2,111,共5页
目的探索胆道外科手术患者核心体温围术期全流程智能监测方法,为围术期体温监护创新提供实证方案。方法在胆道外科病房及麻醉手术中心建设基于穿戴式无线体温传感器的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流程连续体温监测。结果201... 目的探索胆道外科手术患者核心体温围术期全流程智能监测方法,为围术期体温监护创新提供实证方案。方法在胆道外科病房及麻醉手术中心建设基于穿戴式无线体温传感器的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流程连续体温监测。结果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共监测胆道外科手术患者3383例,与仅监测术中体温相比,围术期监测到更多低体温事件(35.74%vs.44.37%)、更低的体温最低值(36.13℃vs.35.98℃)、更大的体温跌幅(0.29℃vs.0.47℃)、更长的低体温时间(81.00 min vs.165.00 min),均P<0.05。结论患者核心体温围术期全流程智能监测可实现围术期全程体温监测,真实、动态、连贯地反映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有助于指导精准、个体化的围术期体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 体温监测 核心体温 低体温 人工智能 可穿戴设备 物联网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外敷关元穴解除胆道术后排尿困难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缓 王菊梅 +1 位作者 高敏 许瑞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观察大蒜外敷关元穴解除胆道术后排尿困难的效果。方法将胆道术后未留置尿管的148例患者,按发生排尿困难患者的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实验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采用大蒜切片或捣烂外敷关元穴,面积约10cm×10cm大小;对... 目的观察大蒜外敷关元穴解除胆道术后排尿困难的效果。方法将胆道术后未留置尿管的148例患者,按发生排尿困难患者的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实验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采用大蒜切片或捣烂外敷关元穴,面积约10cm×10cm大小;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患者每次排尿时间、缓解尿不尽症状的情况、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及发生尿潴留安置尿管例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每次排尿时间(20.6±28.5)s,对照组平均每次排尿时间(48.7±38.6)s(P<0.05);实验组缓解尿不尽症状情况为92.8%,对照组为70%(P<0.05);实验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5例安置尿管,对照组有19例安置尿管(P<0.05)。结论大蒜外敷关元穴解除胆道术后排尿困难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排尿过程中的不适症状,使排尿顺畅,从而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减少了术后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困难 大蒜 关元穴 胆道术后 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缩短禁食时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5
作者 汪佑霖 许瑞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缩短禁饮禁食时间与术后早期进饮进食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胆囊结石需做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前常规禁食12h,禁饮4~6h,术后24...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缩短禁饮禁食时间与术后早期进饮进食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胆囊结石需做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前常规禁食12h,禁饮4~6h,术后24h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饮进食。观察组52例患者应用FTS理念术前禁食6h,禁饮2h,术后6~8h后即进食低脂流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低血糖的发生率及患者口渴、饥饿感程度,术中呕吐及误吸的发生率,术后呕吐、腹胀的发生率及腹围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比较,术后呕吐、腹胀及术前、术后腹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低血糖及口渴,饥饿感的发生率,住院总天数,总费用,术后输液量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缩短禁饮禁食时间与术后早期进饮进食的安全可行,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禁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邹远航 马涛 贾乾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就诊的4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以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就诊的4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以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比较引流前后患者的免疫、炎症状况。结果:引流后患者的IL-6、IL-8、、CD4+、CD8+、CRP分别为(40.8±7.0)ng/L、(1.37±0.26)μg/L、(34.7±3.0)、(28.±2.3)、(29.5±1.8)×103 mg/L,与引流前的(40.5±7.3)ng/L、(1.39±0.24)μg/L、(34.4±3.2)、(28.3±2.5)、(29.0±2.2)×103 m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4 5、0.370 6、0.448 5、0.386 1、1.153 4,均P>0.05);引流后患者的TNF-α为(1.05±0.23)μg/L,与引流前的(1.42±0.2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22,P<0.05)。结论:术前胆道引流恶性阻塞性黄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TNF-α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的敏感因子,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胆道引流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互动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肝胆胰外科住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伟 靳艳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3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临床带教中应用多媒体互动联合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简称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 目的探讨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临床带教中应用多媒体互动联合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简称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生)28名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住培模式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4名、研究组14名。对照组选择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选择多媒体互动联合PDCA循环管理的带教模式。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住培成绩、自主学习质量反馈评估情况、教学质量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信息能力评分、学习合作能力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掌握速度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多媒体互动联合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弥补常规带教的局限性,教学质量更高,便于住培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从而提高住培生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得到住培生的广泛认可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多媒体互动 PDCA循环管理 教学质量 带教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绞窄性肠梗阻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东 程南生 熊先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绞窄性肠梗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反复上腹痛 黄色液体 腹腔穿刺 CT检查 移动性浊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汪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0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FTS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用时、胆汁引流用时、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用时、胆汁引流用时、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期间采取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用时,促使其及早康复出院,且可改善其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理念 胆总管结石 遵医行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切除术1例报道
10
作者 赵东 程南生 熊先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722-722,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胰十二指肠切除 癌扩大切除术 胆囊癌 肝十二指肠韧带 淋巴结转移 CA199 上腹隐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的疗效评估
11
作者 曾霞 吴昊钧 +2 位作者 梁梦萍 张艾林 陈利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6例术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减黄行单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6例术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减黄行单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术后实验室检查及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统计经皮肝穿刺情况及术中、术后穿刺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均保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1例(6.3%)穿刺管术后滑脱,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堵塞、出血、胆管炎等穿刺管相关并发症。5例(31.3%)于术后1个月内拔除穿刺管,余者术后带管时间均超过1个月。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其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5%,胰瘘发生率18.8%,均为A级胰漏,无>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8,10.8)d,无再次手术,无30 d内再入院及死亡病例;术后90 d内死亡1例(6.3%)。结论:为拟行标准化、流程化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中重度黄疸患者选择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前减黄、术后保留穿刺管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保留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钟莹 吴昊钧 +4 位作者 谭颖 梁梦萍 贾乾斌 刘自明 陈利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为70例急性胆囊炎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用ICG行L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静脉注射ICG 5 mg,根据给药时间分为长时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为70例急性胆囊炎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用ICG行L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静脉注射ICG 5 mg,根据给药时间分为长时组(术前8~12 h给药,n=36)与短时组(术前0.5~1 h给药,n=34)。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结果、术中荧光显影情况、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及实验室结果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40例(57.1%)显示胆囊管,65例(92.9%)显示胆总管。两组胆囊荧光显影率、胆囊管荧光显影率、胆总管荧光显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时组肝脏可视化率更高(P<0.001)。两组手术难度评分、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显露胆囊三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短时组从肝床剥离胆囊时间更短(P=0.026)。结论:ICG应用于复杂LC的胆总管显影优于胆囊管。ICG辅助在胆囊三角的解剖中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术前0.5~1 h给药在观察肝脏、从肝床剥离胆囊方面表现较好。因此,较短的给药时间可能更适于复杂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窦道Foley导尿管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杂胰瘘伴静脉大出血1例报告
13
作者 付裕 王洋 +1 位作者 韩万斌 周荣幸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83-2287,共5页
目前,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伴出血的治疗,血管介入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以上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手术后出现再次胰瘘、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介入治疗难以发现出血部位等。本文报道1例经引流管窦道置入Foley导... 目前,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伴出血的治疗,血管介入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以上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手术后出现再次胰瘘、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介入治疗难以发现出血部位等。本文报道1例经引流管窦道置入Foley导尿管球囊压迫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杂性胰瘘伴静脉大出血患者。经导尿管球囊加压止血及有效引流,患者出血停止,消化道瘘痊愈,无胰腺假性囊肿、肠缺血、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导尿管插入术 胰腺瘘 手术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内胆管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4
作者 曾琦惠 李富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8-2360,共3页
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外科的根治性切除手术中,但对于腹腔镜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争议。近年来,各医学中心对此问题均进行了诸多探索。本文就近年来腹腔镜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 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外科的根治性切除手术中,但对于腹腔镜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争议。近年来,各医学中心对此问题均进行了诸多探索。本文就近年来腹腔镜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腹腔镜检查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M-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文杰 靳艳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患者-干预-比较-结局-研究(patie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study,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华西医院普外...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患者-干预-比较-结局-研究(patie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study,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华西医院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72名,随机将同期轮科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结合组,各36名。对照组行传统模式教学,结合组行EBM-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对比2组实习生实习前后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满意度。结果实习4周后结合组实习生理论知识、病案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95.37±2.16)分(、95.03±2.81)分(、94.04±3.83)分,高于对照组[(93.55±2.76)分、(92.42±3.42)分、(90.95±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4周后结合组实习生自我动机信念、客观行为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43.67±4.18)分(、117.85±9.53)分(、161.52±9.75)分,高于对照组[(38.93±4.51)分、(101.46±8.34)分、(140.39±9.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合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M-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提高实习生各项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PICOS模式 导学式教学法 普外科 临床带教 自主学习能力 考核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许瑞华 刘自明 +1 位作者 秦俊春 贾乾斌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目的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对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脐部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 目的目的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对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脐部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虽然手术操作难度较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护理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单孔入路 无瘢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后患者延迟出院护理对策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玲 戴燕 许瑞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延迟出院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日间手术病房1 853例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延迟出院患者46例,延迟出院率2.48%(46/1 853),分析其延迟出院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延迟出院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日间手术病房1 853例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延迟出院患者46例,延迟出院率2.48%(46/1 853),分析其延迟出院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46例延迟出院的原因为术后疼痛15例、恶心呕吐13例、尿潴留2例、腹腔血浆引流管9例、发热2例及患者自身因素5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延迟出院与手术、麻醉及患者因素等相关.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延迟出院率,保障患者术后康复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延迟出院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禁食时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韩蔷 冯金华 许瑞华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12月进行LC的141例病例资料(试验组)及该院2017年7—9月135例LC病例资料(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12月进行LC的141例病例资料(试验组)及该院2017年7—9月135例LC病例资料(对照组),试验组病人采用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和术后早期进食的策略,即术前2 h口服该院营养科配置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制剂200 mL,麻醉清醒后口服温开水100 mL,术后4 h口服复合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200 mL;对照组病人按照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术后12 h进水的围术期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12 h饥饿、口渴、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探讨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饥饿、口渴、咽喉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46、3.456、81.480,P=0.034、0.045、0.001),试验组术后12 h的肠鸣音恢复率早于对照组(55.32%比14.81%,P<0.05)。结论 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为加速康复理念下缩短病人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医护 禁食 进食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疗效再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洁 杨晨 +2 位作者 陈俊华 秦汉 冯磊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Junus激酶蛋白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Junus激酶蛋白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杂性IHS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JAK2、STAT3和MCP-1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4±1.2)h,P<0.05】,下床活动时间为(1.7±0.5)d,显著短于对照组【(3.6±0.8)d,P<0.05】,开始进食时间为(2.6±0.9)d,显著短于对照组【(4.5±1.5)d,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3.8±2.6)d,显著短于对照组【(9.2±4.4)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为(81.5±9.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8±14.3)pg/mL,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59.3±7.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1.7)mg/L,P<0.05】,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41±0.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0.67±0.05)μg/L,P<0.05】;血清JAK2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9.2±6.7)pg/mL,P<0.05】,血清STAT3水平为(152.2±16.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5)ng/L,P<0.05】,血清MCP-1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5.9±24.3)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8%,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IHS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了血清JAK2、STAT3和MCP-1等因子水平,有效缓解了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 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 Junus激酶蛋白2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金华 李卡 +2 位作者 韩蔷 高敏 许瑞华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26-1730,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超前按需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外科收治的196例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肝内外胆管患者(新型镇痛组)和188例应用地佐辛进行术后...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超前按需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外科收治的196例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肝内外胆管患者(新型镇痛组)和188例应用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地佐辛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方案一致,术后采用相同的疼痛解救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疼痛解救药物使用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新型镇痛组患者术后2、12、24、72 h及术后7 d的NR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的解救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地佐辛组(33.16%vs 5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救镇痛中,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的使用率均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不良反应方面,新型镇痛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少(14.29%vs 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满意度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减少解救镇痛药物的使用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肝内外胆管结石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