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为司法改革鼓与呼——访四川大学法学院左卫民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缨 马知远 《四川省情》 2003年第9期19-20,共2页
简介: 左卫民,30岁即被破格评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2000年,年仅36岁的他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四川首批法学博导之一.近年来,左卫民教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司法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担任了川大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了<变... 简介: 左卫民,30岁即被破格评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2000年,年仅36岁的他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四川首批法学博导之一.近年来,左卫民教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司法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担任了川大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了<变迁与改革>、<合议制度研究>及<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等专著.党的十六大和今年的全国'两会'都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问题,使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究竟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朝着什么方向改革?国人对此非常关注,却又莫衷一是.笔者就此采访了著名学者、四川大学法学院左卫民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左卫民 人物访谈 制度设计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下学生党建制度的完善研究——以四川大学法学院为例
2
作者 王琪 汪鑫 何佳佳 《时代人物》 2021年第8期142-143,共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建工作是促进党领导一切、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关键。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本文以四川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建工作是促进党领导一切、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关键。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本文以四川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例,在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关于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完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四中全会 高校 学生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武汉大学法学院黄明涛教授讲座实录
3
作者 黄明涛 汪雄 +6 位作者 赵真 左亦鲁 沈伟伟 钱坤 邹奕 孔德王 黄智杰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11-21,共11页
时间:2023年5月9日14:00—17: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601模拟法庭。主讲人:黄明涛,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武汉... 时间:2023年5月9日14:00—17: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601模拟法庭。主讲人:黄明涛,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基础理论、比较宪法学(英美)、“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九届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中青年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比较宪法学 中国法学会 中青年学者 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优秀成果奖 模拟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对实习学生承担的侵权责任——以法学院专业实习为切入点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玉梅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7-19,共3页
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习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习场所大多在校园以外,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而实习时期的大学生实际处于"弱保护&qu... 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习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习场所大多在校园以外,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而实习时期的大学生实际处于"弱保护"状态,当他们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救助。为了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大学对实习学生承担的侵权责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习 义务 侵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合理 稳步推进 促进我国法治建设--四川大学985工程法学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龙宗智教授访谈
5
作者 龙宗智 夏良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共4页
夏良田(以下简称夏):龙老师,您好,今天有幸采访你,我非常高兴。首先,问句题外话,据我所知,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经历了"军人——学生(学士、硕士、博士)——检察官——教授——板长——教授”的人生旅程。
关键词 首席科学家 985工程 相对合理 稳步推进 教授 创新平台 四川大学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法学院学分制下的学风建设
6
作者 李恒 焦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学分制的普及给大学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加强校园内学风建设成为了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分制也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但是学分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学分制的普及给大学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加强校园内学风建设成为了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分制也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但是学分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掀起学风建设的高潮,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学分制的主要特点,学风建设中的现存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素质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阳初在国立四川大学的演讲
7
作者 万涛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129,共6页
1936年3月14日,晏阳初受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的邀请为师生们作了"培养民力与解除国难"的演讲,此时,正值任鸿隽致力于川大"国立化"、晏阳初也准备将乡村建设重点转向四川之际,演讲激发了川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也为... 1936年3月14日,晏阳初受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的邀请为师生们作了"培养民力与解除国难"的演讲,此时,正值任鸿隽致力于川大"国立化"、晏阳初也准备将乡村建设重点转向四川之际,演讲激发了川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晏阳初思想提供了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国立四川大学 演讲
原文传递
四川法政学校——中国近代法学专门教育的地方实践(1906-1926) 被引量:6
8
作者 里赞 刘昕杰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1906年四川法政学堂成立,它起初颇受日本影响,之后逐渐显示向美欧学习的趋势。法政学校的教员和学生几乎都为四川籍,凸显了早期四川省法学教育的地方性特点。四川法政学校从成立之始就存在经费紧张等问题,但学校和教员仍在许多方面采取... 1906年四川法政学堂成立,它起初颇受日本影响,之后逐渐显示向美欧学习的趋势。法政学校的教员和学生几乎都为四川籍,凸显了早期四川省法学教育的地方性特点。四川法政学校从成立之始就存在经费紧张等问题,但学校和教员仍在许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民国大学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法政专门学校最终纳入到综合性大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政学校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与中国近代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昕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但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关于中华法系的研究、中外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英文版期刊的编辑出版,都对当下的法学学术与出版具有借鉴意义。从这三本法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重视传统文化、直面实践疑难、保持全球视野,是中国法学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理当成为中国法学学术与出版界继续坚持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法律评论 中华法学杂志 法学季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川实践研究》书评
10
作者 王竹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胡业勋教授主编的《新时代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川实践研究》,吸纳融汇...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胡业勋教授主编的《新时代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川实践研究》,吸纳融汇了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多家单位法学研究者的理论与实务经验,出版后收获了学界肯定性评价和社会良好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川实践 法学研究者 全面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党校 西南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法学教育——基于《摩登法律人:近代上海法学教育研究(1901-1937)》的考察
11
作者 李双君 《法律史评论》 2024年第2期275-283,共9页
法律存在“书本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①,教育亦存在“文件中的法学教育”和“实践中的法学教育”。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地方之间的特殊性,现实中的法学教育往往同教育制度要求存在着一定差异和距离,而后者也无法关照到实... 法律存在“书本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①,教育亦存在“文件中的法学教育”和“实践中的法学教育”。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地方之间的特殊性,现实中的法学教育往往同教育制度要求存在着一定差异和距离,而后者也无法关照到实际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各种具体矛盾。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法学教育史研究而言,一种路径是以官方相关机构保藏起来的历史材料尤其是经典性材料作为史料基础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教育史研究 近代上海 具体矛盾 经典性 史料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一性构建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探索
12
作者 潘梦绮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193-196,共4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应当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成为...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应当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生涯教育的基础理论——同一性构建理论,探究了将同一性构建理论应用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并对相应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理想信念教育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同一性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用人者替代责任的司法解释完善--兼论网络平台用工关系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
13
作者 王竹 帅仁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解释(一)》第15条将“用工单位劳务关系”和“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纳入《民法典》第1191条第1款规定的“用人单位”替代责任的适用范围,但未能明确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民法典》第1191~第1193条...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解释(一)》第15条将“用工单位劳务关系”和“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纳入《民法典》第1191条第1款规定的“用人单位”替代责任的适用范围,但未能明确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民法典》第1191~第1193条已构建“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个人劳务关系—独立承揽关系”三分法用工关系谱系。应当以第1191条第1款为中心补正用工单位劳务关系替代责任规则的缺失,以第1192条为中心构建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替代责任法律适用框架,以第1193条为中心构建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法律适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者替代责任 用人单位 用工单位 个体工商户 网络平台用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的从属性标准——基于3016件涉平台劳动争议案件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王蓓 覃秋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通过研究中国裁判文书网9年间共3016份涉平台用工案件判决书,发现平台用工加剧了劳动关系的模糊化和隐蔽化,法官选择从属性标准的要件与要素时任意性较大,从属性标准的解释倾向不同导致裁判尺度宽严不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形式... 通过研究中国裁判文书网9年间共3016份涉平台用工案件判决书,发现平台用工加剧了劳动关系的模糊化和隐蔽化,法官选择从属性标准的要件与要素时任意性较大,从属性标准的解释倾向不同导致裁判尺度宽严不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形式审查理念存在弊端、从属性标准的适用规则不完善,以及两种相互矛盾的解释路径并存。未来需充分考虑平台用工的异质性,在理念层面对从属事实进行实质性审查,在规则层面通过司法解释明确“要件+要素”模式的一般标准,在司法层面明确个案价值平衡的特殊认定标准,以多层指标构建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的体系化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从属性理论 认定标准 平台用工 特殊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附理论视角下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的关系解耦与规则耦合
15
作者 王竹 唐先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6-79,共14页
《数据二十条》提出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确立了“数据三权”(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产品经营权)与“三权客体”(数据资源、数据、数据产品)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三权”和“三权客体”关系逐渐呈现出解耦的倾向,并出现关系耦合的... 《数据二十条》提出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确立了“数据三权”(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产品经营权)与“三权客体”(数据资源、数据、数据产品)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三权”和“三权客体”关系逐渐呈现出解耦的倾向,并出现关系耦合的可能。添附理论中的“权属认定规则”与“原始取得与损害回补的利益平衡规则”为解读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数据的非消耗性具有倍增效应,非排他性具有叠加效应,非竞争性具有放大效应。基于添附理论实现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规则耦合,在数据资源、数据集合和数据产品上设置数据持有权,在数据集合和数据产品上设置数据加工使用权,在数据产品上设置数据产品经营权。确立数据权益原始取得的单向归属规则和继受取得的基本归属规则,实现添附确权规则的限制、数据添附的利益衡平和数据权益行使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权 添附 结构性分置 关系解耦 规则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致人伤亡救济机制的完善路径
16
作者 杨翠柏 张佳君 《长春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野生动物致人伤亡的救济在我国仅以《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原则性规定为上位法依据,由于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忽略,现有制度多关注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而忽略了人的生命健康权,以致各省立法存在救济机制单一、补偿... 野生动物致人伤亡的救济在我国仅以《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原则性规定为上位法依据,由于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忽略,现有制度多关注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而忽略了人的生命健康权,以致各省立法存在救济机制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以野生动物致人伤亡的救济机制为切入点,对该机制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完善路径,以期为进一步健全野生动物保护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致人伤亡 救济机制 和谐共生 生命健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的精神”七十周年: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宪法逻辑
17
作者 周伟 彭毛才旦 《人大研究》 2025年第2期4-11,共8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制定了《章程》。作为《章程》制定依据的“宪法的精神”,其意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制定了《章程》。作为《章程》制定依据的“宪法的精神”,其意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由宪法确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主组织。它是宪法确认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宪法基于二元民主理念的制度设计。其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发挥政治协商职能,需要《章程》贯彻实施宪法规定。《章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形成宪法关系的宪法依据,不仅对参与的各单位和个人具有直接的约束力,同时也对国家机关产生了实际的拘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的精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统一战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服务“尊重需求”的管理耦合
18
作者 王建平 林圣乔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
社区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满足居民的“尊重需求”是其重要的研究议题。文章以万源市秦川社区为例,探讨了“和面书记”如何通过满足居民的“尊重需求”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研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分析了“尊... 社区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满足居民的“尊重需求”是其重要的研究议题。文章以万源市秦川社区为例,探讨了“和面书记”如何通过满足居民的“尊重需求”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研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分析了“尊重需求”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及其对居民认同、感和安全感的促进。研究强调,高质量社区服务应关注居民居住、出行、娱乐、日常便捷服务及儿童友好空间需求,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服务体系,提供差异化、专业化和实时性服务。秦川社区实践表明,将需求理论应用于社区服务,以“尊重需求”为核心,形成“需求-尊重-服务-需求”循环机制,是实现社区服务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服务 尊重需求 社区管理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问题
19
作者 韩旭 孟思盈 《南都学坛》 2025年第2期66-76,共11页
《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应注意与《监察法》《人民陪审员法》《法律援助法》《法官法》等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以解决刑事诉讼法的空白、遗漏和与相关法律的冲突问题,应通过“内外一体”“协调一致”和“拾遗补缺”的修法途径解决上述... 《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应注意与《监察法》《人民陪审员法》《法律援助法》《法官法》等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以解决刑事诉讼法的空白、遗漏和与相关法律的冲突问题,应通过“内外一体”“协调一致”和“拾遗补缺”的修法途径解决上述问题。在衔接协调中应注意保持《刑事诉讼法》的统一性和核心性,照顾现行各专门法律适用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特别程序”或者增加“初查”程序、特殊侦查(调查)措施等,解决一些特殊犯罪领域对诉讼制度的供给需求。这样既可以避免刑事诉讼法律规范适用上的混乱,也可以提升《刑事诉讼法》作为刑事诉讼基本法律的品质和权威性。《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当注意该问题,以此实现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完备性、协调性和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第四次修改 衔接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例研究六人谈:判例研究及其对中国法学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伟 李友根 +5 位作者 朱芒 章剑生 解亘 朱晓喆 陈越峰 湛中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陈越峰:各位学友,在刚刚非常精彩的沙龙主题报告之后,我们接下来进入真正的沙龙时间。有这个机会和六位一直致力于判例研究,有深厚耕耘,并且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的教授对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这个机会也很难得。
关键词 判例研究 法学理论 中国 主题报告 研究成果 沙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