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速贴壁法纯化分离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甫强 周鸿鹰 +4 位作者 羊惠君 项涛 梅妍 胡火珍 王廷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运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方法分离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直接种植在培养瓶中,分别于2h、4h、6h、8h、10h、12h、14h、16h、24h和48h进行首次全量换液,培养3d后按细胞类型对贴... 目的运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方法分离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直接种植在培养瓶中,分别于2h、4h、6h、8h、10h、12h、14h、16h、24h和48h进行首次全量换液,培养3d后按细胞类型对贴壁细胞分别计数,并用CD44、CD45、CD54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另外,选4h、8h、24h后换液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传至第5代,计算扩增倍数,用CD44、CD45、CD54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随着首次换液时间的延长,贴壁细胞密度增多,BMSCs的比例减少。首次换液时间在接种后2h的细胞纯度高,但细胞密度低;24h后的细胞密度高而纯度低;8h后的细胞密度大具有较高的纯度。传代后的GFP转基因小鼠BMSCs能稳定表达GFP。结论差速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GFP转基因小鼠BMSCs,首次换液时间在接种后8~10h时的传代细胞纯度高,具有扩增能力,可作为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研究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贴壁法 分离纯化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GFP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人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春蕾 王正荣 +1 位作者 张敏 陶大昌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人肺癌YTLMC-90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生长、克隆形成和3H-TdR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异鼠李素对YTLMC-9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异鼠李素抑制YTLMC-90细胞的生长和增...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人肺癌YTLMC-90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生长、克隆形成和3H-TdR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异鼠李素对YTLMC-9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异鼠李素抑制YTLMC-90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凋亡,使bcl-2,c-myc、H-ras癌基因表达下降,增强bax、c-fos基因表达。结论异鼠李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H-ras基因的表达,增强bax、c-fos基因表达来达到抑制YTLMC-90细胞增殖和生长,诱导凋亡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肺癌 凋亡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Eca-109细胞DNA的合成和c-myc基因表达近日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春蕾 彭涛 +3 位作者 屈艺 陶大昌 王正荣 朱彬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7-1230,共4页
为了探讨人食道癌E ca-109细胞DNA合成与c-m yc基因表达的近日节律以及异鼠李素对二者的影响作用,达到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我们用3H-T d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24 h内不同时间点异鼠李素对E ca-109细胞DNA合成和c-m yc表达的近日... 为了探讨人食道癌E ca-109细胞DNA合成与c-m yc基因表达的近日节律以及异鼠李素对二者的影响作用,达到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我们用3H-T d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24 h内不同时间点异鼠李素对E ca-109细胞DNA合成和c-m yc表达的近日节律的影响,其结果用方差分析和Cos ino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显示人食道癌E ca-109细胞株DNA合成和c-m yc基因的表达随近日节律变化,且异鼠李素对DNA合成和c-m yc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影响其近日节律特征。人食道癌E ca-109细胞的生长与c-m yc基因表达在20:00至0:00达到高峰,且异鼠李素在此时间段作用较强,这为制定肿瘤时辰化疗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肿瘤 近日节律 基因表达 DN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春蕾 屈艺 +1 位作者 王正荣 陶大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察异鼠李素对 He L a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端粒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细胞加入异鼠李素 ,通过细胞增殖动力学、流式细胞术及 TRAP- EL IAS法检测异鼠李素对 He L a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 目的 观察异鼠李素对 He L a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端粒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细胞加入异鼠李素 ,通过细胞增殖动力学、流式细胞术及 TRAP- EL IAS法检测异鼠李素对 He L a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异鼠李素处理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抑制作用均与浓度呈梯度关系 ,其 IC50 为(4 0± 0 .0 8) μg/ m l,端粒酶活性较对照组细胞降低 (P<0 .0 5 )。结论 异鼠李素可通过抑制 He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凋亡 端粒酶 端粒 永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兰 胡火珍 +2 位作者 李小玉 陶大昌 陈芬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和分化情况 ,以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能获得较纯且多潜能人胚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 采用取 3月龄人胎脑 ,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单个细胞 ,部分冻存 ,另一部分进行细胞培养 ,加EGF ,bFGF刺激生... 目的 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和分化情况 ,以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能获得较纯且多潜能人胚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 采用取 3月龄人胎脑 ,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单个细胞 ,部分冻存 ,另一部分进行细胞培养 ,加EGF ,bFGF刺激生长 ,有限稀释法获得单细胞克隆 ,血清诱导分化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EGF和bFGF同时存在于无血清培养基中 ,有大量神经干细胞团生成 ,含血清培养基则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结论 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裂有赖于EGF和bFGF的共同作用 .经冻存后的胎脑细胞同样能分离培养出有活性的神经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冻存 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室间隔缺损动物体、肺循环动脉平滑肌细胞AT_1R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丽群 周同甫 +4 位作者 刘翰旻 乔丽娜 张敏 李红 王泽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体、肺循环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 (AT1 R)的表达及其因心内左向右分流所导致的变化或差异。方法  1 9只猪随机分为手术组 (n=1 0 )、假手术组 (n=4 )及正常对照组 (n=5 ) 3组 ,手术组猪建立室间隔缺损模型。... 目的 探讨体、肺循环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 (AT1 R)的表达及其因心内左向右分流所导致的变化或差异。方法  1 9只猪随机分为手术组 (n=1 0 )、假手术组 (n=4 )及正常对照组 (n=5 ) 3组 ,手术组猪建立室间隔缺损模型。术后 1个月处死 ,取主动脉、肺动脉、肺小动脉及肠系膜小动脉 ,消化成细胞悬液 ,通过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每 1 0 6个细胞上血管紧张素 受体的最大结合量 (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 (KD)。结果 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动物受体的 Bmax和 K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 ,手术组动物主动脉、肺动脉及肠系膜小动脉 AT1 R的 Bmax值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组动物主动脉 AT1 R的 Bmax值高于肺动脉 ,肠系膜小动脉高于肺小动脉。结论 动物模型体、肺循环 AT1 R的分布和变化支持幼龄动物“体循环 ATR表达强于肺循环”的假说 ,此现象在存在心内左向右分流时尤为明显 ,可作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 AT1 R拮抗剂治疗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作用后HeLa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春蕾 王正荣 +1 位作者 陶大昌 彭涛 《西部医学》 200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人宫颈癌细胞 (He L a细胞株 ) ,观察异鼠李素诱导下 He L a细胞 bcl- 2和 bax基因表达的改变以研究其抗癌作用的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 (He L a)经 2 0μg/ml异鼠李素处理后 ,作光电镜观察 ,集落形成实验... 目的 本研究采用人宫颈癌细胞 (He L a细胞株 ) ,观察异鼠李素诱导下 He L a细胞 bcl- 2和 bax基因表达的改变以研究其抗癌作用的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 (He L a)经 2 0μg/ml异鼠李素处理后 ,作光电镜观察 ,集落形成实验 ,3H- Td 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异鼠李素作用后 ,He L a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细胞形态出现凋亡特征 ,集落形成率和3H- Td R掺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异鼠李素处理组的细胞被阻止在G2 /M期 ,细胞凋亡率升高 ,bcl- 2癌基因表达降低 ,bax癌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异鼠李素可能通过影响癌基因表达 ,从而抑制 He L a细胞增殖 ,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宫颈癌 凋亡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PAL、HSP60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玉 陈建平 +2 位作者 张建国 杨春蕾 刘明杰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PAL、HSP60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嗜肺军团菌DNA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本室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PAL和重组质粒pcDNA3.1-HSP60分别及混合转染NIH3T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其瞬时表达...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PAL、HSP60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嗜肺军团菌DNA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本室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PAL和重组质粒pcDNA3.1-HSP60分别及混合转染NIH3T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PAL、pcDNA3.1-HSP60以及混合pcDNA3.1-PAL和pcDNA3.1-HSP60转染NIH3T3细胞后均获得了有效表达。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肽聚糖关联脂蛋白 热休克蛋白60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芬 杨超 +2 位作者 蔡哲 石超 杨春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室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变化,拟探索异鼠李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I/R-/Isor-,I/R+/Isor-和I/R+/Isor+组。通过MTT法测定...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室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变化,拟探索异鼠李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I/R-/Isor-,I/R+/Isor-和I/R+/Isor+组。通过MTT法测定异鼠李素的最适宜浓度,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各组Bcl-2,Bax,p53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MTT法测得异鼠李素的最佳浓度为4μM。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即I/R+/Isor-组乳酸脱氢酶活力明显上升,而与其相比,异鼠李素处理组即I/R+/Isor+组的乳酸脱氢酶活力下降。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经异鼠李素处理后,凋亡率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同I/R+/Isor-组相比bcl-2的表达量升高,bax、p53和核内NF-κB/p65的表达量则下降。结论:异鼠李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其保护机制为:通过抑制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来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抑制凋亡,也与NF-κB等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心室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郑凌云 周祖玉 +1 位作者 陶大昌 蓝庭剑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于缺氧 2 4h复氧 1h造成缺血再灌注 ( I/ R)模型 ,观察细胞损伤情况 ;并将黄连素以 1.5× 10 - 6 m ol/ L、1.5× 10 - 5m ol...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于缺氧 2 4h复氧 1h造成缺血再灌注 ( I/ R)模型 ,观察细胞损伤情况 ;并将黄连素以 1.5× 10 - 6 m ol/ L、1.5× 10 - 5m ol/ L、1.5× 10 - 4 mol/ L 三种浓度分别加入培养基中 ,预处理 2 4h后 ,再置于上述缺氧复氧环境中培养 ,检测以上不同条件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 L DH)、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含量 ,并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缺血及再灌组细胞上清液中 L DH、MDA含量明显升高 ( P<0 .0 1) ,SOD活力则显著降低 ( P<0 .0 1) ,缺血组和再灌组凋亡率均升高明显 ( P<0 .0 1)。而用黄连素预处理后缺血及再灌组的 L DH、MDA显著低于用药前 ( P<0 .0 1) ,SOD则高于单纯缺血和再灌组 ( P<0 .0 1) ,上述作用在本实验黄连素浓度为 1.5× 10 - 6 m ol/ L~ 1.5× 10 - 4 mol/ L 范围内 ,随浓度升高而更加明显。特别是用黄连素 1.5× 10 - 5mol/ L 浓度预处理后 ,缺血组和再灌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 14.4%和 2 0 % ,分别与用药前 ( 17.4%和 4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黄连素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立武 李丹 +2 位作者 胡火珍 李小玉 邓候富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构建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载体 pcDNA3 X ;应用微量注射针将脂质体包裹的 pcDNA3 X表达载体直接注入C5 7BL/ 6N雄性小鼠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于第一次注射后 6周 ,与... 目的 探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构建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载体 pcDNA3 X ;应用微量注射针将脂质体包裹的 pcDNA3 X表达载体直接注入C5 7BL/ 6N雄性小鼠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于第一次注射后 6周 ,与雌鼠交配 ,用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仔鼠基因组中的外源DNA和肝组织中表达的 pX蛋白 .结果 共产仔鼠 16只 ,其中 1只为阳性仔鼠 ,阳性率为 6 .2 5 %.结论 初步明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X基因转基因小鼠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X基因 转基因小鼠 精原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建立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实验(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栋 羊惠君 +1 位作者 胡火珍 曾祥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65-167,i0006,共4页
背景: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是干细胞实验研究中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应用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材料:孕14dSD大鼠1... 背景: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是干细胞实验研究中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应用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材料:孕14dSD大鼠10只,DMEM/F121∶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巢蛋白抗体IgG,β-微管蛋白Ⅲ抗体IgG,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IgG,生物素标记二抗和三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二抗。方法:实验于1999/2001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从胎鼠前脑取出脑组织,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离心、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克隆。②神经干细胞以2×108L-1密度接种培养,分4组,每组6瓶细胞,DMEM/F12组:加入DMEM/F12(1∶1)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培养基为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组:培养基含30μg/L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组:先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2h后再换成含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培养24h后更换培养瓶,培养14d后显微镜下计数原代克隆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特殊标记蛋白巢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克隆。②单细胞克隆培养结果。③诱导分化结果。结果:①从胎鼠脑中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形成克隆的能力,免疫荧光化学显示细胞球内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②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的方法形成神经干细胞克隆率最高(0.630%)。③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克隆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①结果证实培养分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②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的方法是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克隆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13
作者 庞栋 胡火珍 +5 位作者 羊惠君 潘克俭 郑雪莲 陶大昌 李小玉 陈芬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1-203,共3页
目的 体外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 .方法 从胎鼠前脑取出脑组织 ,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对倍稀释成单个细胞 ,经无血清培养获得单细胞克隆 ,由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 .结果 从胎鼠脑中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形成克隆... 目的 体外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 .方法 从胎鼠前脑取出脑组织 ,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对倍稀释成单个细胞 ,经无血清培养获得单细胞克隆 ,由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 .结果 从胎鼠脑中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形成克隆的能力 ,表达神经干细胞蛋白 (nestin) ,并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结论 分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克隆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F4基因诱导HeLa细胞衰老
14
作者 蔡哲 石超 +2 位作者 范林洋 李晓阳 杨春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44-2546,共3页
目的建立MORF4基因高表达诱导HeLa细胞衰老模型,探索MORF4基因对HeLa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分别将pcDNA3.1(+)/Flag-MORF4和pcDNA3.1(+)空载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目的建立MORF4基因高表达诱导HeLa细胞衰老模型,探索MORF4基因对HeLa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分别将pcDNA3.1(+)/Flag-MORF4和pcDNA3.1(+)空载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的增殖活力,两者共同确定MG-132处理的最适条件。Western印迹检测MORF4、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pcD-NA3.1(+)/Flag-MORF4质粒中含有目的基因序列;经浓度梯度1.25、2.5、5、10μmol/L MG-132处理转染细胞2、4、24、48 h后,SA-β-Gal染色和MTT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 MG-132处理24 h的转染细胞明显衰老,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增殖受到抑制;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MORF4蛋白在细胞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而与增殖相关基因PCNA表达下调。结论构建的pcDNA3.1(+)/Flag-MORF4质粒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在MG-132作用下,使MORF4基因的表达产物积累,从而影响PCNA蛋白的表达量,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阻滞细胞周期的进行,导致细胞进入衰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MORF4基因 PCNA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mip/ctxB融合基因体外表达与动物免疫试验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3 位作者 郅克谦 陶大昌 杨春蕾 张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8-823,共6页
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和霍乱弧菌ctxB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 1( +),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 1 mip/ctxB.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 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和霍乱弧菌ctxB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 1( +),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 1 mip/ctxB.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鉴定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发现:重组质粒成功转入细胞并获得短暂表达,稳定转染细胞分别在 2 4ku和 35ku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将pcDNA3 1 mip、pcDNA3 1 mip/ctxB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 γ产生水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发现:各实验组均检测到免疫原性,pcDNA3 1 mip/ctxB免疫组的免疫原性高于pcDNA3 1 mip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霍乱弧菌 mip/ctxB融合基因 体外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PAL抗原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玉 陈建平 +1 位作者 杨春蕾 刘明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3-586,598,共5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AL,并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嗜肺军团菌PAL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将经酶切、PCR扩增及序列测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PAL。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AL,并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嗜肺军团菌PAL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将经酶切、PCR扩增及序列测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PAL。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PAL转染NIH3T3细胞,经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PAL转染NIH3T3细胞后获得了有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AL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PAL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m ip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涛 陈建平 +3 位作者 李虹 张雷 陶大昌 杨春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3-775,共3页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m ip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3.1-m ip,并研究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 ip基因,导入载体pcDNA 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3.1-m ip。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 3.1-m ip转染N IH 3T ...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m ip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3.1-m ip,并研究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 ip基因,导入载体pcDNA 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3.1-m ip。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 3.1-m ip转染N IH 3T 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 estern-b lot分别鉴定pcDNA 3.1-m ip的瞬时表达产物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在细胞膜和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pcDNA 3.1-m ip成功转入N IH 3T 3细胞,并在细胞膜和细胞内获得短暂表达;用嗜肺军团菌兔血清抗体检测pcDNA 3.1-m ip稳定转染的N IH 3T 3细胞,在相对分子质量24×103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pcDNA 3.1-m ip在细胞内表达出M ip蛋白。空质粒pcDNA 3.1(+)转染的N IH 3T 3细胞未检测到绿色荧光和杂交信号。结论成功构建m ip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N IH 3T 3细胞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4×103的M ip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MIP基因 转染 体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伶俐 胡火珍 +1 位作者 李小玉 郑雪莲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95-200,共6页
目的 构建人神经营养素 - 3(NT 3)的真核表达质粒 .方法 由于NT 3基因中无内含子 ,因此直接运用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中分离出人NT 3完整基因 ,与 pcDNA3.1(- )载体重组并测序 ,获得pcDNA NT3.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 ... 目的 构建人神经营养素 - 3(NT 3)的真核表达质粒 .方法 由于NT 3基因中无内含子 ,因此直接运用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中分离出人NT 3完整基因 ,与 pcDNA3.1(- )载体重组并测序 ,获得pcDNA NT3.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 2 93A细胞株 ,经G4 18筛选后 ,用RT PCR和免疫荧光法在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上检测表达产物 .结果 测序证实所获得的是正确的重组质粒 .它的转录和翻译产物均可在细胞中检测到 .结论 成功地进行了NT 3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NT 3基因修饰后的胚胎细胞有可能对神经轴突的生长起指导作用 .该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NT 3的生物学作用创造了条件 ,为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疾病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真核表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