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间检验结果互认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陶华林 汪碧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自从2006年2月24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纷纷响应通知精神,实行检验结果互认,但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不少困惑,到目前为止,总体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该... 自从2006年2月24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纷纷响应通知精神,实行检验结果互认,但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不少困惑,到目前为止,总体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该文针对现阶段国情和检验结果互认现状,就如何推行检验结果互认,建议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如何消除医疗卫生人员对检验结果互认所带来的担忧;二是如何处理检验结果互认所引起的医疗纠纷,结果互认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是如何确定互认的医疗机构;四是如何保证互认医疗机构实验室间的检查质量;五是如何确定互认医院间的互认项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检验结果 互认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燕 徐灵玲 杨梅 《中外医疗》 2014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 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 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 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 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比例为5.1%。并且统计发现标本不达标的常见类型有:样本量少、抗凝不全、溶血问题、凝血问题,其他不合格原因还有输液同侧采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盛放血液的容器不当等。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主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有样本量少、凝血问题、溶血问题以及抗凝不全等。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医院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及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溶血 凝血 采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检测泸州看守所患CA女性在押人员感染HPV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颜丹 李燎 +2 位作者 李成文 陈慧萍 邓正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111-3112,共2页
目的:了解四川泸州看守所患尖锐湿疣(CA)女性在押人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518例女性CA患者泌尿生殖道皮损或分泌物中感染的HPV6、11型和HPV16、18型。结果:用通用引物从... 目的:了解四川泸州看守所患尖锐湿疣(CA)女性在押人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518例女性CA患者泌尿生殖道皮损或分泌物中感染的HPV6、11型和HPV16、18型。结果:用通用引物从518例女性临床诊断为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353例,占68.15%(353/518),其中HPV6、11型阳性248例,占70.25%(248/353);HPV16、18型阳性36例,占10.20%(36/353);HPV6、11和HPV16、18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88.77,P=0.000);HPV6、11型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8例,占2.27%(8/353)。病毒载量测定的结果显示:HPV6、11型DNA载量为(1.4×103~3.6×108)copies/ml;HPV16、18型DNA病毒载量为(1.9×103~1.7×107)copies/ml。结论:女性在押人员CA患者HPV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她们的性健康教育和对HPV的检测;用FQ-PCR技术检测HPV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简便、快捷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女性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杨平 徐灵玲 +1 位作者 李祥 杨明学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7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泸州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探讨其综合防治措施。方法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保健科体检的5502例6岁以下儿童为检测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其铅含量,微机统计分析。结果铅元素的含量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性P〉0.05,... 目的了解泸州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探讨其综合防治措施。方法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保健科体检的5502例6岁以下儿童为检测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其铅含量,微机统计分析。结果铅元素的含量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性P〉0.05,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性.P〈0.05。结论泸州市学龄前儿童铅元素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年龄越大,捡出率越高。应予以以足够重视,注意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及个人和家庭卫生,防治铅重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检测 儿童 血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教学浅析
5
作者 丁银环 何鹏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317-317,共1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医学教学的重点.要做好医学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要把握全局,随机应变,启发诱导.
关键词 兴趣 教学方式、方法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瑛 邓剑 +1 位作者 邓正华 李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TNT)、肌红蛋白(MYO)在冠心病中的变化情况,评价hs-CRP在冠心病监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TNT)、肌红蛋白(MYO)在冠心病中的变化情况,评价hs-CRP在冠心病监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中CRP、CK-MB、TNT、MYO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CRP在AMI组升高最明显,UAP组次之,SAP组与健康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别。结论 hs-CRP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有效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库血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特征之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洪为 李代渝 +1 位作者 赵华 林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695-269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对库血储存期内不同时间段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特征。方法血样来源于10个健康人,在储存的不同时相分别与4种不同浓度NO供体——硝普钠(SNP)一起孵育,SNP浓度分别为1、5、10、50μM。孵育后测定不同时相的...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对库血储存期内不同时间段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特征。方法血样来源于10个健康人,在储存的不同时相分别与4种不同浓度NO供体——硝普钠(SNP)一起孵育,SNP浓度分别为1、5、10、50μM。孵育后测定不同时相的库血红细胞的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等。结果储存期内的库血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刚性指数逐渐变大。当SNP浓度为5μM时,储存7d之内库血红细胞变形性有明显改善;当SNP浓度为10μM时,则能明显改善储存超过7d的库血红细胞变形性。高于上述浓度的NO会损伤相应储存时段的库血红细胞变形性。NO对红细胞聚集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NO能明显地影响库血红细胞的变形性,对红细胞变形性的调节具有双相性作用,并存在浓度依赖性。通过补充相应浓度的NO,可以明显改善库血的储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红细胞变形性 血液流变学 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托盖液对^(60)Co照射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熊彬 郭渝兰 +1 位作者 唐礴 蔡美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竹荪托盖液对60Co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6只被60CO辐射过大白鼠分为3组,分别为竹荪托盖液组,转移因子组和空白对照组,30d后断颈采血测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IL-2和自然杀伤细胞,并解剖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胸... 目的探讨竹荪托盖液对60Co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6只被60CO辐射过大白鼠分为3组,分别为竹荪托盖液组,转移因子组和空白对照组,30d后断颈采血测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IL-2和自然杀伤细胞,并解剖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对比分析竹荪托盖液对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修复作用。结果竹荪托盖液组与转移因子组脾脏明显增大,和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3+、CD4+、和CD16与转移因子组和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Il-2和CD8+与转移因子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竹荪托盖液对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托盖液 转移因子 大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葵 杨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察,加强对院内感染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采用Waue away-40,DADE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察,加强对院内感染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采用Waue away-40,DADE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临床上主要发生于外科(52.5%)、内科(23.2%)以及烧伤科(9.1%)。在各类标本中检出率以痰液(60.6%)、脓液(16.2%)及创面分泌物(13.1%)较高。10种常见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2%、20.2%、26.3%和28.3%。而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腭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93.9%、70.2%和58.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中主要对其多种抗生素均耐药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在临床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感染 抗菌药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江 邓正华 温先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调查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72例HBV病毒载量≥1.00×104IU的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肝功能... 目的调查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72例HBV病毒载量≥1.00×104IU的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肝功能、HBV病毒载量、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共检测了172例患者,成功分型166例,占96.51%。其中B型98例,占56.98%;C型60例,占34.88%;B/C混合型8例,占4.65%;未知型6例,占3.49%;②B型多见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占59.18%);在急、慢性肝炎(AHB、CHB)、肝硬化患者(HC)、肝细胞癌(HCC)等疾病中,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ASC(P<0.05),但几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基因型患者年龄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C基因型患者肝功能指标ALT、TBiL均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但GGT、HBV载量、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和C型共占91.86%,其他型别偶见;C基因型可能与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和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HBV病毒载量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反向点杂交法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TB-DNA与抗酸染色阳性率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向成玉 邓正华 +1 位作者 邓剑 林燕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1011-1011,共1页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检测TB -DNA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 82例高度怀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标本 ,应用FQ -PCR检测TB -DNA ,同时用浓集法涂片查找抗酸杆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TB -DNA...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检测TB -DNA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 82例高度怀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标本 ,应用FQ -PCR检测TB -DNA ,同时用浓集法涂片查找抗酸杆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TB -DNA阳性检出率为 60 .98% ,显著高于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 3 2 .93 % (P <0 .0 5 ) ;且治疗后TB -DNA的拷贝数和阳性检出率也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TB -DNA定量能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可作为药物选择和判断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荧光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死亡的常见病因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芳 温先勇 +1 位作者 徐玲 马红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3001-3003,共3页
目的分析Graves病的常见死亡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诊疗方法,以降低Graves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21例Graves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以Graves病为原发病死亡的患者共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31 ̄65岁,并发症有:甲状腺危象... 目的分析Graves病的常见死亡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诊疗方法,以降低Graves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21例Graves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以Graves病为原发病死亡的患者共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31 ̄65岁,并发症有:甲状腺危象4例,甲亢性心脏病17例,粒细胞缺乏症3例,脑梗死2例,周期性麻痹1例。死亡原因有:甲亢性心脏病、猝死10例(47.62%),甲状腺危象4例(19.05%),粒细胞缺乏症合并败血症3例(14.29%),合并糖尿病、肺结核致全身衰竭2例(9.52%),脑梗死1例(4.76%),肠系膜动脉栓塞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1例(4.76%)。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是Graves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就诊治疗、减少Graves病并发症、避免感染及精神创伤、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监测血常规等,是降低Graves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死亡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血清及负压吸引疱疱液IL-18和IFN-γ的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剑 向成玉 邓正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271-3272,327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Ⅱ型(IFN-γ)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在不同分型分期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41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负压吸引疱疱液IL-18和IFN-γ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IL-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Ⅱ型(IFN-γ)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在不同分型分期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41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负压吸引疱疱液IL-18和IFN-γ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IL-18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展期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白斑处疱液IL-18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白斑处(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及负压吸引疱疱液IL-18和IFN-γ水平升高,二者参与白癜风发病及发展,在自身免疫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白细胞介素18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G-CSF和IL-10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剑 向成玉 邓正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0-81,85,共3页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 10 )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G -CSF和IL - 10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G -CSF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合并肺炎组血清G -CS...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 10 )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G -CSF和IL - 10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G -CSF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合并肺炎组血清G -CSF最高 ;治疗后血清G -CSF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清IL - 10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治疗后血清IL - 10明显上升 (P <0 .0 1) ;血清G -CSF与IL - 10呈负相关 (r =-0 .732 ,P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G -CSF升高 ,IL - 10降低 ,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 :检测G -CSF和IL - 10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燕 郭婧澜 常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同时选取健康受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AMY与LPS检测,分析AMY和LPS检测的结果,以及不同检测方式用于诊...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同时选取健康受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AMY与LPS检测,分析AMY和LPS检测的结果,以及不同检测方式用于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结果 AMY与LPS水平由高到低为: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对照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的比较:AMY、LPS联合检测与单测AMY、LPS比较各诊断效能指标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PS与AMY检测相比,以上各诊断指标值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Y联合LPS检测方式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向琼 侯静 +2 位作者 刘靳波 刘琦 陈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0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方法12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尿蛋白减...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方法12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尿蛋白减少,血浆清蛋白升高,血脂、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改善PNS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清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促进PNS的早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血液高凝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D—Dimer、VWF、GMP—140和Fbg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苑冀蓉 王开正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2期7-8,共2页
目的: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血浆D-Dimer、VWF和G... 目的: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血浆D-Dimer、VWF和GMP-140水平检测,采用凝集点探测方法,对Fbg水平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D-Dimer、VWF、GMP-140和Fbg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冻D-Dimer、VWF、GMP-140和Fbg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血浆D-Dimer、VWF、GMP-140和Fbg的测定,可作为高血压的辅助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高血压 D-二聚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Α-颗粒膜蛋白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Fg、vWF、D-D、hs-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靳波 欧阳熊妍 +2 位作者 温向琼 苑冀蓉 邓正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胁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其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价值。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液透...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胁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其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价值。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心血管疾病(CVD)组17例和非心血管疾病组32例,检测血Fg、D-D、vWF、hs-CRP。结果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O.01);CVD患者Fg、D-D、vWF、hs-CRP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VD的MHD患者hs-CRP较无CVD的MHD患者明显增高(P〈0.05),且A组与B组比较,Fg、D-D、vWF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g、D-D、vWF、hs-CRP是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及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标志,这些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MHD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液透析 纤维蛋白原 胁二聚体 VWF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TOF—MS技术筛选鼻咽癌患者血清标志蛋白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碧琼 陶华林 唐明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标志蛋白。方法用CiphergenBiosystem公司生产的PBSⅡ/C型蛋白质指纹图谱仪和GoldChip(金芯片)蛋白芯片检测98例鼻咽癌患者和30例正...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标志蛋白。方法用CiphergenBiosystem公司生产的PBSⅡ/C型蛋白质指纹图谱仪和GoldChip(金芯片)蛋白芯片检测98例鼻咽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的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ker Wizard 3.1软件分析两组的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结果两组均检出较多蛋白峰,并且有表达明显的蛋白峰(P〈0.01),在鼻咽癌患者中,低表达的有1个(即m/z为5026Da),高表达的有4个(即m/z为5934Da,5352Da,6655Da,6675Da)。结论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NPC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SELDI—TOF—MS 蛋白质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β葡聚糖检测对真菌感染的诊断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银环 向成玉 +2 位作者 杨葵 林雁 王开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1818-1818,1821,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信息,对血浆(1,3)-β葡聚糖检测进行数据挖掘,寻找其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托实验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信息平台,回顾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4... 目的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信息,对血浆(1,3)-β葡聚糖检测进行数据挖掘,寻找其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托实验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信息平台,回顾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4日所有(1,3)-β葡聚糖检验病例,同时搜索其深部痰培养或痰涂片查真菌检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评估(1,3)-β葡聚糖检验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ROC数据集。结果纳入研究的567例(1,3)-β葡聚糖检验病例中,155例深部痰培养或痰涂片查真菌结果阳性,412例结果阴性。将(1,3)-β葡聚糖检测值和深部痰培养或痰涂片查真菌结果输入SPSS软件,其AUC达到0.6612(P<0.05)。结论血浆(1,3)-β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葡聚糖 真菌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