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莉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入院治疗的8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给予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照... 目的研究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入院治疗的8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给予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40例,仅给予奥美拉唑。统计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等基本治疗情况,同时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0.4±56.90)mL,明显少于对照组(498.5±65.30)ml,平均输血量为(342.6±32.80)mL,明显低于对照组(445.8±43.70)mL,止血时间(19.4±3.20)h显著低于对照组(30.9±4.00)h,住院时间(4.0±1.10)d明显短于对照组(6.5±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5、4.286、5.472、5.013,P<0.05)。另外,观察组再出血率仅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15.0%(χ~2=4.185,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凝血功能指标由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5.0%,远高于对照组22.5%,有效率57.5%略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凝血止血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血凝酶 生长抑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英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100例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片,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片联合格列吡嗪片... 目的研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100例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片,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片联合格列吡嗪片,其中格列吡嗪片的剂量在对照组基础上减半。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FBG、2 h PBG、HbA1c、空腹C肽、肌酐等常规指标的水平,同时检测FIns、2 h Ins、FGC、2 h GC、FGLP-1以及2 h GLP-1,比较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为(5.57±1.02)、(7.35±1.24)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0.356,P>0.05);观察组患者的HbA1c水平为(6.21±0.74)%,明显低于对照组(7.28±0.685),空腹C肽和肌酐分别为(2.19±0.48)ng/m L、(79.85±9.0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3.642、3.178,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FIns、2 h Ins、FGC、2 h GC、FGLP-1以及2 h GLP-1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2 h Ins、FGLP-1以及2h GLP-1分别为(36.8±4.0)m IU/m L、(26.5±5.4)pmol/L、(27.10±4.8)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3.5±3.4)m IU/m L、(22.4±4.3)pmol/L、(23.5±3.9)pmol/L,FIns、FGC和2 h GC分别为(6.5±1.3)m IU/m L、(45.8±3.0)pmol/L、(41.8±4.5)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7.6±1.5)m IU/m L、(48.5±3.5)pmol/L、(46.8±3.9)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中2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好,且HbA1c水平也相对降低,低血糖事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