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
作者 吴瑕玉 褚红春 +2 位作者 陈进 王利 陈燕英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2期31-33,36,共4页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机械既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省为切入点,立足于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利用2010~2021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机械既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省为切入点,立足于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利用2010~2021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测算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四川省各城市间的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和聚集效应,四川省各城市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并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邻近市区的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进展与热点比较
2
作者 何俊儒 周小波 +2 位作者 王利 吴瑕玉 王浩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5-13,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以相关文献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时空分布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自2010年左右开始兴起,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外研...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以相关文献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时空分布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农业机械创新体系研究自2010年左右开始兴起,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外研究人员合作程度较为密切,相关的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土壤胁迫、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效率等关键词为主线,热点内容大致分为农业机械创新、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机械评估5个方面;研究热点逐渐呈现多学科交叉态势,研究领域广泛且分散,研究视角以绿色发展为主,分析方法多为案例研究、定量研究的特点。国内研究以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设计、精细农业、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路径跟踪、智慧农业和深度学习发展模式等关键词为主线,分为起步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深入发展时期,研究方法逐步由定性研究向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转移,研究内容也逐步向绿色智能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创新体系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养蚕机械化研究现状
3
作者 张巍 赵帮泰 +3 位作者 晏晓天 杨昌敏 王义鹏 陈苗苗 《四川蚕业》 2024年第4期12-14,25,共4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养蚕机械化成为四川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四川省养蚕机械化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机械化养蚕技术在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以及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养蚕机械化成为四川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四川省养蚕机械化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机械化养蚕技术在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以及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技术推广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挑战,在深入分析四川省养蚕机械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蚕桑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养蚕机械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4
作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3期9-9,63,共2页
四川省大力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农机大户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公司为骨干,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示范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补齐四川农业机... 四川省大力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农机大户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公司为骨干,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示范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补齐四川农业机械化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业机械化 农机合作社 作业服务 全程机械化 新业态 农机大户 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作者 周彦君 吴建 +1 位作者 林川尧 邓佳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在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影响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茶叶加工机械的进步。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包括萎凋、杀青、塑形、发酵和烘干等设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科研成果,综述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 在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影响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茶叶加工机械的进步。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包括萎凋、杀青、塑形、发酵和烘干等设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科研成果,综述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现状,提出茶叶加工机械研制存在创新性不足、茶叶机械茶艺未能有效融合、缺乏与高新技术嫁接等问题,并指出研发标准化、系统化、连续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茶叶加工机械是我国茶叶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核心方向,同时也需加强新兴技术与茶叶加工机械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生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加工机械 茶产业 茶叶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小麦机械化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新 随顺涛 +3 位作者 万先起 谭杰 蒋金巧 李光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针对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小麦长势动态监测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了国内外现状研究,剖析了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加大关键技术和农机具研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川 机械化生产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现状、动态演进及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熊鹰 但玉玲 +2 位作者 王斌 向智敏 刘宗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6-1147,共12页
加强种植业碳排放测算,可为推进种植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种植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基于农地利用碳排放、稻田CH4排放和农地N2O排放3类主要来源,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10—2021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从时序特征... 加强种植业碳排放测算,可为推进种植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种植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基于农地利用碳排放、稻田CH4排放和农地N2O排放3类主要来源,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10—2021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从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揭示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剖析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动态演进趋势,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0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1)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在2010—2016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以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其碳排放强度在2010—2021年间持续降低,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以农地利用和稻田CH_(4)碳排放为主,2021年较2010年农地利用碳排放和稻田CH_(4)排放比重均略有减少,而农地N_(2)O排放比重有所上升。2)四川省各市(自治州)种植业碳排放量和强度差异明显,2021年碳排放量最高的南充市比最低的甘孜高24.69倍,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巴中市比最低的甘孜高2.8倍。3)四川省五大区域种植业碳排放动态演进呈差异化特征,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五大区域种植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各异,总体上五大区域内碳排放强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4)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预计保持稳步下降态势,估计到2025年和2030年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将分别减少约68.72万t和137.84万t,碳排放强度将分别减少约0.13 t·万元^(-1)和0.26 t·万元^(-1)。基于此,四川省种植业碳减排应主要关注源于化肥投入和稻田CH4碳排放,因此需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减排措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升四川省种植业绿色低碳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碳排放测算 核密度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油菜耕整与播种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文娟 王勇 +7 位作者 赵一霁 罗安妮 唐玲 刘征明 万勇 彭晓琴 叶江红 张亚琼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川粮油属于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之一,是四川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四川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装备对油菜的支撑作用,文章梳理了油菜生产耕播环节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的困境,提出了选... 川粮油属于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之一,是四川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四川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装备对油菜的支撑作用,文章梳理了油菜生产耕播环节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四川省油菜生产的困境,提出了选育适宜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产高含油率品种、优化栽培模式与耕整装备、研发高效精量智能播种技术与装备等建议,从多方面综合提升油菜的产量,保障食用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耕整地 播种技术与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现状与发展
9
作者 高新 谭杰 +3 位作者 随顺涛 李光辉 万先起 蒋金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289,共7页
苦荞作为四川凉山高寒山区彝族人民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苦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凉山产业进步与民族共同繁荣。开展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对于提升苦荞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播种和收获是苦荞机械化生产的两个... 苦荞作为四川凉山高寒山区彝族人民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苦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凉山产业进步与民族共同繁荣。开展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对于提升苦荞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播种和收获是苦荞机械化生产的两个关键性环节,也是两大薄弱环节。基于此,重点介绍苦荞机播与机收的研究现状,指出苦荞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客观条件复杂、专用机具缺失、关键技术攻关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推动标准制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机具研发等发展建议,为推动苦荞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播种 收获 全程机械化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
10
作者 范元芳 王娴淑 +5 位作者 何芳 吕季娟 陶磊 刘波 郭佳 项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2,共8页
为有效利用四川大豆种质资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新收集的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43~1.59... 为有效利用四川大豆种质资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新收集的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43~1.596之间,大豆种子粒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596),子叶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0.043)。3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分布为2.581~2.812,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81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85%。216份大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D值范围在0.002~0.278之间。聚类分析将216份大豆资源划分为4类,第I类群百粒重最高(31份),第Ⅱ类群株高最高(52份),第Ⅲ类群生育期最短(57份),第Ⅳ类群百粒重较小、株高适宜(76份)。本研究为四川省大豆种质创新利用和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履带底盘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孙景彬 曾令坤 +3 位作者 应婧 郑航 孙群 孟宪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220,共19页
农业履带底盘具有接地比压小、爬坡越障性能好、转弯机动灵活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耕、种、管、收、运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农业履带底盘应用情况、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驱动系统与转向技... 农业履带底盘具有接地比压小、爬坡越障性能好、转弯机动灵活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耕、种、管、收、运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农业履带底盘应用情况、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驱动系统与转向技术、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农业履带底盘-土壤互作理论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着重归纳总结稳定调平、高效传动、平稳转向、自主驾驶等技术在农业履带底盘上应用的进展,并结合不同作业环节阐明了农业履带底盘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特点,最后根据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农业履带底盘的需求,从加强高稳定性行走系统优化、高效传动与灵便转向系统创制、自主驾驶与智能化管控技术、履-土系统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对农业履带底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履带底盘 稳定性 驱动转向 自主导航 智能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CF模型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方法研究
12
作者 何思涵 胡佳慧 +2 位作者 何忠秀 李青涛 王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目的】构建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新方法,为解决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提取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指定田块的高分辨率影像,制作单个田块图像数据集;在深度学习边缘检测算法RCF模型的基... 【目的】构建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新方法,为解决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提取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指定田块的高分辨率影像,制作单个田块图像数据集;在深度学习边缘检测算法RC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减少池化层、增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构建准确性能更高的Improve-RCF(IRCF)模型进行田块边界识别,然后对识别后的边界图像进行轮廓检测量化处理,将连续的边界线转换成由多个像素点组成的离散化边界线以便获取像素坐标,再通过高斯—克吕格投影转换为适用于农机作业的平面坐标,并以田块有效面积比和坐标平均偏差2个指标进行田块边界提取准确性验证。【结果】相对于RCF模型,IRCF模型的算法性能得到提升,其检验结果不仅在数据集尺度最佳(ODS)中的F_(1)值领先1.8368%,在图像尺度最佳(OIS)中的F_(1)值也领先2.7969%,且平均精度(AP)提升3.8540%。田块边界线经量化处理后,计算所得的内边界范围内像素总数为21339个,进一步换算求得提取的田块边界线围成面积为1841.32 m^(2),IRCF模型提取率为91.02%。将IRCF模型与Canny测算子边界量化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测量值与提取值,发现平面坐标在X轴方向上的平均偏差为0.613 m,在Y轴方向上的平均偏差为0.744 m,均小于0.800 m,说明能提供较准确的边界坐标信息。【结论】基于IRCF模型的无人机低空遥感田块边界提取方法能解决传统边缘检测算法难以识别田块图像数据集中狭窄田块边界的问题,获得的田块边界图像经轮廓检测量化处理后能实现田块边界平面坐标准确获取,实现了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的高效率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块边界 IRCF模型 边缘检测算法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 坐标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桑蚕养殖机械研究进展
13
作者 程方平 赵帮泰 +3 位作者 张巍 杨昌敏 王义鹏 郭曦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养蚕工艺古老而传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急需轻简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多层级养蚕技术和装备。针对养蚕各生产环节和作业要求,介绍了桑蚕养殖机械研究现状和特点,总结了中小型桑蚕... 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养蚕工艺古老而传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急需轻简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多层级养蚕技术和装备。针对养蚕各生产环节和作业要求,介绍了桑蚕养殖机械研究现状和特点,总结了中小型桑蚕养殖机械应用中存在问题,展望了桑蚕养殖机械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养殖机械 桑叶 家蚕 除沙 上簇 饲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草牧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杰 随顺涛 +8 位作者 高新 蒋金巧 万先起 李光辉 罗吉 欧之福 魏鼎才 陈兴毅 张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5-17,共3页
通过分析四川地区草牧业的现状,发现四川草牧业机械化发展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具有先进技术和专项扶持政策方面的不足。亟待破解草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牧民对草牧业机械化的切实需求,提出了转变传统... 通过分析四川地区草牧业的现状,发现四川草牧业机械化发展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具有先进技术和专项扶持政策方面的不足。亟待破解草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牧民对草牧业机械化的切实需求,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重视草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及设立专项扶持和完善法规标准等对策。从而促进草牧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为四川地区的草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的草牧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牧业 问题 对策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丘陵玉米播种机优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刘波 刘宇 +3 位作者 赖镜安 郭佳 谢锐 张焕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被侵蚀程度、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保持肥力的新型耕作模式,但限制其发展的瓶颈是大面积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免耕播种技术。本文针对玉米免耕播种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板结、草土混杂以及土壤干湿混合等问题,提...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被侵蚀程度、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保持肥力的新型耕作模式,但限制其发展的瓶颈是大面积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免耕播种技术。本文针对玉米免耕播种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板结、草土混杂以及土壤干湿混合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驱动式破茬防堵播种机设计方案,该播种机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秸秆与土壤的分离,解决播种机开沟器堵塞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播种机关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实验样机和梯形刀盘进行参数化设计,以改善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机 总体结构 工作原理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芷机械化收获现状与发展建议
16
作者 姚金霞 蒋辉霞 +2 位作者 随顺涛 高新 蒋金巧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5期9-10,1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道地药材“川白芷”以其药食同源的特性和多重用途在药用、食用和美妆领域广受推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白芷在田间收获环节仍依赖传统人工方式,导致收获效率低下、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白芷品...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道地药材“川白芷”以其药食同源的特性和多重用途在药用、食用和美妆领域广受推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白芷在田间收获环节仍依赖传统人工方式,导致收获效率低下、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白芷品质大受影响等问题,收获“无机可用”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提出了四川白芷机械化收获的实现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白芷田间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白芷收获 机械化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发展思考
17
作者 刘波 郭佳 +1 位作者 刘宇 蒋辉霞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6期12-13,52,共3页
银耳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食用菌,提高银耳产业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实现银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应用现状,剖析了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农... 银耳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食用菌,提高银耳产业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实现银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四川通江段木银耳机械化应用现状,剖析了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农业科学统筹规划、强化银耳产业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以期能够为提高四川省银耳产业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机械化 四川通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18
作者 周彦君 吴建 +1 位作者 林川尧 邓佳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21-125,139,共6页
随着烟草机械化作业率逐步升高,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重视。为此,本文对丘陵山区烟草种植过程中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农机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随着烟草机械化作业率逐步升高,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重视。为此,本文对丘陵山区烟草种植过程中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农机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为丘陵山区烟草机械化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丘陵山区烟草专用机械研发平台,二是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发展标准化种植,三是提升制造能力,为推动丘陵山区烟草农机装备建设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烟草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发展情况分析——以资中县为例
19
作者 黄玉兰 王义鹏 +6 位作者 李光玉 石浪涛 汪二涛 朱勇 杨昌敏 赵帮泰 郭曦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以资中县联村惠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剖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四川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中心的农机配置情况、农事服务项目、运营模式等进行概述,通过前期调研、长期回访、技术指导等方式,深入了解... 以资中县联村惠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剖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四川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中心的农机配置情况、农事服务项目、运营模式等进行概述,通过前期调研、长期回访、技术指导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心情况,并对资中县联村惠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经验进行总结,指出问题,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提灌站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考
20
作者 王利 蒋辉霞 +5 位作者 何清燕 周柏瑜 柯婷 李光辉 曹合荣 陈苗苗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对四川提灌站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加强农村提灌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四川耕地保灌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目的。立足全省实际,通过实地调查法、会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进... 对四川提灌站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加强农村提灌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四川耕地保灌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目的。立足全省实际,通过实地调查法、会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进行分析,发现四川省农村提灌站建设成效明显,耕地用水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稳粮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提灌站建设规模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发展滞后,存在传统灌溉短板突出,灌溉用水缺口大,新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制定提灌站建设分区推进方案;加快创新研发与绿色低碳发展,开发新能源高效节水提水技术;加大资金投入,为提灌站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加速相关标准的贯彻落实,建立清晰明确的提灌站产权制度,完善管护维养,以提升四川提灌技术,改变装备整体较落后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水灌溉 新能源 建设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