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柏桦 张博文 +6 位作者 李建维 杨婧 龙玲 宋艳 李昱菡 马红菊 杨文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传播和扩散是必然趋势,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加剧,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传播和扩散是必然趋势,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加剧,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在梳理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基层防控治理力量薄弱、公众安全意识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技术研发、体系培育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建议,为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环保生产意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邓翼杰 尉小强 +3 位作者 李静 陈柏桦 曾文俊 马红菊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基于四川省207个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和环保生产意愿的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认知程度、危害认知程度和环保生产意愿总体较好。农... 基于四川省207个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和环保生产意愿的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认知程度、危害认知程度和环保生产意愿总体较好。农业经营主体的年龄、学历、是否为村干部、是否为党员、是否为农业院校毕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认知程度、危害认知程度和环保生产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可进一步细化相关宣传手段和相关扶持政策,以便进一步降低四川省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经营主体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质量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2004—2022年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风云 吴丽 丁俊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0-1958,共9页
【目的】构建具体指标衡量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质量,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川省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2022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调查的面板数据,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目的】构建具体指标衡量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质量,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川省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2022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调查的面板数据,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具体内容构建乡村地区振兴经济的发展指标体系,从“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数”“互联网相关产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数字金融普惠发展”五大维度构建数字金融的整体发展框架,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得出数字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研究数字经济产生作用的机理,并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1)通过基准回归得知,数字经济对四川省乡村振兴发展有积极正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数字经济的有效提升可不断提高四川省乡村振兴发展的质量。(2)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影响乡村振兴质量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四川省乡村振兴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乡村振兴质量的重要路径。(3)通过工具变量法、剔除特殊样本以及排除外生冲击的影响等稳健性方法进行检验之后,本研究的实证结果依旧显著。【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四川省乡村振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议重点从农业数字化先行,数字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发挥高效优势促进数字化农业建设四方面入手,促进四川省更好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产业结构 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16家大型禽类养殖场抗生素残留调查和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华 刘玲 +10 位作者 宋涛 林家富 褚以文 刘蒙 沙菁洲 周雅靓 程涛 吴怡 张力 杨嵩 马兴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评估禽类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以四川省16家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为监测点,重点分析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和肠杆菌耐药特征,并对粪便中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进行评估。16份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8种抗生素... 为评估禽类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以四川省16家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为监测点,重点分析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和肠杆菌耐药特征,并对粪便中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进行评估。16份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8种抗生素,抗生素检出浓度0.54~2780.00μg·kg^(−1),其中,ZJZX中多西环素检出浓度最高,达到2780.00μg·kg^(−1);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为0.0040~10561.13,呈现出高选择性耐药风险;其次,从粪便中共筛选鉴定出14株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有33种耐药基因被不同程度检出。畜禽粪便中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较为严重,且养殖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畜禽养殖中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的管控,同时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中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养殖场 抗生素残留 风险评估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红菊 陈柏桦 +1 位作者 尉小强 张博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6期17-19,共3页
四川省常年化肥用量250余万t,而农业化学制剂年使用量4.9万t以上,全省土壤酸化问题日益突出,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低效利用居多。揭示四川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化,为提出因地制宜、联防联控以及整体性的治理策略,推进... 四川省常年化肥用量250余万t,而农业化学制剂年使用量4.9万t以上,全省土壤酸化问题日益突出,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低效利用居多。揭示四川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化,为提出因地制宜、联防联控以及整体性的治理策略,推进四川省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四川省污染强度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空间上川西地区污染强度低于其他地区,污染强度较高市州主要位于川中地区,其中成都市面源污染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时空变化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 扎实推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6
作者 《农民文摘》 2024年第12期49-49,共1页
四川省因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特点,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其中植物物种数量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第二位,仅略低于云南是我国及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四川省高度重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四川省因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特点,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其中植物物种数量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第二位,仅略低于云南是我国及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四川省高度重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物种 省级行政区 立体气候 生物基因 资源保护工作 农业野生植物 物种数量 扎实推进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域下四川省农村“厕污共治”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尉小强 张金 +5 位作者 向政亦 李劲 冉毅 吴进 张冀川 周琨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为进一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补齐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突出短板,同步推进改厕与污水处理,实施农村“厕污共治”至关重要。研究指出:1)农村“厕污共治”以系统治理、资源整合、标本兼治为主要特征,是指采用直观的技术,将农村厕所粪污和生... 为进一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补齐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突出短板,同步推进改厕与污水处理,实施农村“厕污共治”至关重要。研究指出:1)农村“厕污共治”以系统治理、资源整合、标本兼治为主要特征,是指采用直观的技术,将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废水一起治理。2)四川省已实施的农村“厕污共治”模式主要有以点带面,分类实施;粪污共治,建管并重;以工代赈,惠民惠农。3)推进四川省农村“厕污共治”,要以质量推动数量、统筹推进、因地制宜为主要原则。4)从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厕污共治”政策体系、以整合环保类涉农资金为重点,构建可持续多元投入机制、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夯实农村“厕污共治”技术根基等,提出四川省“厕污共治”要按三步走的战略思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厕污共治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应急测绘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易鹏 苏勇 +1 位作者 苏远东 杨婧 《测绘》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应急测绘管理体系在灾害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健全优化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确保应急测绘准确高效支撑四川及西藏中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指挥决策,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讨... 应急测绘管理体系在灾害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健全优化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确保应急测绘准确高效支撑四川及西藏中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指挥决策,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条件下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实施方法,并结合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开展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对加强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思路措施进行了分析,系统梳理了全寿命周期条件下应急测绘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测绘 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环境参数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探讨
9
作者 杨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46-0049,共4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土壤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性。随着科技进步,农田土壤环境参数智能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提高土壤管理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这类系统综合运用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大数...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土壤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性。随着科技进步,农田土壤环境参数智能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提高土壤管理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这类系统综合运用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科技,实时监测并分析土壤的多种参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精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实时数据的精确监测,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土壤状况,做出更加精准的农业管理决策,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质量,同时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本文将深入探讨农田土壤环境参数智能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组成、应用实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环境参数 智能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尉小强 王江 +5 位作者 周爱民 王鸿泽 罗晓林 安添午 官久强 王之盛 《中国奶牛》 2023年第11期16-22,共7页
本试验以麦洼牦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饥饿状态下牦牛体重、常规组分含量、糖原含量,生化指标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选择8头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体重相近(110.3±5.85kg)的3周岁麦洼牦牛,采用配对设计将体重相近的牦牛两... 本试验以麦洼牦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饥饿状态下牦牛体重、常规组分含量、糖原含量,生化指标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选择8头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体重相近(110.3±5.85kg)的3周岁麦洼牦牛,采用配对设计将体重相近的牦牛两两配对,分别将每个对子中的两头牛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每组4头。对照组于试验第1天进行屠宰采样,试验组牦牛做饥饿处理,分别在第1、2、3、5、7天通过颈静脉采血,离心制取血清,于第8天屠宰采样。结果表明:饥饿导致牦牛的活体重量和胴体重量显著降低(P<0.05)。饥饿过后粗脂肪和粗蛋白在背最长肌中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和背最长肌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机体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短期饥饿导致牦牛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饥饿可使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对单不饱和脂肪酸无影响(P>0.05)。饥饿可提高肝脏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饥饿状态,牦牛将大量分解机体自身的储能物质,通过分解糖原、降解脂肪和蛋白质来维持机体的代谢需要,最终导致牦牛的活体重量和胴体重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牦牛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