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蒙 肖庆 姚建武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102名麻醉医生中SCL-90总分超过160分的有12人(11.76%),最高分300分;12人均存在不...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四川省凉山州麻醉医生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102名麻醉医生中SCL-90总分超过160分的有12人(11.76%),最高分300分;12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敌对、强迫、焦虑和偏执等。结论凉山州麻醉医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个人、医院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医生 SCL-90 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简况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薇 陈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772-775,共4页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视力下降甚至逐渐发展为失明。本病在致盲性眼科疾病中居于全球首位,约占全球盲人46%,在中国以每年40万的新增病例不断增多,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积极治疗。本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视力下降甚至逐渐发展为失明。本病在致盲性眼科疾病中居于全球首位,约占全球盲人46%,在中国以每年40万的新增病例不断增多,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积极治疗。本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紫外线照射等都可致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手术等,其中中医中药、针灸治疗等都起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旨在对目前的白内障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中西医综合治疗法在白内障治疗中的推广提供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白内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友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1期57-58,共2页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黄芪五苓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乏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上,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黄芪五苓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异物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
作者 赵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7期113-114,共2页
咽异物感即咽异常感觉,病人自觉咽部有毛刺、异物、堵塞、贴附、瘙痒、干燥等异常感觉,常因此而用力“吭”“咯”或频频吞咽以期清除。在空咽涎液时异物感明显,吞咽食物时反而不明显。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记... 咽异物感即咽异常感觉,病人自觉咽部有毛刺、异物、堵塞、贴附、瘙痒、干燥等异常感觉,常因此而用力“吭”“咯”或频频吞咽以期清除。在空咽涎液时异物感明显,吞咽食物时反而不明显。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记载,其病症状尤如梅核阻塞咽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物感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脊柱相关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赵发云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5期351-35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脊柱结核并伴有布氏杆菌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从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3、6个月好转情况大于对照组好转情况(均P〈0.05),而观察组... 目的:观察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脊柱结核并伴有布氏杆菌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从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3、6个月好转情况大于对照组好转情况(均P〈0.05),而观察组9个月、12个月治愈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转阴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均P〉O.05)。而观察组6个月以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转阴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可以使疗程进一步缩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脊柱结核 布氏杆菌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娟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796-379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159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92例,失访14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 目的:探讨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159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92例,失访14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苍耳子散加减结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标本同治,效果显著,而且用药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无并发症、无创伤,在门诊即可实施,非常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散 鼻窦负压置换法 慢性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反复尿路感染的应用性研究
7
作者 龚青红 古小琼 +1 位作者 刘玉英 肖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反复尿路感染疾病,探讨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反复尿路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应用 感染疾病
原文传递
护理质量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
8
作者 刘凤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20期145-145,共1页
医院感染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WHO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作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预防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生存与否。
关键词 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与凝血指标在乙肝与肝硬化及肝脏衰竭患者中的改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包英 杨元素 罗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止凝血指标在乙肝、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治疗的69例乙肝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乙肝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肝组(23例)、肝硬化组(26例)及肝衰竭组(20例)。检... 目的探讨不同止凝血指标在乙肝、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治疗的69例乙肝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乙肝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肝组(23例)、肝硬化组(26例)及肝衰竭组(20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检测不同组患者的抗凝指标(PC和AT-Ⅲ)、纤溶降解产物(FDP和D-D)及内皮细胞产生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因子(TF)及血栓调节蛋白(TM),比较不同凝血指标在各肝脏疾病中的变化。结果 PT、APTT及TT在肝硬化组及肝衰竭组显著延长,而PTA及F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硬化患者中,随着肝功能下降,患者PT、APTT及TT延长,PTA和Fg下降(P〈0.05)。与HBV-DNA阴性患者比较,HBV-DNA阳性患者的PT、APTT及TT显著延长,而PTA和Fg明显下降(P〈0.05)。常见的抗凝指标PC:A及AT-Ⅲ:A在不同肝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降解产物FDP及D-D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增高(P〈0.05)。内皮细胞合成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TFPI:Ag及TF:Ag在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患者TM:A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肝脏疾病的进展,患者的凝血障碍逐渐加重,抗凝及纤溶活性增强,止凝血指标的检测对了解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出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倾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系手术避免胆管损伤的探讨(附8240例报道)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明远 王泓 +2 位作者 蒋波 郭和 李冬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7-155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和经纤维胆道镜肝内、外胆管取石和液电碎石操作中避免胆管损伤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常规腹腔镜操作流程。术中纤维胆道镜经扩张后的胆囊管残端探查肝内、外胆管,套取结石和液电碎石后取石,对于复杂、广泛的肝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和经纤维胆道镜肝内、外胆管取石和液电碎石操作中避免胆管损伤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常规腹腔镜操作流程。术中纤维胆道镜经扩张后的胆囊管残端探查肝内、外胆管,套取结石和液电碎石后取石,对于复杂、广泛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纤维胆道镜经肝胆总管切开操作。结果 8240例中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720例、胆管损伤4例(占全组的0.49‰)、术中转开腹37例(占全组的4.49‰),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5250例,随访6个月至5年,效果良好,无近、远期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和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系结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手术医生的素质、临床经验、专业技术和手术技巧是避免胆管损伤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病变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雷蕾 李良平 +1 位作者 李琴 杨元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G)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血生物化学检测及HBV-DNA定量检测。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G)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血生物化学检测及HBV-DNA定量检测。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G0-G1组、G2组和G3-G4组,比较不同肝脏炎症活动度患者间各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stic多元回归分析与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的因素。结果 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87例仅有轻度活动性炎症(G0-G1、G2),占77.68%。G0-G1组、G2组及G3-G4组3组患者间年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AST-PLT比值(APRI)、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胆汁酸(TBA)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炎症活动度与年龄、PT、AST、γ-GT、APRI、TBA呈正相关(P<0.05);与PLT、PA及Ch E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T、AST、γ-GT、PA及Ch E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发生明显炎症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大、血清PT、AST及γ-GT水平升高、PA及Ch E水平降低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发生显著炎症改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危险因素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彭德芝 孔莉 李汉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SCr、BUN、β2-MG、IL-6、hs-CRP和TNF-α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玉英 殷和平 蒋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联合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70例糖尿病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尿液RB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胱抑素C联合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70例糖尿病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尿液RB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单纯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为21.79%,尿RBP阳性率为32.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6.15%;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为阳性率为89.13%,尿RBP阳性率为91.30%,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83%。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均是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胱抑素C和尿RBP能明显提高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S吻合器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胆肠短路术的胆肠吻合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续宝 李洪 +2 位作者 李波 张肇达 严律南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胆肠短路术中使用吻合器作胆肠吻合的可靠性。方法 对 18例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和其他壶腹周围非肿瘤性疾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胆肠短路术 ,术中胆肠吻合采用了ILS吻合器 ,并进行围手术期评估和随访... 目的 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胆肠短路术中使用吻合器作胆肠吻合的可靠性。方法 对 18例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和其他壶腹周围非肿瘤性疾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胆肠短路术 ,术中胆肠吻合采用了ILS吻合器 ,并进行围手术期评估和随访。结果 采用吻合器进行胆肠吻合的病例无胆瘘和胰瘘发生 ,随访和B超证实胆道、胆肠吻合口均无狭窄发生和黄疸复发。结论 只要胆总管和肝总管扩张的足够大 ,ILS吻合器可以安全地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胆肠短路术中的胆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术 吻合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肠短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后症状性假性囊肿的特点和手术术式的选择(附115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续宝 严律南 +7 位作者 张肇达 李洪 李全生 胡伟明 田伯乐 李波 周总光 向茂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了解急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的特点 ,并对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对近 10年手术治疗的115例症状性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有相当比例的症状性假性囊肿的囊肿内含有坏死组织 ,且感染性假性囊肿与囊肿内存在... 目的 了解急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的特点 ,并对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对近 10年手术治疗的115例症状性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有相当比例的症状性假性囊肿的囊肿内含有坏死组织 ,且感染性假性囊肿与囊肿内存在的坏死组织有明显的关系。外引流和内引流手术均能达到治愈目的 ,但经过的临床过程却不尽相同 ,内引流术后恢复时间短 ,无明显并发症。并且胃 假性囊肿吻合术可以早在 4周后实施 ,部分感染性假性囊肿和多发性假性囊肿也可以采用内引流治疗。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后症状性假性囊肿的治疗中 ,内引流有更大的适应范围 ,除特殊情况外 ,内引流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假性囊肿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丽 杨元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160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建中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24 h...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160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建中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24 h内反流情况与pH<4总时间所占比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4 h内超过5分钟反流次数、pH<4总时间所占比率、4小时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项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GERD,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减轻胃食管反流情况,促进食管pH值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短期复发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奥美拉唑 脾胃虚弱证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药物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久荣 李开顺 +2 位作者 李明 郑开会 梁知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呼吸系统 药物不良反应 降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腹部手术后机体疼痛程度、应激激素及介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腹部手术后机体疼痛程度、应激激素及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氟比洛芬酯预处理联合常规静脉麻醉,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静脉麻醉。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h,...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腹部手术后机体疼痛程度、应激激素及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氟比洛芬酯预处理联合常规静脉麻醉,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静脉麻醉。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h,检测血清中痛觉神经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应激激素及介质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2、24h,两组患者血清中NPY、SP、Glu、TNF-α、IL-2、IL-6、IL-10、ACTH、Cor、Ins、NE、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SOD、GHS-Px、HO-1的含量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手术后12、24h血清中NPY、SP、Glu、TNF-α、IL-2、IL-6、IL-10、ACTH、Cor、Ins、NE、E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GHS-Px、HO-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预处理能够减轻腹部手术后机体的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疼痛 细胞因子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创伤严重程度与结局评分的方法——格拉斯哥评分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卫红 许民辉 周继红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3年第3期31-36,共6页
长期以来严重颅脑创伤伤情程度与结局的评估都是困难和棘手的问题。自从1974年Teasdale和Jennett建立了通过病人眼运动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的方法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凭借其简单、... 长期以来严重颅脑创伤伤情程度与结局的评估都是困难和棘手的问题。自从1974年Teasdale和Jennett建立了通过病人眼运动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的方法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凭借其简单、易于掌握和使用、能较准确地描述了病人昏迷和意识程度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被用于临床颅脑损伤的伤情评估、临床分型、以及颅脑伤的预后判断之中。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产生了系列改良的格拉斯哥评分方法:格拉斯哥-列日评分( Glasgow-Liege Scale,GLS)、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评分(Glasgow Pittsburgh Coma Scale, GCSP)、Adelaide儿科昏迷评分(Adelaide Pediatric Coma Scale)、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扩展格拉斯哥结局评分(Extended Glasgow Outcome Scale,EGOS)等,使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GCS已成为世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监测的可靠的工具和通用语言。本文对格拉斯哥评分的历史、方法、适用条件、特点与不足等进行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昏迷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检验方案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萍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6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3种不同检验方案在霉菌性阴道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妇女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进行检验,并以重复检验结果为标准,对比分... 目的对比研究3种不同检验方案在霉菌性阴道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妇女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进行检验,并以重复检验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3种检查结果对阴道霉菌检出率及阴道霉菌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乙组、丙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7%(43/60)、75.0%(45/60),均显著高于甲组的31.7%(1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染色阳性率低,不适宜临床确诊,对指导治疗意义不大;细菌培养法阳性率高,但培养时间较长,延长病程;故建议医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PCR法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 阴道霉菌 PCR 革兰染色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