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附3000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戴亚海 袁慧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4-14,46,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病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7月~2004年1月,3000例经三维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般并发症、严重并发症较低。结论腹腔镜主要操作者要由熟练胆道外科手术经验的医生组成,严格... 目的探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病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7月~2004年1月,3000例经三维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般并发症、严重并发症较低。结论腹腔镜主要操作者要由熟练胆道外科手术经验的医生组成,严格掌握适应症。应用性能良好的腹腔镜是手术成功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友良 冯庆虎 +2 位作者 衣龙云 高斌 余建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下肢功能运动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下肢功能运动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和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两组HSS膝关节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及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和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经皮撬拨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廖晓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7期43-43,共1页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封管效果。结果A组堵管、回血、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封管效果。结果A组堵管、回血、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溶液封管法的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封管液 生理盐水 肝素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晓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廖晓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程序和社会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友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45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45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活动能力评分、前缘椎体高度、后缘椎体高度、Cobb's角度分别为(8.5±11.4)分、(3.2±0.7)分、(17.7±1.6)mm、(19.8±1.2)mm、(30.8±3.1)度。治疗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前缘椎体高度、后缘椎体高度、Cobb's角度分别为(2.3±0.6)分、(1.4±0.3)分、(22.5±0.9)mm、(23.7±1.1)mm、(6.7±0.7)度。治疗前后与治疗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前缘椎体高度、后缘椎体高度、Cobb's角度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康复,并且无神经功能症状和感染以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中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创伤也比较小,术后恢复也比较快,并发症也较少,有效的改善椎体高度,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肿瘤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