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脏脂肪组织影像学特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颜庭琪 赵嘉玲 +4 位作者 苟舒 杨绍杰 蒲默 熊伟 向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组织(VAT)影像学特征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83例做为试验组(AD组),选取同期来院就诊的认知功能正常者83例为对照组(CN组)。...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组织(VAT)影像学特征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83例做为试验组(AD组),选取同期来院就诊的认知功能正常者83例为对照组(CN组)。采集人口学、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实验室指标。采用Slice-O-Matic法测算经脐VAT面积、经脐皮下脂肪(SAT)面积、肾周脂肪(PRAT)总面积。使用PACS系统测定肝平均衰减值(DAV)、脾平均DAV、胰平均DAV。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探索VAT各主要影像学参数与MMSE评分间的相关性,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AT各主要影像学指标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绘制ROC曲线比较VAT指标间对AD发病的预测效能。结果较CN组而言,AD组PRAT总面积、PRAT总面积/经脐VAT面积、PRAT总面积/经脐SAT面积、肝平均DAV、肝平均DAV/脾平均DAV显著增高(P<0.05);上述各影像学指标的增长提高了AD发生的风险,且与全体受试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其各自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5(P<0.05)。结论腹部VAT影像学特征具有成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内脏脂肪组织 衰减值 生物标志物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Ⅱ期心脏康复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文青 毛孝容 +4 位作者 唐小丽 杨小娟 陈娟 邹小翠 韩虎魁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0期77-85,共9页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冠心病Ⅱ期心脏康复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居家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检索。计算机系统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冠心病Ⅱ期心脏康复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居家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检索。计算机系统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美国心肺康复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ACVPR),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N,SinoMed,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冠心病Ⅱ期心脏康复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临床决策和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整合。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3篇、临床决策2篇。从运动获益、运动评估、运动处方、安全与监测和健康教育5个方面共总结23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冠心病Ⅱ期心脏康复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应用证据时充分考虑临床情境,结合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偏好,制订适宜的、个性化运动康复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康复 居家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3
作者 邓航 张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61-3567,共7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HCC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且失去手术的机会;即使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较早,预后较差,后续治疗手段有限...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HCC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且失去手术的机会;即使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较早,预后较差,后续治疗手段有限都导致了HCC高致死率。随着人们对HCC认识的加深及对其防治的重视,近年来出现了大量针对HCC的预测模型。该综述就目前HCC预测模型研究现状进行讨论,旨在比较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一些预测模型的优劣以及应用范围并进一步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早期诊断 预测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在体冷灌注技术下复杂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
4
作者 邢洪铭 游欣雨 +2 位作者 黄建花 庞北川 张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探究在体灌注技术在治疗侵犯门静脉超过P点的Bismuth-CorletteIV型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中的可行性。方法报道1例通过在体灌注技术实现对侵犯门静脉超过P点的Bismuth-CorletteⅣ型HCCA的根治性切除。结果肿... 目的探究在体灌注技术在治疗侵犯门静脉超过P点的Bismuth-CorletteIV型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中的可行性。方法报道1例通过在体灌注技术实现对侵犯门静脉超过P点的Bismuth-CorletteⅣ型HCCA的根治性切除。结果肿瘤实现了根治性切除,受侵脉管成功重建,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为高分化HCCA。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原位在体灌注技术可作为复杂HCCA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但手术难度大、病例选择性极高,需要术前充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在体灌注技术 血管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