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胃肠道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雪 邓颖 +2 位作者 邓波 黄璐娇 吴晓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发生率,分析营养状况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为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377例,采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证实的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发生率,分析营养状况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为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377例,采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证实的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标准评定营养不良(不足),进行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调查(CASQ)并结合触诊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厌食、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对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6.9%,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2.0%。营养不足与营养正常肿瘤患者在厌食、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较无营养风险肿瘤患者,出现厌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干预,以防止出现厌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胃肠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irc0008016在胶质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白义凤 胡洪林 +1 位作者 邓颖 刘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42-3047,共6页
目的探讨circ0008016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92例,同时收集33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0008016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χ2检验分析circ000... 目的探讨circ0008016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92例,同时收集33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0008016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χ2检验分析circ0008016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Kaplan Meier法分析circ0008016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下调circ0008016的表达,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变化。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胶质瘤预后的因素。结果与正常脑组织及正常人脑胶质细胞(HEB)比较,circ0008016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irc0008016的在高级别的胶质瘤患者明显高表达,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rc0008016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WHO分级、化疗敏感性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高表达circ0008016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01)。下调circ0008016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circ0008016的表达、WHO分级是胶质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circ0008016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潜在的胶质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irc0008016 胶质瘤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Circ_0001946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颖 白义凤 +2 位作者 杨兰 王林 周晓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法检测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标本中的表达,Chi-Square检验分析Circ_0001946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Circ_0001946... 目的探讨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法检测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标本中的表达,Chi-Square检验分析Circ_0001946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Circ_0001946的表达与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ROC曲线分析其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效能。结果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irc_0001946与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CA199的表达及疾病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血清Circ_0001946表达与AFP的量呈正相关关系(r=0.765,P=0.000)。血清Circ_0001946作为诊断胰腺癌血清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4~0.927,P=0.000)。高表达Circ_0001946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均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期、Circ_0001946表达及脉管癌栓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irc_0001946在胰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0001946 胰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剂量学测试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倩 廖雄飞 +2 位作者 张声江 许敬辉 谭庭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3期94-96,109,共4页
目的对微光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Dual Camera 2 mm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g,D2SRS)临床剂量学可靠性进行测试、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例已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其中包括7例颅内肿瘤、6例肺部肿瘤和7例肝癌病例,将20例病例的CT图像和... 目的对微光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Dual Camera 2 mm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g,D2SRS)临床剂量学可靠性进行测试、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例已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其中包括7例颅内肿瘤、6例肺部肿瘤和7例肝癌病例,将20例病例的CT图像和RT Structures通过DICOM网络分别传输至雷泰Ti GRT计划系统和Eclipse11.0计划系统,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统计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两组调强计划分别进行绝对剂量和二维面剂量验证,并比较两组计划的绝对剂量和二维平面剂量验证结果。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靶区剂量学参数D_(98)、D_(50)、D_(02)、CI以及H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如全脑、心脏、食管、肝脏和肾脏的D_(mean)、脑干和脊髓D_(max)、双肺V_(20)等剂量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clipse与Ti GRT两组计划的验证结果显示,点剂量误差统计结果为(0.70±1.44,0.57±1.86,t=0.268,P=0.796);二维面剂量Gamma分析统计结果为(96.8%±0.9%,97.3%±1.2%,t=2.031,P=0.056)。结论D2SRS在剂量精确性上达到同类型进口设备相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多叶准直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与常规组织的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闫昱萤 叶荣 +5 位作者 张薇莎 杨星 曹宗宝 柯小林 凌瑞 李雪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4-8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3D打印与常规组织补偿膜的皮肤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76例,根据组织补偿膜使用... 目的:通过对比3D打印与常规组织补偿膜的皮肤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76例,根据组织补偿膜使用情况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患者体表与组织补偿膜的空气间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打印组与常规组的空气总体积均值分别为14685.79 mm^(3)与103828.18 mm^(3),最大空气间隙高度均值分别为5.71 mm与20.44 mm,3D打印组优于常规组(P<0.001)。3D打印组的靶区适形度(CI)、均匀性(HI)、患侧肺受量(V_(30)、V_(20)、D_(mean))和靶区内皮肤剂量(V_(100%)、V_(98%)、V_(95%)、D_(mean))分别为0.7629,0.1063,22.23%、27.32%、1514.93 cGy和95.54%、97.62%、98.78%、5231.66 cGy,常规组的对应剂量学指标分别为0.7249,0.1248,24.14%、29.24%、1588.74 cGy和92.36%、95.84%、97.92%、5206.19 cGy,3D打印组剂量分布优于常规组(P<0.05);3D打印组的患侧肺低量体积(V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3D打印组患者的补偿膜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在临床应用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 组织补偿膜 皮肤贴合性 空气间隙 剂量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CT值影响因素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金有 邹炼 +3 位作者 谢朝 骆科林 殷云鹏 张薇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3-789,共7页
通过改变西门子CT模拟机电流时间乘积、电压,重建卷积核,研究扫描参数对CIRS-062M模体CT值的影响。回顾分析CIRS-062M模体年质控数据、CTP504模体月质控数据,研究CT值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电流时间乘积对CT值几乎无影响,最大变化4.6 ... 通过改变西门子CT模拟机电流时间乘积、电压,重建卷积核,研究扫描参数对CIRS-062M模体CT值的影响。回顾分析CIRS-062M模体年质控数据、CTP504模体月质控数据,研究CT值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电流时间乘积对CT值几乎无影响,最大变化4.6 HU;电压对CT值影响较大,最大变化达585.3 HU;除Head H31s及Child Head H21s两种卷积核外,其余卷积核对CT值影响轻微;近几年内2种模体的CT值均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变化最大为CIRS-062M致密骨插件,最大变化63.3 HU,平均变化(-8.68±17.82)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CT值 CT模拟机 致密骨 CIRS-062M CTP504 扫描参数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月梅 曾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发现开创了NSCLC个体化治疗的新纪元。近年来,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表皮生长因...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发现开创了NSCLC个体化治疗的新纪元。近年来,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s)为首的靶向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已经成为IV期伴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靶向药物继发耐药和治疗后进展仍然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EGFR-TKI联合放射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模式。本文就EGFR-TKI联合放疗的时机,以及TKI联合放射治疗对NSCLC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营养师小程序在癌症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张婕 郑淑文 +1 位作者 龙志文 谢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 验证在线营养风险自我筛查工具--R+营养师小程序在癌症患者营养评估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纳入131位癌症患者,扫描小程序后按步骤填写得出营养评分数据。同时按照NRS2002量表和PG-SGA量表对其做出标准营养评估。统计分析小程序营... 目的 验证在线营养风险自我筛查工具--R+营养师小程序在癌症患者营养评估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纳入131位癌症患者,扫描小程序后按步骤填写得出营养评分数据。同时按照NRS2002量表和PG-SGA量表对其做出标准营养评估。统计分析小程序营养评分数据与研究人员得出的标准得分数据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前瞻性地评估R+营养师在癌症患者中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有效性。结果 小程序中PG-SGA评估灵敏度81%,特异度72%,阳性预测值38%,阴性预测值94%。NRS2002评估灵敏度79%,特异度81%,阳性预测值47%,阴性预测值95%。小程序在癌症患者营养评估中准确性高(P<0.05)。小程序PG-SGA评分与量表PG-SGA评分有中等的一致性、较强的相关性;小程序NRS2002评分与NRS2002量表评分有中等的一致性、较强的相关性。年龄差异可能造成NRS2002营养评分的差异(P=0.002),但性别差异对癌症患者营养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运用R+营养师小程序来评估癌症患者营养状况可以作为快速营养评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快速营养评估 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黄精TM片缓解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魏豪 孙愚 +4 位作者 何军 刘洁薇 谢可 郑于珠 朱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紫黄精TM片用于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项临床研究设计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计划纳入至少接受过一个周期化疗,且存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得分≥4分)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 目的初步探究紫黄精TM片用于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项临床研究设计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计划纳入至少接受过一个周期化疗,且存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得分≥4分)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将在接下来的两个化疗周期中每日按时口服紫黄精TM片(2.1 g,一天两次)并接受随访。期间入组患者分别于基线、第二周期化疗前(第21天)及第三周期化疗前(第42天)独立完成Piper疲乏量表、EORTC QLQC30量表的填写及部分生化免疫指标的测量。主要研究终点为从基线到第42天的Piper疲乏调查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最终47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在第三周期化疗前(第42天)评估Piper疲乏量表平均得分为(3.21±1.67)分,较基线时[(5.89±1.36)分]下降(P=0.000),癌因性疲乏得到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症状管理方面,患者的疲劳、恶心呕吐、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实验过程中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余轻微不良反应经评估后认为与化疗相关,与紫黄精TM片无关。结论经初步研究,紫黄精TM片使用安全,具有可以改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潜在治疗作用。但将来需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紫黄精TM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黄精TM片 癌因性疲乏 化学疗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XHA600D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入射电子束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宁宇 顾少娴 +6 位作者 崔凤洁 尹楚欧 张盛元 胡金有 蔡芸竹 吴章文 勾成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9-526,共8页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入射电子束参数对XHA600D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剂量分布的影响,并确定优化的入射电子束参数。根据厂商提供的XHA600D加速器治疗头的几何、材料参数,使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对不同的入射电子束参数进行模拟并记...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入射电子束参数对XHA600D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剂量分布的影响,并确定优化的入射电子束参数。根据厂商提供的XHA600D加速器治疗头的几何、材料参数,使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对不同的入射电子束参数进行模拟并记录其在水模体中产生的剂量分布,将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的入射电子束参数包括平均能量、径向强度分布、角度展宽和能量展宽;实验测量数据包括4 cm×4 cm、10 cm×10 cm、30 cm×30 cm射野条件下的百分深度剂量与离轴剂量。结果表明当入射电子束的平均能量为6 MeV、径向强度的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为0.25 cm、角度展宽为0.15°时,模拟结果和测量结果吻合非常好。这些参数可以作为建立适用于XHA600D加速器的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剂量计算模型的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入射电子束参数 百分深度剂量 离轴剂量 XHA600D
原文传递
基于2.5 MeV质子加速器BNCT装置的中子慢化材料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少娴 崔凤洁 +8 位作者 王宁宇 尹楚欧 张盛元 胡金有 蔡芸竹 吴章文 汪俊 李霞 勾成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2,共6页
基于加速器中子源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新一代的放射治疗方法,束流整形体(Beam Shaping Assembly,BSA)作为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中子源中的快中子束流慢化至超热中子能区(0.5... 基于加速器中子源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新一代的放射治疗方法,束流整形体(Beam Shaping Assembly,BSA)作为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中子源中的快中子束流慢化至超热中子能区(0.5 eV~10 keV),并尽可能减少快中子、热中子以及射线的成分,使其满足BNCT用于治疗的中子束要求。本工作基于蒙特卡罗软件包Geant4(Geometry and Tracking),以2.5 MeV,10 mA质子流强的^(7)Li(p,n)^(7)Be中子源为对象,研究分析了AlF^(3)、Fluental、Al_(2)O_(3)、Al作为慢化体材料时,不同的厚度对束流出口处的超热中子注量率、超热中子注量与热中子注量比值、快中子成分、成分所产生的影响。计算表明,当选用厚度为25 cm的AlF^(3)作为慢化体材料时,经过整形慢化后的超热中子束的束流参数,均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的中子束流参数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中子俘获治疗 蒙特卡罗模拟 慢化体材料 超热中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