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探讨
1
作者 范福全 《中国医院统计》 2006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小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以及用ExcelVBA集成模块,建立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模式及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等问题。方法采用成本相对价值单元法、作业成本法等,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现存数据通过网络技术挖掘并导入... 目的探讨中小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以及用ExcelVBA集成模块,建立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模式及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等问题。方法采用成本相对价值单元法、作业成本法等,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现存数据通过网络技术挖掘并导入到Excel和Access中,并建立医院科室成本管理模式。结果通过以Excel、Ac-cess为对象,低成本开发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可以促进科室不断地完善医院服务流程,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为现代化医院管理提供决策分析依据,逐步完善数字化医院的内涵建设。结论用ExcelVBA开发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较适合中小医院现有HIS及经济状况,是中小医院进行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科室 成本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刚 邓雅玲 +2 位作者 杨海刚 徐黎 侯开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180例来自三所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凝组、微波组和激光组各6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180例来自三所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凝组、微波组和激光组各6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访3个月后,经研究发现,电凝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微波组和激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综合疗效优于微波及激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电凝术 微波 激光 鼻出血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子宫网压缝合术对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或B-Lynch...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子宫网压缝合术对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或B-Lynch缝合等措施处理仍无法止血的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网压缝合术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分钟内停止,观察30分钟阴道无明显流血关腹,均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术后5天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各项数值均在正常范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4天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天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超声检查:术后42天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宫腔镜检查:术后5个月,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随访:例5在哺乳期,其余病例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例2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诞下1健康女婴。结论:对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措施处理仍无法止血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子宫网压缝合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以考虑作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子宫网压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研究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韦 王玲 +7 位作者 陈颐中 焦顺霞 赵茜 李新彤 端木羊羊 王晨 侯雪 程晓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193-4196,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P〈0.05;M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后肌群 退行性变 脂肪浸润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云清 欧玉清 +1 位作者 刘第海 魏新川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研究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头后仰角度差值、上下切牙间距、改良Mallampati分级,以Cormack-Lehane 3~4级定为困难气管... 目的:研究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头后仰角度差值、上下切牙间距、改良Mallampati分级,以Cormack-Lehane 3~4级定为困难气管插管。结果:以头后仰角度差<15°能较准确的预测困难气道(P<0.05)。结合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以总分≥5认为存在困难气道的综合评估指标,与传统的单项改良Mallampati分级试验比较实际插管困难发生率,得出三参数结合评估法敏感度(81.3%)、阳性预测值高(75%)(P<0.05),漏诊率低(18.8%)(P<0.05)。结论:在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中头后仰角度差能较准确的预测困难气道;若结合头后仰角度差、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项评估指标,可提高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道 头后仰角度差 气管插管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成义 何雨 +2 位作者 王容杰 刘峰 袁利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5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手术期间各项临床客观指标,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分析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5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手术期间各项临床客观指标,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分析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标准化总分为(65. 30±6. 17)分,生理健康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分别为(66. 05±5. 58)分和(64. 54±5. 61)分。患者术后SF-36量表总得分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生理功能(PF)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和脑中线位移;对生理职能(RP)有影响的因素为Barthel指数;对躯体疼痛(BP)有影响的因素为Barthel指数;对总体健康(GH)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活力(VT)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社会功能(SF)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情感职能(RE)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精神健康(MH)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出血破入脑室、脑中线位移、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治疗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腰椎椎后肌群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新民 王玲 +5 位作者 蒋雯 娄路馨 陈义忠 江艳芬 于爱红 程晓光 《中医正骨》 2018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女性腰椎椎后肌群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一项前瞻性中国城乡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招募的社区健康志愿者中的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115例。45岁≤年龄<60岁者62例(中年组),年龄≥60岁者53例(老年组)。使用定... 目的:研究中老年女性腰椎椎后肌群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一项前瞻性中国城乡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招募的社区健康志愿者中的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115例。45岁≤年龄<60岁者62例(中年组),年龄≥60岁者53例(老年组)。使用定量CT分别测量其腰椎骨密度,并测量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及脂肪面积,计算腰椎椎后肌群内的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MFI=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脂肪面积)×100%]。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腰椎骨密度与腰椎椎后肌群退变的关系。结果:中年组的腰椎骨密度、椎后肌群肌肉面积均高于老年组[(132.74±35.74)mg·cm^(-3),(91.43±28.40)mg·cm^(-3),t=6.779,P=0.000;(40.68±6.62)cm^2,(38.01±6.41)cm^2,t=2.182,P=0.031],椎后肌群脂肪面积、MFI均低于老年组[(1.89±0.99)cm^2,(2.34±1.45)cm^2,t=-1.997,P=0.048;(4.48±2.11)%,(5.85±3.44)%,t=-2.604,P=0.010];2组的体质量指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6±3.22)kg·m^(-2),(24.08±3.06)kg·m-2,t=-0.190,P=0.850]。中年组、老年组及总体研究对象的腰椎骨密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552,P=0.000;r=-0.599,P=0.000;r=-0.690,P=0.000)。中年组腰椎骨密度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及MFI均呈负相关(r=-0.267,P=0.037;r=-0.304,P=0.017),与椎后肌群肌肉面积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081,P=0.581);老年组腰椎骨密度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及MFI均呈负相关(r=-0.331,P=0.017;r=-0.371,P=0.007),与椎后肌群肌肉面积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235,P=0.094);总体研究对象的腰椎骨密度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及MFI均呈负相关(r=-0.191,P=0.042;r=-0.214,P=0.023),与椎后肌群肌肉面积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132,P=0.163)。以腰椎骨密度为因变量,以年龄、体质量指数、腰椎椎后肌群肌肉面积和脂肪面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腰椎骨密度(中年组)=379.695-3.929×年龄-7.609×腰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腰椎骨密度(老年组)=146.419-1.190×年龄-6.350×腰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腰椎骨密度(总体研究对象)=269.577-2.962×年龄-5.307×腰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结论:中老年女性腰椎椎后肌群脂肪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腰椎骨密度的下降,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密度 定量CT 肌少症 骨质疏松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肾上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玉萍 赖照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CT B超 充气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战立 林炎水 +3 位作者 严小虎 范剑波 常山 黄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05年9月-2008年10月共收治的股骨骨折64例,均采用带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30 d不等,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后50例随访6-24个月,全部骨...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05年9月-2008年10月共收治的股骨骨折64例,均采用带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30 d不等,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后50例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功能良好,远期优良率达96%。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可有效防止骨折断端旋转及移位,应力遮挡小,骨折弹性固定,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施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超声检查与MRI在软骨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以银 李晓妍 廖林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和MRI所获膝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软骨厚度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膝关节OA患者(100例)同时接受超声和MRI检查,并获取膝关节OA患者疾病临床分值(WOMAC评分)、病程、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对上... 目的:比较超声和MRI所获膝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软骨厚度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膝关节OA患者(100例)同时接受超声和MRI检查,并获取膝关节OA患者疾病临床分值(WOMAC评分)、病程、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对上述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①超声示股骨内、外髁软骨厚度与病程成负相关(r=-0.546,P<0.05;r=-0.519,P<0.05);②MRI示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面等级分级与WOMAC评分成正相关(rs=0.436,P<0.05);与病程成正相关(rs=0.393,P<0.05);③超声检查所示的内外髁软骨厚度和MRI软骨面等级分级成负相关(rs=-0.451,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MRI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程度反应良好,且一致性好;超声由于价廉简便,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膝骨关节炎软骨病变的手段,并在其预后判断和随访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核磁共振 膝骨关节炎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熊显良 杨军 龚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神经阻滞和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分别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用一针法颈神经丛阻滞,B组34例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神经阻滞和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分别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用一针法颈神经丛阻滞,B组34例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术中辅助药追加比例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单纯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采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具有易定位、好操作、麻醉效果好的优点,只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基层医院较理想的麻醉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 颈丛阻滞 锁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云清 欧玉清 刘第海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2例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硝普钠组,n=36)与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丙泊酚2mg.kg-1、芬太尼2μg.kg-1和采用预注给药... 目的:探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2例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硝普钠组,n=36)与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丙泊酚2mg.kg-1、芬太尼2μg.kg-1和采用预注给药的阿曲库铵进行气管内插管,以异氟醚或氨氟醚、阿曲库铵和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在手术进入椎体前3~5min由输液泵输入0.01%硝普钠,控制速度使收缩压维持于60~80mmHg的范围。记录两组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术后1h血红蛋白与术前血红蛋白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类型、晶体液、胶体液输入量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术后1h血红蛋白与术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脊柱手术中采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控制性降压 麻醉 脊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玉清 胡云清 刘第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6期65-66,共2页
目的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剖宫产60例,CSEA组30例,EA组30例。分别检测麻醉后3、5、10、15、20、25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 目的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剖宫产60例,CSEA组30例,EA组30例。分别检测麻醉后3、5、10、15、20、25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肌松程度;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7水平时间;注射局麻醉药到胎儿娩出时间(Ⅰ-D)、子宫切开至胎儿取出时间(U-D)及新生儿娩出1、5分钟Apgar评分结果,硬膜外局麻用药量。结果两组麻醉术中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Ⅰ-D、U-D较EA组明显缩短(P〈0.01);肌松效果CSEA组明显优于EA组,硬膜外用药量小,但血压下降较EA组明显。结论指征掌握恰当,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优于单纯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脊髓 硬膜外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笛网压缝合术在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后关腹,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5 d患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4 d MRI显示,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 d MRI显示,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术后42 d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术后5个月宫腔镜显示,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术后随访1例患者在哺乳期,其余患者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产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在难治性PPH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施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治疗后,仍无法止血的乏力性PPH患者,应果断选择CNCS进行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晨笛网压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5
作者 侯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气雾剂组(对照组)24例和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气雾剂组(对照组)24例和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每晚顿服,共12 w,并随访20 w。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显效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每月哮喘日间及夜间发作次数,每月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地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茂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24-1225,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 76例新生儿窒息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 3.8%。胎盘因素 11例 ,脐带因素 2 8例 ,胎儿因素 2 0例 ,妊娠合并症 4例。分娩...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 76例新生儿窒息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 3.8%。胎盘因素 11例 ,脐带因素 2 8例 ,胎儿因素 2 0例 ,妊娠合并症 4例。分娩方式剖宫产窒息率 3.87% ,正常产窒息率 2 .93% ,胎头吸引术窒息率 19.2 3%。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胎盘、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妊娠合并症等有关。剖宫产与正常产的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应尽量避免使用胎头吸引术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 病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维刚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0期781-782,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具有手术指征需行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4例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115例,分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具有手术指征需行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4例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115例,分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0.2)enl、(57.5±8.8)min、(33.7±12.0)ml、(14.7±5.0)h、(3.8±0.7)d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7.0±1.1)cm、(82.8±11.9)min、(85.6±20.0)ml、(48.2±9.6)h、(7.4±0.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可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但要注意避免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锐 李学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快心室率房颤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45例)和美托洛尔治疗组(49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疾病、华法林抗凝等常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静息、活动状态的心室率(HR1...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快心室率房颤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45例)和美托洛尔治疗组(49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疾病、华法林抗凝等常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静息、活动状态的心室率(HR1、HR2)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控制HR1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67% vs 48.98%,P>0.05);比索洛尔组控制HR2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4.44% vs 55.10%,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结论控制快速永久性房颤心室率,尤其是控制HR2,比索洛尔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永久性房颤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何建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248.31±15.27)高于对照组的(201.57±1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能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规范化 神经内科 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自力 谢小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取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9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A组采取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FJI),B组采...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取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9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A组采取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FJI),B组采取Roux-en-Y重建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营养代谢情况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预后营养指数(PIN)、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容积、胆囊排空率、胆囊收缩素(CCK)水平、胃肠功能(代胃肠管最大径值与管内钡剂停留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重建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BMI、Hb、TP、PIN均显著高于B组;术后胆囊容积、CCK水平低于B组,胆囊排空率高于B组;术后6个月代胃肠管最大径值大于B组,管内钡剂停留时间长于B组;术后R-S综合征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取FJI更益于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可更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提高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胆囊收缩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