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科70年发展历程
1
作者 彭剑 陈玉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学科体系逐步健全、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术人才辈出、科研教学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和学术活动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该学科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学科体系逐步健全、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术人才辈出、科研教学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和学术活动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该学科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学 发展历程 学术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
2
作者 赵庆秋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于我国电视事业自身的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多重原因,当今各类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这些现象在总体上呈现出实用性和知识性兼顾,通俗性和学术性并存,附带性和隐匿性... 基于我国电视事业自身的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多重原因,当今各类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这些现象在总体上呈现出实用性和知识性兼顾,通俗性和学术性并存,附带性和隐匿性相伴等特点。同时,尚处探索期的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创新思路加以改进。而除电视外的其他大众传媒中的社会科学传播也有待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社会科学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环境事件中媒介科学传播的反思与建议——以四川什邡宏达钼铜事件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子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突发公共环境事件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而突然发生的公共事件,这在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文章以2012年7月2日发生的什邡宏达钼铜事件为例,通过对其发生前后过程的监测与分析中发现,突发公... 突发公共环境事件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而突然发生的公共事件,这在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文章以2012年7月2日发生的什邡宏达钼铜事件为例,通过对其发生前后过程的监测与分析中发现,突发公共环境事件爆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媒介传播存在前期解释与科学传播力度不够、基层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和民意监测缺失、简单粗暴的删除网络谣言和负面评论导致民众进一步的误解、对待网络意见领袖的态度不够积极、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累积导致与民生相关重大事宜得不到有效地沟通和化解,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目前,基层政府都已介入到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和信息发布,但政府信息的传播效果、以及与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沟通等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试图在自媒体环境下分析突发公共环境事件中基层政府应对举措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环境事件 什邡钼铜事件 媒介传播 科学传播 自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提升红色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婷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15期141-142,共2页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红色场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的主要平台,社会教育功能十分显著。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红色场馆的功能定位和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社会教育功能,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红色场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的主要平台,社会教育功能十分显著。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红色场馆的功能定位和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社会教育功能,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从创新传播方式、由实景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由单馆模式到红色场馆联盟三个方面出发,提升红色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场馆 馆藏文物 新媒体技术 社会教育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品”到“机制”:全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创新
5
作者 唐婵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基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与进程,在坚持效果导向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评价体系,是更好地助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新型主流媒体的评价体系,聚焦在“产... 基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与进程,在坚持效果导向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评价体系,是更好地助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新型主流媒体的评价体系,聚焦在“产品”传播的“效果/结果”上,呈现出典型的“结果性评价”导向。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体系,能够呈现与验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效果,却很难直接指引与动态督促更为复杂的建设实践。基于“结果性评价”体系,融入“过程性评价”逻辑,从“产品”到“机制”、从“效果/结果”到“网络/过程”,探索评价目标、评价逻辑、评价体系的创新升级,是构建更为理想的评价体系的可行进路。由此建构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评价体系,既关注“产品”也重视“机制”,既检验“效果”也指引“过程”,由多元交互的主体维度、资源维度、业务维度、生态维度的复合性评价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评价体系 结果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新型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大熊猫文化提升四川形象的路径初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蹇莉 王菲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6-180,共5页
大熊猫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宠爱。四川是公认的大熊猫的故乡,利用大熊猫这个独特而珍贵的文化符号塑造提升四川形象,并面向世界传播推广,对提高四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大熊... 大熊猫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宠爱。四川是公认的大熊猫的故乡,利用大熊猫这个独特而珍贵的文化符号塑造提升四川形象,并面向世界传播推广,对提高四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大熊猫文化与四川文化的契合点,大熊猫文化开发与四川形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大熊猫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提升四川形象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大熊猫文化 提升四川形象 路径
原文传递
社会楷模“网红化”传播现象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庹继光 蹇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4,83,共5页
当下,许多科学家、优秀运动员等被媒体和网民塑造成网络红人。从以往的典型人物到如今的"网红",媒体对于这些社会楷模的报道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形成了颠覆性的转型。文章分析了这一变迁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从榜样到"... 当下,许多科学家、优秀运动员等被媒体和网民塑造成网络红人。从以往的典型人物到如今的"网红",媒体对于这些社会楷模的报道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形成了颠覆性的转型。文章分析了这一变迁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从榜样到"网红"都没有改变楷模的偶像地位,是公众人物报道与传播行为片面化、概念化产生的刻板印象,进而对社会楷模传播"网红化"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了克服其负面影响的应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楷模 “网络红人” 典型报道 偶像 消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舆论生成及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当前,社会化媒体舆论的涌现和爆发,深刻改变了传统舆论的生成及运行模式。文章主要研究社会化媒体舆论生成、传播机制与动员模式,探讨社会化媒体舆论生产背后的独特性和传播机制的复杂性,并提炼和概括出社会化媒体舆论的运行机制及模式。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舆论生成 传播机制 触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志立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9,共4页
人类的所有传播活动,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网络传播虽然在技术特性和传播方式上与其他传播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其传播的性质、功能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却是一致的,同样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同样担... 人类的所有传播活动,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网络传播虽然在技术特性和传播方式上与其他传播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其传播的性质、功能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却是一致的,同样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同样担负着社会责任并受到社会的控制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传播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媒: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失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卉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媒面临更多模棱两可的情景和相互冲突的效忠对象,传媒实践必然会面临巨大的伦理挑战,伦理失范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本文把新闻媒体的伦理实践分为三个阶段:理性判断阶段、行为抉择阶段、事后评价阶段,并从伦...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媒面临更多模棱两可的情景和相互冲突的效忠对象,传媒实践必然会面临巨大的伦理挑战,伦理失范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本文把新闻媒体的伦理实践分为三个阶段:理性判断阶段、行为抉择阶段、事后评价阶段,并从伦理生成与控制机制出发细致观察和解释新闻传媒伦理失范的成因,或许对新闻实践能有更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媒 伦理失范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电视新闻节目“彻底故事化”——以四川卫视新闻故事化栏目“新闻连连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利强 施露 《今传媒》 2006年第09X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新闻故事化 电视新闻节目 四川 栏目制作 娱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林森 阮志孝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68,82,共4页
四川新闻舆论监督有五大特点:1.舆论监督以引导为主;2.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媒体和政府之间正在形成良性互动;3.媒体普遍重视建设性的舆论监督;4.舆论监督多集中在民生问题;5.舆论监督多集中在基层,面向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七个:1.媒体... 四川新闻舆论监督有五大特点:1.舆论监督以引导为主;2.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媒体和政府之间正在形成良性互动;3.媒体普遍重视建设性的舆论监督;4.舆论监督多集中在民生问题;5.舆论监督多集中在基层,面向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七个:1.媒体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2.监督水平有待提高;3.舆论监督的压力重、阻力大;4.存在集体失语现象;5.存在"有偿不闻";6.新闻敲诈时有发生;7.舆论监督领域有待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新闻研究 舆论监督 《成都商报》 《华西都市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娱乐新闻的表征传播要素关系与受众道德认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实 《新媒体与社会》 2014年第4期221-232,共12页
新媒体为社会个体追求娱乐提供了便利。娱乐新闻的接近性、愉悦性、审丑性使得受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及讨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在微博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娱乐性事件,并不断形成全民狂欢的局面,事件发展期间甚至出现... 新媒体为社会个体追求娱乐提供了便利。娱乐新闻的接近性、愉悦性、审丑性使得受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及讨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在微博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娱乐性事件,并不断形成全民狂欢的局面,事件发展期间甚至出现了用户对事件内容、当事人的随意调侃、谩骂等恶性行为。本文基于对微博传播的娱乐新闻表征传播要素关系的分析,得出用户的UGC再生内容模式,并分析了其作为受众道德认知的表征,对用户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及现实生活的建构路径的不良影响、现实误导,最后提出因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娱乐新闻 表征传播要素 道德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与对策选择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晖 刘茂锦 《新媒体与社会》 2020年第1期67-81,共15页
当前,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新闻业,在助力新闻生产、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侵犯用户隐私、缺乏社会责任、情感关照不足、侵害新闻真实、削弱新闻价值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持续挑战着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突... 当前,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新闻业,在助力新闻生产、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侵犯用户隐私、缺乏社会责任、情感关照不足、侵害新闻真实、削弱新闻价值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持续挑战着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突破管理困境、完善认知结构、推进融合进程、夯实人才梯队对解决这些伦理问题,以及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和新闻传播产业的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受众调查看加强四川藏区新闻媒介发展的路径
15
作者 蹇莉 王卉 《新闻研究导刊》 2011年第11期62-63,共2页
2011年7月到8月,我们在甘孜日报的协助下,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受众进行了一次受众调查,本次调查依据甘孜州各县GDP的高低,按照高、中、低的原则,选取甘孜、乡城、巴塘三个县的受众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县发放问卷200分,共发放问... 2011年7月到8月,我们在甘孜日报的协助下,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受众进行了一次受众调查,本次调查依据甘孜州各县GDP的高低,按照高、中、低的原则,选取甘孜、乡城、巴塘三个县的受众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县发放问卷200分,共发放问卷60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调查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新闻媒介 四川藏区 路径 GDP 甘孜州 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三种意识
16
作者 侯利强 《青年记者》 2007年第3期100-101,共2页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新闻,记者往往面临新闻源不固定、突发性强、采访难度大、时间紧等压力,很容易在细节处理上粗枝大叶、不求精细,也容易进行简单化、弱化处理。因此,在强调社会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大局、平等、服务等意识的同时,笔...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新闻,记者往往面临新闻源不固定、突发性强、采访难度大、时间紧等压力,很容易在细节处理上粗枝大叶、不求精细,也容易进行简单化、弱化处理。因此,在强调社会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大局、平等、服务等意识的同时,笔者认为还要加强其求证意识、换位意识和延伸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报道 换位意识 新闻采编人员 细节处理 新闻源 突发性 简单化 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网络舆论危机与治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个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颖 陈玉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67,共8页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矛盾多发和积聚的过程,恶性拆迁、环境污染、失地农民的安置与保障、城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与城市管理的矛盾,都会对城乡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而且,在解决矛盾的制度化渠道失灵、互联网对舆论的催化和...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矛盾多发和积聚的过程,恶性拆迁、环境污染、失地农民的安置与保障、城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与城市管理的矛盾,都会对城乡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而且,在解决矛盾的制度化渠道失灵、互联网对舆论的催化和放大、有组织的网络舆论操控三大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矛盾极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面对这些危机,政府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重控轻调、多头管理、单兵作战、手段落后、法律不全等问题,使网络舆论引导与处置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变革治理思路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网络舆论危机 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环境演变与媒体社会责任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晓峰 《现代视听》 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
传播环境的演变影响到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对传播环境中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运行体制、传播技术、受众四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对我国传媒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同时提出要特别注意在商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部分媒介社会责任缺... 传播环境的演变影响到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对传播环境中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运行体制、传播技术、受众四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对我国传媒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同时提出要特别注意在商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部分媒介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指出只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我国传媒业才能做大做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环境 演变 媒体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预印本平台科学信息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bioRxiv和medRxiv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景文 《传播与版权》 2021年第7期83-85,共3页
预印本平台作为部分科学信息的首发媒介,其科学信息的传播呈现"真"与"伪"相交织的格局。本研究以生物医学类的预印本平台bioRxiv和medRxiv为例,分析预印本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传播科学信息的路径以及存在的问... 预印本平台作为部分科学信息的首发媒介,其科学信息的传播呈现"真"与"伪"相交织的格局。本研究以生物医学类的预印本平台bioRxiv和medRxiv为例,分析预印本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传播科学信息的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预印本平台由于缺少同行评议环节,其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媒体引用不当,误导了部分公众正确的健康认知。因此,预印本平台应当建立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加强与传统期刊和其他媒体的合作,提升科学信息的质量,积极引导大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印本 预印本平台 科学信息 开放获取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理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动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文杰 唐文怡 《东南传播》 2022年第3期92-94,共3页
面对当下网络流行语给人们造成的“符号围困”窘境,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消费符号属性进行确证,解读其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消费循环本质,并进一步对网民、平台、主流媒体三方主体参与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过程... 面对当下网络流行语给人们造成的“符号围困”窘境,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消费符号属性进行确证,解读其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消费循环本质,并进一步对网民、平台、主流媒体三方主体参与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过程的动因进行分析,最终为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消费社会 符号消费 动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