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瑞 罗大菊 徐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9期2878-287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7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比...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7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PT、APTT、F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APTT、F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T、APTT、F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能缩短PT、APTT,降低Fg含量,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瑛 张英 +4 位作者 汤桂英 黄武 冯建军 王彦铭 代玉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比较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阴式组)、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开腹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 目的比较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阴式组)、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开腹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最短(93.13±27.38)min,与腹腔镜和阴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25.25±100.30)mL,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22.62±6.65)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阴式组最少(9.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起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 腹腔镜 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晓勤 张瑛 +2 位作者 孙江川 吕禄平 李傲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组子宫底下降速度最快(P<0.05);剖宫产组术后恶露42d内消失者占61.8%,少于自然分娩组(92.4%);产后5、30、42dB超测子宫三径之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后42d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宫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8.2%和7.6%,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8.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有其自身的规律,但较自然分娩者子宫复旧速度慢,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复旧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宫术后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洋 潘柔屹 +1 位作者 谢祥浩 尹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22-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清宫术后应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E2V)治疗稽留流产(MA)及对雌激素、炎性因子、妊娠相关蛋白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A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n=49)与常规剂量组(... 目的探讨清宫术后应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E2V)治疗稽留流产(MA)及对雌激素、炎性因子、妊娠相关蛋白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A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n=49)与常规剂量组(n=49),清宫术后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E2V,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E2V,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首次月经中期子宫内膜最大厚度等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宫腔粘连(IUA)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雌二醇(E2)等雌激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首次月经中期子宫内膜最大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UA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hCG、P、E2、hs-CRP、TNF-α、IL-6及PAP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常规剂量组(8.16%)(P<0.05)。结论清宫术后应用两种剂量E2V均可提高雌孕激素水平,促进残留妊娠组织排出,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缓解炎性反应,降低PAPP-A水平,但小剂量E2V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术 小剂量 戊酸雌二醇 稽留流产 雌激素 炎性因子 妊娠相关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谭燕 何芳 钟长云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右美托咪定组70例和哌替啶组58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右美托咪定组70例和哌替啶组58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右美托咪定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芬太尼400μg+右美托咪定300μ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泵入,对照组予芬太尼400μg+NS共100 ml泵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手术切口痛VAS评分、宫缩痛的VAS评分,及术后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药物消耗量。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前、麻醉后、胎儿娩出时及手术后30 min与哌替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结束时切口痛和宫缩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右美托咪定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切口痛和宫缩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 h、24 h、48 h的手术切口痛、宫缩痛VAS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药物消耗量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显著,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较小,术后切口痛和宫缩痛VAS评分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哌替啶 剖宫产 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外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丝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健 高佳星 汪叶松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63-65,70,共4页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皮质中神经丝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4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各组于建模后6、12、24、72 ...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皮质中神经丝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4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各组于建模后6、12、24、72 h取标本),EPO处理组(各组于建模后6、12、24、72 h取标本),每组5只,采用Myneurolab脑立体定向仪和Benchmark颅脑损伤撞击器制作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上述时间点损伤灶周围皮层神经丝的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中神经丝蛋白H(neurofilament H,NF-H)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NF-H含量丰富,呈棕黄色丝状结构,在脑皮质的大椎体细胞层、小椎体细胞层,海马区,胼胝体中表达尤为明显,而颅脑损伤组于脑外伤后6h见NF-H较正常组稀疏,部分结构中断,6~24h内可见神经丝数目进一步减少,排列紊乱加重,至24h破坏程度达到高峰,72 h时上述情况有所缓解,外伤后EPO处理组神经丝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比外伤组多,且排列较外伤组整齐.神经丝的密集程度在1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颅脑损伤组损伤后6h可见NF-H的表达减少(P<0.05).6~12h内NF-H蛋白表达持续减少(P<0.05),24h后达最低值(P<0.01),72 h时升高(P<0.05).但与颅脑损伤各组比较,EPO处理组NF-H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EPO对脑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抑制神经丝蛋白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瑛 代玉蓉 +2 位作者 任秀蓉 何芳 袁明香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6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应用MTX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使HCG下降,再经宫腔镜下行清宫术。结果 32例患者清宫手术顺利完成,出血仅10~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应用MTX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使HCG下降,再经宫腔镜下行清宫术。结果 32例患者清宫手术顺利完成,出血仅10~30mL,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均得以保留子宫。结论应用宫腔镜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切口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MTX 米非司酮 切口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腹产术后不明原因腹腔内出血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瑛 吕禄平 +1 位作者 李晓勤 李傲霜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3期34-34,共1页
剖宫产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比较少见。本文对1例剖宫产术后以气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内出血的症状不明显病人为例,分析腹腔内出血原因。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腔内出血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自发性膀胱破裂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欣 王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期109-109,共1页
膀胱破裂较少见,占泌尿系损伤的15%~30%,多为外伤性破裂。围生期自发性膀胱破裂偶有报道,多为顺产后发生。现将本院剖官产术后自发性膀胱破裂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自发性 膀胱破裂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坦度螺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小林 张瑛 +1 位作者 李照东 荣黎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8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合用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将84例诊断明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坦度螺酮组和单用坦度螺酮组,治疗4wk,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合用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将84例诊断明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坦度螺酮组和单用坦度螺酮组,治疗4wk,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疗效,结果作前后及两组对照分析。并定期检查肝功、肾功及血常规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表明在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好于单独用药组(P<0.05)。所有观察对象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合用坦度螺酮与单用坦度螺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具有更好的疗效,用药安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解郁胶囊 坦度螺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欣 李建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4期88-88,共1页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应用MTX,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MTX用法同观察组,并加口服米非司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6%,对照组为90.3%,对照组能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应用MTX,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MTX用法同观察组,并加口服米非司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6%,对照组为90.3%,对照组能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治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中P16^(INK4A)的表达
12
作者 尹维 何松余 +3 位作者 张浣华 李勤 程书书 杨晋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425-426,共2页
目的对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其早期诊断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宫颈浸润型的鳞状上皮癌以及29例宫颈上皮内新生物、19例宫颈浸润性腺癌、18例非肿瘤性的宫颈病变的标本进行了检测,来检测出P1... 目的对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其早期诊断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宫颈浸润型的鳞状上皮癌以及29例宫颈上皮内新生物、19例宫颈浸润性腺癌、18例非肿瘤性的宫颈病变的标本进行了检测,来检测出P16INK4A蛋白表达。结果 P16INK4A蛋白的国度表达在宫颈浸润型腺癌中能够100%的表达,宫颈浸润型的鳞状上皮癌能够80%的表达,宫颈上皮内生物的病变中能够97%的表达。结论 P16INK4A蛋白的过度表达能够作为早期对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p16 免疫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晓勤 唐爽 +3 位作者 何芳 张瑞 宋科鹰 朱虹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06-106,108,共2页
目的比较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型妊娠期... 目的比较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早,并发症多,病情重,一旦病情控制不满意应立即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腹水型 非腹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通液导管冲洗法在前庭大腺脓肿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欣 李建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6期172-172,共1页
目的:评估输卵管导管冲洗法在前庭大腺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均采用输卵管导管冲洗法。结果:23例患者术中无明显出血,经5~6d冲洗,拨出导管后均治愈,术后瘢痕形成小。结论:输卵管导管冲洗法治疗前庭大腺脓肿... 目的:评估输卵管导管冲洗法在前庭大腺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均采用输卵管导管冲洗法。结果:23例患者术中无明显出血,经5~6d冲洗,拨出导管后均治愈,术后瘢痕形成小。结论:输卵管导管冲洗法治疗前庭大腺脓肿,是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大腺脓肿 输卵管通液导管 冲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陈欣 李建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9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终止瘢痕子宫(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中期妊娠的引产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因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3例采用系统回顾性研究,分别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A组13例),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 目的:探讨终止瘢痕子宫(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中期妊娠的引产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因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3例采用系统回顾性研究,分别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A组13例),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联合清宫术(B组10例)。观察其引产成功率、胎儿胎盘娩出时间、产时出血情况。结果:23例引产者中,除1例因胎盘植入,引产时大出血常规止血无效后行子宫次全切术,22例引产均成功。结论:剖宫产术后2年内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可以在严密观察下施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6
作者 张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884-2885,共2页
关键词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后 妇科疾病 盆腔脏器 发生率 同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冲洗剖宫产宫腔及切口2448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李晓勤 尹维 +1 位作者 吕禄萍 郑雪华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8期45-45,共1页
甲硝唑为临床常用抗厌氧菌药物,价廉质优。我院于2002年1月~2004年1月期间,剖宫产手术采用甲硝唑冲洗官腔及手术切口,对比生理盐水冲洗官腔及手术切口,证明甲硝唑冲洗后能明显减少晚期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发生及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甲硝唑 宫腔 例临床观察 手术切口 剖宫产 冲洗 产褥病率 证明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蔡晓萍 彭瑛 +2 位作者 董明华 龚婷婷 尹维 《医学信息》 2012年第8期453-453,共1页
目的观察白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30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剖宫产术后加口服白萝卜汤,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 目的观察白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30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剖宫产术后加口服白萝卜汤,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及缓解腹胀均有较好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汤 剖宫产术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
19
作者 蔡晓萍 翁秀英 +2 位作者 孙艳红 张浣华 尹维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134-134,共1页
目的通过检测K167在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CINⅡ,CINⅢ,宫颈上皮鳞状细胞癌(SCC)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K1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SCC、20例CINⅠ.18例CINⅡ... 目的通过检测K167在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CINⅡ,CINⅢ,宫颈上皮鳞状细胞癌(SCC)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K1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SCC、20例CINⅠ.18例CINⅡ,16例CINⅢ和20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的K1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167蛋白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K167蛋白表达阳性率5%,为弱阳性(+)表迭:CINⅠ级中总阳性表达率35%,以弱阳性(+)表达为主;CINⅡ级中总阳性表达率为61.11%,以中度阳性(++)表达为主;CINⅢ级中总阳性表达率为93.75%,中度阳性(++)表达为主;在SCC中总阳性表达率93.75%,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在本研究中提示:K167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迭强度随宫颈病变期别增加而增加。结论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K167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表达强度逐渐增强.提示:K167可能参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免疫组化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宫角妊娠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谭建春 何忠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15-16,44,共3页
目的探究宫角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内共36例宫角妊娠患者资料分析,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药物流产+清宫术治疗,研究组18例采取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对临床治疗情况分析。结果对照组出血量、... 目的探究宫角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内共36例宫角妊娠患者资料分析,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药物流产+清宫术治疗,研究组18例采取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对临床治疗情况分析。结果对照组出血量、子宫穿孔、宫腔粘连都比研究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血β-HCG转阴时间比研究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宫腔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宫角妊娠,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整体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米非司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