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Ⅳ期胃癌外科治疗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饶健章 唐令超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年第3期263-265,250,共4页
Ⅳ期胃癌属非常晚期病变,5年生存率低于10%.先前的观点认为,Ⅳ期胃癌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便手术,大多以姑息为目的.近来,由于UICC第5版TNM分期体系在预测胃癌预后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该分期体系已为更多的肿瘤学家所接受.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覃宁嘉 王在国 刘光中 《世界肿瘤杂志》 2004年第4期344-345,352,共3页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36.1%;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率27.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根治性切...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36.1%;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率27.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根治性切除10例均存活18mo以上,3例存活已超过36mo;姑息性切除3例中2例存活已超过18mo,另1例术后15mo死亡。单纯引流术23例均于1~18mo内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根治切除术可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外科治疗 死亡 存活 切除率 根治切除术 姑息性 临床医生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左明 吴俊辉 +2 位作者 刘宝善 刘超 徐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法检测64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黏膜端粒酶活性并随访。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为93.8%(60/64)、较癌旁组织15.6%(10/6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法检测64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黏膜端粒酶活性并随访。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为93.8%(60/64)、较癌旁组织15.6%(10/64)、正常黏膜0(0/30)明显增高(P<0.01)。64例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中度18例,占28.1%;高度28例,占43.8%。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高活性者5年生存率为50.0%(14/28),中度以下及无活性者为77.8%(28/36),高活性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端粒酶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其活性上调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端粒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分析3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郑阳春 燕锦 +2 位作者 刘宝善 刘超 徐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发生、分布及治疗与预后.结果:31例患者,平均5.1年出现次发癌,平均3.8年后3例出现第3癌,平均3.5年后2例再发...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发生、分布及治疗与预后.结果:31例患者,平均5.1年出现次发癌,平均3.8年后3例出现第3癌,平均3.5年后2例再发第4癌.45.2%的患者合并存在腺瘤.59.5%的首发癌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大部分次发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好于首发癌或与之相同;首发癌术后平均存活8.3年,5年生存率84.8%.结论:大多数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首发癌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合并存在腺瘤是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根治术后应进行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原发癌 异时性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DPC4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燮林 张肇达 +1 位作者 田聆 魏于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 (Ad5 )为载体转染 DPC4基因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构建的DPC4 - Ad5进行体内体外转染 ,分别观察 DPC4 - Ad5对胰腺癌细胞 (HS76 6 T,Pc- 3)及裸鼠皮下种植胰腺癌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基因表...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 (Ad5 )为载体转染 DPC4基因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构建的DPC4 - Ad5进行体内体外转染 ,分别观察 DPC4 - Ad5对胰腺癌细胞 (HS76 6 T,Pc- 3)及裸鼠皮下种植胰腺癌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DPC4 - Ad5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在第 4天可达30 %。Pc- 3- DPC4 - Ad5 (PD)组细胞生长最慢 ,HS76 6 T(H)和 HS76 6 T- Ad5 (HA)组生长最快 ,与 Pc- 3(P)、Pc- 3- Ad5(PA)、HS76 6 T(H)、HS76 6 T- DPC4 - Ad5 (HD)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D组和 HD组细胞增殖受抑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转染后 ,细胞周期出现阻滞 ,G1 期细胞明显增加 ,Pc- 3由 5 8% (P组 )增至80 % (PD组 ) ,S期细胞则由 2 6 %降至 11.7% ;HS76 6 TG1 期细胞则由 5 8% (H组 )左右增至 6 8% (HD组 ) ,S期细胞则由 31%减少至 2 1%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凋亡未见明显增加。目的基因表达检测也表明 ,转染DPC4 - Ad5后 ,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未转染者。两种细胞株的裸鼠种植瘤经 DPC4 - Ad5治疗后 ,HS76 6 T空载体 (对照 ,HA)组体积为 (136 3.90± 4 87.6 5 ) mm3,HS76 6 T治疗 (HD)组为 (4 2 5 .90± 32 4 .6 8) mm3,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除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明仪 刘爱祥 金昌男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55-55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术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方法 :分析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切除术 39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8例。术前肝功按Child分级 :A级 34例 ,B级 5例。肿瘤直径 3~ 15cm。手术方式 :半肝切除术 5例 ,中央型肝切除术 9... 目的 :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术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方法 :分析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切除术 39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8例。术前肝功按Child分级 :A级 34例 ,B级 5例。肿瘤直径 3~ 15cm。手术方式 :半肝切除术 5例 ,中央型肝切除术 9例 ,周边型肝切除术 2 5例。主要用钳夹法和指折法相结合的方式断肝 ,必要时利用术中B超判断切除范围和肿瘤与肝内血管的关系。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 80~ 4 80分钟 ,术中输血量 0~ 76 0 0ml,术中平均输血量 112 0 +98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 9% (7/39) ,术后无肝衰发生。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应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肝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血流 阻断 血量 术中输血 手术时间 发生率 平均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左明 刘宝善 +2 位作者 徐琳 燕锦 刘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膜外淋巴结清扫 保留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及手术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左明 刘宝善 +1 位作者 徐琳 刘超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我院收治病理确诊为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3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多发生于中青年。绝经前;双侧多见,原发灶主要位于...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我院收治病理确诊为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3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多发生于中青年。绝经前;双侧多见,原发灶主要位于直肠中上段,多为粘液腺癌、粘液细胞癌与低分化腺癌,浸润多达T3~T4,临床分期以DukesB、C期居多。21例治愈性切除者5年生存率19%(4/21),平均生存(从发现肿瘤算起)46.2个月,不能切除者平均生存8.1个月。结论:对于女性直肠癌应注意有无卵巢转移,对有卵巢转移者应争取治愈性切除,包括直肠原发灶与转移灶、子宫、双附件切除的联合后盆脏器切除,以提高长期生存率;对于无卵巢转移者是否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应采取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卵巢转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祖贻 刘超 +1 位作者 罗洁 徐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单用化疗和中药联合化疗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30例单用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联合化疗(试验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化疗时... 目的观察比较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单用化疗和中药联合化疗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30例单用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联合化疗(试验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化疗时间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和化疗间歇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对照组30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化疗第一周期单用化疗,第二周期中药联合化疗,两周期化疗过程中和化疗间歇期比较自身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在化疗过程中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比对照组强,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提高,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中药能提高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和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中药 化疗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一期手术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阳春 燕锦 +2 位作者 刘宝善 刘超 徐琳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4期405-407,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一期行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时,同期应用普理灵疝装置施行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结果: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一期行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时,同期应用普理灵疝装置施行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结果: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55 min,其中疝修补时间60 min;术后平均住院10天,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无疝复发。结论:直肠癌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一期行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和无瘤原则进行规范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凤梅 郑阳春 +5 位作者 易珑 唐舒 刘敏 姜淑 何泽琴 吴艳丽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2期205-206,212,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患者康复的价值。方法:对行结肠造瘘的29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6例发生造瘘口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2.4%,其中造瘘口周围皮炎88例(2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患者康复的价值。方法:对行结肠造瘘的29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6例发生造瘘口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2.4%,其中造瘘口周围皮炎88例(29.7%),造瘘口狭窄8例(2.7%),造瘘口肠坏死2例(0.7%)。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加强心理指导,进行造瘘口护理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造瘘口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肝门切除肝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仪 刘爱祥 金昌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以及对残肝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肝癌,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甲组(阻断入肝血流,n=59),乙组(不阻断入...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以及对残肝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肝癌,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甲组(阻断入肝血流,n=59),乙组(不阻断入肝血流,n=42)。甲组和乙组术中估计失血量分别为:(892±843)ml,(914±894)ml,P>0.05。甲组和乙组术中输血量分别为:(955±992)ml,(1220±982)ml,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7±6)d,(12±4)d,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Tbil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8±7)d,(13±5)d,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12.5%,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不阻断入肝血流切肝可有效防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肝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 肝切除术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生存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平 唐令超 +2 位作者 罗进 魏莉 杨玉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而临床分期相同的胃癌生存期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 1989年 7月至 1995年7月共行根治性胃癌切除并且随诊完全的 93例临床病理资料 ,按高中分化腺癌与其它病理类型分成 2组 ,统计分析各期别的生存期。结果 高中...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而临床分期相同的胃癌生存期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 1989年 7月至 1995年7月共行根治性胃癌切除并且随诊完全的 93例临床病理资料 ,按高中分化腺癌与其它病理类型分成 2组 ,统计分析各期别的生存期。结果 高中分化腺癌与其它病理类型胃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Ⅰ期 5年与 5年 ,Ⅱ期 5年与 4年 ,P >0 .0 5 ,Ⅲa期为 5年与 1.5年 ,P <0 .0 5 ,Ⅲb为 2 .5年与 1.2 5年 ,P <0 .0 5 ,Ⅳ期 0 .5年与 0 .5年 ,P >0 .0 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而相同期别的胃癌预后有明显差异 ,在临床分期 ,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应予重视而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临床分期 生物学特性 根治切降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硬变患者肝脏胰岛素受体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仪 彭其芳 +3 位作者 王敏 刘嘉林 张敏 何文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 调查肝癌肝硬变患者是否存在肝脏受体性胰岛素抵抗,并为此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应用受体放射分析法,对肝癌患者(肝癌组,n= 10)肝硬变患者(肝硬变组,n= 10)及对照组(n= 7)肝癌细胞膜及肝细... 目的 调查肝癌肝硬变患者是否存在肝脏受体性胰岛素抵抗,并为此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应用受体放射分析法,对肝癌患者(肝癌组,n= 10)肝硬变患者(肝硬变组,n= 10)及对照组(n= 7)肝癌细胞膜及肝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位点(Bm ax)及亲和常数(Kd)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位点(Bm ax:):205.93±34.04(fmol/mg 膜蛋白),亲和常数(Kd):2.01±0.70(10- 10m ol/L)。血糖为:4.77±0.40(mm ol/L),血胰岛素为:8.57±5.10(m U/L);肝硬变组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位点(Bm ax):75.46±12.12(fm ol/mg 膜蛋白),亲和常数(Kd)为:6.97±0.97(10- 10m ol/L)。血糖为:4.45±0.50(m m ol/L),血胰岛素为:18.70±10.90(mU/L);肝癌组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位点(Bm ax):72.56±12.89:(fm ol/mg 膜蛋白),亲和常数(Kd):5.53±0.83:(10- 10m ol/L)。血糖为:4.28±0.56(m 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变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在结直肠癌预后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明 庄文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4期457-460,438,共5页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除远处转移外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有淋巴结转移的Ⅲ期患者约30%在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而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患者也有约5%~35%的机会仍会复发和/或转移,可能是这些...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除远处转移外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有淋巴结转移的Ⅲ期患者约30%在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而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患者也有约5%~35%的机会仍会复发和/或转移,可能是这些患者有未被检出的“残留”肿瘤微转移或肿瘤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常规病理检查对CRC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判断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时性多发大肠癌的诊治(附17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琳 刘超 +2 位作者 燕锦 郑阳春 刘宝善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第2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1年-2001年期间17例异时性多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时性多发大肠癌占大肠癌的比例为1.15%。1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例,探查术1例。根治术后...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1年-2001年期间17例异时性多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时性多发大肠癌占大肠癌的比例为1.15%。1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例,探查术1例。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71.4%。结论:异时性多发大肠癌的预后较好,因此要力求根治性切除。加强对大肠腺瘤的处理和随诊,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异时性多发大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时性多发大肠癌 手术 大肠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琳 左明 +2 位作者 刘超 燕锦 刘宝善 《四川肿瘤防治》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造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 34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 337例 (称腹膜外组 ) ,经腹膜内通路 97例 (称传统组 )... 目的 :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造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 34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 337例 (称腹膜外组 ) ,经腹膜内通路 97例 (称传统组 )分别造设人工肛门的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腹膜外组有 2例患者 (0 . 5 % )发现造口狭窄 ,5例患者 (1 4. 8% )发现造口周围炎 ,1例患者 (0 . 3% )发现造口旁疝 ,87例患者获排便感觉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 1%。腹膜内组造口狭窄 11例 (11. 34% ) ,发现造口周围炎 3例 (5. 5 % )、造口回缩 2例 (2 .16 % )、造口脱垂 4例 (4. 12 % )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 98% ,患者没有排便感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排便感觉上都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APR术后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少 ,手术操作简单 ,便于护理且可获排便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门术 直肠癌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经腹膜外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明 刘宝善 杨修武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其中28例低位人工端端吻合;113例采用单吻合器,双荷包吻合;11例采用双吻合器...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其中28例低位人工端端吻合;113例采用单吻合器,双荷包吻合;11例采用双吻合器吻合。结果:术中并发症,阴道静脉丛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器吻合手术124例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1.6%(2/124),吻合器切割不全1.6%(2/124)。术后吻合口瘘10.5%(16/152),吻合口狭窄19.1%(29/152),吻合口出血1例。60岁以下,男性性功能障碍占16.1%(10/62);女性10.9%性兴奋能力障碍。排便功能,除2例高龄患者差外,余均良好。局部复发率8.6%(13/152)。结论: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有较多的并发症,注意在术中和术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taqIB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关系的临床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张明仪 舒晔 +4 位作者 赵纪春 刘嘉林 程南生 李宁 肖路加 《华西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揭示胆囊结石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s)对104例胆囊结石病人和68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胆囊结石组B1等位基因,B1B1基因... 目的:揭示胆囊结石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s)对104例胆囊结石病人和68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胆囊结石组B1等位基因,B1B1基因型,B2等位基因,B2B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应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有差异(05230vs0346002880vs0117604770vs0654002420vs04264P<001)。B1B1基因型HDLch和HDL2ch水平降低,与B2B2基因型的HDLch、HDL2ch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B1等位基因和B1B1基因型与低HDLch、HDL2ch水平相关。B1等位基因是部分中国汉族人胆囊结石病人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固醇 酯转移蛋白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探讨(附194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琳 刘宝善 《四川肿瘤防治》 2007年第2期106-107,105,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991年~2001年期间194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患者中,根治手术组(A组)53例,姑息手术加放疗组(B组)68例;放疗组(C组)73例。...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991年~2001年期间194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患者中,根治手术组(A组)53例,姑息手术加放疗组(B组)68例;放疗组(C组)73例。中位生存期A,B、C组分别为26个月、17个月、14个月。A,B、C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8%、33.8%、30.1%;32.1%、5,88%、4.11%。A组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C组(P〈0.01)。结论:直肠癌术后应密切随访,以便早期诊断局部复发,及时给予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复发 手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