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彭红 李梅 +2 位作者 彭巧丽 黄钰茹 邱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9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急诊2018年1月1-1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1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将2018年1月21-3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急诊2018年1月1-1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1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将2018年1月21-3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原因尤其是居家留置期间的高危因素等实施整改,对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导管堵塞、意外脱管、静脉炎、留置针压伤、外渗)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1±0.7)d,长于对照组;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为(193.6±31.8),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2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可有效降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 儿童急诊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留置时间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儿童救护车车载仪器使用缺陷率中的应用
2
作者 彭红 黄钰茹 +2 位作者 邱菊 彭巧丽 李梅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1期0040-0041,共2页
目的 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童救护车车载仪器使用缺陷率,保证院前急救安全 方法 严格按品管圈步骤,通过现场查看、检查、主动分享、模拟考核等方法收集各车载仪器与安全相关的缺陷资料,从人员、仪器、制度、培训等方面查找并投票选定本... 目的 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童救护车车载仪器使用缺陷率,保证院前急救安全 方法 严格按品管圈步骤,通过现场查看、检查、主动分享、模拟考核等方法收集各车载仪器与安全相关的缺陷资料,从人员、仪器、制度、培训等方面查找并投票选定本次活动的攻坚点,制定实施方策,确认效果,促进成果标准化,形成制度。结果 车载仪器设备总缺陷率从36.12%下降到11.42%,吸痰器从30.77%到7.69%;心电监护从32.54%到10.32%;T-组合从30.71%到7.86;车载暖箱从50.46%到20.37%, 改善明显;改进暖箱小枕及T-组合面罩固定带;无因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护理纠纷或投诉。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儿童救护车车载仪器使用缺陷率,保证了院前急救安全,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车载仪器 使用缺陷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