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自贡地区2776例皮肤组织病理分析
1
作者 杜举贤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1,共2页
四川省自贡地区2776例皮肤组织病理分析杜举贤(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643000)皮肤肿瘤和非皮肤肿瘤性皮肤病的比率和趋势,国人从皮肤病理角度研究较少,我们全面收集了四川省自贡市四人民医院1978-199... 四川省自贡地区2776例皮肤组织病理分析杜举贤(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643000)皮肤肿瘤和非皮肤肿瘤性皮肤病的比率和趋势,国人从皮肤病理角度研究较少,我们全面收集了四川省自贡市四人民医院1978-1991年,十四年的皮肤病理资料,共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病理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军 王珊 叶庆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治疗 扁平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人毛乳头细胞系体内诱导毛囊的形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官智 伍津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究永生化人毛乳头细胞(DPC)系DPC-hTERT在体内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方法将第30代DPC-hTERT与刚分离的毛囊上皮细胞混合后直接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观察毛囊形成情况。结果 DPC-hTERT与刚分离的毛囊上皮细胞混合后注射到裸鼠背部皮... 目的研究永生化人毛乳头细胞(DPC)系DPC-hTERT在体内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方法将第30代DPC-hTERT与刚分离的毛囊上皮细胞混合后直接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观察毛囊形成情况。结果 DPC-hTERT与刚分离的毛囊上皮细胞混合后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后,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且此结构表达毛囊特有的角蛋白。结论 DPC-hTERT具有正常DPC的功能,具备在体内诱导毛囊样结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永生化 毛囊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雷田兵 罗模桂 刘官智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腋臭是指腋窝部汗腺分泌的特殊臭味,亦称“狐臭”。是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给患者社交和集体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难言之隐,常会造成精神负担。
关键词 微创手术方法 腋臭 疗效 治疗 不饱和脂肪酸 汗腺分泌 细菌分解 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杰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都应用... 目的:临床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都应用中效糖皮质激素进行外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并统计不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复发率和复发时间方面的变化,最后对相关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经过短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迅速改善,湿疹、瘙痒和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改善,在随访6月后,对照组的患者评分开始走高,并与治疗组患者有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在复发率方面,最终随访12月时,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3.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认知行为疗法 咪唑斯汀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锌、IL-2和TNF—α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雷田兵 陈德宇 罗模桂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961-963,共3页
目的:旨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血清锌、IL-2和TNF—α与银屑病病情的相关性,以探索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各期行PASI评分;对银屑病各期和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双抗夹... 目的:旨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血清锌、IL-2和TNF—α与银屑病病情的相关性,以探索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各期行PASI评分;对银屑病各期和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2和r11NF—α。结果:(1)银屑病患者血清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各期患者中IL-2、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L-2、TNF—α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着血清锌降低,而IL-2和TNF—α升高,这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PASI评分 IL-2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文南 王华友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2期161-161,163,共2页
特应性皮炎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湿疹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危害大。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试从遗传、感染、环境、心理等方面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病因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伴左侧脑室内肿瘤1例
8
作者 李军 叶庆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左侧脑室内肿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锌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
9
作者 雷田兵 陈德宇 罗模桂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锌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探讨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各期行PASI评分;银屑病患者各期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结果:银屑病患者各... 目的:观察血清锌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探讨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各期行PASI评分;银屑病患者各期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结果:银屑病患者各期血清锌和SO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银屑病患者各期SOD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锌与SOD呈负相关(P<0.01),但对照组血清锌与SOD呈负相关(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着血清锌和SOD的降低;缺锌是银屑病患者SOD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PASI评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治疗幼儿血管瘤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秋萍 李军 王珊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38-1138,共1页
关键词 微波治疗 幼儿 血管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雄激素性脱发小鼠模型毛囊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旭红 张高峰 +1 位作者 潘伦 刘官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8期461-466,共6页
目的:确定瘦素对雄激素性脱发小鼠毛囊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10只不予处理,余30只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 mg/kg·d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3组,继续给药4周:模型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米诺地尔组(注射丙酸... 目的:确定瘦素对雄激素性脱发小鼠毛囊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10只不予处理,余30只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 mg/kg·d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3组,继续给药4周:模型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米诺地尔组(注射丙酸睾酮+外用5%米诺地尔酊)、瘦素组(注射丙酸睾酮+重组小鼠瘦素),比较生长期与休止期毛囊数量比值(A/T),毛囊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及雄激素受体(AR)蛋白含量。结果:(1)米诺地尔组及瘦素组较模型组脱发面积缩小;(2)米诺地尔组与瘦素组较模型组的生长期/休止期毛囊数比值、Ki67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两者在米诺地尔组与瘦素组之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3)毛囊凋亡数量及AR水平在米诺地尔组与瘦素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皮下注射瘦素对雄激素性脱发模型小鼠有明确治疗作用,且效果与外用5%米诺地尔溶液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雄激素性脱发 增殖 凋亡 雄激素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200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魏文南 朱兰 顾鹏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2354-2355,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临床及真菌学确诊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分为手足癣和体股癣治疗组。手足癣组口服伊曲康唑200 mg,bid;体股癣组口服200 mg,qd,均连服7天,停药3周后评价疗效。... 目的:观察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临床及真菌学确诊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分为手足癣和体股癣治疗组。手足癣组口服伊曲康唑200 mg,bid;体股癣组口服200 mg,qd,均连服7天,停药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手足癣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59.38%、82.81%和92%;体股癣治疗组分别为68.06%、87.50%和9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好,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浅部真菌病
原文传递
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官智 伍津津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毛乳头细胞在毛囊形态发生、生长周期调控及维持毛发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在体内外条件下重建毛囊的功能。同时,毛乳头细胞具有明显的成体干细胞特性。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毛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为脱发性... 毛乳头细胞在毛囊形态发生、生长周期调控及维持毛发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在体内外条件下重建毛囊的功能。同时,毛乳头细胞具有明显的成体干细胞特性。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毛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为脱发性疾病的诊治、含有毛囊等附件的全功能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及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干细胞 生物学
原文传递
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105例疗效观察及手术要点
14
作者 雷田兵 罗模桂 刘官智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的治疗效果及手术要点。方法:对105例(210侧)腋臭患者采用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77侧,痊愈率:84.3%,显效30侧,总效率:98.6%,无1侧无效;血肿右侧12... 目的:探讨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的治疗效果及手术要点。方法:对105例(210侧)腋臭患者采用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77侧,痊愈率:84.3%,显效30侧,总效率:98.6%,无1侧无效;血肿右侧12例(11.4%),左侧4例(3.8%),两侧比较P〈0.05,按性别分男10例(24.4%),女4例(6.3%),性别比较P〈0.05;7例出现伤1:2感染,术后明显瘢痕5例,4例为男性。所有患者无表皮明显坏死,上肢活动受限。结论:只要充分掌握手术技巧、细节和肩关节制动,改良腋下“W”切口治疗腋臭并发症少,切口较原来明显变短,伤口绝大多数恢复良好,治疗效果好。是较为理想的根治腋臭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改良 “W”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银屑病的影响
15
作者 雷田兵 陈德宇 罗模桂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人的身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占人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可从多方面参与机体的调节。目前许多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的异常,文中从...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人的身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占人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可从多方面参与机体的调节。目前许多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的异常,文中从锌、铜、锰、铁、硒等方面分析微量元素与银屑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微量元素 病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