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的炮制工艺优化
1
作者 姚怡 林桂梅 +2 位作者 余远盼 李医名 鞠成国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目的 优选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以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柠檬苦素和煎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 目的 优选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以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柠檬苦素和煎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的影响;以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远志皂苷B、远志酸、远志皂苷元、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汁制远志的影响。结果 吴茱萸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提取三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浸泡60 min,煎煮50 min。吴茱萸汁制远志的最佳工艺为取远志加入1.5倍量吴茱萸汁,140℃炒制8 min。结论 对规范吴茱萸汁制备工艺以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中药远志的炮制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吴茱萸 药汁制法 正交试验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中诃黎勒酸和诃子酸
2
作者 王巍 张强 +5 位作者 杨武杰 郝季 陈九妹 安悦言 鞠成国 窦德强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22-26,64,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中诃黎勒酸、诃子酸含量的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诃子含量测定项进行补充。采用Dikma Plati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柱温为35℃,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甲...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中诃黎勒酸、诃子酸含量的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诃子含量测定项进行补充。采用Dikma Plati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柱温为35℃,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甲醇(体积比为78∶16∶6)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5μL,检测波长为280 nm。诃黎勒酸、诃子酸的质量分别在0.03203~1.025μg、0.03555~1.137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67、4.44 ng,定量限分别为8.00、11.85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1.8%(n=6),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2%。该方法可用于诃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诃黎勒酸 诃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工艺优选
3
作者 林桂梅 来有雪 +1 位作者 鞠成国 侯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饮片的粒径、片厚、润制时间和干燥方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中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香中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采... 目的: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饮片的粒径、片厚、润制时间和干燥方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中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香中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条件。结果: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工艺均为润制4 h,切制粒径为7~8 mm,厚度为4 mm,采用阴干方法干燥。结论: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合理可行,为微型饮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木香 微型饮片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桑黄蜜炙工艺
4
作者 洪艺丹 王巍 +3 位作者 张立强 张一美 李利华 鞠成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 优化桑黄蜜炙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内在质量(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含量)和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桑黄蜜炙工艺中的关键因素(蜜水比、蜜水与桑黄质量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确... 目的 优化桑黄蜜炙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内在质量(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含量)和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桑黄蜜炙工艺中的关键因素(蜜水比、蜜水与桑黄质量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桑黄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桑黄蜜炙最佳工艺为取桑黄生品(1 cm3方块状),加适量辅料拌匀(每100 kg的桑黄用炼蜜与水各25 kg),闷润2 h至辅料被吸尽,置于炒制容器内,在炒制温度130~140℃下炒制5 min,取出,置于50℃烘箱内2 h,取出,晾凉。3次验证实验结果的RSD为0.68%。结论 优选出的桑黄蜜炙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蜜炙工艺 正交实验 层次分析法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生品及麸炒品对脾虚大鼠肝组织物质能量代谢酶活性及CaMKⅡ通路CaM、CaMKⅡ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林桂梅 来有雪 +2 位作者 高慧 鞠成国 单国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4期8-13,共6页
目的:观察枳实生品及麸炒品提取液对脾虚大鼠肝组织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对CaMKⅡ通路CaM、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利血平模型组,阳性药组,枳实生品高、低剂量组及枳实麸炒品高、低剂量组。除空... 目的:观察枳实生品及麸炒品提取液对脾虚大鼠肝组织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对CaMKⅡ通路CaM、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利血平模型组,阳性药组,枳实生品高、低剂量组及枳实麸炒品高、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利血平注射制成脾虚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肝匀浆中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活性差异,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研究肝组织中CaM、CaMKⅡ及p-CaMKⅡ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枳实麸炒品高剂量组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升高;枳实麸炒品高、低剂量组钙镁ATP酶(Ca 2+-Mg 2+-ATPase)活性升高;枳实麸炒品高剂量组柠檬酸合成酶(CS)及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均升高;枳实生品低剂量组CaM蛋白表达量升高;枳实麸炒品高剂量组CaMKⅡ表达量升高;枳实生制品高、低剂量组p-CaMKⅡ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结论:枳实麸炒品不论在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或是CaMK II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方面均较生品有显著提高,说明麸炒品能更好改善脾虚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钙调蛋白 肝组织 脾气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知母盐制后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增效机制
6
作者 田书青 王晓婷 +2 位作者 裴琳秀 王雅竹 高慧 《中草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0-1651,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知母Anemarrhenae Rhizoma盐制后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diabetes cognitive impairment,DCI)的增效机制,为阐释盐知母炮制增效的科学内涵、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知母Anemarrhenae Rhizoma盐制后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diabetes cognitive impairment,DCI)的增效机制,为阐释盐知母炮制增效的科学内涵、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联合课题组前期化学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获得知母中主要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的潜在靶点,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的Genemap获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借助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48只分为模型组、生知母皂苷组(176.4 mg/kg)、盐知母皂苷组(176.4 mg/kg)、生知母组(2.52 g/kg)、盐知母组(2.52 g/kg)和吡拉西坦(500 mg/kg)组,每组8只,另取8只生理状态大鼠作为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给药组每日上午ig三氯化铝(aluminum chloride,AlCl3,500 mg/kg),构建糖尿病认知障碍(diabetes cognitive impairment,DCI)模型,各给药组每日下午ig给药(10 mL/kg),对照组、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4周。观察各组大鼠毛发的变化情况、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血糖;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认知能力;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炎症因子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知母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120个,知母与疾病T2DM和AD三者之间的交集靶点61个,初步推测知母治疗T2DM与AD的核心成分为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AⅢ以及山奈酚等;核心靶点主要是TNF、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肿瘤抑制基因(tumor protein 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雌激素受体alpha基因(estrogen receptor alpha gene,ESR1)等;糖尿病年龄信号通路可能为主要的调控通路。动物实验证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改善大鼠的皮毛、体质量、血糖的变化(P<0.01),显著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P<0.01),减轻大鼠海马组织病变,降低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水平(P<0.05、0.01)。生、盐知母及其总皂苷组均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中JNK、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且盐知母皂苷组和盐知母组的改善效果分别优于生知母皂苷组及生知母组(P<0.05、0.01)。结论生知母、盐知母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DCI,且盐制后作用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JNK/TNF-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炮制 总皂苷 糖尿病认知障碍 网络药理学 JNK/TNF-α通路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黄芩的微波酒蜜炮制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利华 王巍 +2 位作者 张一美 赵梦辉 鞠成国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2195-2201,共7页
目的优选黄芩的微波酒蜜制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微波工艺中的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因素,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目的优选黄芩的微波酒蜜制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微波工艺中的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因素,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的微波酒蜜制工艺。结果最佳微波酒蜜制工艺为取生黄芩饮片适量,加入25%的酒蜜混合辅料(酒蜜比为10∶15),置密闭容器内闷润60 min,在300 W功率下微波3 min。结论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微波酒蜜炮制黄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微波酒蜜炮制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层次分析法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桑黄的微波蜜炙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洪艺丹 王巍 +3 位作者 张立强 张一美 李利华 鞠成国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460-1467,共8页
目的 优化桑黄微波蜜炙工艺。方法 以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和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因素蜜水比、蜜水与桑黄质量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桑黄微波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目的 优化桑黄微波蜜炙工艺。方法 以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和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因素蜜水比、蜜水与桑黄质量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桑黄微波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桑黄最佳微波蜜炙工艺为取桑黄生品(1 cm^(3)方块状),加适量辅料拌匀,闷润2 h至辅料被吸尽,于微波功率300 W下炮制2 min,取出,置50℃烘箱内2 h,取出,晾凉,每100 kg桑黄用炼蜜、水各25 kg。结论 所得的桑黄微波蜜炙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规范桑黄蜜炙成品质量及其工业化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微波蜜炙 麦角甾醇 原儿茶醛 原儿茶酸 外观性状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原文传递
生、制枳实换用的枳实芍药散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菌”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余远盼 林桂梅 +1 位作者 李医名 姚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目的:从“脑-肠-菌”轴的角度探讨生、制枳实换用的枳实芍药散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625 mg·kg^(-1))、生枳实芍药散组、清炒枳实芍药散组、麸炒... 目的:从“脑-肠-菌”轴的角度探讨生、制枳实换用的枳实芍药散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625 mg·kg^(-1))、生枳实芍药散组、清炒枳实芍药散组、麸炒枳实芍药散组、炒炭枳实芍药散组、成品枳实芍药散组(3.75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灌胃常温0.9%氯化钠溶液外,其余各组均灌胃0~4℃冰0.9%氯化钠溶液(2 mL·d^(-1),共14 d)建立C-IBS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大鼠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3(AQP3)mRNA的表达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VIP和AQP3蛋白的表达;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检测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5-HT、VIP、CGRP、SP水平显著上升,NPY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浆中DAO和D-L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黏膜上皮轻度破损,杯状细胞减少且腔内颗粒明显减少;结肠组织中AQP3、cAMP、PKA mRNA表达水平和AQP3、V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粪便中SCFAs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含量显著减少,丙酸、丁酸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明显提高C-IBS大鼠小肠推进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整模型大鼠血清中脑肠肽水平(P<0.05,P<0.01),明显升高大鼠结肠组织中AQP3、cAMP、PKA mRNA及VIP、AQP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除异丁酸外各给药组对大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具有显著回调作用,并且麸炒枳实入药的枳实芍药散的作用稍强于其他炮制品枳实入药的枳实芍药散。结论:生、制枳实换用的枳实芍药散可通过对“脑-肠-菌”轴功能的调节来改善C-IBS,并且使用麸炒枳实入药的枳实芍药散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芍药散 枳实 炮制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菌轴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姜知母干预肺寒湿咳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王雅竹 王晓婷 +1 位作者 田书青 高慧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460-5468,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姜知母干预“肺寒湿咳”的作用机制,为姜知母治疗肺寒湿咳这一传统用法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根据类药性原则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药物相...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姜知母干预“肺寒湿咳”的作用机制,为姜知母治疗肺寒湿咳这一传统用法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根据类药性原则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药物相似性(DL≥0.18)作为筛选条件并结合相关文献来获得姜知母活性成分,建立姜知母活性成分库;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SymMap数据库筛选到中医证候“肺寒湿咳”对应西医症状为急性支气管炎;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急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Dock等软件对部分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采用烟熏加寒冷刺激法制备小鼠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模型进行验证。该研究共筛选出姜知母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557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57个,富集分析得到1072个GO功能富集条目和169个KEGG通路富集条目;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和MAPK14、MMP3蛋白有较好的结合能力,活性成分中结合能力最强的是timosaponin AⅢ;体内动物实验表明,除生知母低剂量组、生知母高剂量组、姜汤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可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减轻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IL-18、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调小鼠肺组织MAPK14、MMP3 mRNA及MAPK14、MMP3蛋白的表达,且姜知母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知母。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初步揭示了姜知母可通过调控IL-17、TNF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肺寒湿咳的作用,验证了姜知母治疗肺寒湿咳这一传统用法的科学性,为姜汤浸知母传统特色炮制工艺的传承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生姜 炮制 肺寒湿咳 急性支气管炎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枳实生品及麸炒品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燥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医名 林桂梅 +1 位作者 余远盼 姚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558-5564,共7页
基于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考察枳实生品及麸炒品燥性差异。将70只健康SPF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阳性药组(Y),模型组(M),枳实生品低剂量(SD)、高剂量(SG)和麸炒枳实低剂量(FD)、高剂量组(FG)。实验期间统计发现与空白组相比,各给药... 基于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考察枳实生品及麸炒品燥性差异。将70只健康SPF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阳性药组(Y),模型组(M),枳实生品低剂量(SD)、高剂量(SG)和麸炒枳实低剂量(FD)、高剂量组(FG)。实验期间统计发现与空白组相比,各给药组对STC大鼠日体质量影响不大;模型组首次黑便排出时间明显高于空白组且自第13天开始24 h粪便量明显减少,提示造模成功。枳实生品高剂量组对首次黑便排出时间、粪便含水量、排尿量及饮水量相较于其他给药组水平升高显著;麸炒枳实高剂量组粪便排出量相较于其他给药组最多;麸炒枳实低剂量组唾液分泌量相较于其他给药组最高;测定各给药组cAMP/cGMP、VIP、5-HT、AQP1及AQP5水平;RT-PCR法检测胃窦组织中c-Kit和SCF mRNA以及肾和结肠中AQP3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枳实生品高低剂量组分别较麸炒枳实高低剂量组对STC大鼠的AQP1、AQP5等水通道指标水平影响较显著;麸炒枳实高低剂量组分别较枳实生品高低剂量组对c-Kit、SCF、VIP、5-HT调控胃肠动力指标影响较显著。该文通过体外生物学观察角度、免疫检测角度以及基因表达角度比较研究发现枳实生品燥性较强,麸炒品较生品能够缓和其燥烈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麸炒 燥性 慢传输型便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