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腹裂行一期修补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璐 陈晓飞 +4 位作者 朱淑贞 胡艳 陈晓春 林楠 王秋月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37-539,共3页
总结8例新生儿腹裂行一期修补术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体会。针对该组患儿出生后需即刻手术,肠管长时间暴露于体外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膨出物破损感染、低体温等护理难点,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实现全程管理;融合加速康复理念,缩短术前准备... 总结8例新生儿腹裂行一期修补术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体会。针对该组患儿出生后需即刻手术,肠管长时间暴露于体外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膨出物破损感染、低体温等护理难点,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实现全程管理;融合加速康复理念,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前保护肠管膨出物,维持体温恒定,加强体液管理;术后加强监测,避免腹腔间隙综合征、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开展阶段式健康教育及随访,促进患儿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该组患儿均在出生后3 h内完善术前准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裂 跨部门合作 围手术期护理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随访系统的研发及在短肠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凌云 梅伶俐 +3 位作者 诸纪华 胡艳 叶莺莺 陈宝海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 总结智能化随访系统的研发及在短肠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研发智能化随访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的34例短肠综合征患儿应用该随访系统,比较使用随访系统前... 目的 总结智能化随访系统的研发及在短肠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研发智能化随访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的34例短肠综合征患儿应用该随访系统,比较使用随访系统前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差异。结果 智能化随访系统应用后,患儿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家属在导管护理、饮食营养、并发症及应急情况处理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出院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随访系统实现了以护士为主导的精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及闭环化随访服务,有效降低了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软件设计 随访研究 短肠综合征 护理管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体双胎合并一胎先天性心脏病行分离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杭燕 钭金法 +1 位作者 施蜜 诸纪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04-606,共3页
报告1例胸腹联体合并一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分离手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多学科联合模拟演练,制订个性化麻醉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如驼峰式体位安置支撑联体部位、多模式精准控温、分离前后手术的安全过渡、感染预防等来保障手... 报告1例胸腹联体合并一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分离手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多学科联合模拟演练,制订个性化麻醉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如驼峰式体位安置支撑联体部位、多模式精准控温、分离前后手术的安全过渡、感染预防等来保障手术安全。手术总用时180 min,联体儿分离用时11 min,双胎生后阿氏评分9~10分。术后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及护理,双胎A分离术后有呼吸费力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考虑动脉导管未闭致肺血过多,遂于分离术后第7天行床边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术后氧合逐步改善,无胸闷气促,心律齐,于分离术后40 d出院。双胎A存在肺动脉瓣狭窄,远期再行心脏病矫治手术。双胎B于分离术后第8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联体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