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在食品和化妆品质量检测领域应用发展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露露 孙姗姗 +2 位作者 丁波 罗娇依 曹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继基因组学研究兴起之后的又一新兴领域,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已在药品和生物制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始逐渐被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检测领域,有望为开展食品和化妆品安全、质...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继基因组学研究兴起之后的又一新兴领域,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已在药品和生物制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始逐渐被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检测领域,有望为开展食品和化妆品安全、质量控制等研究提供有力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已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研究的食品和化妆品种类,并介绍其技术流程特点,对分析流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其他传统方法不可取代的高准确性、高通量的检测优势,同时需要注意,其在食品和化妆品检测领域的方法回收率低、标准物质研制滞后等主要问题仍有待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食品 化妆品 高准确性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原料芦荟物质基础差异及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研究
2
作者 赵子瑞 萨翼 +2 位作者 赵潺 周晓娟 张梦玲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对保健食品原料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建立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利用植物组学技术、化合物毒性端点筛选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乙醇体积分数对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通过生产工艺梳理、差异性化学物质筛选... [目的]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对保健食品原料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建立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利用植物组学技术、化合物毒性端点筛选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乙醇体积分数对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通过生产工艺梳理、差异性化学物质筛选和定量测定建立芦荟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的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典型芦荟进行毒性评价。[结果]与水提相比,乙醇提取能显著影响芦荟的主要物质基础,但升高乙醇体积分数不会显著影响芦荟的主要物质基础。芦荟宁、芦荟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可作为芦荟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的标志性成分。芦荟提取物安全性良好。[结论]芦荟宁、芦荟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含量不因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些物质的含量可用于鉴别芦荟提取物实际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芦荟 风险控制 生产工艺 植物组学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模式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路径的探索
3
作者 孙姗姗 罗娇依 +2 位作者 王雪梅 林兰 曹进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6期I0010-I0015,共6页
本研究针对快检技术辅助食品监管面临的四方面重要问题进行剖析,深入探讨建立长效常态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在区域范围内快检与确证相结合的手段,借助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以网格化快速检测监测方式为主的区块链巡查... 本研究针对快检技术辅助食品监管面临的四方面重要问题进行剖析,深入探讨建立长效常态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在区域范围内快检与确证相结合的手段,借助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以网格化快速检测监测方式为主的区块链巡查模式,提升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确证验证 区块链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预制调理羊肉串中15种杂环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露露 罗娇依 +2 位作者 冯赛赛 曹进 孙姗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scopy,UPLC-MS/MS)建立预制调理烤制羊肉串样品中15种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预制...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scopy,UPLC-MS/MS)建立预制调理烤制羊肉串样品中15种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预制调理羊肉串烤制后,对固相萃取柱萃取法(Oasis PRiME HLB柱和OasisMCX柱)、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的净化效率进行评估;得到净化物后经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分离,以乙腈和15 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采用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对15种HAA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一定检测范围内,15种HAAs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79~0.9997之间,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是0.002~0.017 ng/g和0.008~0.050 ng/g,加标回收率为81.3%~113.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不大于11.9%。结论该方法前处理效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预制调理烤制羊肉串样品中15种HAAs的快速检测,为日后建立预制食品国家标准与法规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调理羊肉串 杂环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伟娜 刘彤彤 +2 位作者 王露露 侯筱宇 曹进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防腐剂成分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国内外对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禁、限量规定。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含量,建立了基于“两柱保留指数、一个质谱匹配度”的精... 防腐剂成分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国内外对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禁、限量规定。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含量,建立了基于“两柱保留指数、一个质谱匹配度”的精确鉴定方法,通过外标法定量。样品经过乙腈涡旋超声提取,无水硫酸镁除水后,分别采用DB-5MS和DB-WAX色谱柱分离检测,以电子轰击离子(EI)源为离子源,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信息,使用保留指数对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进行定性。经两次检测,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2~0.2 mg/kg,12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WAX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0 mg/kg。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均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以水、乳、面膜、膏霜为代表基质,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15种防腐剂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的回收率在70.1%~129.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6)。采用建立的方法对80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条件下,有两批样品中均检测出禁用防腐剂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DB-5MS色谱柱条件下,有11种限用防腐剂被检出,DB-WAX色谱柱条件下,10种限用防腐剂被检出。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双柱系统,准确性高,能有效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可用于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检测,使用保留指数对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进行定性,为非定向筛查提供了思路,满足监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模式 保留指数 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不同提取方式差异化学物质和毒性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姬海南 佟娜 +4 位作者 刘畅 赵潺 周晓娟 隋峰 沈国林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2期1309-1314,1320,共7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化学物质以及引起肝脏毒性可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分别制备吴茱萸水提组分、30%乙醇提组分、50%乙醇提组分和80%乙醇提组分,采用植物组学方法找出差异性化学物质,利用软件预测方法筛查主要差...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化学物质以及引起肝脏毒性可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分别制备吴茱萸水提组分、30%乙醇提组分、50%乙醇提组分和80%乙醇提组分,采用植物组学方法找出差异性化学物质,利用软件预测方法筛查主要差异性化学物质的毒性终点。结果吴茱萸水提与不同浓度醇提相比较获得的差异性化学物质总共有50种,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性化学物质是吴茱萸生物碱,毒性终点筛查的结果显示吴茱萸生物碱存在安全风险,并揭示了吴茱萸醇提取物的毒性大于水提取物的原因。结论不同提取方式可以使吴茱萸存在差异性化学物质以及吴茱萸生物碱可能是其毒性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植物组学 毒性物质基础 软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燕麦中6种常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坡 宁霄 +2 位作者 李景云 曹进 侯筱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53-660,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燕麦中6种常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以监测燕麦中该毒素的含量。【方法】以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QuEChERS处理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提取净化策略...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燕麦中6种常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以监测燕麦中该毒素的含量。【方法】以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QuEChERS处理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提取净化策略,结合UHPLC-MS/MS用于同时定量分析燕麦中常见共污染的6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结果】该方法经验证各分析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r>0.99),准确度为87.26%~99.64%,日间和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6.8%和5.5%,具有实际应用潜力。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12份燕麦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发现1份样品呕吐毒素(DON)污染超标,同时单端孢霉烯族共污染现象普遍存在。【结论】此类毒素风险被低估,有必要开展持续广泛监测以提供污染数据从而评估消费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燕麦 响应曲面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