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创新
1
作者 杨柳青 石汉平 《肿瘤防治研究》 2025年第4期256-262,共7页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本文阐述了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体系、治疗体系的建立和构架以及诊疗体系从初步认识到逐步建立并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简述了目...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本文阐述了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体系、治疗体系的建立和构架以及诊疗体系从初步认识到逐步建立并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简述了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肿瘤营养筛查及评估方法并对近些年临床应用中的新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为进一步优化该诊疗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提升我国肿瘤营养不良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不良 营养筛查 营养评估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强化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曲晋秀 王欣 饶本强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319-324,共6页
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HVC)治疗本质上是一种代谢调节,通过促氧化应激、表观遗传修饰、免疫和氧感应调控等机制调节肿瘤和机体代谢重编程而治疗肿瘤。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控机体和肿瘤复杂代谢网络的天然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和“态-... 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HVC)治疗本质上是一种代谢调节,通过促氧化应激、表观遗传修饰、免疫和氧感应调控等机制调节肿瘤和机体代谢重编程而治疗肿瘤。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控机体和肿瘤复杂代谢网络的天然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和“态-靶”辨治,能实现机体、肿瘤间的时空协同调控。研究表明,肿瘤“虚、毒、瘀”原创病机可类比肿瘤能量流、物质流和输泄流代谢障碍,HVC治疗同时干预了肿瘤“虚、毒、瘀”病机,而抗肿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药物又分别对肿瘤线粒体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具有调控作用,中医药可以从促氧化应激、诱导铁死亡、线粒体呼吸抑制等多个角度强化HVC治疗肿瘤效果。本文基于肿瘤“虚、毒、瘀”代谢重编程和“态-靶”辨治理论,诠释中医药强化HVC治疗理论依据,凝练中药强化HVC治疗可能的靶点和协同治疗方案,为中药联合HVC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大剂量维生素C 中药 代谢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老年人群健康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的检验
3
作者 赵文芝 彭璐 +3 位作者 张骁玮 王欣 杨柳青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群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讨论会、德尔斐专家咨询法拟定初始量表。选取60例老年患者进行预调查完善初始量表,选取461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 目的编制适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群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讨论会、德尔斐专家咨询法拟定初始量表。选取60例老年患者进行预调查完善初始量表,选取461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效度检验的初步验证,采用项目区分度、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等进行条目的筛选。选取347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效度的再次验证,采用重测信度、评定者信度和效标信度(预测效度)等进行量表的评价。结果正式量表包括5个维度(患病情况、用药情况、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症状与体征和身体功能)、26个条目。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1,Cronbach'sα系数为0.665,重测信度为0.739,评定者信度为0.747,量表得分与常见血液检查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体格检查指标(提质量指数、握力、小腿围)、营养筛查量表,及住院时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的信度、效度尚可,可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的健康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 老年人 综合评估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4
作者 李群(综述) 石汉平(综述) 杨柳青(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7-420,共4页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利用异常、消耗增加以及需求升高是导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会导致抗肿瘤治疗耐受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结局。因此,规...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利用异常、消耗增加以及需求升高是导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会导致抗肿瘤治疗耐受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结局。因此,规范的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应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并贯穿肿瘤患者生命全周期。本文就营养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与时程、治疗目标、五阶梯治疗方法、肿瘤患者的能量与蛋白质需求、肿瘤特异性营养配方特点以及营养治疗有效性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治疗 肿瘤患者 代谢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营养治疗示范病房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增宁 宋世明 +4 位作者 薛红妹 段宇豪 杜红珍 宋春花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658-666,共9页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营养示范病房的建设现状,为今后示范病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方法于2023年2月至4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各示范病房的建设情况等相关资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临床与营养诊疗情况、营养小组...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营养示范病房的建设现状,为今后示范病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方法于2023年2月至4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各示范病房的建设情况等相关资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临床与营养诊疗情况、营养小组人员组成与床位比情况以及营养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分类总结各示范病房的一般建设情况,同时对比分析示范病房建立前后营养筛评诊治工作提升情况等。结果本次调查最终共涉及94家单位,其中三级医院92家。各单位住院床位数大多集中在1000~2000张;示范病房的床位数大多集中在50张左右。示范病房成立后,平均每年开展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及营养会诊与治疗的人次数较成立前均有所提高,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有所降低。大多数单位的临床医师(含营养医师)、营养(技)师不超过10人,营养专科护士不超过5人;医师与床位数比1∶20以下,营养师、营养技师与营养护士和床位数比约1∶20。每年举办的营养科普教育活动大多不超过20次。结论我国目前营养示范病房的建设存在医院等级及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示范病房建立后,各单位的营养筛查、评估、诊治水平有所提高,并且平均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有所降低。大多数单位医护人员的数量有待增加,营养科普教育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疗 外科 营养 示范病房 建设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林 丛明华 +27 位作者 崔久嵬 许红霞 陈俊强 李涛 李增宁 刘明 李薇 郭增清 宋春花 翁敏 张琪 张西 唐蒙 梁婷婷 陈晓锋 刘凌翔 张烽 贾平平 于恺英 唐小丽 谌永毅 路潜 周福祥 付振明 杨柳青 黄慧玲 王晓琳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6期727-734,共8页
肿瘤营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应该作为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基础治疗,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肿瘤患者应该早期启动全程、主动营养治疗。根据营养诊断结果分类实施营养治疗,遵循膳... 肿瘤营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应该作为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基础治疗,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肿瘤患者应该早期启动全程、主动营养治疗。根据营养诊断结果分类实施营养治疗,遵循膳食优先、口服优先、营养教育优先、肠内营养优先的四个优先原则和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ONS)、管饲、部分肠外营养(PPN)及全肠外营养(TPN)五阶梯营养治疗规范。肿瘤营养疗法的基本要求是满足肿瘤患者目标能量及营养素需求,最高目标是调节代谢、控制肿瘤、维护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按照卧床患者20~25 kcal/(kg·d)、活动患者25~30 kcal/(kg·d)计算总能量需求,按照1.2~1.5 g/(kg·d)计算蛋白质供给。根据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调整葡萄糖、脂肪酸供能比例。荷瘤患者建议降低葡萄糖供能比例、增加脂肪酸供能比例。多种药理营养素联合强化配方对肿瘤患者有正面作用。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要求个体化,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营养疗法 一线治疗 四个优先 五阶梯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翁敏 代正燕 +3 位作者 甘志明 杨柳青 石汉平 王昆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 研究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385例患者,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进行人体学测量,并收集患者入院48 h内的生化检验结果,同时采用... 目的 研究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385例患者,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进行人体学测量,并收集患者入院48 h内的生化检验结果,同时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分析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385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980例(70.8%),女性405例(29.2%),平均年龄为(56.5±13.4)岁。PG-SGA评分为(6.92±5.27)分,营养良好、可疑/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分别为14.7%(203/1385)、20.1%(279/1385)、31.0%(429/1385)、34.2%(474/1385)。患者在住院期间仅23.0%(319/1385)使用过肠内营养,36.6%(507/1385)使用过肠外营养,同时使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的比例为7.1%(99/1385)。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男性、肿瘤有转移、近1~3个月体重下降及近1周饮食下降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较高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握力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比例高达85.3%,中重度营养不良高达65.2%,但营养治疗率低。年龄(≥70岁)、男性、肿瘤有转移、近1~3个月体重有下降及近1周饮食有下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握力水平高的患者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精准强化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欣 饶本强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307-312,共6页
大剂量维生素C(HVC)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和廉价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通过促氧化应激、表观遗传修饰、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α)和免疫调控等途径产生抗肿瘤作用,然而,HVC单独应用仅对肿瘤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同时,治疗效果与肿瘤代谢表型有... 大剂量维生素C(HVC)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和廉价的肿瘤治疗方法,能够通过促氧化应激、表观遗传修饰、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α)和免疫调控等途径产生抗肿瘤作用,然而,HVC单独应用仅对肿瘤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同时,治疗效果与肿瘤代谢表型有密切关系。HVC对KRS/BRAF、HIF、TETs/IDH/WT1突变和OMM Cyb5R3/VDAC1复合体、维生素C转运体高表达的肿瘤治疗敏感,而对KRS/BRAF低表达的肿瘤无明显抑制效应,说明HVC需要针对肿瘤代谢表型进行精准治疗。大剂量维生素组合、维生素C纳米化、溶瘤病毒、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射治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等可明显提高HVC治疗肿瘤效果,提示精准强化治疗是HVC治疗重要研究方向,但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维生素C 肿瘤 精准治疗 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营养治疗--从价值医疗看临床营养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汉平 王昆华 徐希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569-575,共7页
价值医疗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性价比,为患者创造价值,全流程全人服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是价值医疗的基石。终极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本文首次讨论价值医疗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即价... 价值医疗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性价比,为患者创造价值,全流程全人服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是价值医疗的基石。终极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本文首次讨论价值医疗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即价值营养治疗,并从加强临床营养学科建设,建设无饿医院,改变观念、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地位,组建多学科营养治疗团队,落实入院营养诊断,实施早期、规范、精准营养治疗,研发更加丰富多样的营养制剂,重视卫生经济学效益,加强营养治疗效果评价与随访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营养治疗实现价值医疗目标。笔者认为,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要牢固树立营养一线治疗观念,充分发挥营养治疗作用,改善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双重作用,进一步发挥营养治疗的价值医疗作用。营养治疗是价值医疗的有效载体,价值营养治疗是价值医疗的良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 临床营养 营养治疗 价值营养治疗 卫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分型的肿瘤生酮治疗敏感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唐蒙 周福祥 +1 位作者 丛明华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482-486,共5页
能量代谢异常是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尽管靶向肿瘤代谢是一项公认的治疗策略,但临床治疗成功取决于准确的代谢分子分型。近期研究报道了肿瘤生酮治疗相关的两种代谢亚型:糖酵解型和酮体代谢型,两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代谢酶谱和线粒体功... 能量代谢异常是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尽管靶向肿瘤代谢是一项公认的治疗策略,但临床治疗成功取决于准确的代谢分子分型。近期研究报道了肿瘤生酮治疗相关的两种代谢亚型:糖酵解型和酮体代谢型,两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代谢酶谱和线粒体功能状态,以及在体外和体内对生酮干预的不同反应。同时,在p53突变的肿瘤中,糖酵解亚型在葡萄糖限制的状态下可转变为酮体代谢型,随着酮体酶的表达激活及线粒体融合,出现生酮治疗抵抗。通过联用突变p53的变构激活剂,将突变的p53变成野生型的构象,可逆转酮体酶表达激活及线粒体代谢重编,保持稳定的酮体代谢缺陷表型。基于代谢亚型可以选择肿瘤生酮治疗的目标人群,通过基因突变状态可预测生酮治疗敏感性,从而建立精准肿瘤代谢调节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酮治疗 代谢分型 糖酵解 酮体分解酶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海伦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炎症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能够在各种有害条件下维持组织稳态。然而,炎症反应会导致暂时性的组织功能下降,这反过来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机制之一。因此,当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存在时,会促进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例如心血管... 炎症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能够在各种有害条件下维持组织稳态。然而,炎症反应会导致暂时性的组织功能下降,这反过来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机制之一。因此,当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存在时,会促进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例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以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等。从生命的早期阶段起,炎症在我们伤口愈合和感染康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到了老年时,我们可能会遭受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折磨。人类生命过程与炎症息息相关,炎症不仅是一种保护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全面了解炎症并尝试采取措施来减轻炎症对健康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旨在系统介绍炎症相关进展。通过系统性地探讨炎症理论发展史、炎症发生模式、炎症分类、炎症作用以及炎症调控等内容,以期为炎症相关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炎症发生模式 炎症分类 炎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治疗是疾病的基础治疗、一线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树彬 阮国添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308-313,共6页
把营养治疗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是医疗服务的责任。营养治疗是一线治疗,营养是所有疾病康复的基础、是人体自愈力和抗损伤的基石。营养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不仅是因为营养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疾病恢复所需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它还能... 把营养治疗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是医疗服务的责任。营养治疗是一线治疗,营养是所有疾病康复的基础、是人体自愈力和抗损伤的基石。营养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不仅是因为营养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疾病恢复所需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它还能为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有协同作用。在医疗经济学效益上,营养治疗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和降低医疗费用,为医疗保健系统带来经济效益。患者的营养治疗应该贯穿始终,早期启动,全程监测,还患者营养滋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治疗 一线治疗 基石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联合治疗错配修复缺陷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3
作者 贾平平 武笑笑 +1 位作者 沈方琪 赵倩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结直肠癌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018年,结直肠癌占世界当年确诊肿瘤的10.2%,当年80万人死于该疾病[2]。2020年,一年内发生190多万结直肠癌新病例和93.5万例死亡,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3]。
关键词 新病例 META分析 结直肠癌 疗效和安全性 死亡人数 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柳青 王林 +4 位作者 田红梅 王昆华 刘明 余震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制剂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制剂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分为HMB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疲劳评分简表(BFI)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疲劳程度和生活质量;计时起走测试评估患者综合体能;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评估患者炎症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HMB干预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在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HMB干预组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41.2±2.6)分比(45.7±3.1)分,P=0.001]。其中,在生活质量症状领域,HMB干预组患者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9.1±7.9)分比(15.2±8.2)分,P=0.008]。HMB干预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5.5±1.6)×10^(9)/L比(6.6±1.7)×10^(9)/L,P=0.042]。结论相较于常规口服营养补充,添加HMB的口服营养补充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和疲劳程度,降低患者总体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老年 肿瘤相关性疲劳 β-羟基-β-甲基丁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饮食模式与慢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柳青 田红梅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世界各地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大多数医疗保健系统无法维持。尽管病因复杂,许多代谢性疾病仍然可以通过改变并长期实践适宜的饮食模式和参与体育活动来预防。大量证据表明,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代谢性... 世界各地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大多数医疗保健系统无法维持。尽管病因复杂,许多代谢性疾病仍然可以通过改变并长期实践适宜的饮食模式和参与体育活动来预防。大量证据表明,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和癌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对目前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三种膳食模式展开论述,解读其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饮食 得舒(DASH)饮食 健脑(MIND)饮食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的临床操作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玉莹 石汉平 饶本强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粪菌移植(FMT)作为改善菌群失调的有效方案,已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中获得成功。随着对肠道菌群科学研究的深入,FMT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成为改善消化、内分泌、神经等多种系统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但是目前,FMT... 粪菌移植(FMT)作为改善菌群失调的有效方案,已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中获得成功。随着对肠道菌群科学研究的深入,FMT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成为改善消化、内分泌、神经等多种系统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但是目前,FMT的临床操作与应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粪菌供体的采集到菌群的移植,再到术后疗效监测,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供体的选择、粪菌的制备、储存的条件、移植术式的选择、术后的监督管理都有不同的观点或标准。本文参考欧洲、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及科研案例,结合临床经验,从供体筛选、粪菌样品的采集与存储、移植手术的选择等流程逐一进行分析,全面介绍了FMT在当前临床应用中的各种方案,探讨了不同临床操作标准之间的优缺点。另外,本文对FMT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术后疗效监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估,以期通过规范临床应用减少对患者健康的不必要损害。最后,本文总结了FMT的临床操作全流程,并给出适当的临床应用建议,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可参考的FMT操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操作流程 临床应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四级预防策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俊 姜季委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566-571,共6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原因,现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且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基于Aβ蛋白、病理性Tau蛋白及神经变性生物标志物的“ATN”研究框架的提出,强调了Aβ蛋白和过度磷酸化的Ta...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原因,现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且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基于Aβ蛋白、病理性Tau蛋白及神经变性生物标志物的“ATN”研究框架的提出,强调了Aβ蛋白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在AD连续疾病谱中的核心地位,但在过去的20年里,单一靶向清除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药物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AD仍以对症治疗为主,代表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是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最缓慢的领域之一。这些证据提示AD作为多因素、多病理途径参与的复杂脑疾病综合征,“基因—蛋白—疾病”的简单还原论必将陷入误区,应将营养、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调控等非药物干预作为预防或延缓AD的基本措施。最新发布的专家共识提出“早期、协同、整体、长期”的营养干预原则,强调膳食营养等生活方式调节作为AD相关认知障碍的管理策略,在预防和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整体预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临床对现代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仍认识不足,AD脑健康营养干预理念严重滞后,神经病学、老年医学、营养学等在AD的多学科综合管理体系仍未建立。鉴于此,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AD和膳食营养的研究证据,提出AD“四级预防”策略这一新的理念,并强调膳食营养干预在每一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AD相关认知障碍的综合防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营养 膳食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影响症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彩云 于恺英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营养影响症状(NIS)是疾病本身和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可以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组症状的统称,包括疼痛、口干、食欲下降、便秘、饱胀、腹泻、口腔溃疡、恶心、呕吐、气味改变、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不同症状对营养的影响大小不同。... 营养影响症状(NIS)是疾病本身和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可以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组症状的统称,包括疼痛、口干、食欲下降、便秘、饱胀、腹泻、口腔溃疡、恶心、呕吐、气味改变、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不同症状对营养的影响大小不同。症状数量多少,即症状负荷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是目前研究肿瘤患者NIS最常用的量表,头颈部肿瘤患者症状核对清单(HNSC)是头颈部肿瘤患者,特别是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的专门工具。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ESAS)可用于一般良、恶性肿瘤患者。NIS的范畴不仅受量表的影响,不同疾病、不同肿瘤、不同分期、不同个体、不同治疗患者的NIS差异较大。总体上,恶性肿瘤NIS多于良性肿瘤,进展期肿瘤多于早期肿瘤,男性多于女性,65岁及以上患者多于65岁以下者,放疗多于手术和化疗。NIS不仅导致摄食减少、体重丢失,而且是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关键决定因素,严重影响临床结局及生存时间。NIS越多、积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NIS管理包括症状本身的管理及营养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影响症状 肿瘤 营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与GLIM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阮晓莉 Rena Nakyeyune +3 位作者 沈艺 朱凌妍 石汉平 刘芬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9-48,共10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多中心连续招募的结直肠癌患者2063例,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和生活质量评估,通过Logistic...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多中心连续招募的结直肠癌患者2063例,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和生活质量评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营养相关症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营养相关症状与GLIM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有875例(42.4%)患者至少有1种营养相关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食欲不振(14.5%),948例(45.5%)患者为营养不良。QLQ‑C30总分中位数为66.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口腔溃疡外,食欲不振(r=0.246,P<0.001)、恶心(r=0.137,P<0.001)、呕吐(r=0.154,P<0.001)、便秘(r=0.124,P<0.001)、口干(r=0.138,P<0.001)、饱腹感(r=0.150,P<0.001)、疼痛(r=0.175,P<0.001)、营养相关症状评分(r=0.337,P<0.001)与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均存在相关性;腹泻(r=0.072,P=0.001)、味觉改变(r=0.088,P<0.001)、嗅觉改变(r=0.070,P=0.001)、吞咽困难(r=0.049,P=0.025)与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尽管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性较低,QLQ‑C30总分与所有营养相关症状(除腹泻外)均相关(食欲不振:r=0.309,P<0.001;恶心:r=0.209,P<0.001;呕吐:r=0.189,P<0.001;便秘:r=0.138,P<0.001;口腔溃疡:r=0.077,P<0.001;口干:r=0.157,P<0.001;味觉改变:r=0.157,P<0.001;嗅觉改变:r=0.119,P=0.001;吞咽困难:r=0.104,P=0.025;饱腹感:r=0.115,P<0.001;疼痛:r=0.154,P<0.001)。对年龄、患者类型、分期、营养治疗进行调整以后,食欲不振、呕吐、便秘、腹泻、口干、饱腹感和疼痛是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食欲不振:HR=3.152,95%CI=2.335~4.255,P<0.001;呕吐:HR=2.877,95%CI=1.648~5.023,P<0.001;便秘:HR=1.796,95%CI=1.283~2.516,P=0.001;腹泻:HR=1.549,95%CI=1.096~2.190,P=0.013;口干:HR=2.252,95%CI=1.454~3.488,P<0.001;饱腹感:HR=3.317,95%CI=2.102~5.235,P<0.001;疼痛:HR=2.346,95%CI=1.628~3.379,P<0.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并与营养状态与生活质量相关,尽早评估其发生状况有利于采取相应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生活质量 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M标准的肌肉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系统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阮晓莉 石汉平 刘芬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营养不良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的营养状态,可导致身体成分变化和功能减弱,影响治疗和临床结局。及时、准确识别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对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营养不良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2015年欧洲肠外... 营养不良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的营养状态,可导致身体成分变化和功能减弱,影响治疗和临床结局。及时、准确识别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对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营养不良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2015年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发布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共识没有获得广泛认可。2018年,营养不良全球领导倡议(GLIM)共识旨在统一成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肌肉质量降低是GLIM表型标准之一,由于GLIM共识尚未提出统一的肌肉质量评估方法,这使得研究间肌肉质量评估方法存在差异。选择有效的评估指标及工具,可以及时、准确评估肌肉状态,为营养状况评估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GLIM标准相关研究中肌肉质量的评估方法、评估工具,旨在了解目前临床实践中应用GLIM标准进行营养评估的相关研究开展的整体概括,具体涉及的指标及相关阈值,为临床实践中准确有效评估肌肉质量降低,完善GLIM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全球领导倡议 营养不良 肌肉质量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