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心血管系统主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田美策
翟文轩
+3 位作者
吴岳
于伟泓
王立清
王现强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947-95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佩戴者多种生活情境下的数据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10—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8岁以上健康受试者300例,首先进行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的...
目的初步分析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佩戴者多种生活情境下的数据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10—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8岁以上健康受试者300例,首先进行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的标准化测量。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75名,分别在电极片接触不良、运动干扰、电磁干扰、导联错误情境下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快速心电检测仪)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动态心电图仪)各检测1d,测量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并将多种测量方式后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差异化描述。结果标准化测量结果显示,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检出的总心搏>10万的比例低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参数的判断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情境下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化测量结果比较,电极片接触不良时主动健康设备及医用设备的总心搏>10万的检出率均偏低;存在运动干扰时,两种设备早搏及ST段/T波改变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存在电磁干扰时,两种设备各测量参数未见明显差异化趋势;存在导联错误时,两种设备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未受影响,但ST段/T波异常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不同情境下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各参数的判断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规范测量及佩戴的前提下,动态心电设备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可靠性,有必要普及相关规范,将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用于主动健康管理,从而提高人群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管理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郝璐
孙兴国
+6 位作者
宋雅
张也
刘方
台文琦
冯静
曹建忠
谢友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4-551,共8页
目的观察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笔者团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16例和正常组16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CPET后1周内采用功率踏车完成30 min运动强度为Δ...
目的观察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笔者团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16例和正常组16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CPET后1周内采用功率踏车完成30 min运动强度为Δ50%功率的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分别测试并记录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前和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各50 s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分析运动后10、20、30 min各时间点50 s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改变。结果①运动后患者组的收缩压较运动前相比明显下降(均P<0.05)。②运动前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94.5%比28.6%)、重搏波波峰幅值(YP2)、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间斜率(S2)、重搏波幅度(YP2-YPL)、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时间差值(ΔTP2)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小(均P<0.05),重搏波波谷相对主波幅值(YPL/YP1)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③运动后10(65.7%比28.6%)、20(77.1%比28.6%)、30 min(73.7%比28.6%)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升高(均P<0.001);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后不同时刻的S2、YP2-YPL、ΔT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大(均P<0.05),YPL、Y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小(均P<0.05)。结论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患者重搏波波形发生显著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升高、重搏波位置下降、重搏波幅度变大、ΔTP2变长等。运动后患者的重搏波波形趋向于正常组的波形表现,这可能作为个体化运动有效治疗慢性病的波形证据,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重搏波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病
个体化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心血管系统主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田美策
翟文轩
吴岳
于伟泓
王立清
王现强
机构
国家
心血管病
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成人外科
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
医院
眼科
出处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947-950,共4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SQ2018YFC200148)。
文摘
目的初步分析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佩戴者多种生活情境下的数据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10—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8岁以上健康受试者300例,首先进行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的标准化测量。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75名,分别在电极片接触不良、运动干扰、电磁干扰、导联错误情境下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快速心电检测仪)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动态心电图仪)各检测1d,测量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并将多种测量方式后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差异化描述。结果标准化测量结果显示,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检出的总心搏>10万的比例低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参数的判断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情境下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化测量结果比较,电极片接触不良时主动健康设备及医用设备的总心搏>10万的检出率均偏低;存在运动干扰时,两种设备早搏及ST段/T波改变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存在电磁干扰时,两种设备各测量参数未见明显差异化趋势;存在导联错误时,两种设备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未受影响,但ST段/T波异常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不同情境下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各参数的判断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规范测量及佩戴的前提下,动态心电设备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可靠性,有必要普及相关规范,将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用于主动健康管理,从而提高人群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主动健康管理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Keywords
Active health managem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rtable device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郝璐
孙兴国
宋雅
张也
刘方
台文琦
冯静
曹建忠
谢友红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
医院
心肺康复科
国家
心血管病
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
医院
心肺康复
中心
北京第一康复
医院
心内科
出处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4-55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814702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科研开发启动基金(2012-YJR02)
+2 种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41107002514084)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课题(Z16110000051612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12AA021009)。
文摘
目的观察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笔者团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16例和正常组16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CPET后1周内采用功率踏车完成30 min运动强度为Δ50%功率的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分别测试并记录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前和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各50 s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分析运动后10、20、30 min各时间点50 s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改变。结果①运动后患者组的收缩压较运动前相比明显下降(均P<0.05)。②运动前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94.5%比28.6%)、重搏波波峰幅值(YP2)、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间斜率(S2)、重搏波幅度(YP2-YPL)、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时间差值(ΔTP2)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小(均P<0.05),重搏波波谷相对主波幅值(YPL/YP1)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③运动后10(65.7%比28.6%)、20(77.1%比28.6%)、30 min(73.7%比28.6%)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升高(均P<0.001);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后不同时刻的S2、YP2-YPL、ΔT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大(均P<0.05),YPL、Y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小(均P<0.05)。结论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患者重搏波波形发生显著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升高、重搏波位置下降、重搏波幅度变大、ΔTP2变长等。运动后患者的重搏波波形趋向于正常组的波形表现,这可能作为个体化运动有效治疗慢性病的波形证据,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脉搏波
重搏波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病
个体化运动
Keywords
pulse wave
dicrotic wav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hronic disease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心血管系统主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
田美策
翟文轩
吴岳
于伟泓
王立清
王现强
《中国医刊》
CAS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的影响
郝璐
孙兴国
宋雅
张也
刘方
台文琦
冯静
曹建忠
谢友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