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异及其时间变化规律,为未来不同竹林分布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60—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对202...【目的】探究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异及其时间变化规律,为未来不同竹林分布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60—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对2021—205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预测,借助RClimDex软件计算与竹林生长相关的10个极端气候指标,采用累积距平、Sen趋势、Mann-Kendall检验和克里金插值法研究1960—2050年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90年来,中国竹林区的夏季高温日数、日最高温的极高值、日最低温的极高值、日最高温的极低值和日最低温的极低值每10年分别上升3.52天、0.15℃、0.21℃、0.26℃和0.4℃,霜冻日数每10年减少1.79天,上述极端温度指标大约在2000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单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和年均日降水强度每10年分别上升1.58 mm、2.13 mm、12.99 mm和0.2 mm?d-1,上述极端降水指标在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从空间上来看,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的极高值在整个竹林区域都较大,而夏季高温日数的高值区则位于低纬度的竹林区;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的极低值的低值区,以及霜冻日数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内陆高纬度的散生竹区。表征极端降水的单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和年均日降水强度的高值区位于南方以及沿海区域,而四川混生竹区具有较高的极端降水指标和极低的极端低温指标。【结论】在中国竹林分布区发生的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都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且大部分极端温度指标和极端降水指标分别在2000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内陆高纬度区域的散生竹区易遭受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低纬度竹林区可能会遭受旱涝两极灾害的影响,而四川混生竹区遭受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风险均相对较高。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