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J-1A高光谱的黄河口碱蓬和柽柳盖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广波 张杰 马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8,共8页
碱蓬和柽柳是黄河口湿地典型的盐生植物类型,是多种保护珍禽的主要栖息地,具有景观尺度较小、分布广且多混生的特点。应用覆盖黄河口北部潮滩的HJ-1A高光谱遥感影像,基于现场测量的端元光谱和从遥感影像中使用顺序最大角凸锥法(SAMCC)... 碱蓬和柽柳是黄河口湿地典型的盐生植物类型,是多种保护珍禽的主要栖息地,具有景观尺度较小、分布广且多混生的特点。应用覆盖黄河口北部潮滩的HJ-1A高光谱遥感影像,基于现场测量的端元光谱和从遥感影像中使用顺序最大角凸锥法(SAMCC)自动提取的端元光谱,应用线性光谱分解法(LSU)、正交子空间投影法(OSP)、匹配滤波法(MF)、最小能量约束法(CEM)和自适应一致估计法(ACE)5种不同光谱解混方法进行混合像元光谱解混,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端元光谱分别对碱蓬和柽柳盖度的反演能力,并给出相应的反演模型。结果显示:(1)现场测量端元光谱取得了较好的碱蓬和柽柳盖度反演结果,其中应用LSU方法的光谱解混结果与现场测量盖度的决定系数对于碱蓬和柽柳分别达到了0.88和0.95;(2)两种端元获取方式的光谱解混结果中,LSU和OSP方法均获得了较高的相关性,ACE解混方法的相关性都最低;(3)SAMCC方法提取端元光谱对柽柳的分解结果与现场测量盖度的相关性远高于碱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高光谱 黄河口湿地 碱蓬 柽柳 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海域水体光学特征与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磊 杨立森 +1 位作者 郝艳玲 崔廷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1,268,共5页
利用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测量的45组表面光谱和悬浮物浓度数据,分析了黄河口海域不同悬浮物浓度水体的光谱特征.采用Rrs(709)/Rrs(443)和Rrs(709)/Rrs(560)的波段组合形式,由实测数据建立了针对MERIS的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基于独立... 利用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测量的45组表面光谱和悬浮物浓度数据,分析了黄河口海域不同悬浮物浓度水体的光谱特征.采用Rrs(709)/Rrs(443)和Rrs(709)/Rrs(560)的波段组合形式,由实测数据建立了针对MERIS的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基于独立数据的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反演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7,平均相对误差为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遥感 遥感反射率 光谱特征 悬浮物浓度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星载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遥感观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伟富 苗俊伟 +3 位作者 张杰 孟俊敏 马毅 刘伊格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127,共12页
本文利用2016年的AMSR2、GMI、WindSat和HY-2A RM等星载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SST)数据,分析了北极卫星遥感SST数据的时空覆盖和产品精度情况。结果表明:北极星载微波辐射计SST冬季覆盖率和有效覆盖天数要低于夏季,GMI的SST有效覆盖率较低... 本文利用2016年的AMSR2、GMI、WindSat和HY-2A RM等星载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SST)数据,分析了北极卫星遥感SST数据的时空覆盖和产品精度情况。结果表明:北极星载微波辐射计SST冬季覆盖率和有效覆盖天数要低于夏季,GMI的SST有效覆盖率较低,AMSR2较高,联合使用AMSR2、GMI、WindSat和HY-2A RM星载微波辐射计SST数据,2月份覆盖率在12%~15%之间,有效观测天数优于26 d,8月份覆盖率全月高于26%,有效观测天数优于29 d。北极地区星载微波辐射计SST数据的误差均要大于全球平均水平,AMSR2数据精度较好,WindSat与AMSR2的精度相当,GMI的均方根误差约是AMSR2的2倍,HY-2A RM数据精度低于其他星载微波辐射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表温度 卫星遥感 微波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及试验 被引量:39
4
作者 金久才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官晟 《海洋测绘》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针对浅水、未知、污染等困难地区的水深测量,研制了一种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岸基(母船)控制单元和测深船单元,其中岸基控制单元利用无线电遥控测深船走航测量并实时接收测量数据,测深船单元搭载GPS、电子罗盘、声学测深仪和... 针对浅水、未知、污染等困难地区的水深测量,研制了一种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岸基(母船)控制单元和测深船单元,其中岸基控制单元利用无线电遥控测深船走航测量并实时接收测量数据,测深船单元搭载GPS、电子罗盘、声学测深仪和主控系统。目前已开展了4次湖试和1次海试,验证了无人船用于水深测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无人船 岸基控制单元 GPS 电子罗盘 测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FLUENT阻力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6
5
作者 邵峰 金久才 张杰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上观测平台,其航行阻力性能研究非常重要。针对无人船复杂的船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的无人船阻力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VOF方法,分别对无人船浮体及其附属物进行周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 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上观测平台,其航行阻力性能研究非常重要。针对无人船复杂的船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的无人船阻力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VOF方法,分别对无人船浮体及其附属物进行周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在不同傅汝德数条件下,计算得到双体船浮体的粘性阻力系数,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进一步考虑无人船的附属物阻力,计算了无人船总阻力,经与湖试试验值比较,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用于无人船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另外,结合仿真数据,还对无人船阻力主要来源作了简要分析,可为无人船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软件 数值模拟 阻力计算 无人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宏升 岳军 +5 位作者 金久才 陈冰泉 邓剑平 高洪秀 刘尊年 孙志坚 《遥测遥控》 2015年第5期16-22,共7页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有效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方面,以及水下信道的模型建立与模拟。水下光信道的数学物理模型,主要...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有效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方面,以及水下信道的模型建立与模拟。水下光信道的数学物理模型,主要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立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尚需时间;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要多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改进、吸收;重点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借鉴水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期待光学、声学及电磁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试验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激光 水下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微波辐射低频双极化通道观测数据的微波辐射传输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勇夺 王进 +2 位作者 崔廷伟 郑荣儿 张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6,共10页
微波辐射传输方程是海洋-大气微波遥感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晴空条件下AMSR-E 10.7GHz水平与垂直极化亮温数据,将平静海面的亮温观测结果与4种海水相对电容率模型和2种大气水汽吸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海水相对电容率模型与水... 微波辐射传输方程是海洋-大气微波遥感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晴空条件下AMSR-E 10.7GHz水平与垂直极化亮温数据,将平静海面的亮温观测结果与4种海水相对电容率模型和2种大气水汽吸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海水相对电容率模型与水汽吸收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和实测亮温数据反演了风致各项同性海面发射率,其与已有的经验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建立了星载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利用建立的辐射传输模型计算亮温与AMSR-E观测亮温分别反演了海表面温度与海表面风速,验证了所建微波传输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星载微波辐射计亮温定标、海洋地球物理参数提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微波辐射计 AMSR-E微波辐射传输模型 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罗盘应用于无人船测向的IIR滤波性能分析
8
作者 金久才 张杰 邵峰 《海洋技术学报》 2015年第5期48-52,共5页
测向是无人船自动控制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然而其通常会受到自身精度、航向突变和环境等影响,目前准确的动态测向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所研发无人船的转向特性,在实验室内通过HMR3000电子罗盘转动实验模拟了无人船常规和极端两种转动情... 测向是无人船自动控制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然而其通常会受到自身精度、航向突变和环境等影响,目前准确的动态测向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所研发无人船的转向特性,在实验室内通过HMR3000电子罗盘转动实验模拟了无人船常规和极端两种转动情况,选择不同的滤波参数分析了IIR滤波特性,最后获得适用于本无人船的测向滤波参数。在无人船的湖试中,基于该电子罗盘的航向自动跟踪控制效果良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参数选择的正确性,可用于无人船的最佳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HMR3000电子罗盘 IIR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SON-1高度计的海况偏差校正参数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书光 王云海 +4 位作者 苗洪利 周晓光 任浩然 王桂忠 张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5,196,共6页
基于JASON-1高度计研究海况偏差校正参数模型。采用交叉点处测量值差分的方法消除高度计中除海况偏差之外的噪声信号。基于泰勒展开构造以有效波高、风速为变量的32种海况偏差参数模型,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各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并对... 基于JASON-1高度计研究海况偏差校正参数模型。采用交叉点处测量值差分的方法消除高度计中除海况偏差之外的噪声信号。基于泰勒展开构造以有效波高、风速为变量的32种海况偏差参数模型,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各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并对其进行评价、筛选得到最优模型。通过将该模型的海况偏差校正值与JASON-1的地球物理数据集(GDR)数据相对比,进一步验证该参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参数模型有效,可以用于JASON-1高度计的海况偏差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计 海况偏差 参数模型 线性回归 交叉点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的OE-W01区块波浪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万勇 张杰 +1 位作者 孟俊敏 王晶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8-1287,共10页
波浪能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问题,波浪能资源分布状况的可靠评估是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的前提条件。利用ECMWF ERA-Interim 1992-2011年0.75°×0.75°的... 波浪能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问题,波浪能资源分布状况的可靠评估是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的前提条件。利用ECMWF ERA-Interim 1992-2011年0.75°×0.75°的较高精度的海浪场数据,计算了OE-W01区块(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的部分区域)的波浪能流密度以及波能资源的可用度频率、富集度频率、变化指数等评价指标。对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发现:渤海海域波浪能资源呈现非常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秋冬季较丰富、春夏季较贫乏,秋冬季为波浪能资源的主要利用期,波浪能资源的相对富集区集中在渤海海峡以及渤海和黄海相连通的区域;黄海海域(包括东海部分海域)波浪能资源也呈现季节分布特征,与渤海不同,该海域90%的区域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均在2kW/m以上,波浪能资源的可用范围较大,时间较长,波浪能资源的富集区集中在长江口东部海域以及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波浪能资源的重点开发利用区,可为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 评价指标 OE-W01区块 波浪能 波浪能评估 波浪能流密度 中国
原文传递
赤潮生消过程中的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艳玲 曹文熙 +2 位作者 马毅 崔廷伟 张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8,共10页
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 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类颗粒物以及黄色物质等水体组分吸收变化显著,赤潮爆发期各组分光谱吸收增强并达到最大值,赤潮消亡期各组分光谱吸收降低并至最小值;赤潮爆发期与赤潮发展和消亡期相比,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贡献增加约16%,黄色物质的吸收贡献减小约18%,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贡献变化不大;赤潮爆发期后向散射系数明显增大,日变化幅度大,赤潮发展期和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较小,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降至最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优于悬浮物浓度。有机颗粒物浓度虽然在总颗粒物浓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颗粒物后向散射与无机颗粒物的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固有光学性质 吸收特性 散射特性 赤潮 生消过程
原文传递
基于光学浮标的赤潮生消过程半分析监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牟冰 崔廷伟 +3 位作者 曹文熙 秦平 郑荣儿 张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共9页
赤潮爆发时水体叶绿素a质量浓度升高,引起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光束总吸收系数等水体固有光学性质(IOP)的变化,并导致水体表观光学性质(AOP)的改变。海洋光学浮标可实现水体表观光学性质的定点连续时间序列观测,基于此发展相应的模型方法... 赤潮爆发时水体叶绿素a质量浓度升高,引起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光束总吸收系数等水体固有光学性质(IOP)的变化,并导致水体表观光学性质(AOP)的改变。海洋光学浮标可实现水体表观光学性质的定点连续时间序列观测,基于此发展相应的模型方法有望实现赤潮生消全过程的监测。利用一次赤潮生消过程的海洋光学浮标数据,发展了一种赤潮半分析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光学浮标数据得到的水体光谱漫衰减系数Kd(λ)和遥感反射率rrs(λ),结合经验确定的水下光场平均余弦进行水体光束总吸收系数a(λ)的半分析估算,然后再半分析反演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λ)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经检验,该方法估算a(675),aph(675)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中值相对误差分别为8.6%,34.9%和38.9%。将本方法与半分析方法(QAA)和统计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反演精度较高,所采用的经验参数大都源自辐射传输理论计算、不依赖于浮标数据且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赤潮监测 半分析方法 浮标 吸收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高分三号图像内波参数反演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源 王晶 +2 位作者 孙丽娜 张旭东 孟俊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5-922,共8页
高分三号(GF-3)SAR遥感卫星的发射为内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图像资料,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幅宽成像的优势,能够对南中国海东沙岛附近的内波开展振幅和波速的高精度反演。采用高阶完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内波,建立反演振幅和波速... 高分三号(GF-3)SAR遥感卫星的发射为内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图像资料,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幅宽成像的优势,能够对南中国海东沙岛附近的内波开展振幅和波速的高精度反演。采用高阶完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内波,建立反演振幅和波速的模型。收集2017年5月至8月南海东沙岛附近的GF-3遥感图像,探究南海陆坡处内波的振幅和传播速度演变。理论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与2013年该研究区域的实测数据对比,发现反演振幅大小基本与实测相近。内波自东向西传播过程中,水深变浅,非线性作用增强,频散作用减弱,振幅和传播速度都不断减小。这为定量研究内波的能量输送、耗散以及未来的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内波 微波遥感 反演 振幅 波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