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Ⅱ.群落特征 被引量:44
1
作者 杨关铭 何德华 +2 位作者 王春生 苗育田 于洪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80,共9页
在对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进行数量分布方面的研究后的续篇,重点对本海区浮游挠足类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性质以及与栖区环境条件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桡足类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复杂,出现种类共237种,... 在对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进行数量分布方面的研究后的续篇,重点对本海区浮游挠足类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性质以及与栖区环境条件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桡足类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复杂,出现种类共237种,但周年共有种比例仅占32%.桡足类群落的多样度和均匀度年均值各为3.714和0.690,在平面分布上呈外部海区高于近岸海区的大体趋势.本区群落可划分为5个生态类群,其中暖水性外海高温偏低盐类群和热带大洋高温高盐类群可分别指示台湾海峡水和黑潮表层水的季节消长过程.从不同侧面的计算分析均表明,冬季在环境条件上均有异于其他3季.在春、夏、秋季,以普通波水蚤最具优势,盐度是影响群落特征值的主导因子,群落的性质是以暖水性外海种类为主、热带大洋种也占相当比例的亚热带-热带群落结构的特点;在冬季,主要优势种是海洋真刺水蚤,温度是群落特征值的主要制约因子,群落呈现以热带大洋种占支配地位的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以北海域 桡足类 群落特征 海洋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Ⅲ.指示性种类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关铭 何德华 +2 位作者 王春生 苗育田 于洪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101,共9页
在对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研究Ⅱ.群落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用不同生态类群的指示性种类分布来分析对应水系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和帽状真哲水蚤(Eucalanu... 在对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研究Ⅱ.群落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用不同生态类群的指示性种类分布来分析对应水系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和帽状真哲水蚤(Eucalanus pileatus)的数量分布可以指示台湾海峡水的季节变化和消长趋势;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marina)能反映黑潮表层水的影响程度;热带大洋高盐偏低温类群种类在陆架区的分布状况可反映黑潮次表层水的入侵涌升范围;中华哲水蚤(Chlanussinicus)的分布反映了沿岸水势力影响的季节差异,可能是受陆架区横向环流的影响,它能扩布到较远岸区域,此时该种类对偏低温的适宜性致使其在较低温水体中的丰度较高;对热带大洋低温高盐类群种类的研究发现,春季隆线似哲水蚤(Chlanoidescarinatus)在测区陆架区广泛分布是由冬季在台湾浅滩南部上升流区该种的大量涌现并随台湾海峡水北上携带而来的,然而,从隆线似哲水蚤和该类群另两种在陆坡下层的出现显示了中、深层水有可能在本区东南侧涌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以北海域 浮游桡足类 指示性种类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 Ⅰ.数量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关铭 何德华 +2 位作者 王春生 苗育田 于洪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8-86,共9页
根据1987~1990年间在台湾以北海域进行的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数量分布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浮游桡足类丰度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夏、秋季介于中间;黑潮锋内侧的桡足类丰度一般高于黑潮锋外侧,较高... 根据1987~1990年间在台湾以北海域进行的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数量分布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浮游桡足类丰度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夏、秋季介于中间;黑潮锋内侧的桡足类丰度一般高于黑潮锋外侧,较高丰度区的分布具夏季最向外海、冬季最靠近岸、其他两季居中的趋势,这与黑潮锋位的季节摆动趋势基本相一致;浮游桡足类丰度的较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尤其是黑潮次表层水涌升域的近岸边缘侧,而在黑潮次表层水的主水体中,因溶解氧含量低等因素,其丰度一般均较低;浮游桡足类丰度垂直分布趋势为随水深增加而减低,生物本身昼夜垂直移动规律可能是局部区域产生异常分布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以北海域 浮游桡足类 丰度 生物海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声层析应用与观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光洪 朱小华 +2 位作者 林巨 郑红 梁楚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82-1790,共9页
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的主要海洋声层析观测实验.对它在海洋观测里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主要包括:(1)海洋中尺度现象观测;(2)海流,潮流,涡度的测量;(3)对流监测;(4)流量和热量输运测量;(5)气候声学测... 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的主要海洋声层析观测实验.对它在海洋观测里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主要包括:(1)海洋中尺度现象观测;(2)海流,潮流,涡度的测量;(3)对流监测;(4)流量和热量输运测量;(5)气候声学测温;(6)内波观测;(7)沿海声学层析;(8)中国学者的工作.对海洋声层析的相关问题作了评述,指出了海洋声学层析研究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难点,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声层析 海洋中尺度现象 海流 潮流与涡度 对流 流量与热容量 气候声学测温 内波 集成水下声学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德炉 李淑菁 毛天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52-658,共7页
海洋水体向上的辐射由水中多种成分的浓度所决定,同时辐射的强度十分微弱并随着时间和空间在变化。因此,海洋水色遥感需要从水体和大气辐射传递机理出发,研究到达卫星遥感器的辐射模式,以达到模拟仿真卫星水色遥感图像和卫星图像质... 海洋水体向上的辐射由水中多种成分的浓度所决定,同时辐射的强度十分微弱并随着时间和空间在变化。因此,海洋水色遥感需要从水体和大气辐射传递机理出发,研究到达卫星遥感器的辐射模式,以达到模拟仿真卫星水色遥感图像和卫星图像质量预测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叶绿素、悬浮泥沙和黄色物质等海洋水色的主要因子,分别从可见光波段和荧光波段对辐射的贡献出发,发展了海洋水体离水辐射率模式。在卫星水色遥感机理的基础上,同时运用Iqbal,Gordon和Sturm等的大气程辐射模式和太阳耀光模式,使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系统化,模拟仿真了我国1990年9月3日发射的FYIB卫星两个海洋水色通道的全轨道辐射图像,同时利用从德国柏林大学气象中心接收到的1990年9月23-25日卫星图像进行验证。结果认为,本文所发展的模式可应用于卫星图像质量的预测和水色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 遥感 辐射模式 海洋 水色因子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海洋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爱国 陈荣华 +1 位作者 程振波 李秀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1-45,共5页
1999年7月~1999年9月我国进行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实现了北极地区海洋地质研究零的突破。这次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沉积物样品 ,同时还获得了第一手现场资料。简要介绍了沉积物特性、分布特征 ,分析了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 。
关键词 楚科奇海 白令海 海洋沉积物 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海洋环境重金属检测的电子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毅 王银瓶 +5 位作者 吝涛 胡卫军 潘跃峰 王平 王正方 吕海燕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7,共6页
基于表面光伏技术的集成离子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船载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自动检测电子舌仪器系统.海水中经过预处理和预富集后,分多路并行同时检测锌,镉,铅,铜,锰,砷,铁,铬和汞九种重金属离子浓度.通过PC机多线程控制恒... 基于表面光伏技术的集成离子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船载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自动检测电子舌仪器系统.海水中经过预处理和预富集后,分多路并行同时检测锌,镉,铅,铜,锰,砷,铁,铬和汞九种重金属离子浓度.通过PC机多线程控制恒电位仪电路以及泵和阀实现自动进样,检测和清洗.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处理和识别,采用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曲线定量计算重金属的浓度,实现了×10-9(ppb)的检测下限.一次测量在90 min内完成,每路只需要5 mL样品,可以连续和在线检测.该电子舌仪器实现了小型、低成本,特别是自动化过程,适合于海水环境污染的现场和实时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电子舌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冰—海洋耦合模式MITgcm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清华 刘骥平 +3 位作者 张占海 吴辉碇 李群 邢建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具备很好的北极海冰数值模拟能力。以此为基础,对2009年7月和10月北极海冰消融和增长两个例分别进行了4组后报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以NCEP再分析气候场、NCEPGFS(全球预报系统)预报资料为大气强迫场,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融合SSM/I(专用微波成像仪)海冰密集度的初始化方案。预报结果与SSM/I的对比,以及预报技能分析表明,此模式具备对北极海冰的短时预报能力。大气强迫场的不同对海冰预报的改善不显著,而初始化考虑SSM/I海冰密集度以减少初始误差的预报能更好地模拟出海冰的消融和增长。此外,模式模拟的海冰密集度略为偏高,对海冰冻结过程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消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海冰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硝基苯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士林 王翠华 +1 位作者 唐峰华 沈新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88-393,共6页
为研究硝基苯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选择了6种代表性硝基苯化合物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黑鲷(Sparus macrocep)幼鱼和螠蛏(Siliqua minima)幼体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获得了这些化合物对这些生物体的急性毒性数据及环境安全浓... 为研究硝基苯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选择了6种代表性硝基苯化合物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黑鲷(Sparus macrocep)幼鱼和螠蛏(Siliqua minima)幼体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获得了这些化合物对这些生物体的急性毒性数据及环境安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2,4-二氯硝基苯和邻二硝基苯对小球藻48h半数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0.50、0.21、2.44和0.10mg·L-1,毒性顺序为邻二硝基苯(剧毒)>2,4-二硝基氯苯(剧毒)>2,4-二硝基甲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氯苯、邻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氯硝基苯、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对黑鲷幼鱼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4、0.15、4.45、1.37、11.52和5.71mg·L-1,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0.002、0.04、0.01、0.12、0.06mg·L-1,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剧毒)>邻二硝基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甲苯(高毒)>硝基苯(高毒)>对硝基苯胺(中毒).2,4-二硝基氯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氯硝基苯、邻二硝基苯、硝基苯和对硝基苯胺对幼蛏的96h LC50分别为0.39、13.20、3.45、15.56、86.90和148.87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04、0.13、0.03、0.16、0.87、1.49mg·L-1,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甲苯(中毒)>邻二硝基苯(中毒)>硝基苯(中毒)>对硝基苯胺(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化合物 小球藻 黑鲷幼鱼 螠蛏幼体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海洋学方法在海洋混合参数提取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南海内波和地中海涡旋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拜阳 宋海斌 +3 位作者 董崇志 刘伯然 陈江欣 耿明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73-2485,共13页
混合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海水运动形式,对多个海洋学分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物理海洋学的研究重心从大尺度向中小尺度现象过渡,近年来混合问题的研究重心也逐渐转向了中小尺度现象.内波与中尺度涡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尺度物理... 混合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海水运动形式,对多个海洋学分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物理海洋学的研究重心从大尺度向中小尺度现象过渡,近年来混合问题的研究重心也逐渐转向了中小尺度现象.内波与中尺度涡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尺度物理海洋学现象,对海洋能量在不同尺度中的级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地震海洋学研究了海洋混合参数的提取方法,并以南海内波和地中海涡旋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内波在200~600m深度范围内所引起的混合可达10^-2.79 m^2·s^-1左右,比大洋的统计结果10^-5 m^2·s^-1高出两个数量级以上.而地中海涡旋所引起的湍流混合率可达10^-3.44 m^2·s^-1左右,与大洋统计结果相比高出1.5个数量级左右,并且地中海涡旋下边界的混合要强于上边界,这一特征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另外涡旋上边界之上以及侧边界的外侧也具有非常高的混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内波 中尺度涡 地震海洋学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11
作者 廖一波 寿鹿 +1 位作者 曾江宁 徐晓群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做了梳理和评析,并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一些工作基础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详细阐释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5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做了梳理和评析,并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一些工作基础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详细阐释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5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几点展望,旨在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海洋资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反射光对海洋水色卫星遥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淑菁 毛天明 潘德炉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4期76-82,共7页
海洋水色卫星遥感的关键是水色图像资料的利用率。受到太阳反射光的影响使图像饱和是水色卫星图像的主要噪声之一。笔者首先论述了卫星海洋水色遥感中到达水色扫描仪的太阳反射光(即太阳耀光)的辐射量计算模式;然后介绍了产生太阳耀... 海洋水色卫星遥感的关键是水色图像资料的利用率。受到太阳反射光的影响使图像饱和是水色卫星图像的主要噪声之一。笔者首先论述了卫星海洋水色遥感中到达水色扫描仪的太阳反射光(即太阳耀光)的辐射量计算模式;然后介绍了产生太阳耀光模拟图像的全过程,并对我国FY-1B、美国的SeaSTAR和台湾省的ROCSAT-1号卫星作了全轨道下的太阳耀光模拟图像;最后,讨论了影响太阳耀光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减小太阳耀光提高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图像利用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水色 遥感 太阳反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物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寿鹿 赵倩 +2 位作者 徐晓群 徐颋 曾江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包括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问题。综述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定义、种类、来源等,重点介绍了难降解有机物对海洋生物酶活力、繁殖、血液循环系统及其他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物 海洋生物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血液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外来生物入侵影响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瑜 陈全震 曾江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浙江省是我国遭受海洋生物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探讨了浙江海洋生物的入侵途径、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制及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控制海洋生物入侵的策略,以期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入侵灾害的... 浙江省是我国遭受海洋生物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探讨了浙江海洋生物的入侵途径、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制及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控制海洋生物入侵的策略,以期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入侵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海洋生物 入侵机制 生态系统 控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敏杰 刘增宏 +1 位作者 王振峰 许建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17年第4期47-52,共6页
简要阐述了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及其对台风预测预报的重要意义,以及利用卫星跟踪的自动剖面浮标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要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少量来自海上的自动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在天气/气候领域的基础研究中所... 简要阐述了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及其对台风预测预报的重要意义,以及利用卫星跟踪的自动剖面浮标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要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少量来自海上的自动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在天气/气候领域的基础研究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呈现了自动剖面浮标在台风海域组网实施实时海洋监测及其有望提高对台风强度和路径,乃至生成源地预测预报水平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剖面浮标 实时海洋监测 海洋环境 台风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低值生物资源——香参的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方国 张海生 +1 位作者 姚珏 江智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69,67,共3页
It is a Acaudina molpadioidea has varions kinds of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the product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Acaudina molpadioidea is a kind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 It is a Acaudina molpadioidea has varions kinds of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the product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Acaudina molpadioidea is a kind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a high value of nutrient and contains varions amino acid and trace elements which human body needs. The fresh Acaudina molpadioidea of freeze had trial produced. At Dec.1995, the new product has been appraised by Zhejiang Province. It is a product initiativ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supply a experience for exploing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low vo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生物资源 鲜冻香参 开发利用 开发技术 海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两点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纪兰 汪品先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5年第3期247-248,共2页
当代科学领域众多,自然不可百业俱兴;但海洋科学的发展涉及我国的海洋开发、权益和未来,其意义远在学术问题之上。在国际范围内,海洋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海上资源与权益之争。本世纪内我们如不采取重大举措来发展海洋科学,必将在下世纪陷... 当代科学领域众多,自然不可百业俱兴;但海洋科学的发展涉及我国的海洋开发、权益和未来,其意义远在学术问题之上。在国际范围内,海洋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海上资源与权益之争。本世纪内我们如不采取重大举措来发展海洋科学,必将在下世纪陷于被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承担不可推卸的历史性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中国 海洋调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海洋生产力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倪建宇 姚旭莹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3期30-39,共10页
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控制了温室气体CO2在海洋和大气中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迁,只有通过运用不同的生产力标志物才能探讨地质历史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在古海洋生产力研究领域内使用的主要方法和动... 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控制了温室气体CO2在海洋和大气中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迁,只有通过运用不同的生产力标志物才能探讨地质历史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在古海洋生产力研究领域内使用的主要方法和动态,并分别对生源物质累积率、底栖有孔虫标志物和地球化学标志物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指出在运用生产力标志物研究古生产力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标志物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标志物 古生产力 生物地球化学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岛县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9
作者 王芳 王刚 +1 位作者 刘冲 纪灵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3期20-24,共5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岛地区,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对此,以长岛为例,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岛地区,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对此,以长岛为例,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岛 海洋产业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空间资源调查必要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则飞 蒋婵娟 陈培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9期62-65,共4页
国家海洋开发力度加大,依托海洋空间资源,浙江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然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布局和简单粗放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空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承载力下降,全面了解和掌握浙江省海洋空间资源现状,对于准确分析海洋空间资... 国家海洋开发力度加大,依托海洋空间资源,浙江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然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布局和简单粗放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空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承载力下降,全面了解和掌握浙江省海洋空间资源现状,对于准确分析海洋空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开发利用潜力、提出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对浙江省海洋空间资源调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空间 资源 调查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