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1
作者 陆凯 李丹丹 +3 位作者 闫莹 周浩 吴来明 蔡兰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反应性监测实验获得的不同温湿度下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起特定温湿度区域内较高精度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将腐蚀速率作为环境温湿度风险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四等级制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评估建议标准。考虑气压对湿度的影响,加入了相对湿度转换系数以扩大适用范围,并设计了便于实际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根据该方法划分出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建议评估标准,使得管理者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温湿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物 机器学习 风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文物环境风险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琨 梁茹 +4 位作者 侍洪波 谭帅 蔡兰坤 吴来明 徐方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对环境风险监测和风险变量的及时定位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个文物展馆的差异性,很难将某一展馆的环境风险划分标准应用于其他展馆,甚至无法应用到同一展馆的不同类型文物。除此之外,当风险出现时,博物馆无法及时...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对环境风险监测和风险变量的及时定位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个文物展馆的差异性,很难将某一展馆的环境风险划分标准应用于其他展馆,甚至无法应用到同一展馆的不同类型文物。除此之外,当风险出现时,博物馆无法及时锁定影响因素,延长了风险排除所需的时间。因此,结合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临展的连续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针对纸质文物的环境风险状态评估二级监测框架,并按需求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风险监测。首先,使用“优”数据集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并构建控制限用以挑选“优”数据,“差”数据集通过已有的PCA模型得到判断“差”等级的控制限;然后,使用“非优非差”数据集建立ReliefF-PCA模型并得到“良”“中”等级划分的控制限;最后,对应PCA模型和ReliefF-PCA模型分别使用贡献图和基于ReliefF算法计算权值的加权贡献图,以此量化风险,初步定位对环境指标存在影响的风险变量。通过两个评价模型构建的监测框架,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评估和后续馆藏环境调控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整个文物保护系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风险评估 文物保护 PCA算法 贡献图 变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萍 修光利 张大年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8-633,共6页
在分析目前环境风险评价(ERA)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ERA的特点和有效性的内涵,提出了ERA有效性的概念。结果表明法规政策、技术方法、风险管理和公众参与是影响ERA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这四个因素为准则,构建了ERA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该... 在分析目前环境风险评价(ERA)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ERA的特点和有效性的内涵,提出了ERA有效性的概念。结果表明法规政策、技术方法、风险管理和公众参与是影响ERA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这四个因素为准则,构建了ERA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共17项指标。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指标体系对当前建设项目ERA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 环境风险评价(ERA) 建设项目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石油化学和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新问题及监控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新宇 张萍 +4 位作者 修光利 张大年 言挺 徐礼安 方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5-569,576,共6页
在对上海市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石化和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的新问题,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PM 2.5以及恶臭污染物的贡献、过程安全引发的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化学品监管标准和法... 在对上海市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石化和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的新问题,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PM 2.5以及恶臭污染物的贡献、过程安全引发的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化学品监管标准和法规的缺失、环境责任本土化程度不够等。针对行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行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污染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化工行业 环境风险 监控对策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环境中黑碳和PM_(2.5)的个体暴露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雷晓宁 修光利 +1 位作者 王鹏伟 李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3-849,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地铁环境空气污染状况,于2015年4月对某地铁站内地下和地面两条线路的个体黑碳(Black carbon,BC)进行了监测,同时比较了车厢内外和地铁站内外的BC个体暴露差异.采用IMPROVETOR方法测量了车厢内PM_(2.5)样品中的8个碳组分(O... 为了解上海市地铁环境空气污染状况,于2015年4月对某地铁站内地下和地面两条线路的个体黑碳(Black carbon,BC)进行了监测,同时比较了车厢内外和地铁站内外的BC个体暴露差异.采用IMPROVETOR方法测量了车厢内PM_(2.5)样品中的8个碳组分(OC_1、OC_2、OC_3、OC_4、EC_1、EC_2、EC_3和OPC),分析颗粒物的污染来源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地铁站地下线和地面线BC的个体暴露日均值分别为5.6±1.0μg·m^(-3)与0.9±0.3μg·m^(-3).气象条件对地铁站地面线BC污染水平的影响较地下线大,且站台上BC浓度高出车厢内2至3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地铁内大气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上海市地铁站颗粒物中碳主要来源于餐饮和机动车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PM_(2.5) 个体暴露 碳组分 形貌特征 地铁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震文 修光利 +6 位作者 胡博娴 詹天珍 徐方圆 吴来明 解玉林 王大为 张大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探索竹炭在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征,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炭对于SO_2净化的影响并测定了竹炭的吸附量,研究了竹炭净化二元混合污染物耦合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果壳、柳壳、椰壳3种生物质炭,竹炭净化SO_2的效果最佳,当粒径小于1.7mm时... 为探索竹炭在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征,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炭对于SO_2净化的影响并测定了竹炭的吸附量,研究了竹炭净化二元混合污染物耦合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果壳、柳壳、椰壳3种生物质炭,竹炭净化SO_2的效果最佳,当粒径小于1.7mm时,净化效率达到(99.6±0.2)%;单位质量的竹炭对SO_2的吸附容量为8.46mg/g;此外,低浓度NO和NO_2对SO_2没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NO_x对SO_2净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当NO浓度为536μg/m^3时SO_2的净化效果较NO浓度为268μg/m^3时降低了2.9%;当NO_2的浓度从411μg/m^3上升至821μg/m^3时,SO_2的净化效果降低了5.7%,而SO_2对于甲酸、乙酸的净化效果抑制作用在-1%以内,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的SO_2受甲酸、乙酸影响较低,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90.4%和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存环境 竹炭 二氧化硫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风方式对文物保存展柜微环境气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娜 修光利 +5 位作者 詹天珍 徐方圆 吴来明 解玉林 张萍 张大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3,共6页
为研究不同送风气流组织形式对博物馆内文物展柜微环境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博物馆内卧式和立式展柜不同形式的下送下回通风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送下回的送回风方式能够减少冷量且气流在内部区域有效混合扩散。送风口... 为研究不同送风气流组织形式对博物馆内文物展柜微环境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博物馆内卧式和立式展柜不同形式的下送下回通风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送下回的送回风方式能够减少冷量且气流在内部区域有效混合扩散。送风口设置在长度方向中心时,气流在展柜内可以充分混合。送风口必须设置在宽度方向时,采用小流量可以有效在整个空间扩散,形成充分的空气环流。如果展柜内有热源,简单通过增加风量的方法并不能有效降低温度,送风特性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柜 数值模拟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巍 修光利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的工科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靠拢。这对于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案例-理论、线上-线下、实践-理论、前沿-基础、思政-理论等多维度出发,论述了环境分...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的工科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靠拢。这对于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案例-理论、线上-线下、实践-理论、前沿-基础、思政-理论等多维度出发,论述了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的建设思路,力求通过扩充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式,开拓和建设好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更合格的新时代环保领域工科卓越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分析与监测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浓度下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时间依赖性的毒性兴奋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曹雪 李辉 修光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4,共8页
为研究暴露时间对壬基酚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影响,选取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急性(24h和72h)、慢性(10d)3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壬基酚环境浓度下(0、0.0001、0.001、0.01、0.1、0.2mg·L^-1)的暴露实验,... 为研究暴露时间对壬基酚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影响,选取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急性(24h和72h)、慢性(10d)3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壬基酚环境浓度下(0、0.0001、0.001、0.01、0.1、0.2mg·L^-1)的暴露实验,以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理指标(体长、运动行为)、生化指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脂褐素)为终点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急性暴露24h后,活性氧自由基(ROS)在0.01mg·L^-1时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变化。72h暴露条件下,体长随壬基酚浓度的增加呈现倒U型趋势,在0.0001mg·L^-1时表现出最大刺激效应,比对照组高出26.4%(P<0.01);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在2个较高浓度(0.1和0.2mg·L^-1)时表现出明显的刺激效应;细胞凋亡水平在0.0001mg·L^-1时显著性下降,呈现负剂量-效应关系(P<0.05),在0.2mg·L^-1时表现出最大刺激效应,比对照组降低了45.5%;ROS及脂褐素在壬基酚暴露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性增加。慢性暴露条件下,脂褐素在0.001mg·L^-1时表现出最大效应,和对照组相比下降了65.4%,并且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呈现U型趋势;其他生理生化指标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揭示了环境浓度水平的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是时间依赖性的,急性暴露以引起刺激作用为主,表现为毒性兴奋效应,而长期暴露后壬基酚对生理生化指标的负面效应更为明显。上述结果为进行壬基酚的毒性评价及更好地理解其毒性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秀丽隐杆线虫 毒物兴奋效应 环境浓度 时间依赖性 活性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IATE数据库及其在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梦飞 修光利 《中国涂料》 CAS 2015年第12期21-23,51,共4页
介绍了SPECIATE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涂料行业排放标准制定中的相关作用,初步探究了SPECIATE数据库对筛选行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应用。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SPECIATE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涂料、油墨、胶黏剂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修光利 顾鑫生 +2 位作者 张巍 刘杰 齐祥昭 《中国涂料》 CAS 2017年第9期13-19,共7页
综述了涂料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特征,比较了国内外现有标准体系,介绍了环保部《涂料、油墨和胶黏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技术内容,并为涂料生产企业提出了VOC治理达标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涂料 油墨 胶黏剂 工业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达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Cs无组织排放估算方法和控制标准初探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建伟 刘新宇 修光利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32-634,共3页
无组织排放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控制难度也最大。对当前VOCs无组织排放的估算模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标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无组织排放 估算模型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pG2细胞脂质组学方法对黄浦江水质的综合评价
13
作者 印月 镇华君 修光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环境水体中复合污染的毒性识别一直是环境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监测方法通过监测暴露前后生物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在评估复合污染导致的综合毒性效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污染物对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角度出发... 环境水体中复合污染的毒性识别一直是环境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监测方法通过监测暴露前后生物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在评估复合污染导致的综合毒性效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污染物对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角度出发,采用体外肝癌细胞(HepG2)暴露和脂质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浦江干流和支流共27个采样点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水样对HepG2细胞的脂代谢影响程度与采样点所属河段紧密相关。黄浦江中游水样对HepG2细胞的平均脂代谢影响程度(3.40%)高于上游(1.65%)和下游(0.78%),而流经城区的支流水样对细胞的脂代谢影响(5.20%)明显高于干流水样(1.80%)。此外,在采集的水样中超过70%的样品都导致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TG)大量蓄积,揭示了黄浦江水体中的复合污染物可能诱导肝脏产生脂毒性损伤。本研究为环境水质监测提供新的方法,研究结果为上海市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物 HEPG2细胞 综合毒性评价 脂质组学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新污染物单体环境分析化学
14
作者 李洪双 田思语 +7 位作者 杨泽楷 程梦源 汤雯 赵娴 李浦风 罗丹 谢雪迎 邱恺培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7,共8页
新污染物是指未纳入监管、但存在较大环境健康风险的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基于纳米孔道电化学的单体环境分析是一类新兴的监测技术,其测量原理是利用单个待测物过孔时产生的特征电流来定性,并用特征电信... 新污染物是指未纳入监管、但存在较大环境健康风险的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基于纳米孔道电化学的单体环境分析是一类新兴的监测技术,其测量原理是利用单个待测物过孔时产生的特征电流来定性,并用特征电信号的出现频率定量。本文聚焦两类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和微纳塑料,分别开发了基于生物纳米孔的单分子分析算法和基于毛细管固体孔的单颗粒分析算法。针对双三氟甲基苯甲酸异构体,通过单分子算法对原始电信号进行多维特征提取,在不使用标准品的情况下,将分类准确率从一维的74.3%提升至五维的92.6%。针对微纳塑料,利用单颗粒算法,实现了粒径4~6μm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精准区分,准确率为100.0%。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模拟,提取了受单因素影响的参数,为新污染物精准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纳米孔道电化学技术 算法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大气颗粒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依存条件 被引量:8
15
作者 修光利 张艳艳 +4 位作者 蔡姬 张雯莹 张美根 张仁健 张大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7-813,共7页
于2004—2007年在上海市西南部某采样点使用分级采样器和PM10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化学序批式提取法分析了颗粒物中的ExPM(可交换汞)、HPM(可溶盐酸汞)、EPM(元素汞)和RPM(剩余汞)4种形态汞的含量.结果表明:颗粒物中ρ(total-H... 于2004—2007年在上海市西南部某采样点使用分级采样器和PM10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化学序批式提取法分析了颗粒物中的ExPM(可交换汞)、HPM(可溶盐酸汞)、EPM(元素汞)和RPM(剩余汞)4种形态汞的含量.结果表明:颗粒物中ρ(total-Hg)(total-Hg为总汞)在0.07~1.44 ngm3之间,47.8%集中在粒径<1.6μm的颗粒物中;颗粒物中w(total-Hg)在0.35~6.89μgg之间,高于煤炭和水泥中的含量;颗粒物中ρ(total-Hg)在冬、春季较高,夏季较低;PM10中ρ(total-Hg)日变化呈双峰型,然而w(total-Hg)的日变化并不明显.夜间各种形态汞的质量浓度都高于白天.汞的形态受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的影响.除了2006年春季外,其他年份各季节的w(HPM)基本持平;ρ(EPM)在2005年冬季和2006年春季均出现较高值,分别为0.19和0.17 ngm3.HPM和EPM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上,而RPM在粒径<1.6μm和1.6~<3.7μm颗粒物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颗粒物中的ρ(total-Hg)、ρ(RPM)与温度、日温差、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ρ(SO2)呈正相关;但ρ(HPM)和ρ(EPM)与这些参数的相关性不同.这可能与HPM和EPM的来源与大气化学特征有关,其中,HPM易溶解于液相,与对光照依赖性很强的光化学反应有关;而EPM主要取决于一次来源的贡献和气态汞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大气汞 形态 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气总汞季节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艳艳 修光利 +2 位作者 张大年 张美根 张仁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58,205,共5页
2008年到2010年对上海市西南部大气中总汞(TGM———Total Gaseous Mercury)的污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TGM日均浓度为ND^57.23ng/m(3(7.79±3.29)ng/m)3。TGM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浓度最高的是秋季,然后依次是冬季、春季... 2008年到2010年对上海市西南部大气中总汞(TGM———Total Gaseous Mercury)的污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TGM日均浓度为ND^57.23ng/m(3(7.79±3.29)ng/m)3。TGM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浓度最高的是秋季,然后依次是冬季、春季、夏季,平均浓度分别为(9.30±2.48)、(8.32±2.79)、(7.78±2.33)、(2.16±3.29)ng/m3。TGM浓度受东南风向影响最大,其次为西北和东北风向。在置信水平为95%的情况下,TGM浓度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性,而与日温差、相对湿度、日相对湿度差、风速无显著相关性。但TGM浓度分别与日均O3浓度和NO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HYSPLIT_4模型对TGM浓度高值与低值几天的空气气团来源轨迹进行反演,结果发现高低浓度日的气团来源略有差别,总体上看,冬季、春季和秋季受北方气团影响较大,夏季则受我国东部海域影响,具体的局部和长距离输送的贡献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总汞 季节性变化 气象条件 反向轨迹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与污泥样品中十溴联苯醚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梅 林匡飞 +4 位作者 刘莉莉 张卫 章立勇 杨莎莎 苏爱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9-2503,共5页
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DE)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已引发环境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但目前仍未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进样... 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DE)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已引发环境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但目前仍未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进样口温度、离子源温度等仪器工作条件,对比不同提取条件、提取剂、提取时间,从而确定了十溴联苯醚的最佳分析条件。结果发现,以甲苯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沉积物和污泥样品中的十溴联苯醚,连续提取24h,效果最佳。方法回收率为78.54%~98.42%,检测限为0.1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沉积物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博物馆室内展厅秋季颗粒物数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方圆 修光利 +6 位作者 于颖 詹天珍 黄河 王烁 解玉林 吴来明 张大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大气中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文物保存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减少其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对某封闭... 大气中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文物保存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减少其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对某封闭式博物馆不同展厅空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数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与游客流量及装饰材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6%以上颗粒物为PM_(1.0)(等效体积粒径小于1.0μm),80%为PM_(0.3)(等效体积粒径小于0.3μm)。游客扰动对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与粒径大小有关,PM_(1.0)数浓度没有明显的日变化,但1.0μm以上粗颗粒在开馆时段和夜间清扫时段出现明显的波动;节假日浓度明显高于工作日。上述研究表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监控应以细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博物馆环境 空气颗粒物 游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GB 37824-2019《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修光利 吴应 +1 位作者 齐祥昭 刘杰 《中国涂料》 CAS 2019年第7期7-13,49,共8页
对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最新标准GB 37824-2019《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内容以及实施监督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标准的特点以及达标要求。
关键词 涂料制造 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无组织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和振动对个体黑碳采样的影响及其优化方案
20
作者 李波 高爽 +1 位作者 王丽娜 修光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6-161,共6页
大气黑碳(black carbon,BC)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不利影响,暴露水平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Micro Aeth等个体采样器对评估个体黑碳暴露风险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测量受多种因素干扰。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温湿度变化及振动能导致数据出现正负波动,... 大气黑碳(black carbon,BC)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不利影响,暴露水平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Micro Aeth等个体采样器对评估个体黑碳暴露风险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测量受多种因素干扰。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温湿度变化及振动能导致数据出现正负波动,而采取在采样口连接干燥管并将采样器固定在身上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上述影响。同时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的标记及优化处理,可提高数据的有效性。经优化处理后的振动组、湿度组实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的相关性分别由0.64提高至0.89、0.37提高至0.82。预防措施与优化方案相结合可使个体黑碳采样结果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个体暴露 温湿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