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sRel-AttR模型的电力二次作业风险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 白宇昂 +3 位作者 李刚 吴智泉 张新 李盈盈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11期7-15,I0001,共10页
随着现阶段电力系统作业风险数据的不断积累,以继电保护为代表的电力二次作业风险知识需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存储与查询,知识图谱技术所具有的高度结构化的特点为该领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设计了一种... 随着现阶段电力系统作业风险数据的不断积累,以继电保护为代表的电力二次作业风险知识需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存储与查询,知识图谱技术所具有的高度结构化的特点为该领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设计了一种面向电力二次作业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知识抽取、知识融合与存储过程;然后,针对知识抽取方法,提出一种融合旋转位置编码及注意力机制的级联(casRel-attention-RoPE,CasRel-AttR)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针对二次作业语料特征,在级联关系三元组抽取(cascade relational triple extraction,CasRel)模型主客体标注部分加入融合旋转位置编码(rotary position embedding,RoPE)的自注意力机制,并在自构建的二次作业风险数据集上设置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模型在识别效果上的优越性。最后,在抽取得到的三元组基础上,根据构建流程构建了完整的知识图谱,初步达到辅助风险分级与运维决策的效果,为后续有效支撑二次作业风险防范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二次作业 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抽取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学习的超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家玮 孔小兵 +3 位作者 李刚 吴智泉 张新 李盈盈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超超临界机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严重、耦合强、时滞大的特点,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和功率输出、快速准确地调节机组负荷、确保机组主蒸汽压力和温度在允许范围。通过调整... 超超临界机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严重、耦合强、时滞大的特点,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和功率输出、快速准确地调节机组负荷、确保机组主蒸汽压力和温度在允许范围。通过调整系统模型以及阶段成本,进而获取最优策略。选取强化学习中的Q学习方法。将参数化模型预测控制作为Q学习中的一种新型函数逼近器,通过调整模型预测控制的参数来获取近似最优闭环控制策略以及最优的值函数。将该方法应用到1 GW超超临界锅炉汽轮机协调系统的控制中。在升负荷以及小范围升负荷变化情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比,该方法可以在满足约束的情况下使系统输出值更加准确地到达设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Q学习 协调控制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氢合建站储氢瓶组氢气泄漏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侃 张思琪 +4 位作者 刘晓雷 汪皓 赵亮 时婷婷 周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1700,共10页
为探究油氢合建站储氢瓶组阀体面板失效后引发的氢气泄漏事故及氢气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真实场景构建等比例数值模型,针对不同泄漏源和环境风力条件下的氢气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事故后果角度提出了不同事故场景下的应急... 为探究油氢合建站储氢瓶组阀体面板失效后引发的氢气泄漏事故及氢气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真实场景构建等比例数值模型,针对不同泄漏源和环境风力条件下的氢气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事故后果角度提出了不同事故场景下的应急处置方式。结果表明,当储氢瓶组发生小孔泄漏时,氢气运动沿中心线形成欠膨胀射流,在泄漏源周围形成氢气云团高浓度分布。随着泄漏口孔径增大,短时间内氢气扩散在距离泄漏源较远区域形成具备爆炸性的混合气云团。氢气泄漏方向的改变直接影响其扩散行为的变化,促使氢气/空气混合气云团分布区域呈现显著差异。对于水平泄漏模式下的氢气扩散行为要着重考虑站内装置和设备的阻挡作用,而竖直向下的泄漏模式会造成范围更广的高浓度氢气聚集。随着环境风力的增强和站内布局复杂化,泄漏氢气在局部区域浓度升高,沿下风向水平范围的扩散半径增大,而在竖向空间的扩散高度下降,爆炸性混合气云呈现朝下风向区域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氢能安全 氢气泄漏 扩散行为 油氢合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氢合建站高压储氢容器组事故后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汪侃 周明君 +3 位作者 张思琪 明杨 时婷婷 杨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2032,共9页
为明确新型高压储氢瓶式容器组突发泄漏和爆炸事故后,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和对周围建筑物形成的破坏等级,运用过程危害分析软件(Process Hazard Analysis Software Tool,PHAST)对油氢合建站内此类新型储氢容器的事故后果开展... 为明确新型高压储氢瓶式容器组突发泄漏和爆炸事故后,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和对周围建筑物形成的破坏等级,运用过程危害分析软件(Process Hazard Analysis Software Tool,PHAST)对油氢合建站内此类新型储氢容器的事故后果开展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中的氢气扩散规律和环境因素影响下氢气泄漏的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新型高压储氢容器不同形式的泄漏、环境温差和风力条件变化,均将显著影响油氢合建站内事故性氢气泄漏和爆炸的后果范围。当泄漏尺寸与环境温度同时增加时,氢气爆炸冲击波造成人员死亡的区域随之扩大。若储氢容器发生瞬时完全破裂,氢气爆炸冲击波的致命范围随环境温度升高而略微减小。在同一泄漏事故场景下,增强环境风力在一定区域内稀释氢气混合云团浓度,储氢容器爆炸毁伤范围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油氢合建站 储氢泄漏 事故后果 过程危害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