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阎平 任培祥 黄天翔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3期165-168,172,共5页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以其数据承载能力强、可视化效果好,以及能够充分表达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等特点已经成为多个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特高压电网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工程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以其数据承载能力强、可视化效果好,以及能够充分表达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等特点已经成为多个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特高压电网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工程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对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特高压电网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对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进行工程全数字化表达的方法,通过模型实体三维可视化和工程建设数据可视化表现电网工程建设情况,为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理信息 特高压电网 工程建设管理 全数字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抗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6
2
作者 邱宁 程永锋 +3 位作者 钟珉 卢智成 朱祝兵 鲁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2-1739,共8页
为提高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的地震安全性,对电气设备的抗震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及展望。结果表明:应以50 a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为设防标准;明确了包络I0-III类场地特征周期的抗震设计标准反应谱,该谱由4部分组成,包括0~0.03 s区间的刚性... 为提高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的地震安全性,对电气设备的抗震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及展望。结果表明:应以50 a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为设防标准;明确了包络I0-III类场地特征周期的抗震设计标准反应谱,该谱由4部分组成,包括0~0.03 s区间的刚性段、0.03~0.1 s的直线上升段、0.1~0.9 s的共振平台段、0.9~6.0 s的曲线下降段;明确了抗震试验技术,包括包络特高压抗震标准反应谱的试验波、地震动激励输入方向、输入输出的容差控制、支架动力放大效应、基于安全系数的试验结果判定准则;提出了抗震性能计算分析方法,包括数值模型的建立、抗震计算、荷载组合方式及抗震性能评判;开发了阻尼减震技术,通过在设备及设备支架之间布置耗能阻尼器,达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特高压主变设备抗震研究、互连设备抗震优化设计、复合设备抗震性能及抗震评估方法、特高压变电站整体抗震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 抗震理论 标准反应谱 抗震试验技术 抗震评估方法 减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外套型特高压交流CVT抗震与减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永锋 刘振林 +4 位作者 汤华 卢智成 马跃 邱宁 朱祝兵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研究复合外套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与安装减震装置后的减震效果,对其进行特高压交流CVT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设备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白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备安装减震器后其结构第一阶频率由1.07Hz略降低至1.04Hz,即减... 为研究复合外套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与安装减震装置后的减震效果,对其进行特高压交流CVT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设备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白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备安装减震器后其结构第一阶频率由1.07Hz略降低至1.04Hz,即减震装置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小;人工波试验中原结构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PAG=0.2g)抗震试验中设备最大应力与位移响应为46.33 MPa与349.12mm,减震结构在PAG=0.5g抗震试验中,设备最大应力与位移响应为27.64 MPa与330.06mm,设备安装减震装置后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电气设备抗震性能研究与减震装置应用提供参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CVT 复合外套 抗震 减震 地震模拟振动台 动力特性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完全解体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庆强 韩先才 +1 位作者 王宁华 刘洪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0-236,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特高压交流输电容量,在单相容量1000M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成功研制基础上,有必要开展单相1500MVA的大容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同时,为解决运输难题,开展了单体式-局部解体式-全部解体式的结构研究,以满足不同运输条件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特高压交流输电容量,在单相容量1000M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成功研制基础上,有必要开展单相1500MVA的大容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同时,为解决运输难题,开展了单体式-局部解体式-全部解体式的结构研究,以满足不同运输条件的要求。该文将系统总结大容量变压器、尤其是全部解体式样机的研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电力变压器 单体式 局部解体式 全部解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金属减震装置的1000kV避雷器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圣 卢智成 +3 位作者 邱宁 程永锋 鲁先龙 刘振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40-1745,共6页
为研究用于电气设备金属减震器的力学性能和减震效果,进行了单个减震装置的拉压循环加载试验和加装减震装置的1 000 kV避雷器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金属减震装置的本构关系符合Wen模型,表现出良好的耗能特性。在地震台试验中,减震装... 为研究用于电气设备金属减震器的力学性能和减震效果,进行了单个减震装置的拉压循环加载试验和加装减震装置的1 000 kV避雷器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金属减震装置的本构关系符合Wen模型,表现出良好的耗能特性。在地震台试验中,减震装置的应用使设备基频从1.61 Hz降低至1.22 Hz,阻尼比由1.73%增大至4%,改善了设备的动力特性。在0.4×9.8 m/s2等级地震荷载下设备应力为22.6 MPa,安全系数为2.0,减震装置对应力的减震率达60%,显著提高了设备的地震安全性。金属减震装置通过金属芯体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动能量,减小地震响应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抗震性能,为1 000 kV电气设备应用于我国高抗震设防烈度区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 kV避雷器 金属减震器 振动台试验 耗能 滞回模型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管母线连接的1000kV避雷器和电容电压式互感器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39
6
作者 程永锋 邱宁 +3 位作者 卢智成 孟宪政 孙宇晗 鲁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82-3887,共6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硬管母线连接特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由硬管母线连接的1 000 k V避雷器和电容电压式互感器(CVT)组成的互连耦合结构体系的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和抗震试验,测定了设备频率以及关键部位的位移...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硬管母线连接特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由硬管母线连接的1 000 k V避雷器和电容电压式互感器(CVT)组成的互连耦合结构体系的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和抗震试验,测定了设备频率以及关键部位的位移、应变和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等效单体设备与互连耦合结构的地震响应,获得了硬管母线对电气设备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等效单体设备相比,互连耦合结构的设备频率、位移和应变响应均有所降低,可采用在单体设备顶端施加配重的方式来等效简化互连耦合结构;由于硬管母线和滑动金具阻尼耗能的影响,高频互感器设备的地震响应降幅较大,其频率和应变响应的降幅均为21%。互连耦合结构在双向激励下的设备地震响应与单向激励时相比有所放大,放大倍数在1.19~1.2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管母线 特高压电气设备 互连耦合结构 等效单体设备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共振拍波适用性及合理地震动输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程永锋 朱祝兵 +3 位作者 邱宁 卢智成 鲁先龙 孙宇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3-1759,共7页
为研究地震动输入共振拍波的频率与特高压电气设备频率不一致时对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了共振拍波在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具... 为研究地震动输入共振拍波的频率与特高压电气设备频率不一致时对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了共振拍波在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试验过程中设备基频变化比较明显,选用共振拍波已不能达到与设备共振的目的。结合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的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该反应谱的地震动力放大系数为2.5、特征周期为0.9 s,具有广泛的场地包络性,研究成果为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拍波 抗震性能 特高压电气设备 频率 标准反应谱 特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电站电抗器隔震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永锋 孟宪政 +3 位作者 卢智成 王晓宁 朱祝兵 张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821,共8页
为研究特高压电抗器动力模型试验及隔震技术的适用性,基于动力模型相似理论研究特高压电抗器的合理相似模型设计,利用数值仿真分析确定了易于振动台试验且忽略重力影响的相似模型设计方案,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与严格相似模型套管地震响... 为研究特高压电抗器动力模型试验及隔震技术的适用性,基于动力模型相似理论研究特高压电抗器的合理相似模型设计,利用数值仿真分析确定了易于振动台试验且忽略重力影响的相似模型设计方案,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与严格相似模型套管地震响应误差较小,能够基本反映原型设备在地震波作用下套管的地震响应。对相似模型进行隔震设计,通过隔震理论、数值仿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对相似模型进行抗震和隔震振动台试验。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模型设计时重力对电抗器套管地震响应影响较小,从而可忽略重力影响;对于抗震结构,两者较为相符,数值仿真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电抗器套管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隔震技术减小了电抗器套管的最大应变响应,在地震等级较高时减小幅度达50%以上,隔震效率显著。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隔震技术对于电抗器的箱体底部加速度衰减幅度相对较小,但是套管相对于箱体是易损部件,从而在对特高压电抗器应用隔震技术时,宜重点关注电抗器设备套管的最大应变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抗器 相似模型 隔震技术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隔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卢智成 邱宁 +3 位作者 程永锋 钟珉 孙宇晗 鲁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94-3701,共8页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对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设备多个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包括加速度、应力(或应变),并比较分析了试...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对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设备多个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包括加速度、应力(或应变),并比较分析了试验前后设备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包括基频和阻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地震波激励作用下,特高压互感器中瓷套与金属法兰之间连接的水泥胶装部位出现塑性变形或损伤,导致该设备动力特性在试验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设备地震响应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因此,对该类型设备进行抗震能力评估时,非线性特征作为1项重要因素需要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瓷套 抗震能力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非线性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套管体系地震响应机理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谢强 马国梁 +2 位作者 朱瑞元 邱宁 辛朝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00-5510,共11页
变压器是重要的变电站设备,然而在地震中会遭受各种形式的破坏。由220 k V套管和变压器组成的体系为试验对象,进行变压器–套管体系振动台试验,测得满足IEEE 693需求反应谱的地震波激励下的体系关键位置的地震响应;以El Centro波激励下... 变压器是重要的变电站设备,然而在地震中会遭受各种形式的破坏。由220 k V套管和变压器组成的体系为试验对象,进行变压器–套管体系振动台试验,测得满足IEEE 693需求反应谱的地震波激励下的体系关键位置的地震响应;以El Centro波激励下体系的地震响应为例,分析加速度和位移响应沿体系高度的分布情况;最后探讨变压器升高座和套管的地震响应机理。得到体系基本动力特性,且在峰值为0.3 g地震波激励下套管法兰出现渗油、垫片松动震害。分析表明:当套管法兰抗弯刚度较大时,变压器箱体箱壁的面外刚度不足引起套管动力响应放大和升高座摆动,套管振动与升高座摆动耦合在一起,两者绕升高座根部整体摆动;然而套管法兰刚度变小时,套管绕其根部法兰开始摆动,套管振动与升高座摆动耦合作用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陶瓷套管 振动台试验 升高座摆动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抗器-套管体系抗震性能及本体动力放大作用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永锋 王海菠 +3 位作者 卢智成 王晓宁 朱祝兵 张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109-6117,共9页
电抗器是重要的变电站设备,在地震中会遭受各种形式的破坏,其中瓷质套管的损坏尤为常见。该文通过特高压电抗器-瓷质套管体系缩比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套管的地震响应,分别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套管的加速度响应、位... 电抗器是重要的变电站设备,在地震中会遭受各种形式的破坏,其中瓷质套管的损坏尤为常见。该文通过特高压电抗器-瓷质套管体系缩比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套管的地震响应,分别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套管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应变响应,分析了套管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位移峰值和应变峰值,评价了其抗震性能。建立了与试验相一致的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频率、套管根部应力和套管顶端相对位移的比较,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特高压原型电抗器的抗震性能。之后对特高压电抗器-套管体系本体地震动力放大作用展开研究,提出以应力峰值为参量的本体对套管地震动力放大作用的放大系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抗器 瓷质套管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动力放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圣 程永锋 +3 位作者 卢智成 朱祝兵 邱宁 陈国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了评估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的抗震可靠性,需要考虑地震动输入波形和输入方向的随机性。通过讨论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运用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得到了典型的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在不同强度和不同输入方向的地震下损伤的概率。结果表... 为了评估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的抗震可靠性,需要考虑地震动输入波形和输入方向的随机性。通过讨论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运用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得到了典型的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在不同强度和不同输入方向的地震下损伤的概率。结果表明:该支柱绝缘子互连体系在八度大震下失效的概率为16.2%,对应输入方向为横向。以失效概率为评价指标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统一了电气设备抗震性能评价指标,为变电站的整体抗震可靠度评价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绝缘子 抗震 易损性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支柱类瓷质电气设备支架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永锋 卢智成 +3 位作者 邱宁 高坡 鲁先龙 朱祝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51-3658,共8页
在对特高压支柱类瓷质电气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时,其支架动力放大系数取值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得到支架动力放大系数更合理的取值,对比了不同规范对支架动力放大系数的取值规定,并通过数值分... 在对特高压支柱类瓷质电气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时,其支架动力放大系数取值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得到支架动力放大系数更合理的取值,对比了不同规范对支架动力放大系数的取值规定,并通过数值分析,针对特高压瓷质支柱类电气设备,分析了不同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对支架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支架动力放大系数与诸多因素有关,结合分析结果并考虑安全和经济双重因素,建议支架动力放大系数取值不宜小于1.4;在对支架进行设计时,支架频率应尽量避开支架动力放大系数的峰值点,支架频率宜控制在15~20 Hz范围内,且不宜小于15 Hz,此时支架动力放大系数取值基本趋于稳定,既避开了曲线的峰值点,支架动力放大系数较小,又满足了设备的抗震需求,也不会因支架设计的刚度过大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支柱类瓷质电气设备 抗震性能 支架动力放大系数 场地类别 合理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互连电气设备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永锋 孟宪政 +3 位作者 卢智成 刘振林 邱宁 马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298,共7页
为研究铅金属减震器对特高压互连电气设备的减震效果,进行由硬管母线连接的特高压避雷器设备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组成的互连耦合体系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抗震及减震试验,测定互连耦合体系抗震结构及减震结构的自... 为研究铅金属减震器对特高压互连电气设备的减震效果,进行由硬管母线连接的特高压避雷器设备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组成的互连耦合体系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抗震及减震试验,测定互连耦合体系抗震结构及减震结构的自振频率以及关键部位的应变、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抗震结构中避雷器设备的最大应变响应大于互感器设备,互连耦合体系中的避雷器设备属于易损设备;安装减震器后互连设备频率降低幅度较小,减震器基本不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安装减震器后互连耦合体系中的避雷器设备和互感器设备在较大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设备顶端加速度响应和最大应变响应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避雷器设备和互感器设备的最大应变响应的减震效率分别为75%和50%,减震效果显著,减震器的应用大幅提升了互连耦合体系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互连电气设备 互连耦合体系 振动台试验 铅金属减震器 减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湍流场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旭 王昊 +1 位作者 李峰 董建尧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3-870,共8页
目的为验证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求解格栅湍流场的可行性,研究格栅下游流场湍流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两种格栅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对于格栅湍流场的湍流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同风... 目的为验证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求解格栅湍流场的可行性,研究格栅下游流场湍流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两种格栅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对于格栅湍流场的湍流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得规律一致.随着距格栅距离的增加,流场的湍流强度呈指数下降趋势,湍流积分尺度呈线性增加趋势,脉动风功率谱形状保持一致,但总能量呈减小趋势.结论数值风洞作为分析格栅湍流场的一种新手段,具有结果可靠、灵活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湍流场 湍流强度 湍流积分尺寸 脉动风功率谱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昕 《国家电网》 2012年第11期29-30,共2页
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系统分析了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状况,研究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并基于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大能源观,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 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系统分析了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状况,研究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并基于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大能源观,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即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能源现代化道路,营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问题 特高压电网 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 国际环境 深层次原因 经济发展 竞争格局
原文传递
推动交流特高压工程优质高效大规模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昕 《国家电网》 2014年第4期24-25,共2页
公司交流特高压工程将迎来大规模建设的新时期。要牢牢把握规模化建设这个主题,始终坚持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这条主线,全力推进工程优质高效规模化建设。 刘振亚董事长在全国两会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指出,经过这些年的快... 公司交流特高压工程将迎来大规模建设的新时期。要牢牢把握规模化建设这个主题,始终坚持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这条主线,全力推进工程优质高效规模化建设。 刘振亚董事长在全国两会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指出,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我国已经具备有所作为、引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工程 规模建设 优质高效 交流 工程建设管理 世界前列 清洁能源 智能电网
原文传递
1100 kV复合外绝缘套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宇晗 程永锋 +3 位作者 卢智成 林森 王晓宁 乔振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24-3230,共7页
为研究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1 100 kV复合外绝缘套管的抗震性能,对1支真型套管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白噪声随机波和标准时程波,得到试件的动力特性和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5g、0.6g和0.8g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应变和... 为研究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1 100 kV复合外绝缘套管的抗震性能,对1支真型套管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白噪声随机波和标准时程波,得到试件的动力特性和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5g、0.6g和0.8g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应变和位移响应。试验结果显示,1 100 kV复合外绝缘套管1阶频率为1.68 Hz,阻尼比为4.20%;随着加速度等级的提高,试件力学性能呈现非线性特征;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8g的标准时程波作用下,套管复合部件强度满足抗震要求,但套管连接套筒与下瓷件连接处密封圈边缘被挤出,频率降低,阻尼比升高。试验结果表明,套管连接部件为抗震性能薄弱环节,应在设计阶段增强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复合外绝缘套管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 kV特高压套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宇晗 卢智成 +3 位作者 刘振林 林森 王晓宁 钟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39-4144,共6页
特高压套管具有较高的地震易损性,是变压器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其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着特高压变电站整体的抗震设防水准。该研究对1支1 100 k V特高压套管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白噪声随机波和人工标准时程波,测定套管... 特高压套管具有较高的地震易损性,是变压器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其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着特高压变电站整体的抗震设防水准。该研究对1支1 100 k V特高压套管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白噪声随机波和人工标准时程波,测定套管的动力特性和关键部位的应变、加速度等地震响应。试验结果显示,套管瓷件部分最大应力低于瓷质材料破坏值,但套管金属部位安装法兰发生破坏,不满足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3 m/s2的抗震设防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视瓷件部分抗震性能的同时,应采取构造连接措施提高套管金属部件的刚度,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抗震性能,保证变电站抗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0 k V套管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加速度 应变 应力 法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剪切型铅减震器的特高压标准化避雷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振林 程永锋 +3 位作者 卢智成 孟宪政 葛栋 马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95-2602,共8页
为提高特高压瓷质避雷器地震安全性,首先基于结构抗震优化方法,提出了特高压避雷器标准化瓷套结构设计方案,抗震安全系数由原结构在0.2g(g=9.81 m/s^2)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试验得到的1.68提高至新结构在0.3g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试验得到的1... 为提高特高压瓷质避雷器地震安全性,首先基于结构抗震优化方法,提出了特高压避雷器标准化瓷套结构设计方案,抗震安全系数由原结构在0.2g(g=9.81 m/s^2)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试验得到的1.68提高至新结构在0.3g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试验得到的1.73。然后基于剪切型铅减震装置性能参数,对特高压标准化瓷套避雷器进行了减震仿真分析。最后依据仿真分析结果确定的减震器型号,进行了安装减震器的特高压标准化瓷套避雷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白噪声试验中减震结构相较于非减震结构基频降低了2.76%~4.15%,在水平地震动加速度0.4g和0.5g试验中地震安全系数分别为2.15和1.86。试验结果表明:特高压避雷器抗震性能提升可综合考虑结构优化与减震设计方法,且剪切型铅减震器的安装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基本不对电气设备整体刚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标准化避雷器 抗震性能 剪切型铅减震器 地震模拟振动台 地震响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