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1-617,632,共18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胰腺是其常见的发病部位。近年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健康体检的普及,pNEN的临床检出率亦呈上升趋势。同时,学...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胰腺是其常见的发病部位。近年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健康体检的普及,pNEN的临床检出率亦呈上升趋势。同时,学术界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也使得pNEN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pNEN起病隐匿,生物学行为呈高度异质性,既可表现为惰性生长,亦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甚至早期发生转移,且生物学特性可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pNEN可表现为散发性或遗传相关性,亦可因肿瘤的激素分泌功能导致相应的激素相关症状或综合征,且不同分级、分期的pNEN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pNEN诊疗决策的制定需要经过综合而全面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181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敏 兰波 +3 位作者 孙晓莹 马飞 蔡建强 徐兵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s,FCs)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的FC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s,FCs)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的FC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等一般信息。在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开始前24h,所有FCs填写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及Zarit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0%,181例FCs的数据纳入最后的统计分析。29.83%的FCs可能存在焦虑、28.73%的FCs可能存在抑郁,人群整体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77±3.69)分和(5.27±3.82)分。ZBI的评分为(22.79±12.13)分,其中,49.72%的FCs评分大于20分。分析显示FCs与患者的关系、FCs的婚姻状况、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不同ZBI得分组之间焦虑差异有显著性;FCs的婚姻状况及不同ZBI得分组之间抑郁差异有显著性;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ZBI与FCs发生焦虑相关,婚姻状况及ZBI与FCs发生抑郁相关。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FCs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及水平较高,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照顾负担水平及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婚姻状况等因素的评估有助于高危人群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焦虑 抑郁 照顾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被引量:22
4
作者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10 位作者 樊嘉 周俭 邱双健 蔡建强 蔡秀军 沈峰 国铭 杨文静 安宇 邓明 滕皋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0-608,共9页
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征,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益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早诊早治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我国肝癌的总体疗效虽然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不同地区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12... 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征,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益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早诊早治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我国肝癌的总体疗效虽然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不同地区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并领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以期规范肿瘤诊疗行为、推进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肝癌规范化诊疗的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及我国国情,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规范诊疗 质控指标
原文传递
肝癌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彩云 张伟 +3 位作者 毕新宇 王黎明 和芳 厉遥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1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的12例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的12例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知晓诊断时应激反应舒缓、亏欠与自责、对可能失去亲人的恐惧和悲伤、压力性焦虑(经济压力、角色功能丧失的压力、担心被传染的压力)、连带病耻感。结论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多种体验并存。根据照顾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探索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是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对患者的照顾质量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乙型病毒性肝炎 照顾者 心理体验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健国 黄彪 +4 位作者 范文川 赵建军 赵宏 毕新宇 吴健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07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评估,≥3分为有营养风险,并统计...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07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评估,≥3分为有营养风险,并统计营养支持情况。结果507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82例(16.2%)。男性和女性有营养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58/379)比18.8%(24/128),χ^(2)=0.838,P=0.405];原发性肝癌患者和继发性肝癌患者有营养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63/350)比12.1%(19/157),χ^(2)=2.781,P=0.117];≥60岁患者有营养风险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25.9%(62/239)比7.5%(20/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19,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术前营养支持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65.3±12.7)岁比(55.9±8.9)岁、13.4%(11/82)比0和24.4%(20/82)比2.6%(1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和无营养风险患者性别构成、肿瘤来源、术后营养支持率及手术前后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1例营养支持患者中,肠外营养(PN)1例,肠内营养(EN)30例;术后453例营养支持患者中,PN 297例,EN 27例,PN+EN 129例。结论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营养支持。NRS 2002是进行营养评估的有效工具,适用于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可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具备高危复发因素肝细胞癌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玥 吴健雄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癌患者首选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生存率低.因此,探索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综合治疗策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就中央型肝癌窄切缘肝切除术,病理证实微血管侵犯,术前存在可切除门静脉癌栓的高危复发...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癌患者首选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生存率低.因此,探索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综合治疗策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就中央型肝癌窄切缘肝切除术,病理证实微血管侵犯,术前存在可切除门静脉癌栓的高危复发因素肝细胞癌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外科手术 辅助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发强 王黎明 +2 位作者 荣维淇 吴凡 吴健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肝细胞癌(HCC)肝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379例HCC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按营养支持方法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肠外营养支持(PN)...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肝细胞癌(HCC)肝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379例HCC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按营养支持方法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组。其中EEN+PN组142例,术后连续4 d使用EEN联合PN;TPN组237例,术后连续4 d使用TPN。EEN+PN组和TPN组再分为2个亚组,即中央型HCC(cl-HCC)亚组和周围型HCC(ncl-HCC)亚组。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EEN+PN组和TPN组及其亚组患者的疗效。结果EEN+PN组和TPN组及其亚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41.6±2.0)IU/L和(50.4±3.2)IU/L,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80.8±2.4)IU/L和(90.2±2.3)IU/L,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15.8±0.7)μmol/L和(19.1±0.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AST分别为(39.6±2.6)IU/L和(61.0±7.0)IU/L,TBIL分别为(14.4±0.9)μmol/L和(20.7±1.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中ncl-HCC亚组患者的ALP分别为(79.3±3.0)IU/L和(89.9±3.1)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8±0.4)d和(17.1±0.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6±0.2)d和(10.1±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中ncl-HCC亚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1±0.5)d和(16.6±0.3)d,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8.4±0.2)d和(9.5±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7±0.2)d和(11.0±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术后住院费用分别为(20 855.0±549.8)元和(23 373.0±715.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术后住院费用分别为(21 012.0±748.5)元和(24 697.0±1 409.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PN有利于肝部分切除术后HCC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Laennec capsule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卢鹏 徐伟华 王宏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3-1288,共6页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Uem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人路。肝脏的...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Uem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人路。肝脏的左叶、右前叶、右后叶各有1个独立的肝帝,在不破坏肝实质的則提下可经Laennec capsule人路在肝外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叶切除术。离断平面上肝静脉的显露同样可以经此人路实现,此操作安全、可靠、方便,具有高度可重复性:Laennec capsule人路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肝叶切除术 Laennec capsule 肝门板 Glisson蒂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之间类三角区域的Glisson蒂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右侧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永刚 张吉祥 +5 位作者 王黎明 荣维淇 吴凡 蒙轩 吴健雄 王宏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APR)之间的类三角区域(APR三角)入路、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 目的探讨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APR)之间的类三角区域(APR三角)入路、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解剖性右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3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58.3±10.3)岁。收集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34例均为肝脏恶性肿瘤,均在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其中V段切除3例,VI段切除3例,VII段切除5例,V段+VI段2例,VI段+VII段9例,V段+VIII段3例,V段背段+VI段+VII段5例,右后区+前背段3例,前背段1例。手术时间为(275.58±82.28)min,术中出血量为100(100,300)ml,术中均无输血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I级32例,III级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23±3.10)d。肿瘤切缘均为阴性。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94±2.94)个月。截至随访结束,34例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基于"APR三角"的右侧Glisson蒂入路、离断后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Glisson蒂入路
原文传递
我国肝癌患者年例均费用的全病程视角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方舟 刘成成 +16 位作者 王宇婷 王红 曹毛毛 严鑫鑫 朱娟 王乐 黄慧瑶 张业繁 任建松 王勇 赵建军 张凯 李霓 曲春枫 代敏 陈万青 石菊芳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目的从肝癌病程发展的视角,量化我国现患肝癌患者不同就诊年份的例均医疗费用,为基于肝癌疾病自然史的癌症负担及防控策略评价提供基线信息。方法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13个省市项目点,对2012—2014年就诊的肝癌现患患者进行面对... 目的从肝癌病程发展的视角,量化我国现患肝癌患者不同就诊年份的例均医疗费用,为基于肝癌疾病自然史的癌症负担及防控策略评价提供基线信息。方法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13个省市项目点,对2012—2014年就诊的肝癌现患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人和社会学信息和临床诊治信息、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等信息。将肝癌患者首次就诊至调查终点的全部费用及就诊次数信息,以12个月为单位分割为逐年诊治费用和逐年就诊次数,观察两者的变化趋势,同时进行性别、年龄等亚组分析。费用数据贴现到2014年,统计分析采用SAS 9.4软件。结果共纳入肝癌患者2222例,确诊年龄(55.7±11.2)岁,男性79.2%(1759例),女性20.8%(463例)。75.6%(1679例)来自肿瘤专科医院,Ⅰ期占14.1%(299例),62.6%(1325例)为Ⅲ~Ⅳ期病例。64.4%(1430例)的患者有病理信息,其中83.6%(1195例)为肝细胞癌。首次就诊后前3个病程年样本量分别为2222例、149例和57例,对应年例均总医疗费用分别为49091(95%CI:47376~50806)元、30506(95%CI:26462~34549)元和32100(95%CI:25917~38283)元(P<0.001),对应年均就诊次数依次为1.9次、1.6次和1.5次(P<0.001)。各省份总体趋势与全国一致,但前2年费用下降幅度从1.4倍(浙江)到5.6倍(河南)不等。亚组分析显示,前3年的费用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P<0.001)及不同治疗方案(P<0.05)间存在不同。结论我国肝癌患者就诊后第1年的费用为第2年的1.6倍且省间存在差异,但之后更长期病程的费用模式信息依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卫生保健费用 年例均费用 全病程 费用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