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性地基梁原理的埋地天然气管道内力分析
1
作者 于昊 喻勇 +3 位作者 李荣光 孙伶 陈斯迅 成志强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埋地管道在实际情况中,受到多种荷载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土体和管道,需要建立大量的单元,存在费时费力、计算工作量大和建模困难等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将长输埋地管道简化为一系列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并考虑管道在工... 埋地管道在实际情况中,受到多种荷载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土体和管道,需要建立大量的单元,存在费时费力、计算工作量大和建模困难等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将长输埋地管道简化为一系列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并考虑管道在工程实际中所承受到的轴向力、外力偶矩等情况,分别推导出管道在承受上述荷载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得到挠度解析解,进而得到管道截面弯矩的表达式。根据已知监测数据,确定解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管道任意截面的弯矩,以便将理论解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管道表面的应力结果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得到的截面弯矩与有限元结果在管道中部吻合良好,相对误差处于0.1%~0.5%之间,管道整体的平均误差在3%~6%之间,应力的整体平均误差为6.6%。结果证明了理论解的有效性,该理论解的提出对于埋地管道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埋地管道 弯矩 理论解析 最小势能原理 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杂散电流对管道干扰波动规律特征
2
作者 徐承伟 陈瑞瑞 +3 位作者 张荣 夏亮 蓝卫 毕武喜 《材料保护》 2025年第3期155-163,共9页
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腐蚀已成为管道失效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为了全面掌握不同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源的特征,以及对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试片法对某输气管道不同类型的干扰源进行长期监测。通过测试结... 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腐蚀已成为管道失效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为了全面掌握不同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源的特征,以及对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试片法对某输气管道不同类型的干扰源进行长期监测。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总结了交、直流静态干扰、动态干扰及静态-动态复杂干扰等7种干扰类型的典型干扰特征,同时针对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干扰,提出人身安全、交直流混合干扰和阀室绝缘设施相应的评价指标、阈值范围及准则和推荐方法。研究成果为管道运行方迅速明确杂散电流干扰源类型,制定相应防护措施,减少复杂杂散电流干扰造成的管道腐蚀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钢 杂散电流 交直流混合干扰 干扰源 干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工艺安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杜通林 陈俊文 +8 位作者 庞帅 汤晓勇 花争立 李玉星 李天雷 邱淑娟 边江 李科 吴琼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利用管道输送氢气是较为经济的中长距离氢能储运模式。相比新建纯氢管道或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利用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具有灵活利用管道资产、促进氢能高效利用、完善能源替代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新建氢气管道的实践运行,... 利用管道输送氢气是较为经济的中长距离氢能储运模式。相比新建纯氢管道或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利用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具有灵活利用管道资产、促进氢能高效利用、完善能源替代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新建氢气管道的实践运行,但尚未大规模开展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的研究。基于氢气与天然气特性比对,梳理了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的评价技术要点,开展了运行压力、介质流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现行国外标准规范通过限制环向应力改输氢气管道以进一步提高管道安全性,但可能降低管道的最高运行压力;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后需关注:提高介质流速应重视杂质控制、站场插入式仪表涡激振动等问题;氢气泄漏后的潜在影响范围有所缩小,站场外部防火间距评价与调整还需开展系统论证;管道放空系统热辐射范围减小,放空系统的爆燃、爆轰风险应予以控制。研究成果为后续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在役天然气管道 改输 工艺安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网智能感知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永军 王海明 +3 位作者 杜文友 卢亚男 李莹 杨佰衡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油气管网运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行需要感知体系提供数据作为支撑。阐述了智能感知的定义和油气管网感知体系的历程,分析了油气管网在供给侧(源)、输运侧(网)、存储侧(储)和需求侧(荷)4个环节的感知需求,从油气量、工艺量、环... 油气管网运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行需要感知体系提供数据作为支撑。阐述了智能感知的定义和油气管网感知体系的历程,分析了油气管网在供给侧(源)、输运侧(网)、存储侧(储)和需求侧(荷)4个环节的感知需求,从油气量、工艺量、环境量、状态量、行为量、空间量等6个方面介绍了油气管网感知的信息类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油气管网智能感知体系的内涵和架构。最后,从提升感知能力、实现全产业链感知、增强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油气管网感知体系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网 感知体系 智能化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冰堵的防治与应急处理
5
作者 徐兆东 孙海星 张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59-0162,共4页
本文以天然气长输管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冰堵现象的形成机理和危害,重点阐述了从设计和运营两个阶段出发,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防止冰堵现象的发生。尤其是针对特殊环境和严重冰堵现象,提出了一些特异性的防治方... 本文以天然气长输管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冰堵现象的形成机理和危害,重点阐述了从设计和运营两个阶段出发,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防止冰堵现象的发生。尤其是针对特殊环境和严重冰堵现象,提出了一些特异性的防治方法。而针对不幸发生的冰堵现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应急处理的条件,设备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最后,对于应急处理流程的实施以及后续恢复工作也进行了规划。这项研究有助于通过系统的冰堵防治和应急处理,确保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长输管道 冰堵现象 防治方法 应急处理 设备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研究
6
作者 宁博 王洪来 +1 位作者 张亚西 孙野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047-0050,共4页
天然气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但由于输送过程中必须采用管道输送,特别是那种远距离的管道输送,这种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无疑会增加输送成本,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 天然气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但由于输送过程中必须采用管道输送,特别是那种远距离的管道输送,这种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无疑会增加输送成本,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保证输气能力的前提下,解决输气能力与节约能源之间的矛盾,提升输气管道的施工质量,确保输气管线的安全、经济运行,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就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管道输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节能降耗技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输气管道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
7
作者 王洪来 张亚西 +1 位作者 宁博 孙野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037-0040,共4页
天然气是我国国民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能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地区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铺设了大量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为了确保这些输气管道能够长时间安全稳定的... 天然气是我国国民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能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地区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铺设了大量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为了确保这些输气管道能够长时间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有意识的做好输气管道的安全保护工作。本文针对天然气输气管道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天然气输气管道运行中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输气管道 安全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质量的措施
8
作者 张亚西 宁博 +1 位作者 王洪来 孙野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9期0064-0067,共4页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其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天然气管道运输作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环节,其运输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提高天然气管道...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其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天然气管道运输作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环节,其运输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的质量,对于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当前天然气管道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的质量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道 运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安全隐患分析及其治理措施探讨
9
作者 田寒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099-010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油气管道安全隐患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当前主要存在的设备腐蚀、材料老化、操作失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技术手段如防腐技术和智能监测,管理策略如完善法规和强化培训,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研究表明,综合... 本文通过对油气管道安全隐患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当前主要存在的设备腐蚀、材料老化、操作失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技术手段如防腐技术和智能监测,管理策略如完善法规和强化培训,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油气管道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从而保障能源运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安全隐患 风险评估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可塑钢在油气管道修复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10
作者 张良 李新战 +1 位作者 惠立 惠文彬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随着油气管道的使用和老化,管道裂缝、腐蚀等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液态可塑钢作为一种新型管道修复材料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管道的修复工作中。介绍了液态可塑钢在油气管道修复领域的特性、制备... 随着油气管道的使用和老化,管道裂缝、腐蚀等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液态可塑钢作为一种新型管道修复材料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管道的修复工作中。介绍了液态可塑钢在油气管道修复领域的特性、制备工艺、应用案例以及修复效果验证,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可塑钢 油气管道 修复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三级安全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涛 郭旭 +2 位作者 成志强 帅祝名 胡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28,共9页
水下穿越管道由于河床的不平整以及水流冲击、掏蚀作用,易产生裸露、悬空等现象,悬空管段在水流作用下跨度逐渐增大,会威胁管道运营安全.为探究水流冲击作用下悬空管段的受力特性和失效行为,根据管道破坏形式,对管道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动... 水下穿越管道由于河床的不平整以及水流冲击、掏蚀作用,易产生裸露、悬空等现象,悬空管段在水流作用下跨度逐渐增大,会威胁管道运营安全.为探究水流冲击作用下悬空管段的受力特性和失效行为,根据管道破坏形式,对管道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含悬空段穿越管道的分级安全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管道悬空段受力特性和应力状态,进行“静载荷工况下的静强度安全评价”(1级);其次,根据悬空管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水流的涡旋发放频率的关系,进行“动载荷工况下的共振安全评价”(2级);最后,根据管道的环境工况和载荷作用,分析管道交变应力的周期性变化过程,求解管道的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进行“动载荷工况下的疲劳强度安全评价”(3级),从而提出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的三级安全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了不满足安全评价的稳管措施,结合算例给出具体求解计算流程,为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穿越管道 悬空段 受力特性 涡激振动 疲劳损伤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改燃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嘉斌 丁思宇 +5 位作者 储旭 刘保侠 赵洪亮 杨阳 朱民 王兴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1,I0003,共10页
日益严格的碳减排要求对动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厘清燃气轮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成为亟待突破的研发重点。该文选用典型航改燃机燃烧室,在保持燃料总发热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探究掺氢体积比对燃烧室实际工况下流场结构... 日益严格的碳减排要求对动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厘清燃气轮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成为亟待突破的研发重点。该文选用典型航改燃机燃烧室,在保持燃料总发热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探究掺氢体积比对燃烧室实际工况下流场结构、燃烧产物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流场动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掺氢比的提升,燃烧室前端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导致中心回流区缩小,CO_(2)排放降低,高温回流产物逐渐远离燃料喷嘴。同时,喷嘴附近热释率增大,压力波动加剧,可能增强燃烧不稳定性进而影响结构安全性。结果可为现有燃机掺氢燃烧改造以及未来氢燃机设计提供一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燃烧 航改燃机 掺氢比 回流区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环焊缝新型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弟 常维纯 +5 位作者 郭旭 陈洪民 陈海鹏 贾康 孙宝钰 陈佳兴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268-273,共6页
为了寻求适应高钢级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的新型修复方法,克服传统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用于油气管道环焊缝修复的可行性。首先,对激光熔覆、冷喷涂、电弧增材制造3种新型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 为了寻求适应高钢级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的新型修复方法,克服传统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用于油气管道环焊缝修复的可行性。首先,对激光熔覆、冷喷涂、电弧增材制造3种新型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其次,在X80管道环焊缝处沿轴线截取22 mm厚的试样,并在环焊缝处设计坡口角度为60°,坡口深度为11 mm的缺陷,采用电弧增材制造冷金属过渡工艺、ER50-6焊丝进行修复实验;最后,对修复试样进行力学实验测试,并对实验数据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修复后试件抗拉强度最高达639 MPa,强度与管体基材匹配。研究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用于X80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的修复是可行的,具有沉积效率高、成本低、力学性能能满足修复要求的特点,对于高钢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修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工艺与设备(包括连接工艺与设备) 环焊缝 修复 X80管线钢 电弧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衍射的在役全尺寸管道应力测试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志强 李荣光 +2 位作者 李璐 赵康宁 罗涵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2,共6页
为验证X射线衍射法对于野外在役管道应力测试的适用性,首先重复测试铁粉、钢块、钢条和钢管的残余应力,分别验证X射线应力测试的可重复性。然后通过对比测试圆周域内9点的应力,分析测试点位置对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再通过对比3个月前... 为验证X射线衍射法对于野外在役管道应力测试的适用性,首先重复测试铁粉、钢块、钢条和钢管的残余应力,分别验证X射线应力测试的可重复性。然后通过对比测试圆周域内9点的应力,分析测试点位置对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再通过对比3个月前后的应力测试结果,观察测试时间间隔对应力测试的影响。最后分别采用等强度梁、静压全尺寸管道、悬臂弯曲的全尺寸管道开展加载试验,验证X射线应力测试的精度范围。试验结果表明,X射线重复性测试的最大差值为15.6 MPa。微小位置偏差对应力测试的影响范围在±30 MPa以内。3个月前后应力测试的最大差异值为30.7 MPa。等强度梁试验中,随着载荷增加,应力增量的理论计算值和X射线测试值的斜率几乎相同,应力增量最大偏差仅7.1 MPa。全尺寸管道静压试验中,X射线应力测试值与应变片环向应力测试值的最大差值为9.4 MPa。全尺寸管道弯曲试验中,X射线应力测试值与应变片轴向应力测试值的最大差值为17.9 MPa。以上试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法应力测试的可重复性、可再现性和精度均可以满足在役油气管道应力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X射线衍射法 应力测试 可重复性 可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控制逻辑评测相关技术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静楠 徐洋 +3 位作者 孟頔 彭世垚 黄薇薇 杨全博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逻辑对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现役油气管道的控制逻辑有时无法与当前工艺条件达到高效匹配,同时一键启停输、自动分输等先进的控制逻辑尚未在油气管道行业全面应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逻辑对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现役油气管道的控制逻辑有时无法与当前工艺条件达到高效匹配,同时一键启停输、自动分输等先进的控制逻辑尚未在油气管道行业全面应用。在文献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技术、控制逻辑测试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管道控制逻辑存在的问题,以油气管道工艺与控制系统耦合仿真为研究思路,利用油气管道工艺仿真系统与PLC实物控制系统开展耦合仿真,对油气管道在典型工况下的控制逻辑响应进行评测,为管道控制逻辑与实际工况的适应性测试与优化提供平台。结合半实物仿真技术特点,提出了油气管道工艺与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的着力点和攻关建议,以期对国内该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自动化控制 半实物仿真 控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检测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雷铮强 张丰 +1 位作者 林嵩 王富祥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提升环焊缝缺陷排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对管道环焊缝的漏磁和射线检测图像进行了缺陷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研究。基于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的数字化图像,进行了缺陷图像智能识别流程制订、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实现了未熔合等样本缺陷的... 为提升环焊缝缺陷排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对管道环焊缝的漏磁和射线检测图像进行了缺陷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研究。基于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的数字化图像,进行了缺陷图像智能识别流程制订、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实现了未熔合等样本缺陷的智能识别分析。对在役管道的漏磁内检测数据,开发环焊缝图像自动获取和识别分析算法工具,实现了环焊缝缺陷等特征图像的自动采集和识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环焊缝 缺陷检测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管道环焊缝的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雷铮强 王维斌 +3 位作者 温玉芬 李莉 张丰 刘全利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1年第1期52-54,57,共4页
文中分析了长输油气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3种技术类型,及其在油气管道环焊缝检测方面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开展了在役输油管道动火作业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DR)的现场应用试验,初步验证了在役管道环焊缝DR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对缺陷检... 文中分析了长输油气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3种技术类型,及其在油气管道环焊缝检测方面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开展了在役输油管道动火作业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DR)的现场应用试验,初步验证了在役管道环焊缝DR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对缺陷检测的较高灵敏度。结合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建设,进行了传统射线胶片照相检测技术(RT)和DR检测技术工程应用效果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现阶段RT检测胶片数字化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存量胶片检测影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而DR技术在缺陷检测数字成像方面呈现出较高的对比度,但目前DR检测效果不稳定。DR检测技术在长输管道工程的大规模应用推广,需进一步完善DR设备校验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数字射线检测 环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定位的管道易水毁段预警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路遥 闫浩良 +4 位作者 吕林林 施宁 李亮亮 张学锋 隋楠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12期1-4,共4页
河沟道水毁是威胁长输油气管道安全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实现管道与水毁点距离监测预警,对降低管道水毁灾害风险意义重大。因此,研制了一套基于卫星定位的河沟道水毁监测预警系统,并在沧州至淄博天然气管道黄河穿越段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 河沟道水毁是威胁长输油气管道安全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实现管道与水毁点距离监测预警,对降低管道水毁灾害风险意义重大。因此,研制了一套基于卫星定位的河沟道水毁监测预警系统,并在沧州至淄博天然气管道黄河穿越段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管道水毁定位浮球具有较好的漂浮姿态稳定性、防水性能和定位精度,可通过监测平台设置电子围栏对其位置变化进行报警,能够通过监测浮球的移动速度确定洪水流速,为管道水毁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水情信息;该监测系统可无线安装,经济成本低、待机时间长,可广泛应用于地形复杂、洪水易发区的油气管道水毁灾害监测预警,能够在管道露管前实现水毁点与管道距离的准确监测,避免管道水毁灾害规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监测预警 定位浮球 卫星定位 河沟道水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管道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文会 张丰 +6 位作者 王军 滕延平 邵建 刘振斌 张鑫 刘兵兵 马宏宇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6期246-249,共4页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面临着严重的打孔盗油气风险,给管道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综述了国内已有的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研究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内检测技术以及外检测技术的监检测打...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面临着严重的打孔盗油气风险,给管道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综述了国内已有的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研究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内检测技术以及外检测技术的监检测打孔盗油作业的技术原理及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护以及基于管道电位分析识别焊接类打孔盗油等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打孔盗油气 监检测技术 泄漏检测系统 光纤预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辉 王富祥 +2 位作者 钟婷 玄文博 雷铮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156,共7页
现行管道设计标准大多遵循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当管材出现屈服和应变强化时,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便不再适用。为了有效开展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需要解决驱动力的应变表征和失效准则确定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含... 现行管道设计标准大多遵循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当管材出现屈服和应变强化时,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便不再适用。为了有效开展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需要解决驱动力的应变表征和失效准则确定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含环焊缝根部裂纹的高钢级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基于应变的裂纹扩展驱动力,研究了缺陷尺寸、强度匹配及压力等因素对环焊缝应变能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环焊缝断裂失效准则并明确其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尺寸不仅影响裂纹扩展阻力,而且影响裂纹扩展的驱动力,裂纹深度较长度对基于应变裂纹驱动力的影响更为明显;高匹配焊接的环焊缝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承载能力也相应增强;错边和变壁厚等根部不连续会削弱环焊缝的承载能力;基于裂纹失稳扩展失效准则评价的是极限应变能力,对环焊缝的断裂韧度要求很高,建议选择基于断裂韧度准则的评价方法。所得结论可为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应变能力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钢级管道 环焊缝 应变 裂纹扩展驱动力 失效准则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