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道熔结环氧粉末涂料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东阳 潘腾 +3 位作者 赵一桦 任向辉 杜娟 陈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59,69,共7页
针对管道熔结环氧粉末涂料关键性能指标,如,热特性、密度、粒径分布、挥发分、胶化时间、固化时间、附着力、耐冲击性、抗弯曲性能等,对比分析了ISO、加拿大、中国等相关标准。指出了各项性能指标的具体意义,并从粉末涂料配方及生产工... 针对管道熔结环氧粉末涂料关键性能指标,如,热特性、密度、粒径分布、挥发分、胶化时间、固化时间、附着力、耐冲击性、抗弯曲性能等,对比分析了ISO、加拿大、中国等相关标准。指出了各项性能指标的具体意义,并从粉末涂料配方及生产工艺方面分析了影响这些性能指标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建议粉末涂料生产厂家应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以及改善加工工艺来控制管道熔结环氧粉末涂料的质量,进而提高管道涂层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熔结环氧粉末 标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三级安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涛 郭旭 +2 位作者 成志强 帅祝名 胡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28,共9页
水下穿越管道由于河床的不平整以及水流冲击、掏蚀作用,易产生裸露、悬空等现象,悬空管段在水流作用下跨度逐渐增大,会威胁管道运营安全.为探究水流冲击作用下悬空管段的受力特性和失效行为,根据管道破坏形式,对管道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动... 水下穿越管道由于河床的不平整以及水流冲击、掏蚀作用,易产生裸露、悬空等现象,悬空管段在水流作用下跨度逐渐增大,会威胁管道运营安全.为探究水流冲击作用下悬空管段的受力特性和失效行为,根据管道破坏形式,对管道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含悬空段穿越管道的分级安全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管道悬空段受力特性和应力状态,进行“静载荷工况下的静强度安全评价”(1级);其次,根据悬空管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水流的涡旋发放频率的关系,进行“动载荷工况下的共振安全评价”(2级);最后,根据管道的环境工况和载荷作用,分析管道交变应力的周期性变化过程,求解管道的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进行“动载荷工况下的疲劳强度安全评价”(3级),从而提出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的三级安全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了不满足安全评价的稳管措施,结合算例给出具体求解计算流程,为水下穿越管道悬空段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穿越管道 悬空段 受力特性 涡激振动 疲劳损伤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控制逻辑评测相关技术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静楠 徐洋 +3 位作者 孟頔 彭世垚 黄薇薇 杨全博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逻辑对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现役油气管道的控制逻辑有时无法与当前工艺条件达到高效匹配,同时一键启停输、自动分输等先进的控制逻辑尚未在油气管道行业全面应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逻辑对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现役油气管道的控制逻辑有时无法与当前工艺条件达到高效匹配,同时一键启停输、自动分输等先进的控制逻辑尚未在油气管道行业全面应用。在文献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技术、控制逻辑测试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管道控制逻辑存在的问题,以油气管道工艺与控制系统耦合仿真为研究思路,利用油气管道工艺仿真系统与PLC实物控制系统开展耦合仿真,对油气管道在典型工况下的控制逻辑响应进行评测,为管道控制逻辑与实际工况的适应性测试与优化提供平台。结合半实物仿真技术特点,提出了油气管道工艺与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的着力点和攻关建议,以期对国内该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自动化控制 半实物仿真 控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管道环焊缝的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雷铮强 王维斌 +3 位作者 温玉芬 李莉 张丰 刘全利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1年第1期52-54,57,共4页
文中分析了长输油气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3种技术类型,及其在油气管道环焊缝检测方面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开展了在役输油管道动火作业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DR)的现场应用试验,初步验证了在役管道环焊缝DR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对缺陷检... 文中分析了长输油气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3种技术类型,及其在油气管道环焊缝检测方面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开展了在役输油管道动火作业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DR)的现场应用试验,初步验证了在役管道环焊缝DR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对缺陷检测的较高灵敏度。结合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建设,进行了传统射线胶片照相检测技术(RT)和DR检测技术工程应用效果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现阶段RT检测胶片数字化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存量胶片检测影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而DR技术在缺陷检测数字成像方面呈现出较高的对比度,但目前DR检测效果不稳定。DR检测技术在长输管道工程的大规模应用推广,需进一步完善DR设备校验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数字射线检测 环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辉 王富祥 +2 位作者 钟婷 玄文博 雷铮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156,共7页
现行管道设计标准大多遵循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当管材出现屈服和应变强化时,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便不再适用。为了有效开展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需要解决驱动力的应变表征和失效准则确定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含... 现行管道设计标准大多遵循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当管材出现屈服和应变强化时,基于应力的设计准则便不再适用。为了有效开展基于应变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适用性评价,需要解决驱动力的应变表征和失效准则确定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含环焊缝根部裂纹的高钢级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基于应变的裂纹扩展驱动力,研究了缺陷尺寸、强度匹配及压力等因素对环焊缝应变能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环焊缝断裂失效准则并明确其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尺寸不仅影响裂纹扩展阻力,而且影响裂纹扩展的驱动力,裂纹深度较长度对基于应变裂纹驱动力的影响更为明显;高匹配焊接的环焊缝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承载能力也相应增强;错边和变壁厚等根部不连续会削弱环焊缝的承载能力;基于裂纹失稳扩展失效准则评价的是极限应变能力,对环焊缝的断裂韧度要求很高,建议选择基于断裂韧度准则的评价方法。所得结论可为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应变能力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钢级管道 环焊缝 应变 裂纹扩展驱动力 失效准则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管道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文会 张丰 +6 位作者 王军 滕延平 邵建 刘振斌 张鑫 刘兵兵 马宏宇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6期246-249,共4页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面临着严重的打孔盗油气风险,给管道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综述了国内已有的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研究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内检测技术以及外检测技术的监检测打...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面临着严重的打孔盗油气风险,给管道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综述了国内已有的打孔盗油气监检测技术,研究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内检测技术以及外检测技术的监检测打孔盗油作业的技术原理及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护以及基于管道电位分析识别焊接类打孔盗油等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打孔盗油气 监检测技术 泄漏检测系统 光纤预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场柔性阳极断点查找方法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刘文会 滕延平 +7 位作者 张丰 胡鱼良 温玉芬 陈振华 丁秉军 张连军 王宇哲 赵帅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0年第6期55-57,共3页
文中采用RD8000测量设备,对某输气管道站场区域阴极保护柔性阳极走向及埋深进行测量,找出柔性阳极线缆的断点区域,结合开挖检查,精确找出断点部位。断点处柔性阳极腐蚀严重,可能是施工导致柔性阳极破损,长期腐蚀导致断缆。建议对该段柔... 文中采用RD8000测量设备,对某输气管道站场区域阴极保护柔性阳极走向及埋深进行测量,找出柔性阳极线缆的断点区域,结合开挖检查,精确找出断点部位。断点处柔性阳极腐蚀严重,可能是施工导致柔性阳极破损,长期腐蚀导致断缆。建议对该段柔性阳极进行更换,或者与站内其他柔性阳极形成回路,降低恒电位仪整体回路电阻,提高区域阴极保护输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场 区域阴极保护 柔性阳极 断点 RD8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段管道结构安全数字孪生机理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宏 季蓓蕾 +4 位作者 刘燊 吴锴 张东 施宁 刘啸奔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9-1104,1130,共7页
地质灾害是危害油气管道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受设备检测精度及检测数据离散性等因素限制,仅通过单一的监测检测技术无法定量分析管道的安全情况,亟需融合多源监测检测技术开展管道结构安全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研究,实现地质灾害段管... 地质灾害是危害油气管道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受设备检测精度及检测数据离散性等因素限制,仅通过单一的监测检测技术无法定量分析管道的安全情况,亟需融合多源监测检测技术开展管道结构安全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研究,实现地质灾害段管道安全状态的智能感知与预测。提出地质灾害段管道结构安全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的构建流程,通过建立参数化的地质灾害段管道有限元模型,结合影响管道应力应变分布的可变参数范围,建立了管道应力应变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了可变参数与管道应力应变状态的高度非线性关系。结合管道真实应力应变监测数据,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准确反演管道沿线真实应力应变分布的机理模型,并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可用于地质灾害段管道的定量安全评价,并可为管道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提供内核支撑。(图8,表1,参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监测检测数据 数值反演 优化 数字孪生 定量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2020年全球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秋扬 赵明华 +4 位作者 张斌 温文 王乐乐 张雪琴 陈林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0-1337,1348,共9页
油气管道作为全球运输油气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油气资源开发和国家地区能源政策的影响。通过定量、定性两种信息挖掘途径,梳理2020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及管道建设发展情况,分析全球在役油气管道运行现状,预... 油气管道作为全球运输油气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油气资源开发和国家地区能源政策的影响。通过定量、定性两种信息挖掘途径,梳理2020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及管道建设发展情况,分析全球在役油气管道运行现状,预测在新形势下全球主要地区油气管道建设及发展趋势。未来,全球油气管道建设将主要受经济、政治、环境3个因素影响,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油气管道建设总体趋于平稳:受国际环境影响,跨国管道建设进度变数较大,预计能够如期建成投产的跨国管道较少;各国管道建设主要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经济低迷及“碳达峰、碳中和”指引下能源转型的双重影响,预计亚太地区仍将是未来全球进行本土管道建设的主要地区,欧美国家地区将探索新建或改建天然气掺氢输送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建设动态 运行现状 发展趋势 规划 能源转型
原文传递
长输管道数字射线DR检测技术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维斌 雷铮强 杨辉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37-1343,共7页
射线检测技术在缺陷定性检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根据缺陷成像技术特点,对比了工业主要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明确了数字射线(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测的技术特点及优势。从焊缝检验和资格认证方... 射线检测技术在缺陷定性检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根据缺陷成像技术特点,对比了工业主要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明确了数字射线(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测的技术特点及优势。从焊缝检验和资格认证方面,总结了中国相关标准对长输管道射线检测的要求。相关标准在检测比例要求上略有差异,在缺陷评定标准上DR与RT-F一致。介绍了国内外DR检测技术在长输管道上的应用情况,剖析了中国应用DR检测技术过程中在检测效率与经济效益、平板探测器选型及缺陷评判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DR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中俄东线等数字化管道的发展趋势,分析指出DR检测技术必将在远程高效评定、检测大数据管理分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数字射线 无损检测 环焊缝
原文传递
管道内检测技术与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31
11
作者 吴志平 玄文博 +3 位作者 戴联双 李妍 常景龙 王富祥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9-1227,共9页
管道缺陷一直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内检测技术检测识别各类管道缺陷已成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做法。为进一步促进内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典型管道内检测技术服务公司的检测技术能力和发展历程,... 管道缺陷一直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内检测技术检测识别各类管道缺陷已成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做法。为进一步促进内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典型管道内检测技术服务公司的检测技术能力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油气管道面临的环焊缝缺陷、裂纹缺陷、针孔腐蚀缺陷、管道受力状态内检测技术局限性问题,从政府、管道企业、内检测服务商3个层面总结了现有内检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多维策略解决管道内检测技术局限性的思路,为未来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图1,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内检测技术 内检测管理 提升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相似度的管道泄漏负压波定位算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洪超 李强 +3 位作者 罗毅 王文 王立坤 张弢甲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9-684,共6页
常用的负压波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是通过计算压力下降拐点时刻,得到负压波到达上下游的时间差来定位泄漏点位置,但受负压波传播衰减、缓慢泄漏压力变化小、噪声干扰等影响,压力的下降拐点不明显,无法准确计算得到时间差,降低了泄漏点的定... 常用的负压波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是通过计算压力下降拐点时刻,得到负压波到达上下游的时间差来定位泄漏点位置,但受负压波传播衰减、缓慢泄漏压力变化小、噪声干扰等影响,压力的下降拐点不明显,无法准确计算得到时间差,降低了泄漏点的定位精度。为了减少负压波泄漏监测技术的定位误差,基于管道泄漏上下游同时传播的负压波同源的特点,采用欧氏距离计算上下游负压波之间的相似度,可得到负压波向上下游传播的时间差,进而变换得到泄漏点位置。经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定位管道突发泄漏和缓慢泄漏的位置,定位准确度高,弥补了原有的负压波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对较缓慢泄漏定位不准的不足,将原有系统简单升级即可实现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负压波 泄漏 定位 相似度
原文传递
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喜良 张栋 蔡永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油气管道关键设备是国之重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已成为制约中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产化工作,决定自主攻关,全力防范和化解“卡脖子”风险。在国家能源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 油气管道关键设备是国之重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已成为制约中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产化工作,决定自主攻关,全力防范和化解“卡脖子”风险。在国家能源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石油于2007年开始陆续启动油气管道设备国产化工作,先后设立两期国产化重大科技专项,联合中国35个优势厂家共同攻关,取得了压缩机组、输油泵机组、阀门等6类关键设备国产化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保障了油气能源命脉的全面自主可控,引领和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 国产化 压缩机 阀门 执行机构 流量计
原文传递
油气管道类裂纹缺陷涡流内检测的可行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玄文博 王婷 +1 位作者 戴联双 王富祥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4-1389,1440,共7页
油气管道类裂纹缺陷尤其是内表面的类裂纹缺陷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现有内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类裂纹缺陷成为了管道内检测研究的难点。基于电磁涡流技术,选取不同缺陷深度下的管道本体及环焊缝处类裂纹,通过自主搭建的高速自... 油气管道类裂纹缺陷尤其是内表面的类裂纹缺陷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现有内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类裂纹缺陷成为了管道内检测研究的难点。基于电磁涡流技术,选取不同缺陷深度下的管道本体及环焊缝处类裂纹,通过自主搭建的高速自动涡流检测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类裂纹涡流内检测试验,分析了类裂纹缺陷的涡流信号特征,验证了电磁涡流技术用于类裂纹缺陷内检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检测速度下,通过缺陷阻抗信号可以区分油气管道不同位置的类裂纹缺陷,且随着缺陷深度增大,信号特征越明显;随着缺陷提离值增大,信号特征逐渐减弱;缺陷信号信噪比水平较高,可以满足准确识别类裂纹缺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内检测 电磁涡流 类裂纹缺陷 信号分析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油气管道标准化合作策略及实践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冰 张妮 +4 位作者 谭笑 刘守华 尹航 祝悫智 曲艺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有多条跨国油气管道,各国所执行油气管道标准不一致,导致跨国油气管道的设计、建设、运行面临诸多问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管道项目为依托,提出了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标准互认、联合制定管道所在国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有多条跨国油气管道,各国所执行油气管道标准不一致,导致跨国油气管道的设计、建设、运行面临诸多问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管道项目为依托,提出了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标准互认、联合制定管道所在国的标准、引用适用标准、成为事实标准5种标准合作方式,分析了不同标准合作方式的特点,对各国油气管道标准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了标准化合作策略的实施方法与步骤。“一带一路”油气管道标准化合作是油气合作和战略通道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沿线每条管道实际情况和各国之间不同的合作需求,建议选用不同的合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油气管道 标准合作 策略与实践
原文传递
输油泵进出口管道振动诊断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柏松 苏建峰 +2 位作者 张兴 董学刚 高丽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5,共5页
输油泵机组及其进出口连接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是影响输油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分析了管道系统激振力的来源和振动成因,并给出了诊断方法。针对某长输管道输油泵进出口管道出现的振动现象,运用振动测试手段对输... 输油泵机组及其进出口连接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是影响输油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分析了管道系统激振力的来源和振动成因,并给出了诊断方法。针对某长输管道输油泵进出口管道出现的振动现象,运用振动测试手段对输油泵及其进出口管道分别进行了振动检测和分析。当输油泵进出口管道振动速度有效值最大达到9.28 mm/s、峰值速度达到13.12 mm/s,则需对其进行整改。综合工艺参数、振动频谱等因素,给出了管道振动的原因是输油泵产生的流体脉动激励,建议更换额定流量更小的叶轮,以减小流体脉动,消除管道系统的振动激励源。更换后的进出口管道振动速度有效值最大为3.19 mm/s、峰值速度为4.51 mm/s,减振效果明显,验证了管道振动为输油泵产生的流体脉动激励所致,保障了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输油泵 振动 诊断
原文传递
输油管道泄漏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刁宇 王宁峰 +5 位作者 刘朝阳 朱峰 李静 王乾坤 李春漫 田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0-305,共6页
输油管道具有里程长、输送介质高危、管道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一旦油品在环境敏感区发生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某环境高后果区为例,基于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概念模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具有里程长、输送介质高危、管道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一旦油品在环境敏感区发生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某环境高后果区为例,基于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概念模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输油管道泄漏情景下石油烃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扩散规律,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地下水状态进行预警,根据水质变化速率与预警级别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井的预警级别。结果表明:采用输油管道泄漏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评价,能够有效预警油品泄漏情况,预判输油管道泄漏溢油扩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地下水污染 石油烃类 预警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永磁扰动原理的管道支管专项内检测器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朋超 李睿 +4 位作者 邱红辉 赵晓明 贾光明 郑健峰 富宽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长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现象日益严重,一旦发生管道失效,会给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针对传统漏磁内检测存在费用高、检测周期长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永磁扰动原理的低成本支管快速检测设备。阐述了管道支管检测技术的... 长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现象日益严重,一旦发生管道失效,会给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针对传统漏磁内检测存在费用高、检测周期长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永磁扰动原理的低成本支管快速检测设备。阐述了管道支管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性,重点介绍了内检测器的机械结构与电子系统。现场应用表明:管道支管专项内检测器可以有效检测出典型金属缺失、直径5 mm以上的盗油支管及内部管体变形等缺陷,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 内检测器 支管 打孔盗油
原文传递
从提升感知能力角度探讨管道地下空间敷设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税碧垣 薛鲁宁 +3 位作者 杨玉锋 马云宾 邱苗苗 赵博鑫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1-1329,共9页
当前管道系统最大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来源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埋地管道感知能力的不足。为此,提出一种管道地下空间敷设方式,即在现有检测、监测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埋地管道的直接观察、监测及接触。基于全方位数据采集和智能监控技术,... 当前管道系统最大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来源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埋地管道感知能力的不足。为此,提出一种管道地下空间敷设方式,即在现有检测、监测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埋地管道的直接观察、监测及接触。基于全方位数据采集和智能监控技术,从根本上提升管道线路重点地段感知能力,从而大幅提升管道线路安全水平。参考市政雨污水管道与城市综合管廊敷设方式,提出采用钢筋混凝土半预制U形管涵加盖板的地下空间构造方式,管道采用凹形水泥管座或金属支架支撑安装在管涵底部,同时增加地下空间内智能化的视频监控、光纤感知、可燃气体感知、管体缺陷(应力)外检测等固定或可移动感知技术。初步分析了管道地下空间敷设的风险影响因素,保守估计总体风险可降低34%以上。对管道地下空间敷设开展经济性分析,预计地下空间敷设管段建设费用增加7.5%~25%,运行维护与事故损失费用可降低30%以上。建议管道行业进一步开展相关可行性论证及工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感知能力 地下空间敷设 建设方案 风险 经济性分析
原文传递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节能指标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国豪 侯磊 +3 位作者 李云杰 赵一桦 潘腾 李东阳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9期49-54,I0007,共7页
基于LNG接收站耗能设备种类和能源消耗占比的分析,针对国内没有适合LNG接收站的节能定额指标和方法、影响能源管理部门进行节能量下达和下一步考核的现状,选择耗电量、耗气量定额指标代表LNG接收站能耗指标。基于不同的气化方式影响能耗... 基于LNG接收站耗能设备种类和能源消耗占比的分析,针对国内没有适合LNG接收站的节能定额指标和方法、影响能源管理部门进行节能量下达和下一步考核的现状,选择耗电量、耗气量定额指标代表LNG接收站能耗指标。基于不同的气化方式影响能耗,建立了分地域、分季节、分气化处理台阶来综合制定耗能指标的思路。选择南方和北方各一座典型站场分别来制定耗能定额,使用某时间段内的能耗预测值与能耗实际值作比较,验证能耗指标的适用性和匹配度。对比结果显示,年度能耗预测值与年度实际值相差很小,均在2%以内,预测准确且满足误差要求,目前已经应用在中石油下属多家LNG接收站的节能量指标下达和考核工作中。LNG接收站能耗指标的合理制定,填补了国内LNG接收站节能指标的空白,支持了能源管理部门的节能考核工作,使考核更有针对性、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也使LNG接收站执行起来更加准确,将产生更大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气化方法 能耗定额 耗电量 耗气量 节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