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M在水电工程应用问题与对策的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福安 薛云飞 辜育新 《低碳世界》 2014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目前国内TBM(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主要用于水利及交通隧洞工程,较少应用于水电工程(有压隧洞),且鲜有较为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的研究,从水电工程隧洞与水利、交通工程隧洞的不同施工特征及结构特点进行分... 目前国内TBM(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主要用于水利及交通隧洞工程,较少应用于水电工程(有压隧洞),且鲜有较为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的研究,从水电工程隧洞与水利、交通工程隧洞的不同施工特征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从TBM设备及运营模式、现场施工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及经济性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对策。结合不断改进的施工工艺、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技术,TBM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水电工程 应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对策研究——以企业研发中心为突破口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继成 孙亚联 魏娟莉 《西北水电》 2017年第1期81-83,87,共4页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文章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出以建设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企业研发中心为突破口,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为最终实现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转型 研发中心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工程中砂卵石地层勘察技术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严耿升 何小亮 +2 位作者 韩金明 赵爽 赵成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5,共7页
对富水卵石地层的勘察与评价直接影响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的成败。常规的勘察和评价技术方法很难满足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要求。为了解决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因超挖引起地面沉降、隧道冒顶坍塌、大粒... 对富水卵石地层的勘察与评价直接影响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的成败。常规的勘察和评价技术方法很难满足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要求。为了解决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因超挖引起地面沉降、隧道冒顶坍塌、大粒径和高强度漂卵石颗粒的卡塞和剧烈磨损盾构刀盘等问题,文章以兰州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富水卵石层勘察评价为例,分析了该地层卵石粒径组成、漂石含量、卵石颗粒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卵石颗粒石英含量等参数对盾构选型、施工及设计的影响,归纳了盾构隧道工程所需砂卵石地层参数的勘察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盾构隧道施工中漂石颗粒建议分组。对于穿越砂卵石地层的盾构隧道,在勘察过程中,应在盾构隧道沿线进行砂卵石层原位全颗粒分析试验,并针对不同深度内的卵石和漂石含量、尺寸、出现概率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卵石地层 勘察技术 全颗粒分析 粒组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库区滑坡涌浪特征分析及工程影响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鹏峰 荆海晓 +3 位作者 贺翠玲 吕庆超 诸亮 李国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为研究狭窄库区不同位置、体积滑坡涌浪对浪高及工程安全的影响,特以羊曲水电站库区H1滑坡体和1#变形体为例,建立1∶200的水工物理模型,研究失稳物质在体积100万、200万及500万m^(3)时产生的库区涌浪特征,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涌浪对特大... 为研究狭窄库区不同位置、体积滑坡涌浪对浪高及工程安全的影响,特以羊曲水电站库区H1滑坡体和1#变形体为例,建立1∶200的水工物理模型,研究失稳物质在体积100万、200万及500万m^(3)时产生的库区涌浪特征,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涌浪对特大桥及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滑坡涌浪波类型为线性波,滑坡发生地和建筑物前的首浪高度均和失稳物质体积成正比;滑坡位置对工程的危害不一定和距离成反比,还和滑坡所处的水域条件相关;H1滑坡体或者1#变形体失稳产生的涌浪对特大桥无影响,但H1滑坡体体积大于200万m^(3)或1#变形体体积大于500万m^(3)时,会在溢洪道处漫坝。研究结果可为羊曲水电站库区滑坡涌浪灾害预防及应急调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库区 滑坡涌浪 滑坡体积 滑坡位置 波高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水电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周建平 杜效鹄 周兴波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5,共10页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在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减排目标、电力结构及其占比的基础上,针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加快常规水电和抽水...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在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减排目标、电力结构及其占比的基础上,针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加快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是新型电力系统可靠性和长周期调节能力的重要基础。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强化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战略思路,依托流域梯级水电建设更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并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和储能工厂建设的发展路径,重新定义了水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既提供基础电量又发挥容量功能的新定位,进而提出促进清洁能源大基地和储能工厂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清洁能源基地规划设计和相关政策文件的编制与修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常规水电 抽水蓄能 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能源基地 储能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水冷却优化设计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井向阳 刘俊 +1 位作者 陈强 袁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4,79,共5页
在归纳总结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要点的基础上,从放宽基础温差、增加间歇式中期冷却、施工期水管冷却五参数控制、冷却结束标准确定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水冷却设计的优化方法。以官地水电站为例,对水管冷... 在归纳总结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要点的基础上,从放宽基础温差、增加间歇式中期冷却、施工期水管冷却五参数控制、冷却结束标准确定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水冷却设计的优化方法。以官地水电站为例,对水管冷却方案做了改进,并基于跟踪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实时调整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官地水电站大坝混凝土的温控效果较好,各项应力指标满足蓄水安全要求,且整个施工期至运行初期未出现危害性的裂缝,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通水冷却 温控防裂 跟踪监测 优化设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昇 高洁 +1 位作者 方光达 周兴波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水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一直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历程与成就,阐述了当前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格局和最新进展,系统总结了70多年来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主要经验与特点,分析了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 水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一直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历程与成就,阐述了当前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格局和最新进展,系统总结了70多年来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主要经验与特点,分析了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面临的新挑战。放眼未来,我国流域水电开发前景依然光明,流域水电将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电 梯级开发 “双碳”目标 清洁能源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心墙堆石坝工程的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社荣 庞博慧 张宗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8-282,共5页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能耗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为水电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指导,并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展提供依据。提出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大型水电工程的生命周期碳足迹,考虑材料设备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能耗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为水电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指导,并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展提供依据。提出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大型水电工程的生命周期碳足迹,考虑材料设备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并给出各阶段碳足迹计算方法。以糯扎渡超高心墙堆石坝工程为例,评价水电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糯扎渡水电工程在45 a内共排放815.92×104t CO2e,运行维护阶段碳足迹占生命周期碳足迹的61%,而材料设备生产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输阶段分别占31%、6%和2%。水泥和钢材用量及开挖和填筑的施工工艺对碳足迹影响较大。堆石坝工程碳排放因子为10.04 g CO2e/(k W·h),明显低于火电的碳排放因子,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心墙堆石坝 碳足迹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恩宝 樊熠玮 赵晓峰 《水电站设计》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洞室密集、上下分层、纵横交错,主体洞室边墙高、跨度大,洞周层内层间水平状错动带及节理裂隙发育,顶拱易形成悬臂卸荷掉块,边墙松弛变形较大,且局部存在浅层滑动块体,对地下洞室群的稳定不利。本文首先采用...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洞室密集、上下分层、纵横交错,主体洞室边墙高、跨度大,洞周层内层间水平状错动带及节理裂隙发育,顶拱易形成悬臂卸荷掉块,边墙松弛变形较大,且局部存在浅层滑动块体,对地下洞室群的稳定不利。本文首先采用三维损伤弹塑性有限法对拟定开挖方案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洞室开挖顺序。施工期阶段,随着开挖的进行,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洞周围岩反馈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支护作用下,开挖完成后,应力和变形量值总体较小,围岩整体稳定是有保证的。针对局部稳定问题,通过多方面分析,及时调整设计,避免了局部不稳定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动态化设计的思路,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溪洛渡水电站 地下厂房洞室群 高边墙 监测 围岩稳定 反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水电站坝前大型冰水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有林 赵志祥 +1 位作者 许晓霞 李常虎 《西北水电》 2021年第6期38-43,共6页
藏东南地区河谷两岸孕育大量巨厚冰水堆积体,其分布特征和稳定性对水电工程坝址选择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揭示冰水堆积体工程特性及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以西藏某水电站坝前右岸大型冰水堆积体为例,论述了其发育特征和斜坡结构特征,探讨了其... 藏东南地区河谷两岸孕育大量巨厚冰水堆积体,其分布特征和稳定性对水电工程坝址选择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揭示冰水堆积体工程特性及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以西藏某水电站坝前右岸大型冰水堆积体为例,论述了其发育特征和斜坡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条件和机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应力特征和稳定性状态,并对不同蓄水水位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坝前巨厚层冰水堆积体在蓄水条件下可能失稳,一旦失稳将产生涌浪,危及水工建筑物,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 发育特征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富水砂卵石层勘察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向阳 严耿升 +1 位作者 杨俊 赵成 《西北水电》 2021年第1期32-35,40,共5页
通过对地铁工程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技术应用、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利用及处理情况的调查,进行了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技术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地铁工程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与评价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勘察与评价关键技术对策。同时,分析... 通过对地铁工程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技术应用、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利用及处理情况的调查,进行了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技术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地铁工程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与评价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勘察与评价关键技术对策。同时,分析需要查明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参数,提出了获取这些资料和参数的适宜勘察方法,构建了勘察评价方法体系,可为类似工程勘察与评价提供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富水卵石层 勘察技术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扎渡水电站大坝应力变形及抗水力劈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红军 冯业林 刘兴宁 《云南水力发电》 2014年第1期4-6,18,共4页
心墙堆石坝初次蓄水是事故高发期,特别是蓄水速度较快时,可能对坝体的应力变形安全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如后期变形增加且稳定延长,甚至引起心墙水力劈裂发生裂缝。为确保大坝安全,需对初次蓄水速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糯扎渡电站高心... 心墙堆石坝初次蓄水是事故高发期,特别是蓄水速度较快时,可能对坝体的应力变形安全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如后期变形增加且稳定延长,甚至引起心墙水力劈裂发生裂缝。为确保大坝安全,需对初次蓄水速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糯扎渡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工程,从大坝的应力变形及心墙的抗水力劈裂特性等方面研究了初次蓄水时的大坝安全特性,并提出蓄水速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扎渡电站心墙堆石坝 蓄水速度 应力变形 抗水力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湖风险分析与应急抢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宗亮 吴学明 +2 位作者 王昆 何宁 周彦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19,共7页
地震或暴雨导致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及时准确采集处理堰塞湖应急抢险所需数据,识别分析堰塞湖灾害风险,能够为堰塞湖应急抢险、减灾兴利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石岩堰塞湖灾害应急抢险和处置工程为依托,提... 地震或暴雨导致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及时准确采集处理堰塞湖应急抢险所需数据,识别分析堰塞湖灾害风险,能够为堰塞湖应急抢险、减灾兴利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石岩堰塞湖灾害应急抢险和处置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堰塞湖应急抢险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系统研发了堰塞湖灾害及其风险因子识别方法体系和堰塞湖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构建了堰塞湖应急抢险成套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技术体系能有效应用于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抢险与后续处置工程实践,解决了堰塞湖应急抢险快速响应与科学决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风险分析 应急抢险 应急指挥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型水库不同滑速滑坡对涌浪特性及工程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翠玲 李鹏峰 +3 位作者 张智 荆海晓 万克诚 段军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了阐明狭窄型库区滑坡涌浪的生成特性和传播特性,明晰在狭窄水域中滑坡体入水速度对涌浪特性的影响和工程的危害,以羊曲水电站狭窄库区中的1#变形体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库区滑坡涌浪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全过程,同时建立1∶20... 为了阐明狭窄型库区滑坡涌浪的生成特性和传播特性,明晰在狭窄水域中滑坡体入水速度对涌浪特性的影响和工程的危害,以羊曲水电站狭窄库区中的1#变形体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库区滑坡涌浪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全过程,同时建立1∶200水工物理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论证滑坡体滑速对工程的危害。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涌浪时程线基本一致,试验在滑坡发生地和坝前测得的涌浪高度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狭窄水域中,首波波高随滑速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波列中首波的波高不一定最大。此外,首波向大坝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衰减,但其对总漫坝水量的贡献很小,漫坝流量峰值出现的时刻明显晚于首波到达坝前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型水库 滑坡涌浪 滑坡速度 波高 涌浪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参数取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树武 鲁博 张林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11期35-40,56,共7页
以四川大渡河某水电站工程坝址地质勘察为背景,统计坝址区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参数,从试验方法和合理性2个方面探讨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对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参数影响较大,试验探究时应选择贴近实际的试验材料和仪器... 以四川大渡河某水电站工程坝址地质勘察为背景,统计坝址区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参数,从试验方法和合理性2个方面探讨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对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参数影响较大,试验探究时应选择贴近实际的试验材料和仪器;不同的取值方法导致所得的参数离散性较大,为保证参数的合理性,需进行大量的对比分析;初步判断,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性状较好,可修建100 m级大型土石坝,但存在坝基渗漏、坝基沉降、渗流破坏等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成果为该工程后期设计提供可靠的物理力学参数,也可为类似地区地质勘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址区 河床覆盖层 物理力学参数 取值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下堤坝库群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兴波 杨子儒 +1 位作者 杜效鹄 江婷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5期4-9,共6页
保障堤坝库群工程安全对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在梳理回顾了2020年~2022年国内外部分堤坝库群险情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堤坝库群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 保障堤坝库群工程安全对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在梳理回顾了2020年~2022年国内外部分堤坝库群险情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堤坝库群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堤坝库群安全管理;应坚持系统观念、统分结合、创新发展、底线思维的理念,从全生命期全流域系统安全层面,强化堤坝库群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堤坝库群 溃坝 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衬砌破坏特征三维数值模拟
17
作者 马玉岩 廖成刚 +2 位作者 侯东奇 冯梅 黄书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衬砌结构开裂、破坏现象,基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和导流洞地质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其破坏机制,分析了右岸导流洞衬砌结构破坏的成因。结果表明,右岸导流洞所...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衬砌结构开裂、破坏现象,基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和导流洞地质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其破坏机制,分析了右岸导流洞衬砌结构破坏的成因。结果表明,右岸导流洞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其开裂破坏的基本条件,复杂的受力条件和受主厂房持续开挖卸荷的影响以及副厂房端墙和导流洞之间岩柱应力场发生过大规模持续地叠加调整,引起持续重复地扰动是其开裂破坏的主要原因,为导流洞加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一级水电站 右岸导流洞 衬砌破坏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岩水电站混合坝插入式接头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相彪 杨家卫 杨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观音岩水电站拦河大坝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心墙堆石坝组成,两者之间采用插入式接头形式连接,接头高度达75 m,为目前国内最高的软接头。通过拟定多种比选方案,结合数值计算分析成果,从对接端面体形、心墙加厚及包裹、设置高塑性接触粘... 观音岩水电站拦河大坝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心墙堆石坝组成,两者之间采用插入式接头形式连接,接头高度达75 m,为目前国内最高的软接头。通过拟定多种比选方案,结合数值计算分析成果,从对接端面体形、心墙加厚及包裹、设置高塑性接触粘土、加强反滤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优选出适合观音岩水电站的接头结构实施方案,解决了该混合坝工程建设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混合坝 对接面 插入式接头 观音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自动解译和地学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礼绘 严磊 +1 位作者 吴学明 欧阳乐颖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91-896,共6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成果深加工处理水平,拓宽无人机在长距离带状建筑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利用价值,以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选线为背景,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DEM、DOM以及VR全景,结合地学分析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选线进行辅助分析。并... 为了提高无人机成果深加工处理水平,拓宽无人机在长距离带状建筑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利用价值,以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选线为背景,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DEM、DOM以及VR全景,结合地学分析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选线进行辅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解译,提取与分析工程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结构框架等,利用VR技术进行解译结果的核查校正,并对长距离工程运维期裂缝快速识别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R技术,可以降低野外成果核查校正的成本,提高解译结果核查校正效率,裂缝识别平均正确率为84.87%,裂缝识别准确率基本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VR技术 裂缝识别 自动解译 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岩堰塞坝应急处置与整治利用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宗亮 程凯 +1 位作者 杨再宏 彭富平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年第2期1-10,25,共11页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为2014年中国云南省鲁甸县“8·03”地震时形成的大型堰塞湖。基于堰塞坝的独特性,在应急抢险完成后,创新性提出“减灾兴利、整治利用”的综合治理理念,将红石岩堰塞湖改造成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的大...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为2014年中国云南省鲁甸县“8·03”地震时形成的大型堰塞湖。基于堰塞坝的独特性,在应急抢险完成后,创新性提出“减灾兴利、整治利用”的综合治理理念,将红石岩堰塞湖改造成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为世界首座堰塞坝“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水利枢纽工程。本文系统介绍了红石岩堰塞坝形成后应急抢险及后期整治利用的情况,工程已于2019年下闸蓄水,经历了高水位的考验,安全运行。通过本工程实践总结了乏信息条件下应急处置技术及整治利用方案、750m强震碎裂高陡边坡整治关键技术、130m级不连续宽级配堰塞坝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可为类似堰塞湖应急抢险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水利枢纽 乏信息应急抢险 整治方案 震后高边坡 堰塞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