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蒙药方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斯特格勒 包雪梅 +3 位作者 牛昂格乐玛 白力嘎 付明海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193-198,共6页
蒙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遗产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蒙药方剂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蒙古族医药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蒙药方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药物成分和药效特点,为现代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宝... 蒙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遗产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蒙药方剂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蒙古族医药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蒙药方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药物成分和药效特点,为现代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宝贵参考和启示。目前,根据不同疾病特性,传统蒙药方剂被制成适合的剂型和服用方式的药物组合,以优化药效并实现治疗目标。本文对近年的常用传统蒙药方剂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蒙药 方剂 存在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材白花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宝钢 图诺木拉 +5 位作者 敖敦格日乐 其日格尔 小岩 胡和珠拉 拉喜那木吉拉 宝龙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蒙药材白花龙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及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花龙胆花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焦谷氨酸(1... 目的研究蒙药材白花龙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及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花龙胆花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焦谷氨酸(1)、焦谷氨酸乙酯(2)、芹菜素(3)、β-谷甾醇(4)、熊果酸(5)、獐牙菜苷(6)、落干酸(7)、3-O-β-D-吡喃葡萄糖基-1-羟基-7-甲氧基酮(8)。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材 白花龙胆 查干-珠勒根-其木格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复方地格达-4味汤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鲍东明 李慧芳 +2 位作者 阿丽沙 巴根那 付明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9期53-58,共6页
蒙药地格达-4味汤是蒙古族最经典的处方之一,由肋柱花、胡黄连、栀子、瞿麦4味药组合而成,具有清“协日”、凉血、调糟归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血热相搏、肝胆热症、咽喉肿痛、口渴烦燥等多种病症。文章概括地格达-4味汤及其单药的国内... 蒙药地格达-4味汤是蒙古族最经典的处方之一,由肋柱花、胡黄连、栀子、瞿麦4味药组合而成,具有清“协日”、凉血、调糟归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血热相搏、肝胆热症、咽喉肿痛、口渴烦燥等多种病症。文章概括地格达-4味汤及其单药的国内外文献,对地格达-4味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剂型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4味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蜱种类及分布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乌尼尔 白翠兰 +1 位作者 翟景波 吴东兴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区域蜱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文献查阅及收集报道资料对内蒙古地区蜱种类及分布区域进行综述性概括。内蒙古地区9市3盟已知蜱类2科5亚科8属31种。蜱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 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区域蜱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文献查阅及收集报道资料对内蒙古地区蜱种类及分布区域进行综述性概括。内蒙古地区9市3盟已知蜱类2科5亚科8属31种。蜱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体表寄生虫,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内蒙古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且物种资源丰富,形成了多种蜱类生息之地。蜱类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植被分布紧密相关。本文通过检索文献资料,总结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蜱类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情况,以期促进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的快速发展,提高蜱传人畜共患病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疾病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属秦艽组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宝钢 图诺木拉 +5 位作者 朝格巴达拉夫 苏达毕力格 何陈林 敖敦格日乐 其日格尔 拉喜那木吉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89-2697,共9页
秦艽组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也是蒙、藏、彝等多民族用药。秦艽组属于龙胆属植物,本组植物有二十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部,而我国有16种,分布在我国西北半边,其中9种集中在川西与藏东。秦艽组植物在传统医药领域具有祛风湿、... 秦艽组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也是蒙、藏、彝等多民族用药。秦艽组属于龙胆属植物,本组植物有二十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部,而我国有16种,分布在我国西北半边,其中9种集中在川西与藏东。秦艽组植物在传统医药领域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在现代西医领域发现该组植物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苯甲酸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氧化、保肝、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龙胆属秦艽组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属 秦艽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三种基本体质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阿如热 苏如那 +2 位作者 于红珍 白丽 付明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通过对比蒙医三种基本体质人群的生理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为蒙医三种基本体质判定和蒙医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额氏蒙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评分表》判定三种蒙医基本体质人群并测量基本生理指标,同时,采用Ilumina NovaSeq测... 通过对比蒙医三种基本体质人群的生理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为蒙医三种基本体质判定和蒙医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额氏蒙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评分表》判定三种蒙医基本体质人群并测量基本生理指标,同时,采用Ilumina NovaSeq测序方法对不同体质人群粪便进行16S rRNA检测,根据物种注释情况分析Alpha和Beta多样性以及组间差异,解释各体质之间的菌群差异。结果显示:巴达干组BMI值显著高于(P<0.05)赫依组和聚合型组;希拉组BMI值则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基本体质及聚合型体质人群之间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体质组间比较,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普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在不同体质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菌群主要参与调节药物抵抗、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免疫系统等生理功能。本研究首次证明不同蒙医体质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与调节多种营养物质代谢、免疫功能和药物耐受等重要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该发现为蒙医体质科学判定和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体质 生理指标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个体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葵果的蒙医临床应用研究
7
作者 文娟 卓玛才金 +4 位作者 娟娟 斯日古楞 春玲 吴杰斯 陈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510-5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冬葵果在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并对其性味、功能、用法与用量等研究进行了注明,再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冬葵果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冬葵果的蒙医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冬葵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冬葵果在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并对其性味、功能、用法与用量等研究进行了注明,再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冬葵果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冬葵果的蒙医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冬葵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葵果 蒙医临床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美丽 白翠兰 韩九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18-520,共3页
探寻蒙医方剂学讲授内容与思政的融入切合点,设计合理的思政教学实施措施,改革探索教学方法,确保在蒙医方剂学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思政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蒙医药学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蒙医方剂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材文冠木的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概况 被引量:2
9
作者 敖敦格日乐 胡阿荣 +2 位作者 艾力 其日格尔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41-44,共4页
文冠木为无患子科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应用价值显著。蒙医临床中常用的抗风湿病的传统民族药,具有燥血、协日乌素、清热、消肿、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抑制艾滋病病毒、抗衰老、抗凝血等生物活性。产业化研究... 文冠木为无患子科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应用价值显著。蒙医临床中常用的抗风湿病的传统民族药,具有燥血、协日乌素、清热、消肿、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抑制艾滋病病毒、抗衰老、抗凝血等生物活性。产业化研究显示开发产品用途广泛,如生物柴油、保健品、制造高档家具、农具、工艺品、居室装饰的高级木材等。该文综述了药材文冠木的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木 药理作用 产业化研究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华与糟粕分解”理论的蒙药连翘-4保肝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欢 +3 位作者 佟山 巴根那 付明海 李慧芳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1期47-47,共1页
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游牧、狩猎的生活,常年与寒冷、潮湿等恶劣自然条件做斗争。由于饮食、起居习惯、环境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人在临床上以肝脏、胃为首的消化系统疾病较多。因此,本项目以蒙医“整体观”为依据,胃、... 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游牧、狩猎的生活,常年与寒冷、潮湿等恶劣自然条件做斗争。由于饮食、起居习惯、环境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人在临床上以肝脏、胃为首的消化系统疾病较多。因此,本项目以蒙医“整体观”为依据,胃、肝脏和小肠的相关性为假设,建立了大鼠“精华与糟粕分解(JHZP分解)”紊乱(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病症模型,并采用组学方法分析该病症模型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人 消化系统疾病 逐水 保肝作用 基因组学 蒙医 恶劣自然条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蒙成药三臣方研究概况
11
作者 特日格乐 高亚男 +4 位作者 蔡稳成 昂格力玛 苓苓 杜兰 王欢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36-40,共5页
基于蒙医传统理论对三臣方特定热证临床表征进行加减运用,且该方在中医、蒙医等临床亦有运用记录,使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与理论价值。三臣方始见于《四部医典》,具有清热燥湿之效。通过蒙医药传统古籍文献资料、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万... 基于蒙医传统理论对三臣方特定热证临床表征进行加减运用,且该方在中医、蒙医等临床亦有运用记录,使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与理论价值。三臣方始见于《四部医典》,具有清热燥湿之效。通过蒙医药传统古籍文献资料、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官网信息源途径,从蒙剂“三臣方”化学成分、药理及功效方面开展文献综述研究,以期为该类蒙剂更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臣方 化学成分研究 药理作用研究 毒理作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额尼荣贵 于红珍 +1 位作者 巴根那 付明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5期30-34,共5页
目的:确定蒙药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獐牙菜苦苷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和正交试验来验证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肋柱花中獐... 目的:确定蒙药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獐牙菜苦苷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和正交试验来验证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提取浓度60%,料液比1∶10,回流提取1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优化得到的肋柱花獐牙菜苦苷提取工艺参数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柱花 獐牙菜苦苷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勒根-其木格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宝钢 图诺木拉 +4 位作者 希古日干 哈力嘎 其日格尔 敖敦格日乐 拉喜那木吉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87-2594,共8页
珠勒根-其木格类药材本草记载历史悠久,是蒙医习用药材之一,且疗效显著。本文对珠勒根-其木格原药材中白花龙胆、达乌里龙胆、蓝玉簪龙胆的化学成分行分类归纳,并对这3种龙胆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珠勒根-其木格类植物... 珠勒根-其木格类药材本草记载历史悠久,是蒙医习用药材之一,且疗效显著。本文对珠勒根-其木格原药材中白花龙胆、达乌里龙胆、蓝玉簪龙胆的化学成分行分类归纳,并对这3种龙胆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珠勒根-其木格类植物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调研发现,珠勒根-其木格类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口山酮类、甾体类、木脂素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菌、保肝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勒根-其木格 白花龙胆 达乌里龙胆 蓝玉簪龙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山丹 春花 +1 位作者 红艳 白翠兰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内蒙古产蒲公英的质量。方法采用指纹图谱研究及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内蒙古产蒲公英的品质。结果对照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大于0.98。25批次蒲公英中绿原酸、菊苣酸、芦丁的含量分别在0.02%~0.11%、0.29... 目的评价内蒙古产蒲公英的质量。方法采用指纹图谱研究及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内蒙古产蒲公英的品质。结果对照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大于0.98。25批次蒲公英中绿原酸、菊苣酸、芦丁的含量分别在0.02%~0.11%、0.29%~1.68%、0.02%~0.13%。其中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产的蒲公英样品中菊苣酸含量低于《中国药典》(2020版)的标准,其余均达到药材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定性、定量评价内蒙古产蒲公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产蒲公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线莲属药材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阿荣 艾力 +2 位作者 敖敦格日乐 其日格尔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5期57-61,共5页
铁线莲属植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藤本植物,在我国亦有分布,因花色多样、艳丽,在园林观赏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铁线莲品种因含有特殊的代谢物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文章对我国铁线莲属植物在种质资源调查、化学成分以... 铁线莲属植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藤本植物,在我国亦有分布,因花色多样、艳丽,在园林观赏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铁线莲品种因含有特殊的代谢物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文章对我国铁线莲属植物在种质资源调查、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铁线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华与糟粕分解”理论的肝功能异常病症模型及连翘-4干预机制基因组学研究
16
作者 吴圆圆 白塔那 +2 位作者 宫菊花 佟山 王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4-148,223-224,共7页
目的采用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幽门结扎致肝功能异常病理机制,并从基因水平探讨连翘-4干预机制。方法取5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连翘-4(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幽门结扎法引起肝功能异常动物模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找到差异基因... 目的采用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幽门结扎致肝功能异常病理机制,并从基因水平探讨连翘-4干预机制。方法取5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连翘-4(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幽门结扎法引起肝功能异常动物模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找到差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链式聚合酶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Dhrs3表达变化及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肝损伤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毛耸立、蜷缩、动作缓慢,腹腔内聚集有大量的液体、且腹膜具有明显的黄色、黄尿;血清指标比较,AST、ALT、BILD2、BILT3活性明显增加(P<0.01或P<0.05);形态学观察,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水肿、边膜外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凋亡;基因组学结果,差异基因共1752,其中大部分差异基因与肝脏的新陈代谢有关,即药物代谢、过氧化物酶、胆汁酸、脂肪酸、维生素新陈代谢等;RT-PCR验证结果,模型组对Dhrs3基因下调至0.3949倍。与模型组比较,连翘-4组大鼠外观与腹腔内情况、各种血清指标均明显好转,且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组学检测出差异基因共713;RT-PCR结果显示,连翘-4组对Dhrs3基因下调至7.7586倍。结论幽门结扎后“精华与糟粕分解”紊乱导致肝功能异常,并能引起肝组织形态学、肝功能临床敏感指标的异常,从基因组学角度分析,此病理过程代谢功能紊乱并能引起Dhrs3基因失调。本次研究中连翘-4干预结果显示,各种临床指标不仅明显好转且对Dhrs3基因具有调节而改善维生素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华与糟粕分解”理论 幽门结扎法 肝功能异常 基因组学 连翘-4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格达-4味汤现代研究进展
17
作者 蔡稳成 高亚男 +4 位作者 特日格乐 昂格力玛 苓苓 杜兰 王欢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181-188,共8页
通过查阅蒙医药传统古籍文献资料、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万方数据库、维普官网等信息源,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进行了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格达-4味汤 历史渊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MS/MS法测定不同周期蒙药文冠木枝和叶中8个成分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布仁满达 吴杰斯 +4 位作者 敖敦格日乐 黄格尔柱拉 胡阿荣 其日格尔 拉喜那木吉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7-1503,共7页
目的:建立UHPLC-MS/MS测定方法测定蒙药文冠木枝和叶中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槲皮苷、表儿茶素、二氢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槲皮素的不同周期含量对比研究。方法:采用WATER-SCORTECS反相C_(18)(100 mm×2.1 mm;1.6μm)色谱... 目的:建立UHPLC-MS/MS测定方法测定蒙药文冠木枝和叶中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槲皮苷、表儿茶素、二氢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槲皮素的不同周期含量对比研究。方法:采用WATER-SCORTECS反相C_(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 min,5%B;1~10 min,5%B→28%B;10~11 min,28%B→95%B;11~14 min,95%B;14~15 min,95%B→5%B),柱温40℃,流速0.3 mL·min^(-1),进样体积2μL,多反应监测(MRM)方法中选择负离子进行检测。结果: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8个化学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7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06.0%,RSD≤5.0%。6批叶样品中8个成分测定结果分别为0.090~0.904 mg·g^(-1)、0.093~2.258 mg·g^(-1)、0.001~0.005 mg·g^(-1)、0.530~6.176 mg·g^(-1)、0.158~1.561 mg·g^(-1)、0.002~0.056 mg·g^(-1)、4.008~10.218 mg·g^(-1)和1.049~16.990 mg·g^(-1),枝中8个成分测定结果分别为0.384~1.025 mg·g^(-1)、0.911~2.427 mg·g^(-1)、0.008~0.127 mg·g^(-1)、0.870~2.295 mg·g^(-1)、0.659~1.746 mg·g^(-1)、0.125~1.079 mg·g^(-1)、2.296~4.681 mg·g^(-1)和1.958~4.946 mg·g^(-1)。含量测定结果显示8个成分在文冠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叶中杨梅苷、芦丁、槲皮苷随生长周期变化明显,可作为文冠木叶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蒙药文冠木药材中8个成分的同时检测,为枝和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木 枝和叶 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蒙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9
作者 敖日格乐 胡和珠拉 +2 位作者 包智泉 胡伊力格其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58-60,共3页
蒙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蒙药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已经逐渐清晰。本文根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蒙医药... 蒙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蒙药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已经逐渐清晰。本文根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蒙医药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蒙药药理学、蒙药材鉴定、蒙药材品种改良和蒙药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蒙医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药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研究地格达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类药同治”作用机制
20
作者 艾力 胡阿荣 +2 位作者 其日格尔 敖敦格日乐 拉喜那木吉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2期4-8,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地格达”类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地格达”类药物的25个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在DrugBank、PharmGKB、Gen...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地格达”类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地格达”类药物的25个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在DrugBank、PharmGKB、GeneCards和TTD数据库收集ALD疾病靶点并与“地格达”类药物靶点进行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相作用网络模型;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各数据库检索得到“地格达”类19个药物的24个化合物(其中排除1个无靶点信息的化合物)的149个相关靶点、收集到ALD疾病相关靶点1593个,交集得出“地格达”类药物治疗ALD的靶点62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19条通路与治疗ALD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分子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均为负数,有较高的亲和力,与网络药理预测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为“地格达”类药物治疗AL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 酒精性肝病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