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CMOS的小型化量子随机数产生装置
1
作者 王其兵 王林松 +3 位作者 王雅琦 李力 许华醒 王少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4-932,共9页
为满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的小型化、集成化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并结合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探测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随机数是以光量子固有特性确保随机数的高安全性,同时其低成本、高速率的处理方... 为满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的小型化、集成化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并结合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探测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随机数是以光量子固有特性确保随机数的高安全性,同时其低成本、高速率的处理方式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传统的基于高速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采样的信号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系统复杂、后处理要求高等问题,并且ADC采样的不完美性还会引入伪随机的特性,降低系统的随机数特性,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应用与推广。本文提出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基于电压比较二值法,利用像素间探测电压的随机性,以CMOS像素点探测输出的电压序列前后脉冲间的电压差值作为随机数熵源,从而获得量子随机数序列。该方法具备简单、可靠、易实现的优点,更利于产品的产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小型化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二值法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饶欣欣 李卓瑛 +10 位作者 宋潇 朱峰 刘海燕 崔恩楠 高子镡 刘梦媛 黄毛毛 韩琢 邱道文 周卓俊 罗乐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2年第2期157-171,共15页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微观体系的量子力学性质--叠加性和纠缠性,对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存储传输的新型计算装置。通过运行基于量子硬件的量子算法,量子计算机解决某些复杂数学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可大幅度超越经典计算机,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国家...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微观体系的量子力学性质--叠加性和纠缠性,对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存储传输的新型计算装置。通过运行基于量子硬件的量子算法,量子计算机解决某些复杂数学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可大幅度超越经典计算机,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子阱是通用量子计算机的主流技术之一,同时也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发挥过关键作用。本文围绕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论述。首先回顾离子阱量子计算发展历史;接着介绍离子囚禁关键技术的现状以及趋势;然后重点介绍分布式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分析离子-光子纠缠、分布式量子计算,以及基于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互联网络等技术前沿;并介绍了离子阱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包括核心专利、研究机构、企业与融资、市场与生态等;最后,对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科研和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量子计算机 分布式量子计算 量子互联网络 离子-光子纠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相位涨落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振阳 万相奎 +2 位作者 庞恺 付梦晗 陈柳平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6期27-34,63,共9页
针对目前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无法同时满足量子密钥分发通信中对于随机数产生的高速及实时性需求的问题,文章改进了基于脉冲激光作为光源提取相位信息的QRNG方案,利用单模迈克尔逊干涉仪将随机相位信息转换成光强信息,再通过高速光... 针对目前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无法同时满足量子密钥分发通信中对于随机数产生的高速及实时性需求的问题,文章改进了基于脉冲激光作为光源提取相位信息的QRNG方案,利用单模迈克尔逊干涉仪将随机相位信息转换成光强信息,再通过高速光电探测器(PD)转换为电信号,并采用16位250 MHz采样率的数/模转换器(ADC)以及50%的提取率,最终得到了1.1 Gbit/s的实时量子随机数产生速率。文章实现了一种高速、实时和集成化的QRNG设备,同时对比了该方案与连续激光作为光源在原理以及系统设计上的优势。基于脉冲激光光源的QRNG通过了我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各项测试,产品在稳定运行过程中所输出的随机数,均能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随机性测试文件GB/T 32915-2016中规定的15项测试标准以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脉冲激光 高速采样 随机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空涨落的高速量子随机数产生
4
作者 金振阳 万相奎 +1 位作者 廖涛 陈柳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3-942,共10页
随着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随机数的质量和产生速率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满足随机数在QKD系统以及对于密钥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的使用,提出一种基于真空涨落产生真随机数的实验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案使用的2×... 随着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随机数的质量和产生速率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满足随机数在QKD系统以及对于密钥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的使用,提出一种基于真空涨落产生真随机数的实验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案使用的2×2偏振分束器(BS),该方案采用单模1×2的BS来实现光路的传输,不仅节省了装置成本,同时还得到了较高的随机数产生速率。在9.68 dBm光强的作用下,得到量子噪声与经典噪声的信噪比为11.92 dB。对通过12 bit的模数转换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典噪声和真空散粒噪声均符合高斯分布,通过计算得到最小熵为9.92,原始数据经过安全性可被信息论证明的托普利茨(Toeplitz)后处理,最终实现7.6 Gbit/s的量子随机数产生,并且通过了Nist随机数标准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真空涨落 量子随机数 最小熵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的温控负荷集群负荷跟随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力 董密 +2 位作者 宋冬然 杨建 王其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270-8281,共12页
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TCLs)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可调度资源,已成为促进电网经济运行和帮助电网恢复稳定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温控负荷单体功率小、位置分散且参数各异,给调度带来了困难。为了灵活利用数量... 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TCLs)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可调度资源,已成为促进电网经济运行和帮助电网恢复稳定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温控负荷单体功率小、位置分散且参数各异,给调度带来了困难。为了灵活利用数量庞大的负荷侧资源进行负荷跟随控制,该文建立温控负荷的虚拟电池模型和负荷集群的聚合模型,并提出基于双层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控制策略。上层利用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来解决不同负荷聚合器的最佳跟随功率问题,以确保跟随效益最优;下层提出基于快速分布式平均一致性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方法,使得聚合器内部的所有温控负荷以相等的虚拟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快速共享上层得到的跟随功率,并有效减少了通信数据量。不同时间尺度的算例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快速的负荷跟随,并保证用户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负荷 负荷跟随 虚拟电池模型 交替方向乘子法 快速分布式平均一致性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