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PNET的智能变电站网络性能优化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文浩 张倩 +3 位作者 丁津津 李国丽 赵晓东 王志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33,67,共6页
智能变电站网络性能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时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应用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从仿真建模角度探究智能变电站网络实时性,为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运行提供分析手段和优化方法。首先剖析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利用OPNE... 智能变电站网络性能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时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应用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从仿真建模角度探究智能变电站网络实时性,为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运行提供分析手段和优化方法。首先剖析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利用OPNET模拟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运行场景。接着在深入分析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DiffServ机制的交换式局域网网络性能优化方案。最后通过OPNET仿真平台模拟和分析该方案的运行场景。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通信网络 OPNET DIFFSERV 交换式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热延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森林 郭可贵 +2 位作者 严波 刘宇舜 何凯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年第6期76-79,58,共5页
硅烷交联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绝缘材料,普遍应用于当前电缆绝缘领域中,因此研究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热延伸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电缆局部热延伸性能的因素主要有聚乙烯原料、引发剂用量、硅烷用量、挤出温度等,因此从这几方面出发,采... 硅烷交联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绝缘材料,普遍应用于当前电缆绝缘领域中,因此研究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热延伸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电缆局部热延伸性能的因素主要有聚乙烯原料、引发剂用量、硅烷用量、挤出温度等,因此从这几方面出发,采用相应的原料、助剂与仪器等,依照电力行业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实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利用不同原料与仪器制备不同硅烷交联聚乙烯试件,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试件热延伸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LDPE19E低密度聚乙烯为主原料制成的试件拉伸强度与热延伸性能测试结果可达到标准要求;在试件内硅烷用量较低的条件下,随着硅烷用量逐渐增多试件拉伸强度与永久变形率分别呈现上升与下降趋势,在试件内硅烷用量达到2.5份的条件下,试件拉伸强度与永久变形率均随硅烷用量提升而下降;当挤出温度处于188℃±3℃时,凝胶含量达到最高值,可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交联 聚乙烯 电缆 热延伸 挤出温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耐湿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森林 何凯 +2 位作者 刘宇舜 严波 郭可贵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年第5期73-75,160,共4页
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的耐湿热性能对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存在显著影响,提出一种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耐湿热性能研究方法,通过硅烷交联聚乙烯技术制作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并在该材料中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混杂纤维增强环氧... 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的耐湿热性能对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存在显著影响,提出一种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耐湿热性能研究方法,通过硅烷交联聚乙烯技术制作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并在该材料中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混杂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水煮模拟湿热老化环境,依次测试两种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耐湿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湿热老化环境中,加入质量分数6%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后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的可弯曲强度、弯曲保持度、抗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最高;在湿热老化环境中,加入厚度为6.6mm混杂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后通信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耐湿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缆 交联 聚乙烯 材料 耐湿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电线路电气参数测量获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4
作者 傅中 +8 位作者 胡志坚 邓军 程登峰 刘静 王贻平 杨琳 肖遥 吴天宝 范毅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5期63-64,共2页
输电线路的回路阻抗与电容等电气参数是用于电网潮流/稳定计算、继电保护整定等必备的基础数据,参数的准确获取对电网运行分析至关重要.项目立项之初,获取线路参数通常的做法忽略了大地电阻影响,采用简化等效电路,计算截断误差大,且线... 输电线路的回路阻抗与电容等电气参数是用于电网潮流/稳定计算、继电保护整定等必备的基础数据,参数的准确获取对电网运行分析至关重要.项目立项之初,获取线路参数通常的做法忽略了大地电阻影响,采用简化等效电路,计算截断误差大,且线路越长误差越大,一般适用于200,km以内的线路.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力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以实现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直流输电线路,短则上千公里,最长的±1100,kV新疆昌吉至安徽古泉线路多于3200,km,途经多个地域,地理环境复杂;另外,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越来越少,多回线路必须采用同塔架设和同一走廊下线路平行架设的场景越来越多,多导线间及与大地间电磁耦合复杂.长距离和同塔多回线路电气参数的准确获取难度大,迫切需要研究线路电气参数测量获取新方法,以提高参数获取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参数 继电保护整定 线路参数 大容量输电 输电线路 电网潮流 电磁耦合 截断误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