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广义强迫振荡的内共振现象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咏飞 鞠平 +2 位作者 熊浩清 柴旭峥 余一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003-6010,共8页
内共振现象是非线性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当电力系统非线性表征较强时,系统的振荡模式之间不能实现完全解耦。在模式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系统的振荡现象变得更为复杂。基于模态分析与广义强迫振荡理论,解释了系统振荡模... 内共振现象是非线性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当电力系统非线性表征较强时,系统的振荡模式之间不能实现完全解耦。在模式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系统的振荡现象变得更为复杂。基于模态分析与广义强迫振荡理论,解释了系统振荡模式间相互作用机理,给出了广义强迫振荡情形下内共振现象的引发条件。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内共振条件,并与狭义强迫振荡情形下的内共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窄带随机激励下,系统振荡模式频率之间不需要满足特定的倍数关系,就可以产生明显的内共振现象,即广义强迫振荡情形下内共振现象更容易被激发。该理论为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非线性 振荡 内共振 随机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鲁华永 袁越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7,共10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卸荷电阻通过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在控制电路中引入有功功率-直流母线电压的下垂控制环节,实现故障期间电路电阻吸收功率的动态调节,同时设置高、低电压穿越两种模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变化情况自主启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智能卸荷电路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在直流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恢复所需时间、转子电流畸变程度和方案经济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超级电容能 卸荷电路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自适应控制的光储VSG运行控制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程子霞 于洋 柴旭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9-85,共7页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缺乏虚拟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动态调节特性的缺点,提出一种指数型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VSG角速度变化率和偏离量较大时对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进行在线调整,优化VSG转动... 针对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缺乏虚拟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动态调节特性的缺点,提出一种指数型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VSG角速度变化率和偏离量较大时对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进行在线调整,优化VSG转动惯量和系统阻尼动态调节特性,减少系统的超调量σ%,且缩短调节时间。首先给出VSG的并网结构、工作原理。然后建立光储VSG模型,在控制环节引入所提自适应控制策略,并分析负载突变情况下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对功率、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控制策略 有功调频 无功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匹配的构网型逆变器无功精确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国栋 李海洋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构网型逆变器在并联运行时,由于线路阻抗存在差异,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无法实现精确分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阻抗匹配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构网型逆变器控制方案,对并联运行时功率分配的... 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构网型逆变器在并联运行时,由于线路阻抗存在差异,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无法实现精确分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阻抗匹配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构网型逆变器控制方案,对并联运行时功率分配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动态虚拟阻抗控制完成等效输出阻抗的匹配,减少无功分配偏差。最后,通过在无功-电压控制方程中构建积分项与无功反馈项,对传统VSG无功-电压控制环路进行改进,确保了公共连接点(PCC)电压的鲁棒性。搭建了3台构网型逆变器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虚拟同步机 动态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熊馨瑶 付红军 +3 位作者 熊浩清 韩应生 孙海顺 李晓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5-3756,I0032,I0033,共14页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如何评估由其引发的系统次/超同步振荡风险是目前电网运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各元件频域导纳模型形成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实现对新能源场...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如何评估由其引发的系统次/超同步振荡风险是目前电网运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阻抗的新能源并网振荡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各元件频域导纳模型形成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实现对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系统侧网络等效阻抗的计算,能准确反映电网结构特性以及网内其他设备的动态特性,然后结合新能源场站阻抗特性,通过阻抗分析评估新能源场站并网振荡风险。该方法采用电路节点分析法,算法易于实现,能够适应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充分反映网侧动态元件的影响,可利用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提供的结构和潮流数据对系统内新能源场站并网振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以某地区实际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提方法展开了次同步振荡风险评估,同时基于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次同步振荡 阻抗模型 双馈风电机组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变电站集中监控信息解析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鲁华永 袁越 +3 位作者 郭泓佐 袁良 王国栋 刘华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3,共6页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海量、繁杂且存在不规则现象的集中监控信息的识别,已成为设备监控信息智能告警技术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结合集中监控信息既定规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正则表达式描述的集...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海量、繁杂且存在不规则现象的集中监控信息的识别,已成为设备监控信息智能告警技术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结合集中监控信息既定规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正则表达式描述的集中监控信息解析方法。通过正则表达式规则提取信息关键要素进行信息解析,并采用最大分词匹配算法进行信息识别匹配,实现变电站集中监控信息实时解析及自动校验,为设备监控信息智能告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集中监控 告警直传 信息解析 正则表达式 最大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铁牵引负荷的构成分析及其功率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浩 熊浩清 +1 位作者 陈谦 鞠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2,共6页
电铁牵引负荷具有较强的随机波动性和冲击性,为了分析其对局部电网的影响,需要建立合适的电铁牵引负荷功率模型。根据电铁牵引负荷的波动特性,基于波形分解与小波变换,将牵引功率的波动分解为阶跃分量、低频缓坡分量与高频随机分量。对... 电铁牵引负荷具有较强的随机波动性和冲击性,为了分析其对局部电网的影响,需要建立合适的电铁牵引负荷功率模型。根据电铁牵引负荷的波动特性,基于波形分解与小波变换,将牵引功率的波动分解为阶跃分量、低频缓坡分量与高频随机分量。对阶跃分量用阶跃序列建模,对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用ARMA模型建模。进一步通过再合成,建立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功率模型,能够反映牵引负荷的随机波动性和冲击性。最后采用现场数据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功率波动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牵引负荷 模型 实测数据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域电流过零点偏移特征的电抗器匝间保护新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继瑞 李宝伟 +3 位作者 田宝江 朱云峰 王智勇 王瑞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7,共6页
以中性点不带小电抗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电抗器空投励磁涌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并联电抗器不带中性点小电抗时涌流会更加严重,是引起匝间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并联电抗器空投饱和的机理,指出了电抗器绕组磁通饱和... 以中性点不带小电抗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电抗器空投励磁涌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并联电抗器不带中性点小电抗时涌流会更加严重,是引起匝间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并联电抗器空投饱和的机理,指出了电抗器绕组磁通饱和后微分域相电流过零点前后采样峰值间距会发生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域电流过零点偏移特征的电抗器匝间保护新方法。利用工频特征下相电流过零点前后峰值间距与微分域相电流过零点前后采样峰值间距的偏移程度,结合相电流线性区内各时刻电感的均方根值与额定电感之间的特征关系来识别电抗器空投饱和与匝间故障,若识别为电抗器空投饱和则闭锁匝间保护,若识别为匝间故障则经短延时开放匝间保护。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小电抗 并联电抗器 匝间保护 微分域电流 线性区电感 空投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壤电离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景丽 郭丽莹 +2 位作者 武东亚 王磊磊 李渊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5,共6页
试验及实际运行经验表明,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是影响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土壤电离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式土壤参数为基础,对典型接地装置建立冲击特性有限元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从电磁场角度分析了典型接地装... 试验及实际运行经验表明,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是影响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土壤电离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式土壤参数为基础,对典型接地装置建立冲击特性有限元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从电磁场角度分析了典型接地装置的冲击散流机理及散流规律;同时定量计算了冲击电流作用下土壤参数及注入电流参数对土壤电离区域体积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电离对典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等接地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电离现象对冲击散流特性和冲击接地参数的影响在高幅值注入电流、高电阻率地区更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冲击接地降阻新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冲击特性 土壤电离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壤频变特性的接地装置频域矢量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丽 王磊磊 +2 位作者 武东亚 郭丽莹 李渊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73-3480,共8页
发、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接地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频域特性可为合理设计接地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通过引入Visacro-Alipio土壤参数频变公式,采用麦克斯韦全波方程建立了计及土壤频变特性... 发、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接地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频域特性可为合理设计接地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通过引入Visacro-Alipio土壤参数频变公式,采用麦克斯韦全波方程建立了计及土壤频变特性的接地装置频域矢量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空间坐标变换法处理了模型中无穷散流空间与有限计算资源之间的矛盾;基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接地网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及国际公认软件包CDEGS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在低频及高频注入电流作用下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空间坐标变换算法的引入,使得该模型在保障计算精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计算量;考虑土壤参数频变性时,接地参数明显低于不考虑时的情况;当注入电流频率低于2 MHz时,"电感效应"起到主导作用,接地电阻随着注入电流频率增加而增大;当注入电流频率高于2 MHz时,接地参数随频率增加而基本稳定,土壤电参数的频变特性使得"电感效应"导致的接地电阻随频率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的现象有所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频域特性 矢量有限元模型 土壤频变特性 空间坐标变换 介质极化 麦克斯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相关分析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线时域距离保护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太升 韩伟 +5 位作者 杨霖 田宝江 陈玉 段文岩 姚孟 文明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82-88,共7页
双馈风机故障暂态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不同,其短路电流成分复杂,导致基于工频相量的距离元件动作性能劣化。为了解决工频相量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相关分析的时域距离保护方案。分析了波... 双馈风机故障暂态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不同,其短路电流成分复杂,导致基于工频相量的距离元件动作性能劣化。为了解决工频相量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相关分析的时域距离保护方案。分析了波形相似度的原理及时间窗选取的依据,通过仿真验证了所选时间窗的合理性。基于此分析,构造了时域距离保护判据,并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故障类型下,所提出的时域距离保护基本不受双馈风机故障特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动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波形相似度 工频相量距离保护 时域距离保护 PRON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在运安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伟 段文岩 +3 位作者 杜兴伟 姚峰 马伟东 刘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数字孪生技术旨在打破虚实界墙,通过虚-实信息链接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的有机融合,模拟出物理实体的实时状态。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安控系统)作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严重危害。为... 数字孪生技术旨在打破虚实界墙,通过虚-实信息链接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的有机融合,模拟出物理实体的实时状态。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安控系统)作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在运安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安控系统的一般运行策略和可能存在的故障环节,提出安控系统的数字孪生体系;其次,建立基于海洋捕食者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安控系统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利用安控系统的运行数据构建样本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控系统 数字孪生 故障诊断 支持向量机 海洋捕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配电网络拓扑修正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50-155,共6页
在现代的智能电网系统中,一个优秀的配电网络,不仅要能稳定高效地为千家万户传输电力,而且还要能获得清晰的拓扑网络关系,这对整个电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络拓扑的研究,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树搜索法等算法进行拓扑关系辨识,但... 在现代的智能电网系统中,一个优秀的配电网络,不仅要能稳定高效地为千家万户传输电力,而且还要能获得清晰的拓扑网络关系,这对整个电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络拓扑的研究,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树搜索法等算法进行拓扑关系辨识,但是这些方法的辨识效果不高。随着智能电表地普及与应用,对配电网络的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拓扑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配电网络拓扑的修正方法,相比之下有更高的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 拓扑 拓扑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光伏电站天气类型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继涛 肖海涛 《江西电力》 2020年第12期30-34,41,共6页
在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预测的实际应用中,天气类型对光伏功率预测影响很大,众所周知,不同的天气类型是现代功率预测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天气类型无法直接通过辐射度等气象特征显性的挖掘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文中通过分析人工识别天气类... 在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预测的实际应用中,天气类型对光伏功率预测影响很大,众所周知,不同的天气类型是现代功率预测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天气类型无法直接通过辐射度等气象特征显性的挖掘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文中通过分析人工识别天气类型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变分模态分解,层次聚类算法与遗传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日天气预测模型。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应用于未来一天的光伏电站天气类型预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天气类型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壤频变特性的接地系统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景丽 乔志远 +1 位作者 武东亚 王磊磊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5,110,共7页
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有限元法(FEM)和傅里叶变换相结合,通过引入Visacro-Alipio土壤频变公式,建立了可以考虑土壤电参数频变性的接地系统有限元模型。按照文献所给典型Heidler首次回击、后续回击雷电流冲击10 m水平接地极的试验条件,用Coms... 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有限元法(FEM)和傅里叶变换相结合,通过引入Visacro-Alipio土壤频变公式,建立了可以考虑土壤电参数频变性的接地系统有限元模型。按照文献所给典型Heidler首次回击、后续回击雷电流冲击10 m水平接地极的试验条件,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AC/DC模块建模仿真,将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对3m垂直接地极分别埋于电导率0.01 S/m、0.002 S/m、0.001 S/m、0.0005 S/m土壤中时土壤频变性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发现,土壤频变性与土壤工频电阻率关系密切,土壤工频电阻率越高,频变作用越明显。在高电阻率(≥500Ω·m)土壤接地冲击计算中,有必要将土壤电参数的频变性考虑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性 有限元 接地 Heidler雷电流 傅里叶变换 Comsol MULTIPHYSICS
原文传递
考虑土壤电离的垂直接地极冲击散流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景丽 李渊博 +1 位作者 武东亚 王磊磊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冲击散流性能以及输电线路接地极动态冲击特性是优化接地网设计的基础。为了得到垂直接地极的散流特性以及各种因素对垂直接地极散流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垂直接地极冲击散流特性的动态... 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冲击散流性能以及输电线路接地极动态冲击特性是优化接地网设计的基础。为了得到垂直接地极的散流特性以及各种因素对垂直接地极散流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垂直接地极冲击散流特性的动态物理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垂直接地极的冲击散流特性;并进行了垂直接地极的模拟实验,通过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垂直接地极的散流具有明显的末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 有限元方法 散流特性 火花放电 电流分布
原文传递
计及土壤电离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景丽 郭丽莹 +1 位作者 武东亚 王磊磊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接地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故障电流和雷电流的泄流通道,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研究是接地优化设计和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基础。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MSOL软件建立了考虑土壤火花效应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有限元模型,通... 接地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故障电流和雷电流的泄流通道,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研究是接地优化设计和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基础。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MSOL软件建立了考虑土壤火花效应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并对接地装置冲击散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定量研究了土壤火花放电现象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验证了火花效应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降低作用,且地表电位分布规律证明火花放电减小跨步电压,提升安全距离。以上对基本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分析结果对接地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冲击特性 火花放电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计及土壤频变性的接地装置频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景丽 王磊磊 +2 位作者 武东亚 郭丽莹 李渊博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2,57,共6页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复杂变化,导致故障或雷击时接地系统面临新的问题。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频域性能可为接地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合理依据。采用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有限元方法,通过加入Visacro-Alipio土壤频变公式,建立了计及土壤频...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复杂变化,导致故障或雷击时接地系统面临新的问题。准确计算接地装置的频域性能可为接地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合理依据。采用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有限元方法,通过加入Visacro-Alipio土壤频变公式,建立了计及土壤频变性的接地装置频域性能分析模型。通过比较接地网的仿真计算结果与CDEGS软件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准确性。对水平和垂直接地极频域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高频下计及土壤参数频变性时接地参数计算结果明显降低,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土壤频变性 有限元 频域性能
原文传递
特高压直流闭锁在PSASP中的交互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一平 赵健 +2 位作者 熊浩清 陈谦 鞠平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5,共8页
随着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逐步形成了强直弱交的混联电网,直流系统闭锁故障给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混联电网故障后的紧急控制严重依赖于电网仿真结果的准确... 随着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逐步形成了强直弱交的混联电网,直流系统闭锁故障给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混联电网故障后的紧急控制严重依赖于电网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准确的直流故障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在已有直流故障功率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特高压直流闭锁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的交互仿真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PSASP现有自带模型存在的不足,然后基于直流故障功率模型给出了直流故障交互仿真方法的步骤及原理,通过MATLAB及VB编程将直流故障功率模型注入PSASP中,并不断调用PSASP的暂态稳定程序,实现与PSASP的交互仿真计算。最后,通过对实际电网直流闭锁故障进行仿真复现,验证了该交互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仿真 PSASP UHVDC 直流闭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