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代银河仿真系统——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1
作者 金士尧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0年第6期27-28,共2页
分布交互仿真是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随着大规模多系统仿真应用需求的推动及相关技术的牵引,新一代仿真技术高层框架HLA成为未来分布仿真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基于HLA标准的的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 分布交互仿真是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随着大规模多系统仿真应用需求的推动及相关技术的牵引,新一代仿真技术高层框架HLA成为未来分布仿真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基于HLA标准的的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可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军事、金融、商业娱乐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系统 高性能 HLA 分布仿真 交互仿真 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7
2
作者 金士尧 党岗 +2 位作者 凌云翔 王召福 刘晓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8-466,共9页
面向新一代的分布交互仿真应用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 HL A/ RTI的系统——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 .该系统的高性能、先进性和创造性表现在 :基于 HL A/ RTI的分布交互仿真软、硬件平台 ;基于数据过滤 /组播技术的数据分发管理策略 ;... 面向新一代的分布交互仿真应用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 HL A/ RTI的系统——银河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 .该系统的高性能、先进性和创造性表现在 :基于 HL A/ RTI的分布交互仿真软、硬件平台 ;基于数据过滤 /组播技术的数据分发管理策略 ;物理和逻辑相结合的多种时间管理方法 ;基于 MPP机传输技术的多机系统强实时互连机制 ;多 agent虚拟环境的多媒体表现技术 .它可适用于强实时高性能单 /多系统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仿真系统 虚拟现实 计算机仿真 服务器 消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环境下自适应软件系统的运行机制与构造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毛新军 董孟高 +1 位作者 齐治昌 尹俊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93-1906,共14页
由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开放环境下自适应系统的开发面临着以下两方面挑战:首先软件开发人员很难在设计阶段清晰地预测环境中各种可能的变化并准确地定义相应的自适应需求,其次系统大量的自适应决策需要由系统自身在运行... 由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开放环境下自适应系统的开发面临着以下两方面挑战:首先软件开发人员很难在设计阶段清晰地预测环境中各种可能的变化并准确地定义相应的自适应需求,其次系统大量的自适应决策需要由系统自身在运行时来完成.针对上述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Agent和组织抽象的方法来支持此类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该方法采用社会组织的思想来抽象自适应系统,描述和分析系统的自适应特征;设计了基于角色动态绑定的自适应运行机制,并借助于增强学习的手段来实现系统的在线自适应决策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变化.论文介绍了基于学习和动态绑定机制的在线自适应决策算法,提出了支持开放环境下自适应软件系统的工程化开发手段,包括自适应软件模型和构造框架、结构化的过程,开发了相应的支撑软件环境SADE+,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展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组织 动态绑定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跃因子模型的不规则分布蓝色任务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宾雪莲 金士尧 杨玉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29-1534,共6页
跳跃因子模型是处理系统超载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够降低系统负载 ,并使系统缓慢降级 Deeply Red算法是一种简单的基于跳跃因子模型的任务请求丢弃方法 ,然而由于Deeply Red算法未考虑任务特性和CPU资源利用率 ,其性能较差 为了克服De... 跳跃因子模型是处理系统超载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够降低系统负载 ,并使系统缓慢降级 Deeply Red算法是一种简单的基于跳跃因子模型的任务请求丢弃方法 ,然而由于Deeply Red算法未考虑任务特性和CPU资源利用率 ,其性能较差 为了克服Deeply Red的缺点 ,提出不规则分布蓝色任务法 :静态不规则分布蓝色任务法 (SUDB)和动态不规则分布蓝色任务法 (DUDB) SUDB和DUDB算法都是通过降低高优先级任务对低优先级任务的干扰时间 ,来提高任务集的可调度性 模拟结果表明 ,SUDB和DUDB算法性能要优于Dee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因子 Deeply—Red算法 干扰时间 不规则分布蓝色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级QoS协商算法
5
作者 张怡 陈福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472-1477,共6页
资源预约是保证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服务质量 ( Qo S)的重要手段 .提出一个应用级 Qo S协商算法 ,该算法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局部参数全局化 ,使预约变得灵活 ,便于直接对用户所关心的 Qo S参数进行预约 ;二是全局预约局部化 ,使预约变得... 资源预约是保证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服务质量 ( Qo S)的重要手段 .提出一个应用级 Qo S协商算法 ,该算法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局部参数全局化 ,使预约变得灵活 ,便于直接对用户所关心的 Qo S参数进行预约 ;二是全局预约局部化 ,使预约变得简单 ,有利于实现最优延时分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媒体 QOS 应用级资源预约 最优延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大尺度变形的非刚性注册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俊 程志全 +4 位作者 李宏华 陈寅 姜巍 党岗 金士尧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9-547,共9页
动态几何模型表示了随时间演变的动态对象,通过非刚性注册匹配离散的帧模型是重建动态几何模型的核心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成对非刚性注册算法,算法分为显式对应关系计算与全局变形优化两步:第1步,分析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滑动特征... 动态几何模型表示了随时间演变的动态对象,通过非刚性注册匹配离散的帧模型是重建动态几何模型的核心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成对非刚性注册算法,算法分为显式对应关系计算与全局变形优化两步:第1步,分析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滑动特征,提取显著特征点,建立特征点间的对应关系;第2步,利用显示的对应关系,求解全局变形优化完成非刚性注册,通过最小化能量函数,实现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最优匹配.实验表明,对于扫描获取和人工合成的数据,新算法突破了小尺度变形的限制,可以完成大尺度变形模型的成对注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几何模型 非刚性注册 对应关系 全局变形优化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可扩展流体系结构研究与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伟 文梅 +7 位作者 伍楠 何义 杨乾明 管茂林 荀长庆 任巨 柴俊 张春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905,共7页
MASA(Multiple-dimension scalable Stream Architecture)是一种可在多个维度扩展的流体系结构.本文对该体系结构的扩展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簇内、簇间和多核扩展的VLSI资源开销,并通过一组测试程序评测了MASA的性能.结果表明,三个... MASA(Multiple-dimension scalable Stream Architecture)是一种可在多个维度扩展的流体系结构.本文对该体系结构的扩展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簇内、簇间和多核扩展的VLSI资源开销,并通过一组测试程序评测了MASA的性能.结果表明,三个扩展维度形成有利互补,使得MASA流体系结构可支持扩展到单片内集成上千个A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处理器 流体系结构 扩展性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优可扩展性:一种实用的可扩展性度量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军 李晓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良好的可扩展性是并行算法和并行机设计人员追求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以往的可扩展模型都只是孤立地考虑了问题的某个侧面 ,比如某种性能或最大可利用资源 ,而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权衡 .这些可扩展模型可以满足计算机研究人员的需要 ,因为... 良好的可扩展性是并行算法和并行机设计人员追求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以往的可扩展模型都只是孤立地考虑了问题的某个侧面 ,比如某种性能或最大可利用资源 ,而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权衡 .这些可扩展模型可以满足计算机研究人员的需要 ,因为他们关注于更高的效率和利用率 .但应用科学家更强调短小的执行时间 .文中提出的近优可扩展模型 ,它同时考虑了并行系统的效率和执行时间两个因素 .在一个典型 MPP上的两个算法实例分析表明 ,该可扩展模型不仅可以描述并行算法的可扩展能力 ,而且 ,当按照适当的可扩展曲线扩展时 ,可以使得执行时间接近最短 ,而效率不低 .这对算法和并行机的最优匹配有指导作用 ,同时有益于并行算法设计和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并行算法 可扩展性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数理论的资料同化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小群 皇群博 +2 位作者 刘柏年 朱孟斌 余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19,共12页
针对变分资料同化中目标泛函梯度计算精度不高且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数理论的资料同化新方法,主要优点是:能避免复杂的伴随模式开发及其逆向积分,只需在对偶数空间通过正向积分就能同时计算出目标泛函和梯度向量的值.首先利... 针对变分资料同化中目标泛函梯度计算精度不高且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数理论的资料同化新方法,主要优点是:能避免复杂的伴随模式开发及其逆向积分,只需在对偶数空间通过正向积分就能同时计算出目标泛函和梯度向量的值.首先利用对偶数理论把梯度分析过程转换为对偶数空间中目标泛函计算过程,简单、高效和高精度地获得梯度向量值;其次结合典型的最优化方法,给出了非线性物理系统资料同化问题的新求解算法;最后对Lorenz 63混沌系统、包含开关的不可微物理模型和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分别进行了资料同化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和准确地估计出预报模式的初始条件或物理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对偶数理论 梯度分析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抢占阈值调度的周期任务最小响应时间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玉海 宾雪莲 +1 位作者 金士尧 宾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1-43,共3页
针对采用抢占阈值调度策略的系统,在假设任务对释放偏移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给出使得任务响应时间最小时应满足的条件,并根据该条件得到了任务最小响应时间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分析后继子任务的最大释... 针对采用抢占阈值调度策略的系统,在假设任务对释放偏移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给出使得任务响应时间最小时应满足的条件,并根据该条件得到了任务最小响应时间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分析后继子任务的最大释放抖动,有效降低端到端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的计算结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调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系统 最小响应时间 释放抖动 抢占阈值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单反馈的混合静态/动态节能弱硬实时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彤 张冬松 金士尧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0-1146,共7页
随着能耗问题日益显著,节能实时调度成为实时调度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混合静态/动态节能弱硬实时调度算法基于最坏情况执行时间计算任务的执行速度,因此限制了节能效果,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算法,通过引入简单反馈机制,估计任务... 随着能耗问题日益显著,节能实时调度成为实时调度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混合静态/动态节能弱硬实时调度算法基于最坏情况执行时间计算任务的执行速度,因此限制了节能效果,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算法,通过引入简单反馈机制,估计任务的实际执行时间,通过任务划分,降低任务的整体执行速度,延长执行时间,进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实验表明,当平均情况执行时间低于最坏情况执行时间较多时,新算法优于原始算法,最多可节能60%~70%,最少可节能约10%.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平均情况执行时间接近最坏情况执行时间时,新算法比原算法更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调度 能量有效 反馈 弱硬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I:负载关注的查询自适应轨迹索引
12
作者 孟祥旭 王晓东 周兴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5-631,共7页
当前基于空间切分的轨迹索引不能实现时空同步,在负载和查询范围动态变化时性能显著下降.本文提出负载自适应的时空八叉树,实现轨迹索引的时空同步;进而扩充单棵时空八叉树数据结构形成虚拟森林,优化现有基于查询范围均值的单树索引,以... 当前基于空间切分的轨迹索引不能实现时空同步,在负载和查询范围动态变化时性能显著下降.本文提出负载自适应的时空八叉树,实现轨迹索引的时空同步;进而扩充单棵时空八叉树数据结构形成虚拟森林,优化现有基于查询范围均值的单树索引,以适应时空查询范围的动态变化.实验表明,该索引可将时空范围查询延迟降低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空间索引 时空范围查询 八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能有效降低Memory BIST功耗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秋香 方粮 +3 位作者 李少青 刘蓬侠 余金山 徐长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4-98,共5页
随着系统芯片(SoC)上存储器比重的日趋增加和Memory BIST(memory built-inself-test)的广泛应用,对较低测试功耗的嵌入式Memory BIST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测试功耗一般为系统正常工作时的两倍多,而过高的功耗会烧毁电路和降低芯片成... 随着系统芯片(SoC)上存储器比重的日趋增加和Memory BIST(memory built-inself-test)的广泛应用,对较低测试功耗的嵌入式Memory BIST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测试功耗一般为系统正常工作时的两倍多,而过高的功耗会烧毁电路和降低芯片成品率.通过采用按时钟域划分存储器组和串并结合的方法来降低Memory BIST的测试功耗.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得的最大功耗只有传统方法的1/14,可见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测试时的能量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ORY BIST 时钟域 串并结合 最大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栅材料的单极性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碳纳米管场效应管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海亮 张民选 方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10-5017,共8页
由于导电沟道-源/漏电极界面处可能发生的载流子带间隧穿,传统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呈现双极性传输特性,极大影响了器件性能的提高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为获得具有理想单极性传输特性的类MOS碳纳米管场效应管,本文提... 由于导电沟道-源/漏电极界面处可能发生的载流子带间隧穿,传统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呈现双极性传输特性,极大影响了器件性能的提高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为获得具有理想单极性传输特性的类MOS碳纳米管场效应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栅材料的器件设计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调节电极材料,在不影响器件亚阈值斜率的同时,该设计方法不仅能使开关电流比增大6—9个数量级,有效调节阈值范围,而且能有效消除传统类MOS碳纳米管场效应管的双极性传输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设计所获得的器件性能提高与调节电极材料的选取密切相关,同时量子电容对其亚阈值斜率、传输极性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栅材料 碳纳米管场效应管 带间隧穿 双极性传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