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贝叶斯方法的脉间捷变频ISAR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2 位作者 邓彬 秦玉亮 刘天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传统捷变频成像方法具有高旁瓣、低分辨率的缺点。鉴于捷变频ISAR回波信号的稀疏性,该文基于原始数据的2维压缩感知方案,在贝叶斯原理框架下,用稀疏贝叶斯算法方差成分扩张压缩方法(Ex Co V)实现捷变频ISAR像的重建。贝叶斯框架下的稀... 传统捷变频成像方法具有高旁瓣、低分辨率的缺点。鉴于捷变频ISAR回波信号的稀疏性,该文基于原始数据的2维压缩感知方案,在贝叶斯原理框架下,用稀疏贝叶斯算法方差成分扩张压缩方法(Ex Co V)实现捷变频ISAR像的重建。贝叶斯框架下的稀疏重构算法考虑了稀疏信号的先验信息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加性噪声,因而能够更好地重建目标系数。作为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算法,Ex Co V不同于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算法中赋予所有的信号元素各自的方差分量参数,Ex Co V方法仅仅赋予有重要意义的信号元素不同的方差分量,并拥有比SBL方法更少的参数,克服了SBL算法参数多时效性差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捷变频成像缺点,并能够实现低信噪比条件下的2维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 捷变频 压缩感知 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 方差成分扩张压缩方法(Ex Co 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率微调的ISAR抗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朱玉鹏 张月辉 +1 位作者 王宏强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7-423,共7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式干扰技术日趋成熟,而ISAR抗干扰技术则研究不足。在分析了ISAR有源欺骗式干扰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性调频信号调频率微调的ISAR抗干扰方法,使虚假目标回波的增益在Dech irp处理时因调频率失配而被抑制...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式干扰技术日趋成熟,而ISAR抗干扰技术则研究不足。在分析了ISAR有源欺骗式干扰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性调频信号调频率微调的ISAR抗干扰方法,使虚假目标回波的增益在Dech irp处理时因调频率失配而被抑制。但在该体制下调频率变化导致信号带宽变化,从而距离分辨率改变,为此提出先进行距离像插值再做ISAR成像。针对距离向插值导致的方位向多普勒模糊问题,采用了多普勒域平均处理提高了ISAR成像质量,以利于目标识别。利用仿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欺骗式干扰 抗干扰 多普勒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的步进频信号ISAR成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杰民 付耀文 +1 位作者 黎湘 景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75-1580,共6页
针对步进频雷达系统,分析了目标匀加速运动对回波相位的调制效应,提出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组合的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重复时间的设计消除目标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并通过相位对消技术消除由目标加速度带来的相位... 针对步进频雷达系统,分析了目标匀加速运动对回波相位的调制效应,提出基于波形预先设计和相位对消技术组合的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重复时间的设计消除目标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并通过相位对消技术消除由目标加速度带来的相位高次项.因此对于匀加速运动的目标,算法不需要估计速度和加速度,减少了计算量.仿真试验演示了算法的性能,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对消 步进频率信号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ROP算法目标识别的数据归一化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慧敏 王宏强 黎湘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0,共6页
在复杂的目标识别问题中,高维数的待识别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数值差异,导致神经网络分类器学习速度变慢甚至不收敛,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文中以回弹后向传播算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为背景,系统深入地研究了BP算法网络输入数据... 在复杂的目标识别问题中,高维数的待识别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数值差异,导致神经网络分类器学习速度变慢甚至不收敛,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文中以回弹后向传播算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为背景,系统深入地研究了BP算法网络输入数据归一化方法,详细讨论了6种归一化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使用4类目标的仿真数据、5类飞机的暗室测量数据和UCIdata数据库的部分数据集进行实验,以数据未经归一化时作参考,分析比较了这6种归一化方法对网络学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归一化能消除不同特征分量间的数值大小差异,改善网络的学习性能,其中分量白化方法效果好、概念直观,可作为通用的归一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后向散射算法 BP神经网络 目标识别 数据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无源雷达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范梅梅 廖东平 丁小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1-636,共6页
基于机会辐射源的无源雷达由于其良好的隐蔽性、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性,简单的系统结构,低廉的造价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辐射源的选择是这种无源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星载辐射源的优缺点,通过对... 基于机会辐射源的无源雷达由于其良好的隐蔽性、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性,简单的系统结构,低廉的造价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辐射源的选择是这种无源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星载辐射源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得出基于北斗的无源雷达系统的优势。然后分析了北斗卫星询问信号的最大探测距离并仿真了其单/双站模糊函数,结果表明北斗卫星更适合用于部署在我国境内的无源雷达的机会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星载辐射源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步进雷达高速运动目标距离像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杰民 付耀文 +2 位作者 魏玺章 黎湘 景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56-1760,共5页
调频步进信号具有作用距离远、硬件实现简单的特点,在现代雷达目标识别中具有明显优势。该文推导了调频步进信号合成距离像的原理,分析了目标运动对合成距离像的影响。为了克服调频步进信号回波对目标运动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脉冲重复... 调频步进信号具有作用距离远、硬件实现简单的特点,在现代雷达目标识别中具有明显优势。该文推导了调频步进信号合成距离像的原理,分析了目标运动对合成距离像的影响。为了克服调频步进信号回波对目标运动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脉冲重复时间可变的调频步进信号,通过对脉冲重复时间预先设计来消除目标速度与频率的耦合效应,并通过回波对消技术消除目标加速度对合成距离像的影响,给出了该算法对脉冲重复时间的精度要求。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识别 调频步进信号 相位对消 高分辨距离像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析投影算法的空间旋转目标窄带雷达成像 被引量:8
7
作者 丁小峰 姚辉伟 +1 位作者 范梅梅 魏玺章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3,共6页
窄带雷达受发射波形的带宽限制,距离向分辨率低,通常应用于目标检测、跟踪以及运动参数的提取。对于空间旋转类目标,窄带雷达通过对目标长时间照射,利用层析投影算法,可以实现目标散射点二维分辨。这种成像方法降低了对雷达宽带的限制,... 窄带雷达受发射波形的带宽限制,距离向分辨率低,通常应用于目标检测、跟踪以及运动参数的提取。对于空间旋转类目标,窄带雷达通过对目标长时间照射,利用层析投影算法,可以实现目标散射点二维分辨。这种成像方法降低了对雷达宽带的限制,在成像体制上具有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层析投影算法的窄带雷达空间目标成像机理,推导得到窄带成像算法的分辨率,给出了散射点目标的成像试验结果,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验证了特征散射点较少的空间目标窄带成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滤波逆投影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周期估计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杰民 付耀文 黎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49-2853,共5页
该文通过对空间锥体目标的弹道建模,根据进动锥体目标对雷达波的姿态角计算公式,推导了目标回波RCS随姿态角余弦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姿态角余弦的频谱特性和RCS随姿态角余弦的频率传输特性,给出RCS序列的频谱特性,并以此为特征,提出一... 该文通过对空间锥体目标的弹道建模,根据进动锥体目标对雷达波的姿态角计算公式,推导了目标回波RCS随姿态角余弦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姿态角余弦的频谱特性和RCS随姿态角余弦的频率传输特性,给出RCS序列的频谱特性,并以此为特征,提出一种RCS序列进动周期估计的新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平均视线角 惯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脉间捷变频SAR成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天鹏 刘振 魏玺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捷变频技术应用到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会存在多普勒调频率捷变、方位向无法压缩等问题.在分析捷变频SAR回波相位特性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传统的相关法在方位压缩中的应用;针对相关法效率低、旁瓣高等固有缺陷,考虑到回波信号的稀疏性,提... 捷变频技术应用到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会存在多普勒调频率捷变、方位向无法压缩等问题.在分析捷变频SAR回波相位特性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传统的相关法在方位压缩中的应用;针对相关法效率低、旁瓣高等固有缺陷,考虑到回波信号的稀疏性,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方位压缩算法,并形成了一种距离压缩采用匹配滤波、方位压缩采用压缩感知的捷变频SAR二维成像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克服多普勒调频率捷变等问题,实现捷变频SAR二维成像,并具有低旁瓣、高分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载频捷变 方位压缩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中段目标多普勒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小峰 魏玺章 +1 位作者 胡杰民 黎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64-2868,共5页
弹道中段目标成像技术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技术。利用传统的宽带ISAR雷达对弹道中段目标成像无法利用统一的相位补偿函数进行相位补偿,导致成像结果的模糊。该文提出一种提取时频骨架线的信号处理算法,算法通过对提取的弹道中段目... 弹道中段目标成像技术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技术。利用传统的宽带ISAR雷达对弹道中段目标成像无法利用统一的相位补偿函数进行相位补偿,导致成像结果的模糊。该文提出一种提取时频骨架线的信号处理算法,算法通过对提取的弹道中段目标窄带回波的时频多普勒骨架线进行幅度增强,提高目标多普勒成像分辨率,仿真数据和暗室测量数据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基于窄带雷达回波多普勒信息的弹道中段目标二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雷达 弹道中段目标 成像 骨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两年半制教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素质培养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玺章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36-38,共3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两年半制教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素质培养问题,从课程设置、日常科研训练、选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一些好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创新性 来源 课程设置 选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行勇 姜卫东 +2 位作者 刘永祥 黎湘 郭桂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5-440,共6页
利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理论分析了步进频率信号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和多普勒效应原理,提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阐述了新算法的物理意义,使用仿真数据演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 利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理论分析了步进频率信号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和多普勒效应原理,提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阐述了新算法的物理意义,使用仿真数据演示了相位匹配处理微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的性能,证明了新技术微动目标ISAR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微动 步进频率信号 相位匹配处理 多普勒效应 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混沌分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姜斌 王宏强 +1 位作者 黎湘 郭桂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09-1812,共4页
S波段海杂波信号表现了非线性和频谱时变性,传统的谱分析方法,无法反映该信号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该文首先引入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基于S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数据,计算了该分形模型的海杂波Hurst指数,进而求得了其分形维数。然后利用经典... S波段海杂波信号表现了非线性和频谱时变性,传统的谱分析方法,无法反映该信号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该文首先引入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基于S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数据,计算了该分形模型的海杂波Hurst指数,进而求得了其分形维数。然后利用经典的Rosenstein方法,计算了S波段实测海杂波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证实了S波段雷达海洋回波信号具有混沌分形特性。最后进行了计算机实验,验证了本文的结论。该文的工作为S波段海洋雷达的目标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雷达 实测海杂波数据 混沌 分形布朗运动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记红 黎湘 +1 位作者 徐少坤 庄钊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4-1350,共7页
运算复杂度高是基于压缩感知(CS)的雷达成像方法走向实用亟待克服的难题。该文利用雷达目标散射率分布的稀疏性,研究了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2维联合压缩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步进频雷达回波的稀疏表示模型,根据稀疏字典和压... 运算复杂度高是基于压缩感知(CS)的雷达成像方法走向实用亟待克服的难题。该文利用雷达目标散射率分布的稀疏性,研究了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2维联合压缩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步进频雷达回波的稀疏表示模型,根据稀疏字典和压缩测量的2维可分离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OMP算法用于雷达图像形成,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并很容易扩展到其他贪婪类算法中。从理论上对几种CS成像算法的性能及资源需求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所提供的算法相比常规的CS算法在存储量和计算量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仿真及暗室数据实验验证了所提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压缩感知 2维可分离 正交匹配追踪(OMP) 快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目标微动分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行勇 刘永祥 +2 位作者 姜卫东 黎湘 郭桂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研究了基于微多普勒的目标微动分辨,以Wigner-Ville分布为工具,给出了提取微多普勒的方法,然后由微多普勒和微多普勒率的傅里叶变换实现目标的微转动和微平动分辨,提出了基于微多普勒滤波的目标微动分辨技术,使用仿真数据和蒙特.卡洛实... 研究了基于微多普勒的目标微动分辨,以Wigner-Ville分布为工具,给出了提取微多普勒的方法,然后由微多普勒和微多普勒率的傅里叶变换实现目标的微转动和微平动分辨,提出了基于微多普勒滤波的目标微动分辨技术,使用仿真数据和蒙特.卡洛实验演示了目标微动分辨技术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微多普勒滤波的目标微动分辨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信号处理 目标识别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频率信号相位对消合成运动目标距离像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行勇 刘永祥 +1 位作者 黎湘 郭桂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5-818,共4页
研究了步进频率信号运动目标成像新方法。首先推导了步进频率信号合成扩展目标距离像原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运动导致的步进频率信号合成距离像失真,提出了相位因子对消合成运动目标距离像方法。新方法不需要估计运动速度... 研究了步进频率信号运动目标成像新方法。首先推导了步进频率信号合成扩展目标距离像原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运动导致的步进频率信号合成距离像失真,提出了相位因子对消合成运动目标距离像方法。新方法不需要估计运动速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步进信号 离散傅里叶变换 距离像 多普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目标合成距离像数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行勇 刘永祥 +1 位作者 姜卫东 郭桂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5-589,共5页
首先给出了微动目标合成宽带信号回波的一般模型,利用矩阵理论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微动目标合成距离像的一般数学原理和多普勒效应,证明了传统的最大二次相位误差准则不能精确地表征运动对距离像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距离像畸变度... 首先给出了微动目标合成宽带信号回波的一般模型,利用矩阵理论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微动目标合成距离像的一般数学原理和多普勒效应,证明了传统的最大二次相位误差准则不能精确地表征运动对距离像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距离像畸变度量指标,并给出了关于新准则的几个有用的结论,对步进频率信号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证明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合成距离像 步进频率信号 多普勒效应 离散傅里叶变换 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目标微运动建模方法与宽带雷达回波仿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光虎 高勋章 +1 位作者 黎湘 陈永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7-871,共5页
改进了中段目标微进动动力学参数模型,建立了微进动目标数学描述方程,从中段目标的外形特征、运动特征及散射特性全面阐述了中段目标的物理特性,提出了中段目标的移动散射点模型,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为中段目标识别提供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运动特性 散射特性 移动散射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目标雷达回波建模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翼 程永强 +1 位作者 朱玉鹏 黎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8-445,共8页
人体行走的微动研究始于90年代末,而后发展迅速,雷达对人体的探测有着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于实测数据的分析上,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分析。首先针对人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作用机理,对现有的人体运动学模型进... 人体行走的微动研究始于90年代末,而后发展迅速,雷达对人体的探测有着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于实测数据的分析上,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分析。首先针对人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作用机理,对现有的人体运动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在人体微运动结构方面主要考虑了人摆腿和摆臂的前后向运动。同时将人体结构简化为简单几何形状的均匀刚体,将人体四肢简化为均匀散射的线模型,在理论上给出了人体目标微运动产生的雷达回波模型,最后进行仿真,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微动 人体运动建模 微多普勒 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人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翼 朱玉鹏 +1 位作者 程永强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6-1623,共8页
基于雷达的人体微动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雷达对人体的探测有着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雷达不受天气和光线的影响,可实施全天候的探测,雷达可穿透障碍物,对隐藏在障碍物后的人员实施搜索。通过信号处理手段可获取人体走动时手... 基于雷达的人体微动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雷达对人体的探测有着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雷达不受天气和光线的影响,可实施全天候的探测,雷达可穿透障碍物,对隐藏在障碍物后的人员实施搜索。通过信号处理手段可获取人体走动时手和腿的摆动激励的多普勒频移,用于人体生命特征的探测与识别。本文首先通过人体运动模型,对人体的雷达回波进行了建模,给出了人体各部分回波的详细表达式,分析了各部分的多普勒频移,指出了其多普勒频率调制特性与人体结构和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魏格纳分布和W-V分布峰值检测法提取微多普勒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国外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本文对于人体雷达回波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微动 人体运动建模 微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