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PS探测器的便携式α谱仪研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成毅 庹先国 +2 位作者 周传文 王洪辉 穆克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6,450,共4页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以矩阵键盘、LCD组建人机接口,采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源模块供电;设计了真空测量腔以得到能量分辨率更高、更干净的谱线。性能测试表明,仪器整机功耗为105 mA、在空气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8.1%、在真空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6.7%。该仪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低功耗、适于现场测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硅探测器(PIPS) 便携式 Α谱仪 C8051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成名 李尧 +1 位作者 崔鹏 梁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89-94,共6页
凭借图谱合一优势,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系统研发也显得十分迫切。论文在借鉴现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基础上,结合高光谱遥感的关键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高光谱遥感地质灾... 凭借图谱合一优势,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系统研发也显得十分迫切。论文在借鉴现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基础上,结合高光谱遥感的关键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高光谱遥感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系统。该系统选用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7与Microsoft Visual C++2010集成开发环境,充分利用GDAL、Open CV等开源组件库,基于插件式开发框架进行设计与实现。系统拥有数据读取、光谱操作、图像处理、灾害识别、分析统计、制图输出等主要模块,模块之间采用插件式松散耦合方式设计,即相互独立又有流程导向,是个一体化自动化的灾害信息提取系统。系统在减灾应用示范中得到验证,可提高地质灾害解译效率与准确性,节约工程调查成本,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地质灾害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诚亮 李瑞 +2 位作者 邓雁 游文秀 侯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1期17-20,77,共4页
运用地震叠后及叠前裂缝检测技术对川西致密砂体的裂缝发育密度及方位进行了精细描述,分析了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规律。由于裂缝的复杂性和多解性,单一地震技术难以对裂缝作出精确预测,需要结合叠后及叠前地震裂缝检测技术予以精细描述,这... 运用地震叠后及叠前裂缝检测技术对川西致密砂体的裂缝发育密度及方位进行了精细描述,分析了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规律。由于裂缝的复杂性和多解性,单一地震技术难以对裂缝作出精确预测,需要结合叠后及叠前地震裂缝检测技术予以精细描述,这样既可以指示断裂发育部位,又能进一步揭示裂缝发育的规模及沟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多解性 叠前 叠后 地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模型在成都平原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饶玫瑰 苗放 +1 位作者 叶成名 董智慧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8期35-38,276-277,共4页
针对成都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用6S模型,结合暗像元法,通过Java编程和折中查找法,对成都平原的MODIS影像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将反演结果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MODIS气溶胶标准产品作对比检验,验证反演结果的... 针对成都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用6S模型,结合暗像元法,通过Java编程和折中查找法,对成都平原的MODIS影像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将反演结果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MODIS气溶胶标准产品作对比检验,验证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反演结果较NASA产品具有更细致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模型 MODIS影像 气溶胶光学厚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结构分析技术在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以海上某油田区块海底扇砂体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雪 阎建国 +3 位作者 王立峰 孟立娜 全紫荆 闫安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3期61-63,6,共3页
海上某油田区块海底扇砂体存在由沉积微相变化引起的储层横向非均质性,故需要对砂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精细刻画。以岩心的沉积学标志和关键井的测井相为基础,利用地震波形结构分析技术对该砂体的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地... 海上某油田区块海底扇砂体存在由沉积微相变化引起的储层横向非均质性,故需要对砂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精细刻画。以岩心的沉积学标志和关键井的测井相为基础,利用地震波形结构分析技术对该砂体的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地震剖面的对比和地震相的解释建立了各沉积微相与地震相及典型波形形态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该研究区目标砂体为海底扇沉积体系中扇亚相沉积,其广泛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以及席状砂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是新井钻探的首选目标。这说明波形结构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以为类似地区储层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结构分析技术 地震相 海底扇砂体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综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春涛 黄焱羚 +4 位作者 王朝亮 刘志强 杨宜海 吴晶 何富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96-2010,共15页
为了探索汶川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的深部结构,探讨该地区的物质运移方式及动力学模式,评价区域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本研究小组于2015年5月至今共开展了2期共约3年的地震观测.前期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地震空区两端应力状态差异显著... 为了探索汶川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的深部结构,探讨该地区的物质运移方式及动力学模式,评价区域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本研究小组于2015年5月至今共开展了2期共约3年的地震观测.前期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地震空区两端应力状态差异显著,且存在沿断裂带的横向应力差;(2)接收函数分析发现一个平行于马尔康断裂的Moho面上隆,泊松比较高的条带状结构从地震空区延伸到龙日坝断裂,可能是下地壳撕裂和部分熔融的结果;(3)地震空区以下,上地壳速度相对偏低,在下地壳存在明显的部分熔融体,这可能是地震能量不能积累的原因之一;(4)地震空区完整性震级M_c=0.2以上的地震的活动性仍然很低;基于密集的监测台阵(约70台地震计)的走时定位也初步显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空区段仍然很平静,但是其东边的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等以及一些隐伏断裂)上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判断这些断裂可能是该区域应力积累的主要断裂,值得进一步关注;(5)提出了地震空区产生的机制:空区北东—南西两端水平应力差导致空区地壳的撕裂,地幔物质上涌,产生部分熔融,空区地壳抬升以塑性形变为主,穿过空区段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低,地表地形较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空区 接收函数 应力反演 微震监测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富君 梁春涛 +2 位作者 杨宜海 房立华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0-2146,共17页
芦山与汶川地震之间存在约40 km的地震空区.震源区和地震空区的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育环境及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本小组布设的15个临时观测地震台以及21个芦山科考台站和21个四川省地... 芦山与汶川地震之间存在约40 km的地震空区.震源区和地震空区的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育环境及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本小组布设的15个临时观测地震台以及21个芦山科考台站和21个四川省地震局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用H-K叠加方法得到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泊松比,并构建了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图像以及反演得到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模型.我们的结果揭示了震源区和地震空区地壳结构特征差异:(1)汶川震源区的地壳平均泊松比为~0.28;芦山震源区为~0.29;而地震空区处于泊松比变化剧烈的区域;(2)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震源区以西下方的Moho面呈现深度上的突变(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分别从~44 km突变到~59 km,~40 km突变到~50 km,而地震空区地壳平均厚度呈现渐变性变化;(3)地震空区Moho面下凹且具有低速的上地壳.综合一维S波速度结构和H-k以及CCP的初步结果,这可能显示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在深部方向上向西倾斜并形成切割整个地壳的大型断裂;芦山地震则可能是由于上、下地壳解耦引起的;而地震空区处于两种地震形成机制控制区域的过渡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地震空区 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的元数据管理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文晖 李国强 苗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6-1279,共4页
为了有效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的元数据,引入了一种基于一致性哈希的分布式元数据服务器管理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元数据轮式备份策略,将经过一致性哈希算法散列后存储元数据的节点按轮转方式进行数据备份,有效缓解了元数据管理... 为了有效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的元数据,引入了一种基于一致性哈希的分布式元数据服务器管理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元数据轮式备份策略,将经过一致性哈希算法散列后存储元数据的节点按轮转方式进行数据备份,有效缓解了元数据管理的单点问题与访问瓶颈。最后对轮式备份策略进行测试,得出最佳元数据节点个数备份方案,与单点元数据服务器相比提高了元数据的安全性,降低了访问延迟,并结合虚拟节点改善了分布式元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哈希 元数据 分布式文件系统 轮式备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数据采集参数正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赓 庹先国 +2 位作者 张毅 汪楷洋 李彬 《工程勘察》 2015年第1期93-98,共6页
数据采集是浅层地震勘探的首要环节,对后续数据处理和解释都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浅层地震勘探实际应用条件和方法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浅层地震地质模型,并针对不同的采集参数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重点讨论了不同排列长度以及最小... 数据采集是浅层地震勘探的首要环节,对后续数据处理和解释都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浅层地震勘探实际应用条件和方法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浅层地震地质模型,并针对不同的采集参数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重点讨论了不同排列长度以及最小偏移距对单炮记录的影响,由此得出了浅层地震勘探最佳窗口选取的主要依据是浅部目的层的最大入射角,即浅部目的层层位埋深与最大偏移距的关系。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小排列"不仅是浅层地震勘探的特点,更是数据采集质量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数据采集 采集参数 正演模拟 浅层地震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蓄水池渗漏原因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赓 庹先国 +1 位作者 汪楷洋 李彬 《工程勘察》 2013年第8期92-95,共4页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蓄水池渗漏原因进行调查,证实了蓄水池东北侧有区域断层穿过并查明了蓄水池内部发育的两处溶洞。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蓄水池渗漏的两方面原因:①区域断层穿过场址,导致岩体破碎;②蓄水池下伏层为灰岩,易受地下水的长...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蓄水池渗漏原因进行调查,证实了蓄水池东北侧有区域断层穿过并查明了蓄水池内部发育的两处溶洞。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蓄水池渗漏的两方面原因:①区域断层穿过场址,导致岩体破碎;②蓄水池下伏层为灰岩,易受地下水的长期溶蚀。从本次探测效果来看,高密度电法对含水断层以及溶洞的定位能力较好,但受上覆低阻屏蔽层的影响,对溶洞规模的探测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水池渗漏 断层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α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湘龙 庹先国 +3 位作者 罗召霞 吴雪梅 奚大顺 廖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研制了一款电脑操控的双通道宽量程α表面污染测量仪,仪器具有测量范围广、操作与分析便利、灵敏度高、可多点组网远程测量等特点,适用于包括异形物体表面的核辐射α污染监测。文章介绍了此仪器软硬件结构,并对其基本性能做了评价。
关键词 α表面污染 双通道 ADS1256 测量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反演在速度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爱琼 周霞 +1 位作者 朱海东 杜浩坤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基于在均匀介质中的波射线传播理论,应用直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了射线走时正演计算,并选用了SIRT算法根据不同的点源和不同的检波点的走时观测值进行快速反演成像,并对不同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在不同走时观测值所反演得到速度异常区... 基于在均匀介质中的波射线传播理论,应用直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了射线走时正演计算,并选用了SIRT算法根据不同的点源和不同的检波点的走时观测值进行快速反演成像,并对不同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在不同走时观测值所反演得到速度异常区域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反演 直射线追踪 SIR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α谱仪中真空度影响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连美 庹先国 +2 位作者 成毅 李哲 刘春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2-1515,1524,共5页
针对真空度对α能谱分析中峰位、能量分辨率及探测效率的影响,开展了基于自主研发的便携式α谱仪真空度影响特征试验研究,在保证其它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六种真空状态下的239Pu标准面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α能谱峰位、能量分辨... 针对真空度对α能谱分析中峰位、能量分辨率及探测效率的影响,开展了基于自主研发的便携式α谱仪真空度影响特征试验研究,在保证其它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六种真空状态下的239Pu标准面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α能谱峰位、能量分辨率与真空度呈线性关系,随真空度增大,能谱峰位线性增加,能量分辨率随之线性变好;探测效率随真空度指数规律增加。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分别建立了三者与真空度之间的影响特征方程。建议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真空度,提高谱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能谱分析 真空度 峰位 能量分辨率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庙须家河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孛 李瑞 杨滔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85-690,621,共6页
针对白马庙构造须家河组须二段在波阻抗反演较难区分泥岩与储层砂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测井资料,运用拟声波技术将声波中含有的地层低频速度信息同对地层的岩性变化很敏感的自然伽玛曲线中的高频信息进行调制成拟合声波曲线,用来进... 针对白马庙构造须家河组须二段在波阻抗反演较难区分泥岩与储层砂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测井资料,运用拟声波技术将声波中含有的地层低频速度信息同对地层的岩性变化很敏感的自然伽玛曲线中的高频信息进行调制成拟合声波曲线,用来进行伽玛反演从而弥补单一声波曲线的不足,以提高地震分辨率,去除泥岩在裂缝和储层预测中的影响,为裂缝预测和储层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庙 须家河 拟声波技术 伽玛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建模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良泉 熊晓军 +2 位作者 侯秋平 杨瑞齐 陈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459,共6页
为了解决花岗岩潜山储层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数值模拟建模过程中模型参数填充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属性建模的数值模拟技术。该技术首先优选地震属性建立储层模型;然后采用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qu... 为了解决花岗岩潜山储层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数值模拟建模过程中模型参数填充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属性建模的数值模拟技术。该技术首先优选地震属性建立储层模型;然后采用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正演+偏移"计算,并对比分析模拟得到的偏移剖面与原始地震剖面,逐步修正观测系统参数,直至两者的主要特征一致;最后,结合其他地震属性(如裂缝检测属性),综合分析目的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对渤海某区花岗岩储层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刻画了花岗岩"溶蚀孔隙+高角度裂缝"所形成的"串珠状"反射特征,为该区后续的勘探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综合分析储层结构的地震波场特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方法除了应用于花岗岩储层的数值模拟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复杂储层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震属性 花岗岩 储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分析在地震图像共同区域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海东 雷英成 屈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36-38,共3页
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分析在地震图像的共同区域划分中的应用。首先优选并计算了能刻画地震图像复杂度的4种属性:纹理能量、纹理对比度、纹理随机性和纹理分形维属性,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具有统计学特征的纹理属性进行聚类分析,从... 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分析在地震图像的共同区域划分中的应用。首先优选并计算了能刻画地震图像复杂度的4种属性:纹理能量、纹理对比度、纹理随机性和纹理分形维属性,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具有统计学特征的纹理属性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到地震图像共同区域划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地震属性 地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中强震孕育响应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冠男 柳存喜 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48-3969,共22页
本研究通过反演294,777高质量纵-横波震相走时数据对,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的高分辨率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多参数三维结构图像,同时结合多参数的梯度场,分析了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近50年来强震(震级≥5.0,M 5+)孕育之间... 本研究通过反演294,777高质量纵-横波震相走时数据对,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的高分辨率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多参数三维结构图像,同时结合多参数的梯度场,分析了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近50年来强震(震级≥5.0,M 5+)孕育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多参数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性,松潘—甘孜块体的中下地壳为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反映了具有塑性特征的物质存在,该属性特征对强震的触发具有较显著的影响;(2)通过对过去50年内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强震(M 5+)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强震发生在地震层析成像边界带(Tomographic Edge Zone,TEZ).本研究结果表明,63.3%~78.4%的强震事件发生在P波速度和泊松比TEZ上,而8.4%~20.1%和11.7%~16.7%的强震事件分别发生在参数高异常带(High-Value Zone,HVZ)和参数低异常带(Low-Value Zone,LVZ)上.S波速度参数的TEZ孕震构造特征比例与P波相比有一定的下降(45.7%~46.3%),相应的HVZ和LVZ孕震构造特征比例稍有上升趋势(36.4%~36.7%、17.3%~17.6%).以上两个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触发的主要控制因素可能是块体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同时,孕震区流体侵入在地震诱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本次及作者前期的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绝大多数强震事件与TEZ之间的正相关的响应关系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可能是地震孕育和地壳构造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性.本研究所揭示的地震孕育特征为青藏高原东南缘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中长期防灾减灾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多参数属性变化 层析成像边界带 强震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多道地震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怀良 庹先国 +1 位作者 任家富 朱丽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针对工程地震信号采集设备的便携性问题,采用MSP430F149驱动单片24位ADS1256以分时切换方式控制四路差分信号采集,实现系统的低功耗、小型化设计。重点介绍有限存储空间内大数据量的暂存、A/D通道切换与数据存储时间差的平衡问题,包括A/... 针对工程地震信号采集设备的便携性问题,采用MSP430F149驱动单片24位ADS1256以分时切换方式控制四路差分信号采集,实现系统的低功耗、小型化设计。重点介绍有限存储空间内大数据量的暂存、A/D通道切换与数据存储时间差的平衡问题,包括A/D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方法。系统最终实现最大1kS/s等效采样率时四通道2048点的并行采集存储,分辨率在19位以上,从其在自主开发的无线遥测式地震仪应用效果来看,其信号频谱均满足有效地震波勘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信号采集 地震信号 分时切换 ADS1256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t和OpenGL的Surfer数据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韬 刘明洋 卞志彬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0年第3期287-289,748,共3页
Surfer软件是目前石油、地质行业应用较多的商业成图软件之一,但成颜色图需要不断手动调整色标,才能实现层次分明的效果图。在分析Surfer成图软件原始data数据及网格(*.grd)数据格式的基础上,使用Qt读取数据,并结合OpenGL专业图形接口,... Surfer软件是目前石油、地质行业应用较多的商业成图软件之一,但成颜色图需要不断手动调整色标,才能实现层次分明的效果图。在分析Surfer成图软件原始data数据及网格(*.grd)数据格式的基础上,使用Qt读取数据,并结合OpenGL专业图形接口,快速自动地实现了可视化,图像美观悦目、层次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数据格式 QT OPENGL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VSP供电系统启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阳林锋 庹先国 +1 位作者 李怀良 沈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为实现数字垂直地震剖面勘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VSP)系统的可靠供电,设计中针对供电系统启动的稳定可靠性、输出功率及效率等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并通过试验确定探头内部的功耗参数,以计算出合理的系统配置参数,解决电源系统启... 为实现数字垂直地震剖面勘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VSP)系统的可靠供电,设计中针对供电系统启动的稳定可靠性、输出功率及效率等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并通过试验确定探头内部的功耗参数,以计算出合理的系统配置参数,解决电源系统启动问题。为提高VSP勘探效率提出电机同步驱动的优化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探头和电机启动参数。结果表明:该电源系统在阻抗为10Ω的100m铠装电缆输电时,最多能同步驱动12只探头,然后同时启动6只电机,且VSP系统的可靠性与勘探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供电系统 启动可靠性 功率输出 勘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