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吴能友 陈泓君 《海洋地质动态》 1997年第7期8-12,共5页
本文针对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中涉及大量空间分析的特点,结合有关项目中GIS的应用效果,着重探讨与研究GIS在基础数据库建立,资料综合分析与解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其优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GIS 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调查 数据库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潜在地质灾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俊仁 杨木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4-39,共6页
南海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海区之一,调查潜在地质灾害因素,科学地评价海洋工程地质条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20多年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南海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诱发因素,分析了南海地质灾害因素主要... 南海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海区之一,调查潜在地质灾害因素,科学地评价海洋工程地质条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20多年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南海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诱发因素,分析了南海地质灾害因素主要特征,提出今后研究方向,为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南海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志强 刘宗惠 柯胜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4年第S1期171-180,共10页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自第四纪以来具有较强的新构造活动,由此形成的各类潜在地质灾害对于迅速发展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及沿岸工程建设,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1986─1991年间,首次在南海北部开展的区域性大面积调查和...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自第四纪以来具有较强的新构造活动,由此形成的各类潜在地质灾害对于迅速发展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及沿岸工程建设,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1986─1991年间,首次在南海北部开展的区域性大面积调查和研究成果,将本区潜在地质灾害划分出两大类12种类型,分布于三个不同的区域,内陆架属不稳定区,陆架边缘──上陆坡区是最不稳定的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灾害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坡海山区Sea Beam调查资料的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方兰 徐行 余平 《海洋测绘》 1996年第4期37-46,共10页
海洋四号船于1995年6月在南海北坡海山区进行了首次多波束地形地貌探测,获得了近1000km^2的测探资料。通过船上SGI和基地SUN工作站Sea View后处理软件系统对水深资料进行的资料质世评价、资料编辑处理和图件绘制,表明此次Sea Beam系统... 海洋四号船于1995年6月在南海北坡海山区进行了首次多波束地形地貌探测,获得了近1000km^2的测探资料。通过船上SGI和基地SUN工作站Sea View后处理软件系统对水深资料进行的资料质世评价、资料编辑处理和图件绘制,表明此次Sea Beam系统调查获得的北坡海山区全覆盖的地形资料精度高,水深测量误差小于±6.5m。绘制的各种一维、二维和三维成果图,不仅能精确地反映测区宏观地形地貌特征,而且也清晰地显示了区内复杂的微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地形地貌 南海 北坡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的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 被引量:3
5
作者 姚伯初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29,共3页
在太平洋西部边缘,存在着一系列边缘海海盆,从北往南,它们是: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东海(冲绳海槽)、菲律宾海、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和班达海。在分布特征上,从白令海到南海为北东向,从南海至班达海为南北向,南海正处在分... 在太平洋西部边缘,存在着一系列边缘海海盆,从北往南,它们是: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东海(冲绳海槽)、菲律宾海、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和班达海。在分布特征上,从白令海到南海为北东向,从南海至班达海为南北向,南海正处在分布转折的位置上。 南海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抱,北部毗邻我国广西、广东和台湾省,南至勿里洞和加里曼丹岛,西接印支半岛,东邻吕宋岛和巴拉望岛。在平面上南海为一棱形海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地质构造 矿产资源 砂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西南盆地潜在的地质灾害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寇养琦 杜德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年第1期41-47,共7页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陆架台边缘含油气盆地之一,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面临着海洋地质灾害的威胁。利用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及区域天然地震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初步研究了盆地中地质灾害因素的主要类型(断层、天然地震、海底地...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陆架台边缘含油气盆地之一,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面临着海洋地质灾害的威胁。利用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及区域天然地震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初步研究了盆地中地质灾害因素的主要类型(断层、天然地震、海底地形障碍、海底滑坡、火山活动等),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活动规律、分布位置和主要成因。认为区内地质灾害因素的发生发展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碰撞有关。同时还讨论了地质灾害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认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环境系统。为了防止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建议研究区内的新构造运动,并尽快尽早开展区内的海洋地质灾害和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西南盆地 地质灾害 断层 天然地震 海洋环境 含油气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海洋地震方法研究岩石圈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姚伯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文中介绍了两类海洋地震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单船多道地震方法首先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后来用于研究地壳结构。但是排列短,故只能研究上地壳结构。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双船地震方法,扩展了排列长度,可研究地... 文中介绍了两类海洋地震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单船多道地震方法首先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后来用于研究地壳结构。但是排列短,故只能研究上地壳结构。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双船地震方法,扩展了排列长度,可研究地壳—上地幔的速度深度结构。但是双船地震方法在海上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方面比较复杂,且成本高(用两条船)。到8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长排列、大容积气枪震源的单船地震方法,采集了整个岩石圈的地震反射剖面,用于研究横穿大陆边缘、沉积盆地及主要构造线的岩石圈之结构,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地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结构 海洋地震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西南海域灾害性地质因素研究
8
作者 梁修权 张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论述了南沙西南海域存在的灾害性地质因素、危害性及分布特征。可根据存在的位置及危害的主要对象,划分为海底和埋藏两类灾害性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稳定情况进行了区划和评价。
关键词 南沙西南海域 灾害性地质因素 工程地质 稳定性 类型 危害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beam 2112系统在南海首次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华诚 《海洋测绘》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Seabeam 2112多波束等深刈幅测量系统,对系统参数、性能、精度的测试调试及对南海北坡海山区域进行调查。最后对该系统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Seabeam 2112系统 Swath(刈幅) PING PITCH Bais ROLL Bais 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槽,一条古缝合线 被引量:49
10
作者 姚伯初 曾维军 +5 位作者 陈艺中 张锡林 D.EHayes J.Diebold P.Buhl S.Spangler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西沙海槽是一条水深1500-3400m、长420km的水槽,新生代沉积厚2-6km。槽内发现北倾的地壳断裂。海槽的南北两侧之地壳结构差异很大。从区域地质资料看,我们认为西沙海槽是一条印支时期的古缝合线。
关键词 西沙海槽 地壳结构 古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姚伯初 曾维军 +1 位作者 陈艺中 张锡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6-93,共8页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已具备裂谷特征,地壳强烈减薄,厚14.47km;下地壳有高速地壳层,层速度为7.1km/8,厚6.7km.说明在新生代,南海北部陆缘西部受过强烈拉张,地壳减薄;上地幔部分熔融物质沿强烈拉张处侵入到地壳底部,使其地表形成裂谷.在西沙海槽的南部和北部,地壳结构差异很大,推测这里可能是由两个古老地块沿西沙海槽缝合起来,新生代早期的张性事件,又将这条古缝合线拉开,形成新生代裂谷──西沙海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裂谷 南海 陆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毅民 李家熙 +6 位作者 高玉淑 宋浩威 罗代洪 王晓红 陈维岳 滕云业 周世光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8-307,共10页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GSPN-2,3和GSMS-2,3,4个样品已研制完成。GSPN-2,3和GSMS-2采自太平洋CC区,GSMS-3采自中太平洋海盆(CP区)。原样被加工成-200目(74μm)...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GSPN-2,3和GSMS-2,3,4个样品已研制完成。GSPN-2,3和GSMS-2采自太平洋CC区,GSMS-3采自中太平洋海盆(CP区)。原样被加工成-200目(74μm)的均匀粉未,其均匀性采用高精度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样品的特性值采用国内外多实验室协同分析的方式定值,有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14个国内实验室和18个国外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分析。测试组分分别达79和81个,定值组分63个。全组分的百分总和分别为:99.7%,99.5%,99.8%和99.7%。这4个标准物质已于1997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序号分别为GBW07295,GBW07296,GBW07315和GBW0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深海沉积物 标准物质 太平洋 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万安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金庆焕 刘宝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4-239,260,共7页
作者在收集万安盆地近几十年来的油气勘探资料和地反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与烃源岩演出关系的分析,总结了该盆地在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从事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盆地 油气分布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域沉积发育史及含油气远景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修权 张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在对南中国海西沙海域地震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西沙海域的地震反射特征,并依据地震地层学原理,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参数特征,将该区域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四... 在对南中国海西沙海域地震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西沙海域的地震反射特征,并依据地震地层学原理,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参数特征,将该区域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四个地震层序:层序A代表从海底到反射界面的地层;层序B代表从反射界面到T_2反射界面的地层;层序C代表从T_2反射界面到T_3反射界面的地层;层序D代表从T_3反射界面到T_g反射界面的地层。文中就各层序内不同的地震相参数特征进行了相应的地质解释。最后作者试图对该区的沉积发育史及其含油气远景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陆坡 西沙海域 沉积发育史 含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震地层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玲 彭学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70,共14页
本文在对万安盆地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综合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地震层序和地震相。结合本区地质和钻井资料,对各地震层序和地震相的地质年代与沉积环境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盆地 地震层序 地震相 沉积相 油气勘探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ER软件图形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绍荣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4-180,共7页
SURFER软件可将原始数据网格化,自动生成等值线图形,使用方便,但它的图形编辑功能较弱,无中文标注功能,多图层操作功能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弥补这些不足,需对其数据做进一步处理。本文讨论了SURFER软件数据的进... SURFER软件可将原始数据网格化,自动生成等值线图形,使用方便,但它的图形编辑功能较弱,无中文标注功能,多图层操作功能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弥补这些不足,需对其数据做进一步处理。本文讨论了SURFER软件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中的一些问题,作为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数据处理 软件 接口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柯坪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石的磁性组构研究及其意义
17
作者 金国海 吴能友 +2 位作者 方大钧 许同春 葛同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8-73,共6页
塔里木板块柯坪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石的磁性组构研究及其意义金国海,吴能友,方大钧(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许同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3)葛同明(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 塔里木板块柯坪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石的磁性组构研究及其意义金国海,吴能友,方大钧(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许同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3)葛同明(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磁化率各向异性(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磁性组构 塔里木板块 晚石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工作简述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毅民 滕云业 +1 位作者 罗代洪 高玉淑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9,共9页
简要介绍了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中的总体设计、样品加工、均匀性检验、多实验室合作分析、数据处理以及最佳值确定。重点讨论了标准物质均匀性的定量评价与表达及其相应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 标准物质 海洋沉积物 多金属结核 大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船深地震反射方法
19
作者 姚伯初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单船深地震反射方法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姚伯初研究海洋地壳和研究大陆地壳一样,首先应用天然地震资料,得到一粗略的地壳结构。本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家仿效陆地地壳测深方法(DSS),发明了海底地震仪(OBS),用炸... 单船深地震反射方法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姚伯初研究海洋地壳和研究大陆地壳一样,首先应用天然地震资料,得到一粗略的地壳结构。本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家仿效陆地地壳测深方法(DSS),发明了海底地震仪(OBS),用炸药作震源,置于海底的地震仪接受从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 地壳 地震勘探 地震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浅海沉积砂砾石资源的利用潜力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圣洁 刘锡清 +1 位作者 李学杰 段威武 《海洋地质动态》 1997年第11期1-3,共3页
作为建筑骨料的砂砾石资源传统上来自陆地山体的开采、风化的碎石、废弃的矿渣、古河道和现代河道底床沉积砂砾以及海岸带的沙体。由于全球人口增长,特别是经济发展引发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极大地刺激了对建筑用料的需求膨胀;... 作为建筑骨料的砂砾石资源传统上来自陆地山体的开采、风化的碎石、废弃的矿渣、古河道和现代河道底床沉积砂砾以及海岸带的沙体。由于全球人口增长,特别是经济发展引发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极大地刺激了对建筑用料的需求膨胀;另一方面,人均土地资源的锐减引起土地价格上升,陆地建筑用料资源的持续开采和不断减少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都导致陆地来源的砂砾石开采成本大幅度提高,80年代以来,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海上采砂产业和相关技术,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滨、浅海砂砾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石 可持续利用 开发利用 滨海 海洋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