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白静 齐亚娟 +1 位作者 吕华 尹丽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针对药理学在医学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课程自身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遵循"学以致用、适用为主"的教学原则,从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药理学在医学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课程自身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遵循"学以致用、适用为主"的教学原则,从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师生交流网络平台4个方面论述了药理学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 医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莉 李少春 +1 位作者 张伟伟 周玉娟 《新课程研究》 2021年第18期9-10,共2页
在"新医科"建设目标下,为了提高医学本科生药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能力型、创新型、高素养、复合型人才,学校进行了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践行翻转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翻转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的药理学实验改革
3
作者 张明霞 赵志英 +3 位作者 邱素华 裴庭梅 张晓飞 黎燕峰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931-933,共3页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能力、会学习的高素质医学毕业生,实现教育部确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增设设计性实验课和实验讨论课;整合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方法;将PBL理念...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能力、会学习的高素质医学毕业生,实现教育部确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增设设计性实验课和实验讨论课;整合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方法;将PBL理念纳入实验教学。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地位的角色转换,也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研促进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4
4
作者 金增亮 熊杰 +2 位作者 李晓蓉 许焕丽 郑元元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2-14,共3页
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在长学制医学生培养模式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通过将教师的科研方向与药理学主讲课程相结合,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 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在长学制医学生培养模式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通过将教师的科研方向与药理学主讲课程相结合,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科技内容的需要;突出实践教学,开设综合创新实验,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参与科研与科技开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长学制 临床医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PBL案例编写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波 包辉英 袁海虹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7期224-226,共3页
为培养具有全科医学理念的高素质实用型全科人才,积极探索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上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PBL案例... 为培养具有全科医学理念的高素质实用型全科人才,积极探索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上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PBL案例编写进行了适应性的改良,强调全科医学案例应具有多学科整合、整体医学观、基层卫生服务岗位情境和循证医学思维等特色。应遵循编写流程、围绕学习目标、注意编写要点进行案例编写。实施高质量PBL案例有利于学生在达到全科医学临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全科医学 案例编写 基础医学 整合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晓润 张建平 +3 位作者 张伟 李翠轻 王瑞玲 张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4期19-21,30,共4页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达到的西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药理学则是当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西医专业基础...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达到的西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药理学则是当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西医专业基础课。这篇文章回顾了中医高等教育开设西医课程的历史沿革,指出了开设西医课程对中医学专业学习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并根据作者多年教学体会提出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策略。该教学策略围绕适应未来临床诊疗需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和夯实学术科研基础四个方面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思想问题,同时也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指出了需要侧重把握的几个方向,力图对新形势下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起到指导作用,对其他西医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高等教育 药理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高峰 王受益 +2 位作者 戴瑞鸿 史念慈 姚明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离体大鼠动脉环随机分成正常组,去内皮组2组(共为6对动脉环,组内比较用自身对照,组间比较用配对对照)。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动脉环收缩后,加入麝香保心丸,记录反应。...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离体大鼠动脉环随机分成正常组,去内皮组2组(共为6对动脉环,组内比较用自身对照,组间比较用配对对照)。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动脉环收缩后,加入麝香保心丸,记录反应。结果:麝香保心丸对正常组,去内皮组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P<0.01),其效应呈剂量依赖;且其对正常组的舒张作用较去内皮组强(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舒张血管的效应,其机制可能有直接及内皮依赖的舒张血管2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胸主动脉 血管舒张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5
8
作者 逄晓云 贡沁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4,共3页
文拉法辛 (venlafaxine)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 ,能显著抑制 5 HT和NE在神经突触部位的重摄取 ,微弱抑制DA的重摄取。它与M胆碱受体 ,组胺H1受体 ,肾上腺素α1,α2 ,β受体几乎无亲和力。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 ,文拉法辛能影响精神及行... 文拉法辛 (venlafaxine)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 ,能显著抑制 5 HT和NE在神经突触部位的重摄取 ,微弱抑制DA的重摄取。它与M胆碱受体 ,组胺H1受体 ,肾上腺素α1,α2 ,β受体几乎无亲和力。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 ,文拉法辛能影响精神及行为 ,有效改善抑郁病人的症状。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比较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本文综述了其药物动力学、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抗抑郁药 药理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索LSD1抑制剂SP2509抗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李妍 杜原鑫 +3 位作者 张俊飞 杨彩红 张雍偲 范彦英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1-342,350,共13页
目的:脂质代谢失调是肿瘤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目前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s,ESCA)细胞脂质代谢的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导致肿瘤脂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 目的:脂质代谢失调是肿瘤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目前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s,ESCA)细胞脂质代谢的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导致肿瘤脂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主要催化组蛋白H3第4位和第9位赖氨酸的去甲基化,ESCA细胞中脂质代谢失调是否与LSD1有关尚无研究报道。方法: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siRNA干扰实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脂质组学技术及TCGA数据库,探索LSD1促进ESCA细胞增殖、调控其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结果:ESCA细胞中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失调,表现在多种甘油磷脂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含量显著上调和相关代谢酶的异常表达;LSD1抑制剂或干扰LSD1表达均可有效抑制ESCA细胞增殖;LSD1与参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抑制剂可降低细胞中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抑制mTOR通路的激活、下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factor 1,SREBF1)的表达。结论:LSD1是调控ESCA细胞甘油磷脂代谢的上游靶点,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通路调控SREBF1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揭示了LSD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新角色,为开发针对ESCA等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失调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 食管癌 肿瘤细胞增殖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骏艳 江勤 +4 位作者 岑德意 李维祖 尹艳艳 郭岩 陈志武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实践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整合医学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云鹤 刘雪芹 +3 位作者 毕志斐 高晋华 王燕 陆利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成功实施了整合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整合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开展Gigsaw小组讨论、PBL翻转课堂、诊疗情境模拟、前沿学术沙龙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 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成功实施了整合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整合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开展Gigsaw小组讨论、PBL翻转课堂、诊疗情境模拟、前沿学术沙龙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应用于系统整合医学教学体系中。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整合课程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咯地尔对大鼠外周离体血管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素荣 姚明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 :分析丁咯地尔对大鼠外周血管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张力实验 ,研究其对多种因素引起大鼠尾动脉、胸主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丁咯地尔可浓度依赖性地使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可乐定和 5 羟色胺... 目的 :分析丁咯地尔对大鼠外周血管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张力实验 ,研究其对多种因素引起大鼠尾动脉、胸主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丁咯地尔可浓度依赖性地使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可乐定和 5 羟色胺引起的大鼠尾动脉收缩的累积对数浓度 反应曲线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不降低 ,其pA2 分别为 5.4 5,7.2 5,5.97和 6.58。使去甲肾上腺素致大鼠胸主动脉 ;氯化钾、氯化钙致大鼠尾动脉、胸主动脉收缩的累积对数浓度 反应曲线右移 ,最大反应降低 ,其pD′2 分别为 3.88,3.76,3.33,4 .0 3和 3.60。结论 :丁咯地尔可竞争性拮抗大鼠尾动脉的肾上腺素α受体(α1,α2 受体 )和 5 羟色胺受体 ,还可非竞争性拮抗氯化钾、氯化钙致大鼠尾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胸主动脉 血管舒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文慧 支建明 +2 位作者 崔永耀 戎伟芳 李娟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439-442,共4页
医学生理学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不易理解和掌握。尝试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自学、自讲和团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理... 医学生理学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不易理解和掌握。尝试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自学、自讲和团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理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问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晓玲 梁月琴 +1 位作者 师锐赞 张轩萍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427-428,共2页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纽带。但大部分学生认为药理学知识点太多,内容抽象,缺乏趣味性。山西医科大学在药理学本科教学中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只要授课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问题就可以在授课中应用,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授课效率立竿...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纽带。但大部分学生认为药理学知识点太多,内容抽象,缺乏趣味性。山西医科大学在药理学本科教学中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只要授课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问题就可以在授课中应用,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授课效率立竿见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提问式教学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制剂对心血管和胃肠道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娟 崔志清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丹参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复方丹参制剂是以丹参为君药,辅以其他中药制成,剂型多为片剂、丸剂、注射液等,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组方略有不同。近年来,随着对复方丹参制剂药理作用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 丹参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复方丹参制剂是以丹参为君药,辅以其他中药制成,剂型多为片剂、丸剂、注射液等,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组方略有不同。近年来,随着对复方丹参制剂药理作用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发现该制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就其在心血管和胃肠道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制剂 心血管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及抗衰老药理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8
16
作者 邹浩军 明亮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8-50,57,共4页
目的:对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抗衰老药理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生物活性。近年来有关其在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大量实... 目的:对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抗衰老药理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生物活性。近年来有关其在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作用,且作用机制与其抗自由基或抗氧化有关。结论: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 免疫调节 抗炎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师培养中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 刘明远 +2 位作者 赵锦程 卢春凤 白雪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9-20,共2页
根据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行反复多次的强调和提出,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其作用显而易见。同时设立综合性的实验,把双盲法以及实验报告等一起引入到实验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对药理学的教学实验进行有效改革,不但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们的... 根据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行反复多次的强调和提出,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其作用显而易见。同时设立综合性的实验,把双盲法以及实验报告等一起引入到实验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对药理学的教学实验进行有效改革,不但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实践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虫草菌菌丝体醇提物和发酵液的心血管药理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楼雅卿 廖小曼 陆迎春 《中草药》 CAS 1986年第5期17-21,共5页
人工虫草菌菌丝体醇提物和发酵液对麻醉兔和大鼠以及离体兔右心房具有负性频率作用,明显降低小鼠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耗氧量增加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对抗家兔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缺血时ST段上升及T波的改变,对甲状腺素加去甲肾上腺素引... 人工虫草菌菌丝体醇提物和发酵液对麻醉兔和大鼠以及离体兔右心房具有负性频率作用,明显降低小鼠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耗氧量增加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对抗家兔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缺血时ST段上升及T波的改变,对甲状腺素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应激性心肌梗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明显对抗胶元和ADP钠盐诱发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延长乌头碱诱发大鼠的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轻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缩短乌头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虫草菌菌丝体 人工虫草菌发酵液 心血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机制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秀萍 张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对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对柴胡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行配伍、比较研究,才能揭示其解热的物质基础。同时指出柴胡解热的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柴胡的配伍、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都是影响柴胡解... 对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对柴胡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行配伍、比较研究,才能揭示其解热的物质基础。同时指出柴胡解热的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柴胡的配伍、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都是影响柴胡解热效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解热 有效成分 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学课程思政特色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燕 师锐赞 +2 位作者 郑洁 董海涛 张轩萍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55-857,共3页
基于药理学以人为本、精准施药、传承发展的课程特色思政理念,教学团队进行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思政为载体,拓展教学内容,建设药理学课程思政视频案例库;进一步通过课前多资源高效化导学,课中多角度动态化教学,课后多模块立体化研学... 基于药理学以人为本、精准施药、传承发展的课程特色思政理念,教学团队进行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思政为载体,拓展教学内容,建设药理学课程思政视频案例库;进一步通过课前多资源高效化导学,课中多角度动态化教学,课后多模块立体化研学,全过程多途径温度化教学,思政育人助力教学全过程,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重构 视频案例库 课程思政 特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