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响应特性的生物燃油混合比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席新明 张迺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比与其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根据频率响应特性快速准确地检测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比。【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介电特性传感器,在实验室测量14种混合比(0,5%,10%,15%,20%,25%,30%,40%,50%,60%,70%,80%... 【目的】研究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比与其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根据频率响应特性快速准确地检测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比。【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介电特性传感器,在实验室测量14种混合比(0,5%,10%,15%,20%,25%,30%,40%,50%,60%,70%,80%,90%和100%)的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的频率响应特性(振幅增益和相位差),分析频率响应特性与混合比的相关性,并用PLS和Stepwise回归法进行拟合,建立混合比的检测模型。【结果】频率响应特性与混合比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LS回归训练模型与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而相应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09。Stepwise回归明显减少了数据量,也有很好的预测效果。【结论】采用介电常数和频率响应法测量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而且能满足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介电特性 混合比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PLS对牛粪堆制Cu和Zn钝化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治宇 石长青 +1 位作者 周岭 Ronaldo G.Maghirang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42-2451,共10页
选取钝化材料木醋液和影响堆肥质量的关键因素:含水量和C/N,每个因素安排6个水平,利用均匀设计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对重金属的钝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木醋液添加比例为0.50%、含水量为40%和C/N... 选取钝化材料木醋液和影响堆肥质量的关键因素:含水量和C/N,每个因素安排6个水平,利用均匀设计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对重金属的钝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木醋液添加比例为0.50%、含水量为40%和C/N为40时,Cu和Zn的钝化效果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5%和30.2%;其中重金属Cu的钝化预测模型为CuA B Cy=15.4748+0.3524x-0.1100x+0.0131x,其中交叉有效性为22Q=-2.0767<0.0985,模型达到精度要求;重金属Zn的钝化预测模型为ZnA By=34.3512+11.0905x-0.2561x-C0.0531x,其中交叉有效性为22Q=-3.0863<0.0985,模型达到精度要求.针对多因素多水平的复杂堆肥系统中,将均匀设计与偏最小二乘法有机耦合,有效地解决了试验次数多、因素间多重相关性的问题,从而使模型精度和实用性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回归 木醋液 含水量 C/N 重金属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特性的水中钾盐浓度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席新明 Naiqian Zhang 何东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29,共6页
为了寻求快速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该文分析了钾盐水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与其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基于介电特性的水中钾盐浓度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新型液体介电特性检测传感器,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浓度的钾盐水溶液在宽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 为了寻求快速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该文分析了钾盐水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与其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基于介电特性的水中钾盐浓度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新型液体介电特性检测传感器,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浓度的钾盐水溶液在宽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特性,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PLS)回归,建立钾盐水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预测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识别钾离子的特征频率,用得到的特征频率建立预测钾离子浓度的新模型。结果表明,每种离子都有其独特的频率响应模式,不同种类的钾盐溶液其频率响应特性在低频区存在明显差异。对低浓度混合溶液,在只使用增益数据时,钾离子浓度偏最小二乘(PLS)回归训练模型的R2高达0.98865,相应的均方根误差为0.37598mg/L;而验证模型的R2达0.98861,相应的均方根误差为0.41031mg/L。主成分分析和特征频率的识别使数据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也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特性 传感器 钾盐 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抗渗水性和吸湿性影响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涛 马超 +2 位作者 王东海 杨洋 孙振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玉米秸秆粒度、含水率、成型压力、压缩时间和超声波电源功率为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成型参数对成型燃料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粒度的增加抗渗水性略有增加,最高为57.2%;含水率在6%时抗渗水性为77.7... 以玉米秸秆粒度、含水率、成型压力、压缩时间和超声波电源功率为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成型参数对成型燃料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粒度的增加抗渗水性略有增加,最高为57.2%;含水率在6%时抗渗水性为77.7%,8%~14%时抗渗水性基本相同,约为50%;而成型压力、压缩时间和超声波电源功率对燃料的抗渗水性影响较大,成型燃料的抗渗水性最低约为44%。压缩时间和超声波电源功率增加吸湿率先快速降低,当压缩时间超过90 s或超声波电源功率超过80%时燃料部分炭化破碎,导致吸湿率有所增加;玉米秸秆粒度、成型压力和8%~14%含水率对吸湿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燃料 抗渗水性 吸湿性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密度和松弛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超 周桂霞 +1 位作者 李文涛 杨洋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9期1-3,共3页
为提高成型燃料的密度和松弛密度,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动成型过程中含水率、成型压力和超声波电源功率对玉米秸秆燃料密度和松弛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含水率的增加,燃料的密度和松弛密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随着成型压力... 为提高成型燃料的密度和松弛密度,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动成型过程中含水率、成型压力和超声波电源功率对玉米秸秆燃料密度和松弛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含水率的增加,燃料的密度和松弛密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随着成型压力和超声波电源功率的增加,燃料的密度和松弛密度逐渐增加,但超声波电源功率过大时燃料内部易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成型燃料 超声波辅助 松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